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之谜(一个经济学的答案)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华说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当历史遇到经济学,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穿衣服的?
在西周的卫国,人们聚众喝酒要被杀头,是何道理?
明明妻妾成群,古人为什么坚称“一夫一妻”制?
“落后文明”为什么会征服“先进文明”?
当孔子说到“仁”的时候,他究竟在说什么?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为什么终其一生没有称帝?……
华说著的《历史之谜(一个经济学的答案)》在一个独特的视角——经济学的观照下,这些历史之谜,被一一打破。在这里,你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史学的世界。
或问,经济学可以解释历史么?当然可以。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现象的科学。历史是过去的人们的行为和现象,自然在其研究的范畴之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位置不同,角度各异,所见之景色有别。史学治史,洋洋大观,是一道风景,引入经济学的视角,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观,而人所罕至焉,所见新奇、有趣,乃非常之观也。
作者简介
华说,本名郁忠华,财经作家、主任记者,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走向。推崇“真实世界的经济学”,致力于以经济学解释世事。著有《解惑中国经济》(2014)、 《乡愁的成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2012)、《百姓身边的那些事》(2011)。
目录
自序
一 衣服的起源:人类为什么穿衣服?
二 “同姓不婚”:同姓之人为什么不能通婚?
近亲结婚危害说
统治联姻说
防止内部争斗说
维护宗法制度说
三 妻妾成群:古人为什么坚称“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古今内涵有别
妻妾之分起于产权缺位
妻妾权利落差去之天壤
不得“以妾为妻”是验证
中西婚姻制度演化路径不同
附录“一夫一妻”制是为了防止性病传播么?
四 黄道婆的恩泽:上海女人为什么家庭地位高?
五 《酒诰》之谜:聚众喝酒为什么要杀头?
六 赵娥的难题:中华文明为什么缺乏“法治”传统?
七 一骑红尘妃子笑:唐代驿站的辉煌为什么无从继续?
八 《流民图》打倒王安石:青苗法何以成为害民之法?
九 “外儒内法”:儒、法学说缘何成为帝王之术
最高权力的竞争与维护
法家之法:皇帝拥有豁免权
儒家之德:服从尊卑秩序是美德
诸子学说的本质是合约安排
十 “仁”之别解:孔子的“仁”究竟是在说什么?
合约的本质
字义的解析
孔子的定义
事例的验证
十一 奇怪的“定律”:“落后文明”为什么会征服“先进文明”?
大师之论下得轻率
决定胜负的竞争准则
经济力量不等于军事力量
悲剧不会在现代上演
先进文明从未被战胜
十二 公田与私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井田制”么?
“井田制”的两种主要猜想
孟子之说不符经济逻辑
“公田”“私田”何解?
“初税亩”:变革来了
土地买卖终结“封建”制度
十三 君主权力更迭:“禅让制”是想象还是事实?
十四 “铸刑书”: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公布为哪般?
十五 地球人口激增:“马尔萨斯人口论”为什么错了?
十六 西汉的故事:“劣币驱逐良币”是史实还是谬论?
十七 “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为什么终其一生没有称帝?
序言
《孟子·梁惠王上》云: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
以利
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
已矣。王
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
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梁惠王所问非人也。孟子何许人也?一生以传承、发
扬儒家之道统为自己的“天之大任”,张口闭口,言必谈
“仁义”。面对这样的一个人,梁惠王甫一见面便问“利
”在何方,被数落和教训一顿是势所必至的。以当下的流
行语言之,两个人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自然话不投机。
不能因此说梁惠王是一个经济学家(一笑),但单刀
直入一上来就问“利”在哪里,确乎是经济学的思维。经
济学的基础假设,是“经济人”。所谓“经济人”,是说
人是自私的,每一个人都自私自利,无一例外。这自私的
假设,经济学处理为“在局限下争取利益最大化”。
可能是因为直言“利”,经济学往往被世人视为赚钱
之道、之术,这是莫大的误解,其实是小觑了经济学。经
济学是什么?它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现象的科学。科学
云者,可观察,可验证也。当年,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
克尔率先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引入家庭、教育、歧视、犯罪
等社会问题,引来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不满,并将这
种行为斥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然而,已经说过,经
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家庭、教育、歧视、犯罪等
社会问题都是人类的行为和现象,其为经济学之研究对象
,何奇之有哉!
那么,历史又如何?历史是过去的人们的行为和现象
,当然也在其研究的范畴之内。
经济学中的“人”,即自私之人,其行为受到何种规
律的约束?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需求定律”,那条向右下
倾斜的需求曲线。需求定律说,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下降
,则需求量上升。有市场,这价是指市价;没有市场,这
价是指代价或者成本。这是说,不管有没有市场,需求定
律皆适用。经济学研究人类行为的法门,是看局限的变动
带来的“价”——市价或者代价的变动,然后放入需求定
律,来解释或者推断行为和现象的发生。本书中对“衣服
的起源”的探讨,指出从爬行到直立行走的局限转变,人
类裸体的代价上升,裸体的意愿和需求下降,穿衣服的意
愿和需求随之而起。需求定律使然也。
人类是社会的动物。所谓社会,多过一人也。真实世
界资源稀缺,又多过一人,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于是无可避
免。凡有社会,必有竞争;有竞争,必有冲突。要处理和
解决这竞争带来的冲突,竞争必须决出胜负,而要决出胜
负,则需要决定胜负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既为所有参与
者接受,不管强制还是自愿,则竞争决出胜负,冲突随之
解决。这游戏规则,张五常将其名之为“合约安排”,其
之主要用途是约束竞争。传统经济学着重于资源使用与收
入分配这两项,解释范围局限于市场。“合约理论”的出
现,填补了经济学的一大缺环,经济学的解释能力为之跃
升。不仅可以解释的世事范围大幅扩展,而且很多事情从
合约安排的角度看得更为清楚。是的,古代“一夫一妻”
的婚姻制度、“外儒内法”的帝王之术以及孔子之“仁”
,在合约安排的观照下,显得清楚、分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
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远近高低,位置不同,角度各异
,所见之景色有别。史学治史,洋洋大观,是一道风景,
引入经济学的视角,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观,而人所罕至焉
,所见新奇、有趣,乃非常之观也。
是为序。
2017/12/28
导语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历史是过去的人们的行为和现象,因此也在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内。
华说著的《历史之谜(一个经济学的答案)》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和逻辑,来解读历史事件和历史之谜,由十余篇文章组成,行文力图轻松,有可读性但也不缺乏深度。
精彩页
这就引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人为什么穿衣服?
