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拜占庭皇帝派遣的密探是真实存在过的,拜占 庭学者普罗科匹厄斯(约500-562)曾在自己的历史 著作中记载过。据说有两个化装成僧人的人成功地 将蚕卵偷偷带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边,将丝绸制作 的秘密带回了拜占庭皇宫。这两个人的身份已无从 考证,但众所周知的是,自此之后,拜占庭开始自 己生产丝绸,累积了财富,巩固了政权,还产生了 一个影响深远的结果:“博斯普鲁斯海峡边的明珠 ”在此之后统治了当时已知的世界九百年之久。 6世纪的时候,不管是中国人、拜占庭人还是波 斯人,没有人知道“丝绸之路”这个概念,这个词 直到19世纪才出现,是由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 ·李希霍芬男爵提出的。在本部小说中,“丝绸大 盗”们穿过的地方叫“皇帝大道”。 名称或许有变,但这条路线很大程度上都与今 天一致。其实应该称之为“多条”路线,因为丝绸 之路不是一段连接两个点的路程,而是一个覆盖了 从中国到博斯普鲁斯海峡之间广大范围的道路网。 有了现代交通工具之后,那些曾经非常重要的商路 和商队的重要性已经大大减弱了,但还能找到数不 清的骆驼踏过的痕迹。 另一些痕迹早已埋在了黄沙之下。19世纪末, 研究人员曾多次穿越塔里木盆地进行考察旅行。如 今再来这片区域考察,只能找到当时记载过的地区 的一些遗迹。在这本小说里出现过的很多地方也都 消失了,比如楼兰和罗布泊。楼兰这座曾存在过的 城市已经被沙丘掩盖,只剩下遗迹。罗布泊这片水 域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流盐湖,也已干涸。现在, 那一带成了盆地,盛产钾盐。 整个亚洲在6世纪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佛 教已经从印度传往北方和东方,梁朝皇帝成为中国 第一批大力推行佛教思想的君主。自此,佛教的地 位不断提升,最终和道家、儒家思想齐名,“儒释 道”成为中国人心中相互补充的“三教”。巴米扬 山谷里两尊佛像中的一座的确是在小说发生的时间 建成的。一千五百年以来,这两尊佛像吸引了无数 人前来朝圣,直至2001年3月被塔利班极端分子炸毁 。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阿富汗政府一起进行 保护,防止已经空掉的岩壁神龛坍塌,但还没有确 认是否要重建两尊佛像。 小说中出现的另一座历史建筑是基督教特色的 圣索菲亚大教堂。现在,这座建筑成了一座伊斯兰 教清真寺,但一开始它是作为基督教教堂建立的, 在原来的建筑经历地震被毁之后。据考证,新教堂 的骨架建筑是于537年完成的,但金色穹顶和大理石 地板于何时完工已不可考。出于小说情节发展的需 要,我将教堂的落成典礼放在了建成后的第十五年 。这样一来,圣索菲亚大教堂便能在文字层面上衍 生出一个动人的故事。 对拜占庭(Byzanz)这座博斯普鲁斯海峡边的 著名城市来说也是这样。一开始,它是作为古希腊 城邦拜占庭(Byzantion)建立的。罗马的君士坦丁 大帝在公元4世纪时指定它为自己的首都后,将它改 名为君士坦丁堡(Konstantinopel)。大约在小说 发生的时间,帝国重心移向希腊,又重新开始使用 “拜占庭”(Byzantion)这一名称,既是这座城市 也是这个帝国的名称。后来,这个趋势继续发展, 查士丁尼去世后约十五年,希拉克略大帝开始推行 希腊化:希腊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官方语言,希腊众 神的名字取代了罗马众神。后来,奥斯曼帝国于 1453年占领了博斯普鲁斯海峡边的这座城市,让它 拥有了沿用至今的最后一个名字:伊斯坦布尔 (Istanbul)。 本小说在众多名字中间做了一个简化,为了避 免在拜占庭和君士坦丁堡之间转换时产生混淆,将 城市和帝国统一称为“拜占庭”,这也是当今研究 领域的普遍做法。或许会有熟知史实的读者产生疑 惑,为什么没有看到“君士坦丁堡”这一地名,但 是我确信,他们看到“拜占庭”时一样会有回家的 感觉,就像陶鲁斯和奥林匹奥多鲁斯。
目录 正文
