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院士的故事(1)/青少年励志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低幼读物
作者 谢正德
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谢正德主编的《院士的故事(1)》编辑了沈志云、刘宝珺、于俊崇、张锡祥等四位院士的故事。内容主要包括院士的简历和成就概述,院士的故事(学习、成长、工作中的精彩故事),院士所从事的专业的科普知识,院士工作、学习、生活的照片,院士的座右铭、兴趣爱好、对青少年的寄语和希望等。
目录
梦飞高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志云的故事
大地之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瑁的故事
蓝海蛟龙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的故事
无形搏击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锡祥的故事
后记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
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
讲话中指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我国科学技术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是国
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长期以来,
广大院士胸怀报国为民的理想追求,发扬不懈创新
的科学精神,秉持淡泊名利的品德风范,聚焦国家
战略需求,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综合国
力,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
平提高、国防建设和优化国家决策作出了重大贡献
。”
两院院士之所以能够给祖国和人民做出重大贡
献,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大多在青少年时期
受到过艰苦的磨炼或良好的教育,从小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培养了刻苦钻研和勤奋好学的好思想,
养成了好奇、好思、好问、好动的好习惯,为后来
肩负重任、顽强拼搏、勇于创新、成就辉煌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两院院士的这
些经历、这些故事是值得广大青少年学习借鉴的。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意见》关于“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教育
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精神,为激励
广大青少年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崇尚科
学,传承两院院士爱国奉献、不断创新、追求卓越
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刻苦
学习,健康成长,成都市科协几位退休老干部和科
普老作家,本着“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克服不
少困难,精心编撰了专门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读物《
院士的故事》丛书。它以“励志”为宗旨,以讲故
事的形式,介绍众多院士成长、成才、成就的感人
事迹,普及院士所从事的专业科普知识。全书图文
并茂,生动活泼,通俗有趣,富有特色。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科技兴则
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是建设科技强国
的希望,我作为“两院”院士一分子,把这套丛书
推荐给广大青少年朋友,希望你们从院士的故事中
受到启迪和教育,学好基础知识,掌握科技本领,
立志长大以后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用智慧和
力量去实现青春梦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
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
生。
导语
谢正德主编的《院士的故事(1)》是一本宣传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的青少年励志书,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通俗有趣,富有特色。
本书它以讲故事为基本形式,以“励志”为宗旨,宣传两院院士成长、成才、成就的感人事迹,弘扬两院院士爱国奉献、拼搏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励广大青少年从小学科学、爱科学、长大后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
后记
“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
院士的统称)是中国科技界最高学术荣誉称谓。关
于介绍宣传院士的传记、专著、报道虽有一些,但
总体上看还是太少,而且基本上是为成人而写的,
其专业性、学术性、理论性很强,“大而全”特征
明显。
为了向广大青少年宣传介绍两院院士爱国奉献
、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他们成长成才成就
的感人事迹,成都市科协几位退休老干部和科普老
作家商议成立编写组,编撰《院士的故事》丛书。
这件事得到市科协党组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将编写
院士科普读物列入成都市科协的科普项目。成都市
科协向成都地区院士单位及院士本人,发出了关于
编写《院士的故事》丛书致院士所在单位的协商函

《院士的故事》丛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院士的简
历和成就概述,院士的故事(学习、成长、工作中
的精彩故事),院士的工作、学习、生活照片,院
士的座右铭、兴趣、爱好,院士对青少年的寄语和
希望等部分。拟先从成都地区的院士开始撰写,其
对象既包括健在的,也包括去世的;既包括正在成
都的,也包括成都出生、学习、工作,以后又到外
地工作的。总之,只要是“与成都有关系的”均为
编撰对象。
《院士的故事》丛书是纯公益性的,其目的是
为孩子们办一件实事、好事,并力求把事情办好。
