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杨老黑在这套“少年侦探系列”小说里,充分地调动了自己的艺术感觉,发挥了自己的知识优势。作品中融入了考古学、民间文学、民俗学、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博物学和星相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小说的语言非常活泼,很多地方都是口语化的方言,但给读者一种别样的亲切感,所有这些都展示了作家开阔的知识视野和作为一流小说作家的艺术潜质……可以断定,“杨老黑少年侦探小说”绝非一般的儿童小说,更不是时下最流行的儿童故事,相信广大少年儿童读者会喜爱它们…… 《少年大解救》为该丛书中的一本。故事就在身边,少年智破奇案。揭露真相,破谜探险。超级悬疑,超级好看。 作者简介 杨老黑,本名杨永超,安徽亳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学会理事、安徽省美协会员。擅长儿童文学创作,开创中国乡土童话一派,现已出版作品三十余部,主要有“杨老黑系列少年侦破小说”、童话作品集、中短篇小说集、“杨老黑系列长篇童话”等。其作品两度荣获冰心儿童文学奖,获《儿童文学》杂志社创刊三十周年佳作奖、首届“新世纪公民”儿童文学联合征文奖、公安部金盾文学一等奖、全国侦探小说奖。个人荣获首届《儿童文学》杂志社基金奖,被评为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届《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 目录 1 校园系列案 2 吃了败仗 3 飞贼出没 4 活捉飞贼 5 欣欣姐姐 6 温馨酒巴 7 飞鼠的姐姐 8 飞鼠的兄弟们 9 “打拐办”遣送站 10 网上作战 11 工程师叔叔和疯婆婆 12 JJ行动小组成立 13 号码13966506111 14 温馨酒吧的生日派对 15 绝妙的主意 16 巧妙的化妆 17 打工奶牛场 18 深入虎穴 19 惊人的发现 20 奶牛场的秘密 21 急中生智 22 勇斗群贼 23 审讯室的较量 24 鲜花和掌声 25 再会欣欣姐姐 26 快乐的旅行 27 回家 28 妈妈──妈妈── 序言 借用比较时兴的说法:他是我国警界最会写儿童文学 作品的探长,也是我国儿童文学圈里最擅长破案的作家— —他就是杨老黑!这次带给读者的可是他的“双剑合璧” 之作,肯定好看! 别着急——在阅读精彩的探案故事之前,有人要向你 透露有关杨老黑的独家消息喽! 杨老黑写过一部长篇童话叫《第八探组》,很多知名 作家在他笔下献身:魔鬼百事通(张之路)、糟糕探长(周锐 )、第七条猎犬(沈石溪)、吹牛大王(李志伟)、洁癖公主( 张洁)、豁牙狗(安武林)、金翅大雕(杨鹏)、脚印大王(谢 华良)、小毛(萧袤)……这次,听说杨老黑出了套“少年侦 探系列小说”,大家纷纷动笔,也要在杨老黑的书里说说 杨老黑! 侦破题材内容的作品是少年儿童最喜欢的题材之一, 杨老黑以他的专业素养和才华尤其是他的童心为我们儿童 文学的天空里增添了几颗神秘的耀眼的星星。 杨老黑的职业生活中遇到过许多惊心动魄的案件,他 自己也亲手抓到不少坏人。如果把那些案件照实写下来, 可能会吸引不少人的目光。而现在杨老黑却用他那有力的 大手为少年儿童写东西,就必须要深入浅出,给儿童带来 光明和希望,这是很要花费一番气力和心血的,正因为如 此,这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因此我们在杨老黑的作品里看到了神奇,看到了惊险 ,同时也看到了生活,看到了希望和真诚。 ——张之路 有句话叫“文如其”,意思是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 文章。但我知道这种情况并不多。很多读者会根据我的作 品猜想我是个妙语如珠的人,其实正因为我在生活中并不 妙语如珠,才在作品中有所寄托,有所宣泄。杨老黑也是 这样。 首先他给自己起了个跟实际形象反差极大的笔名。“ 杨老黑”给人以剽悍粗犷的感觉,实际上呢?他文质彬彬 ,还架着一副秀郎架眼镜。我想也许他喜欢捉弄别人,让 在火车站出口等待他的陌生朋友等不到一个又老又黑的家 伙。他为小读者写了很多小说,也写了一些童话,跟他的 刑警生涯毫无关系,一点也不“文如其”。这次好了,他 写了一套侦探小说,痛快淋漓地用上了他的专业知识。 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刑警,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儿童文 学作家,但杨老黑一身而二任,两样都干得很出色。这就 使一般的刑警羡慕他,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家也羡慕他。 ——周锐 杨老黑,乍听到这个名字,还以为是煤矿工人,没想 到却是个作家。他也挖掘,不过不是挖煤,而是挖掘神秘 的盗墓人、幽灵出没的古镇、巧施连环计的小飞贼和神秘 莫测的火龙党。杨老黑如果去犯罪,估计十万个警察也对 他无可奈何。谢天谢地,他没有犯罪记录,虽然名字叫老 黑,人生的履历却洁白无瑕。我惊叹他渊博的知识和缜密 的推理能力,我读他的书,一拿起来就忘了吃饭,也忘了 睡觉,紧张得喘不过气来,我相信许许多多读者读杨老黑 的书都会与我有同样的感觉。他如果去开个侦探公司,一定生意兴隆。 ——沈石溪 很久很久以前,包家出了个包黑子,他的能耐可大了 ,谁要犯在他手里,准保吃不了兜着走——连皇帝的女婿 他都敢用铡刀斩喽……哈哈,没错,他就是大名鼎鼎地球 人 -都知道的超级神探包拯包青天! 很久很久以后,杨家出了个杨老黑,他的能耐更大了 ,不管你冒犯没冒犯他,准保吃不了兜着走——他会不管 三七二十一把你写到他的书里面去,本人就曾经一不小心 被他写到书里去,还被安了一个外号(汗)……嘿嘿,没错 ,他就是大名鼎鼎地球人都知道的儿童文学作家杨老黑! 老黑哥最近推出了一套“杨老黑少年侦探系列小说” ,这可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大餐,你“品尝”一下,嘿嘿嘿 ,那叫一个过瘾啊——什么古城、古墓、地宫、暗道、暗 器、民间艺人、洛阳大盗……那准保能把你看得一愣一愣 的…… ——杨鹏 老黑的身份在儿童文学作家里面比较特殊:战斗在第 一线的刑警。这一文一武都集中在老黑身上,不禁让人想 起“文武双全”这个成语。老黑的侦探小说与众不同,他 的取材不是离奇万分的虚构故事,而是我们身边发生过的 故事。也许这些题材,本就是老黑从罪案卷宗中挖掘出来 的。破案的一群小侦探也不是坐在家里,用脑子空想,而 是亲身与罪犯斗勇斗智。书中的细节非常真实,阅读的时 候不禁产生感慨:这才是真正的破案啊! 一个成熟的作 家,必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我相信老黑已经做到了这一 点:读者不看作者姓名,翻开书瞧瞧内容就能说出:“哦 ,这是老黑叔叔的作品。” ——李志伟 杨老黑在这套小说里,充分地调动了自己的艺术感觉 ,发挥了自己的知识优势。作品中融入了考古学、民间文 学、民俗学、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博物学和星相学 等多方面的知识。