精彩页 母鸡不吃东西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十二只黑母鸡被光着膀子的船员抓到了“波塞冬号”的甲板上,它们警惕地四处张望着,像托勒密王朝的公主一样高傲,丝毫不理会船员特意撤在甲板上的面包屑。 这让船员们想起了“死亡之船”的传说,大家都陷入沉默之中。几个船员开始不安地抓痒,指节捏得咯吱响,牙齿也开始打战。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些正在孵蛋的母鸡身上,但它们丝毫不受影响,在满是饲料的甲板上悠闲地踱步,一丁点儿面包屑都不肯吃。 一个精瘦的短发男人拨开挤在船舷上的人,打破了这死一般的沉默。他的脸像海浪上的泡沫一样惨白,他朝船员们大喊,试图让他们赶紧将这些受了诅咒的母鸡关进笼子里去,但没有人听从。 一个壮实的家伙抓住了短发男人的胳膊,目光灼热地盯着他:“船长,母鸡传达的是神的旨意,我们的船被诅咒了,现在没法出海。你要是执意起锚,大海会将我们淹没。我们会被黑浪吞噬,尸体将被冲到岸边。” 船长扯开船员的手。“臭小子,闭嘴!你以为我不知道母鸡不吃饲料意味着什么吗?我说了让你们现在就起锚吗?我会让你们缺胳膊少腿吗?” “即便我们走了,陶鲁斯也会为他命途难料的东方之旅搞到另一艘船。看啊!海港上挤满了船员,他们愿意为了半个苏勒德斯币充当拜占庭的信使,去到世界的尽头。” “送死倒不至于吧!”码头上传来一声低吼,仿佛来自奥林匹斯山。 一个身着蓝红相间的拜占庭密使服装的男人出现在那里,垂到小腿肚子的条纹长袍彰显了他的拜占庭皇室身份,肩头还披了件波斯风格的骑装马甲,上面绣着金线。浓密的黑胡子上挂满涂着橄榄油的金戒指,像头顶的长发一样散发着光泽。然而最显眼的是绕了他额头一圈的黑色饰带,这是克里特岛人的特色装饰,令他在码头上的人群里显得格外突出。 “陶鲁斯!”船长朝他鞠躬,“到船上来吧,‘波塞冬号’为你效劳。” “一艘没有船员的船就像一栋没有奴隶的房子,有什么用呢?特里亚西。” 船员们如梦初醒,恶狠狠地盯着陶鲁斯,指关节捏得咯咯响,被海风腐蚀的牙齿也嘎嘎响,仿佛要把他吃了一样。 船长的目光掠过陶鲁斯的头顶,最后落在自己的船员身上,“‘波塞冬号’不是房子,而是你们的宫殿。能为王爷效劳是我们的荣幸。上船吧,陶鲁斯,还怕找不到奴隶吗?” 陶鲁斯用戴着戒指的手指了指母鸡,“你们所谓的宫殿就是个鸡圈,我在路上还得帮你们孵小鸡吧?!” “我们的船遇上了传说中的母鸡诅咒。这些祖宗不肯吃东西,真是糟透了,大家都急得要命。” “母鸡诅咒?好吧,如果这件事对你们影响这么大,我倒是可以帮帮忙。”陶鲁斯念念有词,利索地抓起一只反应迟钝的母鸡,母鸡咯咯叫以示抗议。“你们有没有想过,鸡不吃东西是因为渴?”没等其他人回应,陶鲁斯已经将手里的母鸡丢进水里,可怜的家伙在空中划出一道长长的弧线。 船员们冲到右舷,有人气得咒骂,还有人向迅速沉入水里的母鸡发出命令,可惜这个可怜的家伙根本听不懂人话,更别提听从命令了。母鸡扑棱着翅膀,反而沉得越来越快。 桨手跳下甲板,试图救起它,但为时已晚。母鸡已经淹死了,像一团黑色的海藻,死气沉沉地挂在桨手的手上。 “你们的母鸡英雄又回到甲板上来了!”陶鲁斯幸灾乐祸道。船员们神情愤怒。“全靠它,其他母鸡都不用游泳了。你们也省力气啦!不如我们把它煮了炖汤,免得该死的诅咒坏了皇帝的事。快把它丢进锅里,点燃柴火吧!对了,我的同伴跑哪儿去了?”陶鲁斯轻描淡写地挥去粘在肩上的一根鸡毛。 P3-5 导语 迪尔克·胡泽曼著的《丝(精)》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历史小说,作者为考古学家、自由记者,内容参考了大量史料,故事情节和细节经得起考究和推敲,行文流畅有魅力。 故事以丝绸之路为大背景,以丝绸为贯穿全书的线索,虽出自德国作家之手,但极具中国风情。 硬壳精装,采用质感十足的横川和纸,粗犷而有韵味的设计与古老沧桑的丝路相映成趣。内文采用轻型纸,与“丝绸”的主题相呼应。 内容推荐 迪尔克·胡泽曼著的《丝(精)》讲述了公元6-7世纪,东罗马帝国与波斯萨珊王朝为争夺东西方商路和小亚细亚霸权展开征战,史称拜占庭-波斯战争。波斯封锁了所有贸易线路,拜占庭人不得不从源头下手——破解丝绸生产的秘密。 陶鲁斯和奥林匹奥多鲁斯受拜占庭皇帝之命,成功潜入中国,将蚕茧藏进手杖,旋即带着价值连城的“赃物”踏上万里归途——丝路。前路困难重重,追兵、强盗、沙尘暴……然而,最让他们担心的却是“时间”。手杖里的蚕一旦破茧,一切努力便前功尽弃。归根结底,他们要与时间赛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