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现实浇灌理想/现当代经典散文品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徐宏杰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徐宏杰主编的《现实浇灌理想》正是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出发,收录人们在面对现实、追逐理想中的有感而发,从中读者可以得到思想的启迪和人生的启示。如闻一多的《五四断想》、周国平的《面对苦难四题》等。书稿中原文及评读文字各占一半,评读文字从作者简历、时代背景、写作技巧、内涵欣赏等多角度着手,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陶冶情操,同时提升写作技巧。评说文字通俗易懂、雅致可读,达到了评文与选文双美的境界。
目录
五四断想
共产党宣言
面对苦难四题周国平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道德的勇气
文化的变化与进步
茶恩啜香
我们向歌德学习什么
一本令人不安的书
狞厉的美
我叫山果
赋得永久的悔

父子情
普通人
独立宣言
烦扰的心灵
光荣的荆棘路
人生
雅舍
数学与文化
不朽的失眠——写给没考好的考生
论老之将至
“第三条道路”存疑
论宽容
关于蔡先生的回忆
后记
序言
写在《现当代经典散文品读》出版之际
《现当代经典散文品读》丛书,按照内容分为
10册,选入的近三百篇散文,是现当代中外优秀散
文名篇,几乎可视为百年散文史的缩影。编选者视
野开阔,粹取拣择中,可见出其独特的眼光。选入
的文章,篇篇可读,文字优美,有发人深省的内涵
。既有文学大家的名篇佳什,又有一些年轻作家的
感人至深的新作,甚至包括当代一些网络作者的好
文章。作者中有学养丰厚的著名人文学者,也有研
究自然科学的科学家、发明家。编选者立意在知识
的丰富、美好人生的发掘、伟大智慧的分享。在知
识性、思想性和欣赏性等多方面,丛书都有较高的
价值。读起来使人时而低徊欲泣,时而激扬蹈励,
时而心入浩茫辽阔中,时而意落清澈碧溪前。这套
书可以作为在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材料,也可以作为
一般读者经典阅读的进阶。
每篇散文后所附“品读”文字,也是值得“品
味”的,对帮助欣赏、理解所选文章极有帮助。篇
幅一般都不短,内容丰富,不是泛泛的作者介绍,
也不是说一些写作背景和特点的话,而是意在“品
读”所选文章背后的价值世界。不少品读文字,更
像是一篇研究作品。如《诗意的栖居》一册中所选
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
、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是建筑学中的名作。
它涉及艺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艺术要追求变
化,这个道理很多人讲过,但这篇文字则谈重复在
艺术创造中不可忽缺的价值。人们常常将重复当作
一种缺点,但梁先生认为,没有重复就没有艺术。
重复是音乐的灵魂。《诗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重
复的艺术,那回环往复的沓唱是《诗经》的命脉。
重复也是建筑的基本语言,颐和园七百多米的长廊
,人民大会堂的廊柱,因重复而体现出特别的魅力
。编选者在细腻的分析中,发掘此文深长的意味,
给读者以重要启发。由趣味学习,到专业学习,这
套书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散文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用优美的语言,自由
而较少拘束的形式,表达当下直接的生命感受,散
文也可以说是当下生命体验的记录。因此,好的散
文家,一定是对人生、自然、生命、宇宙、理想等
有感觉的人,一定是对世界有“温情”的人。那种
整天沉浸在琐屑利益竞逐中、对生活持漠然态度的
人,不会有通灵清澈的觉悟,不会有朗然明快的理
想,也写不出有感染力的文字。好的散文不是“写
”出的,而是从清澈、真实的心灵中“泻”出的。
我通读这套书所选的文章,仔细品味编选者的点评
,丛书中无处不在的清新气息,给我极深的印象。
就像本丛书所选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
》中所说的,世界充满了美,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
的眼睛。美不光在外在的形式,更在那生命的潜流
中。正因此,散文,不是美的文字,而在传递一种
美丽的精神。人,不在于有光鲜的外表,而在于有
一种光明的情怀。外在的“容”可以“整”,内在
精神世界是无法通过技术性的劳作“整”好的。这
套书在知识获取的同时,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护
持人的生命真性、分享生命的美好等方面,都具有
独特的价值。
这套宏大的散文名篇选读丛书,是由徐宏杰先
生花近十年时间独立完成的。他是当代闻名的语文
特级教师,是语文教学和研究方面的权威学者,他
在教学之余,投入如此心力,来完成这样的作品,
为他深爱的学生,更为全国广大读者。这样的精神
尤令人感佩。这套书中凝结着他三十余年教学经验
和研究所得。他曾经跟我说,他是以充满敬意的心
来做这项工作的。从我阅读的感受,他的确是这样
做的:从选文到解说,他以敬心体会所选文章背后
的温情和智慧;又以敬心斟酌自己的品读文字,力
求给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留下真正有价值的信
息。
朱良志
2018年4月10日于北京大学
导语
徐宏杰主编的《现实浇灌理想》系“现当代经典散文品读”丛书的一种,精选了27篇现当代经典散文。人们需要站立在坚固的现实大地上,但只有理想的翅膀才能带我们飞翔。没有完美无瑕的现实,就如同没有一蹴而就的理想。付诸行动的理想因为有了从现实出发的豪情而迸发出神圣的光芒。由现实浇灌的理想,才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后记