小说的语言非常活泼,很多地方都是口 语化的方言,但给读者一种别样的亲切感,所有这些都展 示了作家开阔的知识视野和作为一流小说作家的艺术潜质 ……可以断定,“杨老黑少年侦探小说”绝非一般的儿童 小说,更不是时下最流行的儿童故事,相信广大少年儿童 读者会喜爱它们…… ——谭旭东 杨老黑写小说,写童话,写散文,是一个多才多艺的 儿童文学作家。更富有传奇色彩的是:他是一个警察,干 过刑警,也在110待过。像他这样的人不写点侦破推理的小 说,那才叫奇怪呢。 杨老黑写东西,总有那么一点怪怪的味道。怪的就像 曲折生动的侦破故事一样。他的作品选材的角度总是非常 新颖。叫人一看,哦,这家伙蛮聪明的啊,怎么这样写呢 。一个优秀的作家想象力丰富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且还要 有独特的选材角度以及别具一格的叙事方式。庆幸的是, 我的朋友杨老黑就是这么做的。 ——安武林 我和杨老黑是“黄埔一期”的同学(那是《儿童文学》 第一届儿童文学作家班,后来被戏称为“黄埔一期”)。 “为什么叫老黑呢?”杨老黑嘿嘿一笑,并不回答。 但我们叫着这名字就有那么一种亲切,比他的大名“杨永 超”要亲切得多,还透着那么一种可爱。 杨老黑确实是个很可爱的人。多数时候上课认真听讲 ,有时因为不满老师的讲课还会孩子样的拂袖而去;课间 的时候会讲破案故事,有时还要讲鬼故事吓唬女生;我们 打乒乓球的时候,他就站在旁边看,有时也上来打几下, 但他的动作怎么看都像警察在抓小偷…… 嘿嘿,杨老黑的“黑”,原来就是严肃认真、就是亲 切可爱! ——谢华良 老黑平时上班穿公安制服,我想那应该是跟007一样威 风!然而在我的脑海里,他:黑色T恤,穿着拖鞋,慢慢地 走近来、走远去,冷不丁在你跟前停住,眼睛在玻璃镜片 后微微往上一翻,慢慢地看着人家,慢慢地发出沉厚类似 撞击铜钟的声音,无论是说严肃话题还是让听的人全哄堂 大笑了,他表情依然愣愣的始终不变…… 老黑特别会说故事,感人的、惊险的、荒诞的,从他 的作品中感受到触手可及的现实。我对他笔下的乡村孩童 印象深刻,因为他的叙述让人闻到泥土散发的气息,而他 的荒诞手法运用到作品中时,又带给阅读者某种奇异的感 觉。 ——张洁 话说鲁迅文学院第六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开班不 久,有些学员只知其名,不知其人。来自山西的某女作家 在食堂里见到萧袤,私下里把他当成了杨老黑,惊呼:“ 哇,你长得可真像萧袤啊!”萧袤先是一愣,继而老老实 实地回答:“确实像,简直一模一样。”回过头来一想, 萧袤跟杨老黑还真有几分相似:萧袤写童话,杨老黑也写 童话;杨老黑喜欢书画,萧袤也喜欢;萧袤有乡土气,杨 老黑也很土——他的牛屎凹系列简直土到家了。杨老黑是 天生的儿童文学作家,萧袤也……这样写下去会不会变成 表扬与自我表扬了,赶紧打住。我在火车上听老黑讲过鬼 故事,那叫一个吓人,灯都熄了,围着听他讲故事的人惊 叫不断却迟迟不愿离去,我相信他这次专门给少年朋友讲 的系列侦探故事,一定更精彩! ——萧袤 导语 杨老黑著的《少年大解救》讲述了:校园周围连续发生抢夺案,为了抓获“小飞贼”,小侦探化装侦查,深入虎穴。他们的勇敢和爱心感动了“小飞贼”,“小飞贼”道出了更大的秘密——有一群孩子被人贩子拐骗,将被运往他地卖掉。小侦探开展营救行动,协助公安机关摧毁了一个特大贩卖妇女、儿童的犯罪集团,抓获了公安部通缉的一号逃犯。 后记 我常遇到两个提问: 第一个提问:“你是一个警察,为什么弄文学,而且 喜欢写小人书,到底为什么?” 对此,我的回答是:“因为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 ” 我天生是个快乐的人,我掉在了故事堆里。