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分类
作者 (韩)全惠星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有这样一位妈妈,她的6个子女都是毕业于哈佛大学或耶鲁大学的博士;她有两个儿子在奥巴马政府中担任副部长级职务,被《华尔街日报》誉为“震撼华盛顿特区的第二代韩裔权力精英兄弟”;而她之所以被人所称道,不仅仅因为培养了一个精英的家庭,更在于,她和她的家庭所饱含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这个妈妈,名叫全惠星。
《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是全惠星博士一生教育思想的结晶,围绕“德胜才”这一核心理念,她认为:成为一名德望高、有助于社会的人,才是受教育的根本目的;父母不应该为子女盲目奉献,而应该和子女共同成长;父母要成为孩子的人生榜样;新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7种素质……
除了朴素而高尚的教育理念,全惠星博士还以自己的子女成长为例,详细阐释了种种教育技巧:如怎样选取时机与孩子交流、如何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或处罚孩子时的注意事项、教育过程中的父母分工等等。这些融汇着东西方智慧的教育法宝,值得每一个为人父母者借鉴。
作者简介
全惠星博士(耶鲁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荣誉部长、东岩文化研究所理事长)
出生于首尔,当时还是梨花女子大学英文系二年级生,年仅19岁的全惠星前往美国留学,在美国迪金森学院攻读经济学和社会学,zui后在波士顿大学完成研究生课程,现担任耶鲁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荣誉部长。
通过东岩文化研究所(East Rock Institute),全惠星博士在研究韩国的女性、家族制度、宗教、价值观、韩国人离散现象的同时,还对东亚的法律和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为推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此外,由东岩文化研究所培养了无数的杰出人材。
2004年,在韩人移民100周年筹委会上,全惠星博士与丈夫高光林博士、长子高京柱、三子高洪柱,共同当选为“过去百年里对美国贡献最大的100名人士”之一。
著有《比起成为精英,先学会做人》《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女性雄心字典》《有价值地老去的方法》等书,并出版学术著作6册,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目录
前言 父母们,请跟我一起做个“奉献者”
第一章 品格的魅力和才华的光芒要交相辉映
1.关于我的六个孩子
2.越有才华,越应该具备与之匹配的修养
3.品格是微风,能吹开才华的蒲公英
4.请三思,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
5.我为什么要创建东岩文化研究所
6.急于为孩子出气的父母,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
7.“我”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条延长线
8.我们家的传家宝
9.社会服务是孩子成长的肥沃土壤
10.教育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
11.教育不是经验的传达,而是和孩子一起探索、学习、互通有无
12.父母如何过自己的“第二人生”
13.要让孩子在家庭里感到安心
14.“东方的孝道”成就大人物
第二章 子女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
1.绝对不要为孩子牺牲自己
2.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像镜子一样反映到孩子身上
3.从想到的那个瞬间开始做
4.先别管孩子愿不愿意读书,父母率先读书就可以了
5.感情好的夫妻,更容易成为成功的父母
6.夫妻沟通的智慧让爱情的花朵娇艳绽放
7.父亲的角色是必须的,不可缺失的
8.很显然,孩子都喜欢有力量的父母
9.当孩子面临选择,父母该如何引导
10.没有比让孩子亲自经历更好的教育
11.好奇心让我们活色生香地生活
第三章 将孩子培养成真正的大人物
1.真正的大人物需要具备七种素质
2.他的热情不能只温暖自己,更要温暖到别人
3.使命感、目标意识和热情加在一起,会组成强大的个人力量
4.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能去享受逆境
5.要想实现自我,首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6.理解,并完成自己的角色
7.要知道自己是谁,会走向哪里
8.自我认同感是一种自立自足、不卑不亢的气势
9.寻找自我的旅行
10.洪柱的经历:自我认同感和文化的力量
11.人和人之间的关怀是珍宝
12.从付出中得到宝贵的馈赠
13.创意力让世界柳暗花明
14.创意力的火光会在责任的完成过程中闪烁
15.创意力越好,前方的路越宽阔
16.要培养孩子历史的、世界的眼光与视野
17.接受,理解,调节,融合,欣赏
18.好的人际关系会成为我们内心的力量
19.一个没有朋友的人是孤独和可悲的
20.只有父母跟孩子关系好,孩子才有可能跟其他人关系好
21.父母的榜样力量太大了
