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源风险(为什么越安全的决策越危险)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美)格雷格·伊普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人类积极扑灭林火,最终引来规模更大的森林火灾;用于保护橄榄球运动员的头盔,成了他们的催命符;不受限的金融创新成功降低银行风险,让其他金融机构深陷危机……
整部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努力,试图在这个动荡的世界中获得安全和稳定的历史,然而,为什么稳定总是难以维持,而风险却愈发不可控?为什么文明越进步,危机越难防范?究竟风险的源头何在,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在《源风险(为什么越安全的决策越危险)》中,格雷格·伊普通过构建一个关于人性与危机的框架,对这些难解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解答。他认为,当我们过度追求安全时,常常会将自身推向更危险的境地,而适度的风险,却能让我们更安全。
此外,伊普指出,在设法减少风险时,我们必须要思考为此付出的代价。例如,在更安全与更自由之间,个人应如何取舍?13亿美元与一位儿童可能失去的生命,企业如何权衡?汇率稳定与更高的海外投资收益,政府又该怎样决策?
在这部极具警示意义的风险书的最后,伊普提出了在风险社会生存和获利的实践原则,提倡用“空间”应对风险,接受适当的不稳定,以获得长期收益。
作者简介
格雷格·伊普(Greg Ip),
美联储观察家
《华尔街日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普利策新闻奖得主
世界领袖论坛年度*佳商业记
格雷格·伊普在金融与经济新闻界打拼了二十多年,获奖无数;先后就职于《经济学人》和《华尔街日报》,并频繁出现在NPR、CNBC、PBS、MSNBC等知名媒体。
伊普认为,要想在日益复杂的风险社会中生存和获利,必须要对风险有更为清醒的认知。为了写作本书,伊普曾与众多知名人物有过深入的交流,包括保罗·沃尔克、艾伦·格林斯潘等历任美联储主席,以及像海曼·明斯基这样的知名经济学家。
伊普还是畅销书《经济学入门》的作者,现居住在美国马里兰州的贝塞斯达。
目录
前言
第1章 不一样的事情,一样的逻辑
森林火灾与银行恐慌
天真的干预
稳定制造不稳定
第2章 “上帝啊,千万别发生在我的地盘”
疲于奔命的“救火队长”
金融创新的本质,就是找替罪羊
“金发女孩”经济,不一定有好结局
第3章 确定性引爆的定时炸弹
吃到安全的食物是一种奢望
“信息不敏感”的资产更安全
主要储备基金该破产吗?
第4章 致命的“风险恒温器”
运动员成了斗殴者
任何速度都不安全
佩尔兹曼效应:最安全的地方最危险
第5章 理想的制度,不理想的人
债务过剩,保姆券不足
货币稳定的时候反而有害
都是崇尚储蓄惹的祸?
第6章 驯服与反驯服
10亿与1880亿
洪泛区的逻辑:哪里都不安全
纽约人“自讨苦吃”
第7章 恐惧是柄“双刃剑”
创业的代价
核能谬误
好泡沫,坏泡沫
第8章 混乱中的秩序
黄石公园内的纵火者
与细菌和平共处?
千万别信“大而不倒”
第9章 保险不“保险”
股灾之源在哪里?