我出生在 一个神奇的小镇——牛屎集。我家后有一个牛屎孤堆,那 是一泡牛屎变的,古时候有一头金牛,屙了一泡金屎,金 屎就疯长起来,要长成一座大山,太上老君见平地起山很 是着急,甩起赶山鞭,一鞭将那座金山打下去啦,成了一 个孤堆。后人很可惜这座没长成的金山,秦始皇时有个叫 李斯的人在孤堆前出生了,他为了纪念这桩往事,发明了 小篆。后人又在孤堆上盖座庙来纪念李斯。李斯庙文革中 荡然无存,只有一个门墩子传世,现就存放在我五叔家的 后院里。再说太上老君那一鞭用力过猛,竞将鞭梢子甩飞 了,剩下一个鞭杆子没有用,顺手插在了炼丹炉前,鞭杆 子长成了一棵大树,屹立在一条河岸上,粗可三十人合抱 ,冠盖如一朵乌云。我小时候就和小伙伴们在这棵树下嬉 闹打架,听老人讲故事。玩累了就卧土枕溪而眠,梦中见 龙宫歌舞,闻庄子吟咏。这条河叫小红河,古时就是濮水 ,逍遥庄子肚子饿时就在这条河边瞎逛,用玄思妙想填饱 肚皮。庄子放荡,濮水不羁,喝了这水,就好胡思乱想, 惹是生非。一位叫独孤的将军因喝了此水,竟然聚义起兵 ,犯上作乱,因作战失利而落难,自杀前将一双心爱的金 锏投进河里,河水大变,有刀枪剑戟之声,晚霞夕照,金 光进射,如梦如幻。这样的水最适于造酒,沿河两岸,酒 坊如林,连接十里,东汉曹操在河边出世,把酒进贡汉献 帝,谓之九酝春,即今古井贡也。又二千年我父亲出世, 因为爱这里的景色,在此地为小吏,当了两届古井镇的镇 长。我生在了酒窝里,因此很能喝酒,一喝起来就管不住 自己的嘴,天南地北地瞎扯,扯完了回家,将酒话写下来 就是童话,就是小说。 我的第一篇小说投给《儿童文学》,很快收到徐德霞 老师的回信,她在信中极为赞赏,倍加鼓励,让多读书多 写作,并大胆投稿。我将这封信拿给父亲看,父亲激动得 手直抖,然后把这封信复印下来,在他的一帮朋友中散发 ,并瞒着我专程去了北京,找到徐德霞老师家中,与其长 谈几个小时,以至徐老师一家十分感动,又莫名其妙,他 们并不了解,我父亲爱了一辈子文学,却没有发表一篇作 品,而他一生的梦想却在儿子身上实现了。 从此我进入儿童文学这个大花园,认识了许多大孩子 ,我们在这里快乐耕耘,嬉笑打闹,相互捉弄,朋友们老 是编排我(周锐称我为虱王),我只好写了一本《第八探组 》还击他们,朋友们在书中成了魔鬼百事通(张之路)、糟 糕探长(周锐)、第七条猎犬(沈石溪)、独角兽(闫振国)、 吹牛大王(李志伟)、洁癖公主(张洁)、豁牙狗(安武林)、 脚印大王(谢华良)、金翅大雕(杨鹏)……朋友们读了我的 书,咬牙切齿,摩拳擦掌,纷纷向我宣战讨伐,不过我并 不示弱,《第八探组》还要继续,你们都小心点。 我时时梦到庄子,三十五岁那年,终得杌遇,来到庄子当过漆园吏的蒙城县做了一个小吏,醉翁之意不在吏, 在乎庄子也。抛开公事,悠哉游哉,探古寻幽,遍访名胜 ,踏着庄子的足迹,抚琴漆园之幽,浪迹濮水之滨,饮庄 子所饮之水,食庄子所食之粟,梦庄子所怀之梦,醍醐灌 顶,茅塞顿开,浮想联翩,不知吾之梦为庄周与,庄周之 梦为吾与? 庄子为小吏,我亦为小吏,级别相当,庄子时常没饭 吃,我却天天有酒喝,甚为感慨,写诗一首:蒙城为吏三 年整,两袖清风肚皮肿,醉眼蒙胧皆可笑,独爱古怪和精 灵。郁闷难耐,常邀庄子同饮,时而大醉,文思泉涌,汪 洋恣肆,鲲鹏展翅,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 负青天。醉眼所见,皆精灵古怪,顽皮小人,游戏人生, 快乐无比。一晚醉后,睡意渐浓,忽有一小鬼来到床头, 持柬邀我去赴土地爷的宴会,赴宴之途,妙事横生,天下 奇闻,须记传世。于是赤身伏案,奋笔疾书。醒来细阅, 竟是一篇童话,冠以题目《净神赴宴》,电传《儿童文学 》,很快发表。我的许多童话,如《小小吹面人》、《屋 脊上的神仙》、《墙洞储蓄所》等等,就是这样诞生的。 