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华伟著的《心脏性猝死华伟2018观点(精)》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心脏性猝死在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最新进展,重点放在ICD预防心脏性猝死技术、指南推荐及相关应用进展,尤其是我和我的团队在这方面所做的临床研究。本书始终贯彻科学性与临床实用性原则,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将心脏性猝死这一熟悉却又陌生的疾病从临床特点到防治方法逐层剖析,附上最新相关研究进展,并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读者。本书既可作为公众科普相关书籍,也可供有兴趣的医务工作者或有一定经验的心律失常专科医师随手备查。 作者简介 华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 1985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同年至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工作。先后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一1996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医院心内科深造,进行临床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科训练。此后在美国MayoClinic心脏中心等参观学习。 担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兼起搏学组组长。国家卫生计生委心血管介入技术管理专家组成员,国家卫生计生委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装备协会评审专家组成员,北京市医疗器械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心律学会资深会员,欧洲心脏病学会资深会员(FESC),欧洲心律学会及亚太心律学会会员并担任亚太心律学会会员部中国区负责人等。 目录 心脏性猝死的流行病学资料 1.欧美发达国家SCD发生率 2.欠发达国家SCD发生率 3.我国SCD的发生率 心脏性猝死的病因 4.冠状动脉异常 5.心肌病 6.心功能不全 7.电生理异常 心脏性猝死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8.遗传学离子通道病 9.遗传相关心肌病 心脏性猝死的相关预测因素研究进展 10.左室射血分数 11.心肌纤维化 12.晕厥史 13.T波电交替 14.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15.异常QRS波 16.心内电生理检查 17.其他预测因素研究进展 心脏性猝死的发病机制 18.室性心律失常 19.缓慢性心律失常 20.自主神经系统紊乱 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特点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预防心脏性猝死技术及相关研究进展 21.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基本构造 22.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主要分类 23.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功能方式 24.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国内应用情况 25.单腔vs.双腔IGD 26.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误放电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冠心病心脏性猝死预防中的应用 27.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冠心病中应用的循证依据 28.最新指南关于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冠心病应用中的推荐 29.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冠心病一级预防应用中的挑战 30.血运重建时代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冠心病心脏性猝死预防中的地位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预防中的应用 31.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心力衰竭中应用的循证依据 32.最新指南关于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冠心病应用中的推荐 33.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心力衰竭一级预防应用中的挑战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心肌病和离子通道病心脏性猝死预防中的应用 34.最新指南关于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心肌病和离子通道病应用中的推荐 35.致心律失常右心室心肌病患者植入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预防心脏性猝死的长期随访结果 非静脉植入方式除颤器的作用及适应证的研究进展 36.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37.可穿戴式除颤器 38.自动体外除颤装置 心脏性猝死的其他预防方式 39.心脏性猝死预防的综合干预手段 40.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脏性猝死预防中的作用 41.导管消融在心脏性猝死预防中的作用 出版者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