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欧洲中世纪史研究方面的经典著作,为美国数百所高校采用作为教材。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C·沃伦·霍利斯特清晰的历史观和动人的教学法,现经朱迪斯·本内特精到的修订而成第十版,覆盖了更多关于拜占庭和伊斯兰的内容,包含了经全面修订的系列地图、一组新的关于中世纪传说的短文等更多内容。在第八版的序言中,霍利斯特教授述及他在大学时意识到当今世界“是中世纪的产物”。《欧洲中世纪史》一书向今天的学生全面介绍了我们当前社会的中世纪根源。
人物传略
中世纪传说
年表
地图
插图和彩图
前言
欧洲地形图
欧洲,约500
欧洲,约1000
欧洲,约1300
欧洲,约1500
导言
第一部分 中世纪早期:欧洲的诞生,500—1000
第一章 罗马的基督教化,约前31—430
引言
罗马和平时期(前31—180)
第3和第4世纪(180—395)
基督教
结语
第二章 民族大迁徙(蛮族的定居),约400—500
引言
蛮族和西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的衰败
结语
第三章 早期西方基督教世界,约500—700
引言
中世纪早期社会
中世纪早期的政治
中世纪早期的教会
学术生活
结语
第四章 西欧的邻居: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文明,约500—1000
引言
从东罗马帝国到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时代
伊斯兰文明的崛起
伊斯兰帝国
伊斯兰文化
结语
第五章 加洛林王朝,约700—850
引言
加洛林王朝早期
查理曼大帝
学术复兴
结语
第六章 分裂、侵略和新的政治格局,约800—1000
引言
加洛林王朝晚期的分裂
林、马札尔人和维京人的侵略
新政治格局的形成
结语
第二部分 中世纪中期:改革、复兴与扩张,1000—1300
第七章 经济腾飞与社会变迁,约1000—1300
引言
农业革命
村庄、采邑和教区
农村社会
商业革命
城市社会
地主贵族
封建社会
结语
第八章 朝圣新路,约1000—1250
引言
虔信的演进
正统教义与异端学说
修院生活的变化
教权与教会
钵修会
结语
第九章 征服、十字军和迫害,约1100—1300
引言
征服与疆域扩张
十字军
民族迫害
结语
第十章 冲突不断的世界:教皇政权和神圣罗马帝国,约1125—1300
引言
俗世授职争端之末期的教权与君权,约1125
亚平宁半岛争夺战(1125—1250)
衰落中的教权和神圣罗马帝国(1250—1300)
结语
第十一章 国家在成形:英国和法国,约1050—1300
专业术语表
附录 中世纪欧洲重要的教皇与国君
教皇
加洛林王朝早期
西法兰克与法国国王
东法兰克国王和日耳曼诸国的皇帝
英国国王
索引
中世纪,一个黑暗的名字。让人联想起暗无天日的宗教压迫和席卷欧洲的黑死病,仿佛中世纪就是一个人间地狱。由于《十日谈》等故事的深入人心,人们一度对中世纪深恶痛绝,人们相信,这是一个禁欲主义盛行的世界,逼得卜伽丘写出一些在今天看来都有些纵欲的故事来,这万恶的旧社会罪莫大焉。但事实上,正是在中世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才开始诞生,还有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新兴的阶层和专业人员的队伍,在城市同商业和工业共同走向繁荣的背景下出现了,他们在实现了劳动分工的城市里安家落户。
在文艺复兴的叙事中,存在着某种刻意的夸大?因为经历了那场惨绝人寰的世纪瘟疫,就将一切黑暗的罪责的印象都强加过去的1000年中?确实,在中世纪,基督教教廷的教条主义作风让许多科学主义分子遭受了火刑的待遇,更多的人死于异族的入侵,比如阿拉伯穆斯林的铁蹄,或者是中世纪早期那些名目繁多的蛮族:西哥特人、东哥特人、萨克森人、汪达尔人、柏柏尔人、盎格鲁·萨克逊人……直到他们像满族一样逐渐融入到他们侵略的对象中去。但是,光明并不总是被掩盖在黑暗之中。在中世纪的中期(约1000-1300年),不仅侵略者纷纷打道回府,而且精明能干的国王也纷纷走上历史舞台,这时的欧洲王国,气候宜人,粮食亩产量大幅度增长,经济腾飞,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内平民的识字率普遍提高;骑士原来住在脏乱不堪的方塔里,现在都住到了豪华装修的城堡之中,为城堡增添了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