第四章 将子女养育成大人物的父母的6种智慧
1.星期六早上的家庭会议
2.儿子给我立的规则——对我说的话要同时对我妻子说
3.记住,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成熟
4.交流――处理矛盾的预防针
5.打开孩子心灵的交流方法
6.强求不是交流
7.该处罚时一定要处罚
8.最大的帮助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9.创建一个在什么地方都能打开书本的家庭环境
10.家庭教师永远替代不了父母的角色
11.鼓励孩子记日记
第五章 写给父母、准父母和年轻人
1.写给妈妈们:不要局限于教育孩子,还要懂得发展自我
2.有些事情只适合妈妈去做,妈妈就一定要做到
3.对孩子的投资是最有价值的
4.写给爸爸们:爸爸要建立家庭的秩序和规则
5.带孩子参与大人的场合,让孩子看到父母作为社会人的一面
6.父亲怎么对待妻子,孩子就会怎么对待父亲
7.不要做“大雁爸爸”
8.树立父亲的权威,但不要让孩子把你当成一面墙
9.写给准父母们:有一对思路清晰的父母,是孩子的荣幸
10.我教儿子做菜,教女儿搬行李
11.认可孩子的个性,关注孩子更为优秀的一面
12.父母自我情绪的调整
13.给总有一天会成为父母的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家人
14.为了实现梦想而尽全力
后序 家庭教育里全部都是细节
序言
父母们,请跟我一起做个“奉献者”
孩子不用监督也能主动学习的秘诀
“如果你想成为耀眼的大人物,而不是一生平庸
,首先就要学会为他人着想。”
这是父亲在世时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
开始并不太理解,但现在,我已到了耳顺之年,
回想走过的路,才发现自己的大半生竟然都是这句话
的生动演示——不功利,不钻营,眼睛不只盯着自己
,而是以宽阔的心胸承载别人。越是这样,反而越成
就了自己。
父亲一直跟我强调的话还有:“一个人伟大与否
,取决于他给予了别人多少帮助。”这么多年来,这
句话也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像一段神奇的密码,
给予我启示和力量。
19岁时,我就踏上了留美求学之路。后来,遇到
了相爱的人,结婚,生子,就这样一直在美国生活了
下来。我和丈夫都是工读生,一边养育孩子,一边发
表论文、攻读学位,间隙还得做兼职赚钱,生活的艰
辛可想而知。
即使如此,我仍然努力遵循着父亲的教导,时刻
找机会去帮助别人。除了身体力行外,我还把这一教
导传达给了孩子们,告诉他们要多多关心别人。事实
证明,孩子们也从中尝到了甜头。一方面,他们在帮
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和满足;另一方面,帮助
别人的举动对他们来说,就像雏鹰的一次又一次试飞
,让他们飞得越来越高。
他们确实飞得高远,让我欣慰和自豪:六个孩子
都取得了名牌大学的博士学位;有的在连美国学生都
梦寐以求的名牌大学教书,有的在美国国务部担任助
理国务卿,有的在哈佛大学任副院长;而我们一家共
取得了十一个学位,因此成为了美国教育部的“亚裔
美国人家庭教育研究对象”。
这些看起来闪闪发光的成绩,让大家感到吃惊和
羡慕。特别是在韩国,父母们都相当重视教育,家教
热情一再高涨,年轻的父母更是迫切想找到一种成功
的教育方法,于是很关注我们,认为我们一定有教育
子女的“独家秘笈”。
说实话,如果说一定存在所谓的“独家秘笈”,
我只能把父亲的那句话再次重复给大家:“一个人伟
大与否,取决于他给予了别人多少帮助。”长期以来
,我和丈夫不断努力,其实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
去做一个“奉献者”——我们奉献于自己,奉献于对
方,奉献于子女,奉献于他人,奉献于社会。这种做
法,并没有让我们损失什么,反而让很多人受惠,其
中自然包括我们的孩子。
我的孩子们听到了很多夸奖,人们都说:“哇,
全教授的那几个孩子真像样子!棒极了!”而他们好
像并不太在意自己身上的这些“光环”,他们知道,
自己能被社会认可,并不是因为考上了哪所大学、就
职于什么岗位,而是因为他们“真像样子”。他们一
如既往地做自己的事,始终保持一颗温热的心、一双
明亮的眼。这真让我感到放心和欣慰。
所以,在这里,我想问问那些正在拼命寻找成功
教育方法的父母,你教育子女的目的是什么?换句话
说,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知道你做出了什么样的回答,对此,我的答案
是:我不希望孩子们成为只会学习的书呆子。为此,
我不断地鼓励孩子们去思考:为什么要学习?怎样才
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遇到困难该怎么办?我希
望孩子们拓展自己的眼光,放大自己的梦想,而不是
拘泥于自己或某个特定的圈子。
因此,我和先生很少督促孩子们学习。相反,我
们整天只对他们“唠叨”一件事。那就是一定要做个
热心人。
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成为在韩国乃
至世界上都受欢迎的人。
而他们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些成就,也正是因为
他们热心,有良好的品德,并时刻牢记要做一个有用
的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有人格魅力,才能吸引
他人、领导他人,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
……
并且,关键是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放弃,而在于,
有这种放弃的必要吗?