和高盛做交易很危险
系统性危机之痛
第10章 航空业的隐秘自白
高空奇迹:英航009号航班事故
ASRS:“危险接近”
生命与成本的博弈
第11章 在未来社会,风险优于安全
信心VS道德风险
金钱VS死亡风险
安全的边界
致谢
序言
安全的假象
安德鲁·希尔(AndrewHill)
《金融时报》副主编,专栏作家
1989年,美国发生了一起伤亡惨重的空难事故。
事后,人们发起了一场抗议活动,试图说服美国联邦
航空管理局要求各大航空公司为儿童乘客提供专用安
全带。然而,成本效益分析的结果显示,在10年的时
间里,这一措施只能让空难死亡人数减少5人。与此
同时,如果人们放弃成本更高的飞机出行而选择驾车
,公路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将增加82人。
正如格雷格?伊普在这本有趣的书中告诉我们的
那样,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拒绝做出让步的做法很罕
见。事实上,人类总是喜欢用各种办法来消除风险,
然而,安全的表象下往往隐藏着危机。例如,当林火
出现时,森林管理员多半会选择将其扑灭,而不会放
任其在小范围林地上燃烧,尽管后一种做法可以预防
更具毁灭性的火灾爆发。
在金融领域,各国央行想尽一切办法来应对衰退
,减少恐慌,即便某些措施会播下下一次危机爆发的
种子。
伊普选择在此时出版《源风险》一书或许并不是
最好的时机,因为人们对金融危机的记忆正在淡化。
近日,瑞士联合银行首席执行官告诉他的员工们,他
们可以承担更多风险,不要害怕犯下无心之过。英国
财政大臣向各大银行宣布了一项“新的解决方案”,
预示着这一轮严厉的监管周期就此结束。
伊普将那些总喜欢插手干预的人称为“工程派”
,而把那些喜欢保持灵活性,从而避免人为干预导致
的非预期后果的人称为“生态派”。伊普谨慎地保持
着与这两派人士的距离,没有参与他们之间的“拔河
比赛”。本书开篇用大量篇幅阐述了危机如何在金融
危机前的“大缓和”时期开始酝酿,并通过若干案例
来说明防错机制的各沖问题。
伊普回顾了他与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的会
晤,指出沃尔克及其继任者各种暗示他们会拯救美国
经济的行为,放大了人们的风险偏好。伊普表示:“
他(沃尔克)歪着脑袋,眯起眼睛对我说:‘我不打
算承担所有责任。’我接着问他,那你打算承担部分
责任吗?他笑着说‘不’。”
但是,伊普也指出了戳破泡沫和限制企业发展的
各种弊端。一项研究显示,脸书(Facebook)等互联
网巨头借以发展壮大的大部分基础设施都是在光纤企
业蓬勃繁荣的时期搭建起来的,尽管这些企业后来都
破产了。
“我们很难预知一个泡沫的破裂是否有价值。”
在探究如何权衡风险与安全的限度时,伊普指出,要
为各种风险提供更大的“空间”,例如泛滥平原、隔
离防火带和各种金融缓冲机制,并允许更多银行“安
全地破产”,同时,将工程派和生态派的长处综合起
来。
不过,复杂的人性让许多设计精良的修正方案变
得无效。伊普曾问一位度假村的村长,为什么他们要
将房屋建在飓风时常光顾的滨海地区。村长回答说:
“生活是一场冒险,换个说法,水就是卖点。”
导语
从森林火灾到洪水防治,从橄榄球头盔到防抱死刹车系统,从银行破产到传染病爆发,通过这些鲜活生动的例子,《源风险(为什么越安全的决策越危险)》阐明了我们在预防灾难的过程中导致的意外后果。这本有趣的书,将改变你对这个动荡世界的认知,本书是那种你读完后将久久回味的著作。在这本思想深刻、案例丰富的书中,格雷格·伊普迫使我们重新思考安全问题。他认为,人类的进步,需要以牺牲一定的安全性为代价。所谓的“安全”,未必安全。
精彩页
在第二次会议上,赫尔佐克敦促美国银行家在行事时考虑一下自身利益,在偿还贷款上给予墨西哥更多的时间和弹性。“我们没钱,而且我认为强迫墨西哥还钱并不符合你们的利益,”他对在场的银行家这样说道,“实际上,我认为你们有必要再借给我们一些钱。”正如古里亚后来回忆的那样,与会的银行家都明白,一旦墨西哥出现违约,许多银行都将破产。他们也知道,不久后,巴西和阿根廷也会出现类似问题。只要有一家银行决定收回贷款,其他银行就会紧随其后,因为最后行动的人可能血本无归。到那时,所有银行都将蒙受损失。
