明朝有十六个皇帝,除开国皇帝朱元璋、末代皇帝朱由检外,本套书为其他十四个皇帝(包括武宗)的全传。
廖心一著的《永乐皇帝全传(共3册)/明史纪实小说系列》全景展示了永乐年间的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对该时期的重要人物做了生动的描写与刻画。书中的人物,百分之九十以上实有其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永乐皇帝全传(共3册)/明史纪实小说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廖心一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除开国皇帝朱元璋、末代皇帝朱由检外,本套书为其他十四个皇帝(包括武宗)的全传。 廖心一著的《永乐皇帝全传(共3册)/明史纪实小说系列》全景展示了永乐年间的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对该时期的重要人物做了生动的描写与刻画。书中的人物,百分之九十以上实有其人。 作者简介 廖心一,1946年生。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师从王毓铨先生学习明史。曾担任《中国历史大辞典·明史分册》和《中国通史·明史分卷》(白寿彝主编)编委;有《明朝文职的升迁》《明朝的宦官制度》《明朝的宗藩制度》等文章发表;曾为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小丛书》撰写《明朝》册;专著《正德皇帝全传》1998年由现代出版社出版。1988年移居香港,此后近三十年的时间,一直致力于以皇帝为中心的明史纪实小说系列的创作,在写作过程中,秉承一贯的理念:言必有据和全景描写。 导语 廖心一著的《永乐皇帝全传(共3册)/明史纪实小说系列》为“明史纪实小说系列”之二,以永乐皇帝为核心人物。朱棣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永乐初开始设置内阁,选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解决了废罢中书省后行政机构的空缺。 本书迥异于如今流行的戏说类、穿越类历史小说,实是以小说的体裁书写历史。作者悉心考证、言必有据,为读者奉上一本可作正史阅读的历史小说。 精彩页 第一章 “马儿!”皇帝叫一声。 “爷又叫错!”王彦道。他自幼净身入燕王府,不知自己的姓氏,也没有名字,姓名王彦,是皇帝所赐。马儿则赐名于刘顺。 “你是狗儿?”皇帝其实正要交给他一桩差事,“朕要找个人,你去,慢是比马儿慢点,却比马儿去更让朕放心。” “爷要找谁?奴才这就去。”王彦道。为让皇帝更加放心,他说,“进入京师这几天,奴才没日没夜地在城里转,以前京师里的大人们哪个住在清凉门,哪个住在朝阳门,奴才都记在这里。”说着,他手指指自己的脑袋。 “你怎知,朕不是找和你一起进入京师的大人们?”皇帝问。 “爷若找和奴才一起进入京师的大人们,”王彦重复的是皇帝的原话,重复之后,发觉这话是不能重复的,“错了,奴才是说,爷若找随爷一起进入京师的大人们,对马儿就不会不放心。” 皇帝笑着说:“算你有点儿小聪明。可惜的是,究竟先找住在清凉门的那个,还是先找住在朝阳门的那个,朕斟酌再三,拿不定主意。要不,你帮朕拿个主意?” 清凉门是京师的西门,朝阳门是京师的东门。哪个大臣住在清凉门,哪个大臣住在朝阳门,王彦只是随口一说,并无特指;皇帝也是随口借用,不过,却指两个具体的官员。 “奴才冲锋陷阵尚可,让奴才拿主意,却要奴才的命!”王彦嘴上不敢应承,心里却真想帮皇帝拿这个主意。 皇帝还能看不出他的这点儿心思!再者,皇帝也想和人说说这件事。他问:“狗儿,你可知,朕要找的是哪两个人?” “奴才不知。”王彦道。 “朕的登极诏书还没拟呢!”皇帝好似自言自语,又好似在给他一个提示。 “爷要找翰林院的秀才们?”王彦的确有几分小聪明。 皇帝点点头,说:“朕挥师南下,斯道先生料到,今次必能渡汀,必能克城,朕必能登极。他对朕说,登极诏书,可由二翰林之一草拟。二翰林:一是学士方孝孺,一是待诏解缙。可惜,朕忘问他一句:拟诏之事,当先委与方学士,抑或先委与解待诏。” 他说的斯道先生,即僧人道衍。高皇后崩,太祖高皇帝选高僧往各王府诵经荐福,道衍赴北平燕藩,他后来成为皇帝起兵靖难的第一谋臣。 “爷说的若是别二人,奴才断不敢妄言,若是此二人,奴才心里却是有底的。”王彦说着,请旨,“奴才这就去把爷要找的人找来。” “你去找哪个?”皇帝问。 “解待诏。”王彦道。 “为何是他?”皇帝问。 “圣驾进京,解待诏在迎戴官员之列;方学士则紧闭大门,至今不肯入朝。爷命解待诏拟诏,解待诏拟的,定然是篇可以传世的文章。命方学士拟诏,他肯不肯遵旨且不说;即使拿起笔,也不知写出的是一篇什么文章。”王彦说。 “有道理,”皇帝先肯定他的想法,随即命道,“狗儿,你去给朕把方学士找来。” 王彦愣了愣,问:“爷是要奴才把他拿来?” “朕要你把他请来!”皇帝道。 “爷,这是先礼而后兵吧?”王彦多余地问一句。 皇帝没搭理,挥挥手,让他快去。 方孝孺身着丧服,哀泣数日,泪已流干,嗓子已哭哑。王彦带两名校尉,找到他家,他二话没说,跟他们进宫。这不仅因为,他无力与悍阉、健卒抗争;而且,在他内心深处有个愿望,要和现今的皇帝见上一面,有许多话要当着皇帝的面说出来。 当然,在他内心深处,还有个坚定的信念:他不会承认皇帝的合法性,不会呼一声“陛下”或“皇上”。 王彦把他带进一间完好无损的便殿。端坐御榻的皇帝见他上殿,降榻而迎,招呼道:“方学士,几次差人去请,你都坚拒,今日怎的肯来?”又问王彦,“该不是你等动粗吧?” 先问的是方孝孺,所以王彦稍等一会儿。见方孝孺没有开口的意思,他才说:“爷命请方先生来,奴才一个手指也没敢动他。” 他边说,边觑方孝孺,期待他对自己的话给予回应;同时,又担心他的沉默蕴含着爆发,出言不逊,甚至有所动作。 方孝孺果然爆发,但不是痛斥,更不是扑向皇帝。他忽然倒地,放声恸哭。似乎在家中已然哭得筋疲力尽,进到宫里,站在皇帝面前,气力重新得到恢复。 “方先生,万岁问你话呢!”王彦说。 方孝孺不予理会,仍然恸哭。 王彦真想动粗。不过,皇帝没有表示,他只能耐着性子等待。 皇帝比王彦有耐心,他观察方孝孺,见他配合哭嚎的动作一次比一比放慢,听他哭嚎的声音一次比一次减弱,才说道:“方学士勿自苦,难道要把大殿哭倒不成?” 方孝孺又哭嚎几声,终于止住。 “方学士,起来说话吧!”皇帝的口气,好像方孝孺方才在叩拜行礼。 方孝孺在地上趴得太久,哭得太久,身子几乎僵住。王彦上前,想搀扶一把,却被他推开。他自己缓慢地爬起来后,冷冷地说:“是文学博士。” 建文朝改革官制,翰林院侍读、侍讲学士,均称文学博士。 皇帝开始没理解他的用意,一琢磨,才知道他是在纠正对他的称呼。 “方学士以何官改文学博士?”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