孩子渐渐长大,总有一天他会离开我们。之前把
全部心思给了孩子,一旦孩子离开,我们会感觉整个
心都被孩子带走了,空空如也。那种滋味,很不好受
。所以,为了防止孩子离开我们身边时的这种空虚感
,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可以付出无条件的爱。但是,我们不要无条件的
牺牲。
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能找到
一种生活方式,让孩子和父母都幸福,岂不是最好?
拿我来说吧,作为母亲,我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和尊敬,但是,我并没有为孩子们放弃自身的幸福。
相反,我总是努力成为我人生的主人,把握自己
,奉献于他人。当然,我也在尽全力协调“自身”与
“母亲”这两个角色的关系。
我的生活并没有完全以孩子们为中心,我在自己
的领域里努力着,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孩子们为我能
够被人们认可而骄傲,并且,看到我们夫妇一生都在
认真做学问,他们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地将学习
作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让孩子们能够亲眼看到,这一点非常重要。父母
要成为孩子们成长中的榜样和引导者,而不能只是个
说教家和照顾者。
或许我这样的说法会让人感到不够现实。毕竟,
社会发展一天比一天快,孩子们需要迅速进步并获得
成功,这是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同时也给父母带来了
相当大的压力。
但事实上,我想说,孩子的成长没有捷径。在时
代争分夺秒变化的现在,我们更需要这样的努力。大
人物并非生下来就是大人物,而是后天慢慢造就的。
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在这本书里,我一直强调,孩子能不能成才,与
父母的努力休戚相关。作为一个母亲,生活在这个急
速变化的时代,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我经历了很
多艰辛和反思。根据抚养六个孩子的经验,以及在东
岩研究所中指导年轻人的经验,我归纳出了大人物应
该具备的七种领导能力。
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体会。
也希望我们一家的故事能够给大多数的父母提供
一些参考,让年轻的父母们少走一些摸索的弯路,尽
快找出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教育方法。
全惠星
2006年3月15日(恰逢大儿子的生日)
在美国纽黑文书房里
导语
《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是韩国首席妈妈全惠星的私家教育全记录,一出版即登上畅销排行宝座,蝉连销售总榜冠军32周,销售量突破350000本!
书中再现所有家庭教育细节,校正传统教育理念,化解矛盾教育心结,理清模糊教育思路,让中国父母有种醍醐灌顶的清醒,被誉为“爱孩子前必看的书”!
后记
父母们,请跟我一起做个“奉献者”
到这里,这本书就絮叨完了。如果要总结点什么
,我想说,这本书里都是我的经验之谈。虽然这些经
验仅限于对韩国人的教育,但我认为在急速变化的今
天,有些道理是全世界相通的。而作为父母,作为母
亲,我们对待孩子的心情也是一样的。
现在,关于父母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已经达成了共
识,那就是,影响孩子幸福的起源是父母。父母的性
格、想法、举止,包括父母的关系和整个家庭氛围,
所有这些都一定会影响到家庭里的那个小孩。这种影
响很重大,并且它是无声无息的。说不准是哪个事儿
、父母的哪句话、某个举动,父母自己没有意识到,
却在孩子心里留下了痕迹。“言传身教”这四个字很
有道理,我甚至觉得父母的这种言传身教和家庭的氛
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比学校教育更加重要的
作用。
有觉知的父母,定会同意这一点。
所以,如果你们问我“如何做父母,如何开展家
庭教育”,那么,我在这本书一直试图给你们的回答
是:家庭教育里面没有大概念,全部都是细节。我做
母亲的时间已经不短了,我把这些细节融汇成了一些
经验。
那么,在本书的最后,让我们再次一起分享这些
宝贵的经验——
德胜于才。父母们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
考试分数,也不要只盯着培养孩子的特长,而应该着
力于深层的学习动力的养成。而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的美好心愿,就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只有才华与修养
获得平衡发展,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
教育不是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每个家庭都有各
自不同的环境,每个孩子的性格也不相同,甚至同一
个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心理特征也有这很大的差
别。成熟的父母会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阶段和发展状
态,并保持高度的警觉。只有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
分析,才能找出适合自己的特殊的教育方法。
你怎么看待孩子,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所