第二个提问:“你是一个警察,还是一个刑警,正儿 八经的侦探,为啥不好好破案?写什么烂小说!” 对此,我一般不正面回答。我会向他提出一个问题: “是现实盗贼的危害大,还是精神盗贼的危害大?” 他一般也不回答,因为他答不来。他会露出茫然的神 情,困惑地说:“有精神盗贼吗?” 精神盗贼无处不在,群体中有,个体中也有。社会之 所以不和谐,就是因为精神盗贼在作怪。精神盗贼活在人 的内心深处,藏在集体意识的核心,诡计多端,变幻无穷 ,无孔不入,善于伪装,不但一般人分辨不清,就是患病 的个体和集体本身也触摸不到。对待它需要思想的探测器 ,同样需要思想的柳叶刀。我无意识中突然发现手中多了 一柄柳叶刀,它那么精巧而美丽,却又那么锋利和沉重, 令我激动万分,爱不释手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在杨老黑的作品里看到了神奇,看到了惊险 ,同时也看到了生活,看到了希望和真诚。 ——张之路 杨老黑,虽然名字叫老黑,人生却洁白无瑕。我 惊叹他渊博的知识和缜密的推理能力,我读他的书, 一拿起来就忘了吃饭,也忘了睡觉,紧张得喘不过气 来。他如果去开个侦探公司,一定生意兴隆。——沈 石溪 这套“少年侦探系列小说”可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大餐,你“品尝”一下,嘿嘿嘿,那叫一个过瘾啊— —什么古城、古墓、地宫、暗道、暗器、民间艺人、 洛阳大盗……准保能把你看得一愣一愣的。 ——杨鹏 我在火车上听老黑讲过鬼故事,那叫一一个吓人 ,灯都熄了,围着听他讲故事的人惊叫不断却迟迟不 愿离去。他这次专门给少年朋友讲的侦探故事,一定 更精彩! ——萧袤 精彩页 1 校园系列案 朋友们,你一定看过许多侦破推理小说、电影、电视或诸如此类的文艺作品,在小说或电影的开头,扑面而来的总是一件骇人听闻的大案,血淋淋的杀人现场,重要人物突然失踪,银行、珠宝商行被盗等,稀奇古怪的现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个又一个谜团,引来一个大侦探陷入其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历尽艰险,出生入死,终于把谜团解开,使真相大白于天下。 实际上并非如此,破案有时很偶然,也就是靠运气,如果运气好了,一个小小的线索可能带出惊天的大案。 小侦探们一夜间成名,就是因为他们运气好,偶然中获得一条线索,在近似游戏中侦破了一起“特大系列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集团案”。 小侦探是谁啊? 小侦探就是几个孩子,几个中学生。他们是B市文峰中学初一(2)班的学生,这是一个以侦探推理见长的班级,全班同学都是侦探迷,他们在校方的批准下成立了侦破推理兴趣小组(又名少年侦探社),在班主任方洁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多次参加世界各地举行的侦破推理模拟大赛,每次都取得骄人的战绩,被称为“东方小神探”。 令小神探们苦恼的是,近期他们连连遭到一个“小歹徒”的袭击,我们这里用“小歹徒”,因为事后证实,这个“歹徒”也是一个孩子。小歹徒事先选择学校附近偏僻的角落隐藏起来,等到单身的同学,尤其是女同学经过时,突然蹿出,抢去同学随身带的手包、背包、项链、包饰等物品。 此事在校园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反响最大的就是初一(2)班,因为被抢的七名同学中有六名来自这个班级。 这令小神探们很没面子。 东方小神探, 个个是软蛋。 歹徒来打劫, 乖乖把礼献。 这是全校同学对小神探的评价。 