其编撰工作是有相当难度的,因为它涉及面较广,
要求较高,专业性强,面对的又是广大青少年学生
。编写组的老同志们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克
服了许多困难,经过艰苦努力,反复修改推敲,终
于完成《院士的故事》第一集。第一集包括沈志云
、刘宝珺、于俊崇、张锡祥四位院士的故事,其中
沈志云的第一稿由何乃国执笔,刘宝珺、于俊崇两
位院士的第一稿由张志群执笔,张锡祥的第一稿由
冯本超执笔。王晓达负责统稿并对所有稿件中专业
的科普知识部分作了撰写补充。在稿件定稿前,谢
正德、何乃国对文稿进行了全面修订,采纳了成都
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刘倩老师对文学表述上的一些意
见。王世明全面负责美术编写、排版设计。盛祖雄
为采访撰写工作提供了部分素材资料。书中照片除
署名者外,多数由院士本人或单位提供。
在《院士的故事1》的采访工作中,成都市科协
原党组书记、副主席陈嘉泰为编写组联系了沈志云
、刘宝珺两位院士,四川省电力电子学会名誉副理
事长李凤元为编写组联系了张锡祥院士,中国核动
力研究设计院科技委为编写组联系了于俊崇院士。
成都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作为编写组的主要联系
服务单位给予了编写工作全力支持,成都市科协组
织人事部、科普部、办公室等相关部门给予了积极
支持,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有限公司在选题策划和
出版上给予了支持,对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需要说明的是,编写《院士的故事1》,我们主
观上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普及性、趣味性相
统一,但鉴于编写组的成员年纪较大,身体较弱,
水平有限,而院士所从事的专业理论深奥,成就巨
大,还要用通俗的科普语言表达出来,肯定存在许
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欢迎青少年朋友们和广大读
者提出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
《院士的故事》编写组
精彩页
高速铁路及其发展史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对原来传统铁路线路进行改造,使铁道轨距标准化、直线化,或专门设计修建新的“高速新线”,其营运速度达到每小时200~250千米的高速铁路系统。广义的高速铁路,还包括使用磁悬浮技术的高速轨道运输系统。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美、英、法、德、意、日等国家,先后开始试建实验性“高铁”,但真正能称得上“世界第一条高铁”的是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日本“东海道新干线”自1959年4月5日破土动工,建设历时6年,于1966年7月竣工,同年10月1日正式通车。这条“新干线”。起始于东京,途经名古屋、京都等地,终至大阪,全长515.4千米,运营速度为210千米/时。虽然,它创纪录的“新干线速度”不久就被法国的高铁速度超越,但“新干线”依然以“建成营运以来无事故”而成为高速铁路商业运行的楷模。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瑞典和英国等大部分欧洲国家,大规模修建本国或跨国高速铁路,逐步形成“欧洲高铁网络”,掀起了世界高速铁路建设热潮。
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在亚洲(韩国、中国)、北美(美国)以及澳大利亚,更掀起了高速铁路建设的高潮。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我国集结研发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地质地理优势,起点高、布局早。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建设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营运里程最长、营运速度最快的国家。2011年6月30日正式开通营运的北京至上海的京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最高时速达380千米。
中国高铁的“世界之最”
中国高铁拥有一系列“世界之最”(截至2016年):
高铁网络最大——中国高铁已在国内覆盖28个省区,营运里程长达22000千米,占世界高铁里程的60%以上;
高铁运量最多——日开行动车4600多列,年发送旅客十几亿人次;
建设速度最快——中国7年建了22000千米高铁,日本、法国、德国花了20年到40年都只建了不到2500千米;
建设成本最低——中国高铁每千米成本1.1亿元~1.3亿元(日本1.6亿元~2.43亿元,美国3.6亿元);
速度系列最全——涵盖了200、250、300、350千米系列时速;
适应环境最强——开发了高温、高原、高寒、抗风沙等各种特殊环境下的动车组,能够适应全球诸多环境的运行。
京沪高速铁路是世界上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营运速度350千米/时也是世界之最;京昆高速铁路是世界上单条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速铁路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
中国高铁不仅有优异的高速列车,而且在勘察设计、建造施工、电气化集成、工程装备等方面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综合优势,正充满自信地“走向世界”。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第一单”——俄罗斯莫斯科至喀山400千米运营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成功中标;百亿匈牙利塞尔维亚铁路项目成功签约;与印度尼西亚政府签署的印尼雅万高铁项目,是中国高铁第一个全产业链出海项目,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将参与从技术、建设到运营的所有环节,开始以“中国高铁品牌”昂首阔步走向世界。截至目前,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已出口到全球七大洲的101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拥有铁路83%的国家,均使用了中国的铁路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28个国家与中国洽谈引进高铁技术或进行合作开发。
P5-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