以,父母要尊重孩子,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看待
。不要去强迫孩子学习,而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也不要强迫孩子把烦恼讲给你听,真正的
交流应该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当孩子面临人生
的选择时,给他指导和建议,而不要代替他作决定。
让孩子亲自经历是最好的教育。经历的印象会比
言语来得深刻,所以,如果孩子有什么想法,或者想
做什么事情,带他们在现场实际体验,亲自看和感觉
。这样,他们会学习得更快。
真正的爱和教育不是牺牲一方成就另一方。而是
双方共同成长。作为父母,孩子给了我们第二个人生
,是为了丰富我们,而不是剥夺我们。我们在自己的
生活中首先获得快乐和满足,才能给予孩子健康而宽
容的爱,在自己的事业领域里获得成功,才能成为孩
子们喜爱和尊敬的榜样。
感情好的夫妻,更容易成为成功的父母。教育孩
子,是夫妻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夫妻的关系会对孩
子的性格养成和人际交往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人父母
,无论有怎样的分歧,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一定要达成
共识。在孩子面前,不但要经常交流,还要包容和忍
耐对方的缺点,互相尊重对方的角色和地位。因为,
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言,父亲和母亲这两种角色都
是不可缺失的。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点,父母要把孩子的成长放
到一个大的环境和背景进行考量。我们不是孤立的,
我们是生活在互帮互助、密不可分的社会里,孩子和
他周围的人有着一致的目标和追求。在教育上,一个
母亲或者是一个家庭独自的力量再强大,也是有限的
,更强大的力量来自于文化和社会。因此,交流和共
享才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我们夫妇创建东岩文化研究
所的原因所在,也是我能够坚持做五十多年社会服务
的原因。
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新时代中,子女教育必将面临
更多的挑战。但只要我们掌握好自己,具备一个好的
教育意识,以热情和梦想来面对生活和孩子的教育,
自然就能得到好的回报。
亲爱的父母们,让我们怀抱希望和梦想,去相信
和期待更明亮、更幸福的日子吧。
精彩页
之后不久,我见到孙女,那孩子兴奋地跟我说:“奶奶,我已经筹集到四万美元了!”
当时,她还只是耶鲁大学一年级的普通学生,能筹集那么多钱,其实很不容易。而当我得知她同时还是这次募捐活动的发起人时,我更是大吃一惊!原本以为她只是一个参与者而已,没想到她在关照他人、帮助他人的同时,还发掘了自己的领导能力。
你看,孩子的才能就是这样一点点锻炼起来的,不是为锻炼而锻炼,而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悄悄生长起来的,就像你无心撒下的种子,没有刻意等待,说不定哪天它就发芽了。我知道,这次活动带给孙女的喜悦和成就感,会鼓励她以后投入到更多更大型的公益活动中去,而这些活动也会令她今后的路越来越坚实和开阔,让她和她周围的人都受益。想到这些,我很放心,也很欣慰,心中的骄傲和感动是无以言表的。
这也证明了,比起才华来,品格更能带给他人感动。现在,只要孙儿们参加帮助他人的活动,我就会感到非常高兴。后来,他们果真都陆续做了很多事情,有的为海啸遇难者家属募集资金;有的在法律事务所为那些艾滋病患者代写遗嘱;有的穿越大半个美国,给穷人建房筹集环境基金;还有的帮助那些不能公开遗嘱的人们代书亡后法律事务文书……
孩子们始终有个目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都是为了帮助那些不幸的人们。一旦这样的意识在他们内心扎根、生长,慢慢成为一种信念,他们就会获得无限的力量。他们会全心全意去实现这个目标,而为了实现目标,他们会努力增长自己的体力和才华,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就像他们的父母——我的六个子女——一样。
这也是我的孩子们最终成长为大人物的道路:不是为了成为大人物而努力,而是为了帮助他人而努力。帮助他人需要施展才华,而在这样的过程中,一切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所以,每当有人问我有什么特别的教育方式时,我都会这么说:
“不要只培养孩子的才华,更要注重培养他的品格,让他成为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我希望年轻的父母们都能牢记这一点,这就是即使你不督促,孩子也会自发学习的秘诀,也是培养被人们所喜爱和尊重的大人物的秘诀。
古时候,书生们总是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思考一边学习。这样一来,学习知识就不单单是积累信息,而是在积累智慧,累积德望。
但是,让我痛心的是,当今社会已经逐渐抛弃了这些优良的传统。父母似乎忘记了孩子学习的本意,只是单纯地认为孩子学习知识是为了过上好吃好喝的日子。
所以,现在我们的社会中出类拔萃、才华横溢的人越来越多,但少有人能做到真正的有影响力。这难道跟我们父母的教育理念没有关系吗?
那么,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勇敢地改变这一切吧。
P8-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9: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