人为什么穿衣服?这是问是什么样的局限变化导致人类产生了穿衣服的需求?答案甚多。主流的意见认为人类穿衣服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御寒保暖;二是蔽体遮羞。骤眼看来,这两种说法貌似颇为有理,但其实经不起推敲。无他,明显地,御寒保暖论和蔽体遮羞论是以今例古,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然而,古人和今人面对的局限去之天壤,其观念和行为自然也天差地别。
先说御寒保暖论。适应于丛林生活,人类早先也是毛长皮厚,浑身上下长满了毛。参看人类近亲猩猩、猴子,便可略知人类当年的体貌。既有浓密的毛发覆盖全身,则无以衣服御寒保暖的需要。御寒或者避暑另有他法,那就是变换居住的地点。即所谓“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槽巢”是也。
那么,穿衣服是为了蔽体遮羞么?也不是。以裸体为羞耻,是现代人的观念,隆古时代的野蛮人并不以裸露为耻。每一个人都是赤身露体寸丝不挂,“一样一样的”,又有什么可羞耻的呢?猩猩、猴子裸露至今,也没见它们因为感到羞耻而穿衣服。不言而喻,今人以裸体为羞耻,其根源在于性。但对于性的看法,古人和今人大相径庭。现代的考古挖掘,在全球范围内发现了很多石质生殖器状的物品,这一物证,有力地证明生殖崇拜在世界各原始民族普遍存在着。生殖崇拜云云,是说远古时期的人类以为性和生殖器官具有超自然的神秘和神奇的伟力,非但不为之感到羞耻,而且对其有敬畏之心,顶礼膜拜,庄严而神圣。
既不是为了御寒保暖,也不是源于蔽体遮羞,那么,人类穿衣服所为何来?以余观之,衣服的需求,起于人类进化史中的一个重大事件: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对于人类进化之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较之于爬行,直立行走拥有更高、更广阔的视野,更容易发现猎物和天敌,同时也解放了双手,生存能力大幅提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远古的生存竞争中,野蛮人之爬行者被大自然所淘汰,而直立行走者生存了下来,并一直进化至今。
但对人而言,直立行走带来了一个问题:生殖器官由隐秘转为显露。爬行的时候,生殖器官隐藏于躯干、臀部以及后腿之间,后三者构成了天然的屏障,保护着生殖器官。然而,直立行走之际,生殖器官由隐而显,直接暴露于外,自身再无屏障提供保护。远古的人类在生存竞争中,或追逐猎物,或者逃避敌人的攻击,终日穿行于丛林之中,很显然,直接裸露于外的生殖器官容易受到伤害。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物和性,是人最基本的两大欲望。为什么?因为关乎生死。饮食以求个体的生存,男女以求种族的延续。生殖器官关乎种族的繁衍和延续,可谓“事关重大”。当直立行走使得生殖器官直接暴露于外,容易受到伤害,人类必然要想方设法保护这“命根子”的安全。自身的身体器官既不能提供天然的保障,则借用外物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对衣服的需求于是乎随之而起。远古的人类不会纺纱织布,天然的材料,取自于猎物,那便是鸟类的羽毛和禽兽的毛皮。它们是人类最初的衣服。《礼记·礼运》云:“未有麻丝,衣其羽皮。”此之谓也。
假说既成,接下来的事情,便是验证了。
这假说说得清楚:直立行走,人之生殖器官显露于外,容易受到伤害,衣服的需求随之而起,用以保护生殖器官。由这假说可以推论出,衣服必然首先出现于下体,而后及于上体;而在下体中,又必然先出现在前面,次及后部。因为既然衣服缘起于保护生殖器官,而人之生殖器官又生于前部,则按照次序,人类对衣服的采用,必然是先下后上,先前后后。如果人类穿衣是先上体而后及于下体,下体中由后而至于前,则这假说被推翻了。
先征之于文献。东汉学者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市部》云:“市(音弗,又作韍),韡(音毕)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市以象之。”清人段玉裁引郑玄《仪礼注》:“古者田渔而食之,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
再征之于事实。当今之世,在地球的某些地方依然存在着原始部落,从他们的起居和习俗中,可以一窥远古人类当年的生活情形。这些部落里人们的穿着,或者是下体蔽前而不蔽后,或者遮蔽下体而裸露上体。可见从文献到事实,都在验证衣服起于保护生殖器官之说。
P4-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6: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