杨小白为此气得脸色铁青,鼻孔蹿血。 杨小白是谁啊? 杨小白就是小神探的头头。杨小白绰号小白,高个儿,一头浓浓的黑发,高鼻梁大眼睛,皮肤白净,是个标准的小帅哥。小白热衷探险解谜,喜欢悬念刺激。当然,大部分男孩都如此,每个男孩都做过侦探梦。小白以他勇于冒险的精神和非凡的组织能力,确立了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并因此影响了整个班级。小白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的各门功课都很棒,他是班长,还是全校初中年级足球队队长,这使他更具号召力。 小白要雪耻。 小白召集小神探们商议对策。 有人提出:“报告学校保卫科。” 有人反对:“报告保卫科有屁用,保卫科就一个光杆司令,长得肥头大耳,除了吃就是睡,就是一头猪,小偷大白天窜进学校,公然抱走门岗室的电视机,就差没把他偷走了。” 保卫科长只会对付学生,逮住犯错的同学,下手狠着呢。” “算啦,算啦,别提他啦,干脆报告警察吧,我们有现成的方便。” 大伙儿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小白。 小白没有发言,他沉静地坐着,若有所思,稚嫩的面孔流露出与年龄极不相称的老成和稳健。看他那个样儿,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但他做起事来却雷厉风行,有一股子冲劲和猛劲。 “我们自己动手,侦破案件,抓捕抢劫犯。” 小白提出建议。 “我同意。” “早该行动啦。” “算我一个。” “什么时候行动?” 同学们义愤填膺,纷纷请战。 “不要着急,我建议大伙儿先把案情弄清楚。” 说话的是一个矮小精瘦,脑袋奇大,戴宽边眼镜,满头鬈发的男孩。他叫欧阳志刚,因为天生一头波浪形的鬈发,大伙儿都喊他鬈毛,又名小博士。他出生在警察世家,祖父那一代就开始从事侦探这一行,爷爷曾经担任过侦查分局局长,爸爸是警官学院犯罪心理学教授,妈妈是公安局的刑事化验专家。他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喜欢问一句:“证据在哪里?”包括“煮熟的鸡蛋需要放进冷水里”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追根求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家庭的熏陶使他自幼对逻辑推理感兴趣。欧阳志刚喜欢读书,记忆力非凡,热衷于发明创造,曾获得过全国儿童发明奖,他的最大梦想就是发明“神探”机器人。鬈毛也有缺点,就是胆子特别小,嘴巴特别好说,喜欢卖弄,经常无意中泄露秘密。再有就是他的独立行动能力不强,离开群体他就是一个软蛋。这样的人物注定只能成为智囊,尤其侦探组织里绝对少不了这种聪明人。鬈毛是小白的忠实拥护者,首席智囊,小白许多不懂的问题都要请教他。 鬈毛的话有道理,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大伙儿马上动手,把所有的案件统计出来,详细登记,列出一张表格,综合分析研究。 全部案件如下: 第一起:×月×日下午七点多,张阳从冲浪网吧出来,返校途中,受到一个歹徒袭击。歹徒从其背后下手,抢去其脖颈上挂的电筒式圆珠笔一支。歹徒作案速度极快,张阳几乎没有反应,没有看到歹徒的模样。 第二起:×月×日中午一点多,刘艳艳和郭圆圆两人外出买棉花糖返回学校,边吃边说笑间,突然一个黑影从胡同里蹿出,抢走刘艳艳的小手包,迅速在胡同里消失了。刘艳艳的损失倒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