银行家们既愤怒又困惑,更重要的是,他们缺乏足够的信息。墨西哥的债务种类繁多,规模各异,既有短期贷款,也有石油钻井平台租赁合约。赫尔佐克尽力回答银行家们的问题,并将技术性问题交给古里亚。然而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答案。会议进程越拖越长,问题也变得更加难以回答。赫尔佐克决定为会议增添一些轻松幽默的气氛,缓解一下债权人的情绪。他说:“你们看,我的名字叫赫苏斯(Jesus),他的名字叫安赫尔(Angel)?,因此你们尽可放心,不会有事。”
沃尔克并没有解决这次危机的完整计划。他关注的重点在于,让银行不要在经济可能出现衰退的节骨眼上逼迫墨西哥违约,进而引发全球性的银行恐慌。因此,在最初几次会议之后,他们又举行多次后续会议和磋商,最后各大银行达成一致,同意延长墨西哥债务的偿还期限,并借钱给墨西哥人偿还利息,从而维持墨西哥具备偿债能力的假象。
沃尔克成功阻止了一次银行危机的爆发,但不久后又出现一次银行危机。美国第七大银行之一的伊利诺伊大陆国民银行(Continental Illinois National Bank)经历快速增长后,在1984年初成为一个大麻烦。由于大陆国民银行的存款纷纷逃离,美联储只好主动提供资金。
从理论上讲,这是美联储的职责所在:如果一家经营正常的银行因为陷入恐慌的存款人抽走存款而面临破产,美联储可以为它输血,避免其陷入崩溃,但那时的大陆国民银行并不是一家健康的银行。它扩张得太快,资本却远远不够。大多数银行的资金来自个人储户的存款。这些存款可以获得保额10万美元的联邦保险,所以相对稳定,但大陆国民银行的存款主要来自机构、企业和富人,数量庞大但缺乏保证。一旦嗅出危险的味道,这些资金就会迅速出逃。
美联储本来不应该借钱给问题银行。一般来说,大陆国民银行的股东和不受保存款人应该承担损失,但问题是,出现麻烦的银行不止大陆国民银行一家,全美范围内的银行都受到拉美债务危机及油价、土地价格崩盘的冲击
20世纪80年代,得克萨斯州有9家大银行倒闭。沃尔克指出,如果大陆国民银行倒闭,另外7家规模更大的银行将紧随其后。因此,沃尔克不仅借钱给大陆国民银行,还敦促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提高10万美元的保险额度上限。当这家慢慢走向破产的银行无人接手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成了它的第一大股东。对于一家主要职责是监管银行,并在必要时关闭银行的机构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角色。针对美联储救助大陆国民银行一事,一位国会议员发表评论说:“现在出现了一批‘大而不倒’的新银行。”
在沃尔克卸任时,危机远未结束。1987年,沃尔克继任者艾伦?格林斯潘上任几个月后,股市再次崩盘。格林斯潘宣布下调利率,与此同时,他的同事们极力说服银行借钱给遭受沉重打击的华尔街交易商,由此才得以勉强避免一场全国股灾的爆发。而1989年的小型股灾没有酿成大祸,或许也要归功于美联储提供的援助。
沃尔克在1982年和1984年采取的措施,格林斯潘在1987年和1989年的行动,为后来25年的决策者应对危机提供了模板。在维持稳定的低水平通货膨胀的前提下,美联储可以采取任何手段来防止衰退和金融系统崩溃,但这种模式的后果呢?在1989年剑桥大学举行的会议上演讲时,沃尔克正是被这个难题所困扰。
2013年末的一个下午,我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办公室里见到沃尔克。办公室的窗外,圣诞树上的灯光闪烁不定。在沃尔克身后的书架上,摆放着一堆有关金融危机的书籍。他担任公职期间得到的纪念品,散落在办公室各个角落。在此次拜访期间,沃尔克还在忙着为修复金融系统出谋划策,例如禁止银行利用自有资金参与交易,精简庞大的监管机构等。沃尔克当时已经86岁,不过对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仍记忆犹新。在谈话过程中,他对相关的人物和事件依然信手拈来。
我注意到,他并不认可美联储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救助众多公司的行为。于是我问他,为什么在1984年他会选择救助大陆国民银行呢?他回答说:“那时候有麻烦的不止大陆国民银行一家。”他指的是当时同样面临麻烦的大通银行和美国银行。P24-2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