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与诗、词鼎足而三的
重要文体,有着崇高的地位。唐宋以来的古代散文
已经被人们奉为经典自不待言,近代以来特别是自
“五四”以来的近百年时间里,优秀的散文作品无
论在内容构成或是思想情致方面,都可与古代经典
比肩。近年来,写作散文的作家越来越多,喜爱阅
读散文的读者也越来越多,应运而生的散文集也林
林总总地呈现于读者面前。我总觉得散文的选本和
阅读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对近百年来
的散文作品没能很好地梳理和总结,尤其对年轻人
来说,缺少必要的指导。于是,我产生了一个较为
大胆的想法:梳理一下近百年来的散文精品,对作
品及其作者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和分析,为读者更好
地阅读现当代经典散文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读本,
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撷选和推广,能使一部分作品在
历史长河的淘漉中留存下来,成为后来人的经典。
而这,也是选文和出版的主要动机。
在撷选本丛书的作品时,我着眼于选择那些叙
述内容真实、表现手法质朴、能真实地记录作者现
实生活的思想和感情轨迹之作。所选散文的作者中
,著名学者、知名教授、有成就有社会影响的作家
占相当的比重,他们的散文,或含蕴深厚,意境优
美深邃;或摇曳多姿,情思高蹈浩瀚,无论芸芸众
生,峥嵘岁月,抑或江河湖海,大地山川,或灵动
飘逸,或凝练深刻,或趣味灵动,或高雅蕴藉……
本丛书所选入的散文大多无愧于这样的评价。因此
,一册在手,与经典同行,就能与作者进行思想交
流,就能以丰富的知识启迪智慧,以睿智的思想陶
冶情操,从而在读者的心灵里打开一个情趣盎然而
又诗意充沛的境界。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性
情渐趋浮躁的今天,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阅读。
读书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同样的道理,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国家谁在看书
,看什么样的书,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国际阅
读学会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
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具体说来,阅读
经典,可以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
族精神;可以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建构
核心价值观。阅读经典,是接受教育、发展智力、
获得知识信息的最根本途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
化传播活动。
基于上面的认识,我编写了《现当代经典散文
品读》。本丛书的编纂和作品的入选,是编者这个
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期对特定作品的看法和眼光,
代表着个人的审美体验,不要求读者一定要认同编
者的看法,更不能代表作者的原意。因此,对本丛
书编写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做一个简略的归纳,
供读者朋友参阅。
一、鉴于丛书的容量,首先面临一个不容回避
的问题,即是如何在浩瀚的散文中遴选出既恰当又
是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来?毫无疑问,作为旨在拓
宽阅读领域和提升阅读效果的散文读本,唯一的标
准,那就是作品本身。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读者
和写作者的心灵对话,一如心仪的挚友,在山间道
旁的谈文论道,读者需要的恰恰是不拘任何形式的
“随意性”。我们尊重阅读是“很个人”的提法,
更何况强调开卷有益的阅读本身,更无须过于条理
化、理论化,阅读者的追求也并非一种文学样式的
全部、一种文学流派的前世今生、一个作家创作上
的成败得失。
二、丛书的编撰体例,每篇散文都附有“作者
简介”和“简评”两个部分的内容。了解作者的相
关资料,是阅读前的必要准备;简评部分的文字则
尽可能地拓宽阅读的视野,是阅读的引申、提炼,
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建构起一个有机统一且有益于
阅读的抓手。比如,读梁思成先生的散文《千篇一
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一般读者可能对作者笔下的建筑领域里一些专业
问题不是十分了解,“作者简介”和“简评”则对
梁思成先生作为古典建筑领域里的顶级专家和教育
家所从事的工作大体上予以介绍,为阅读做了必要
的铺垫。文本虽是梁思成先生写中国古典建筑的散
文,但作者拳拳赤子之心在字里行间很自然地得以
升华,也就很容易引起阅读过程中的强烈共鸣,作
者笔下的中国建筑艺术给读者带来的心灵上的冲击
是难以忘怀的。
三、丛书共分10册:(1)华丽的思维;(2)
悠远的回响;(3)精彩的远方;(4)文化的清泉
;(5)诗意的栖居;(6)理性的精神;(7)心灵
的顾盼;(8)且观且珍惜;(9)现实浇灌理想;
(10)岁月摇曳诗情。每个分册写在前面的一段文
字,是编者阅读经典的心灵感悟和情感抒发,不能
简单地等同于对入选散文的解读,更不能先入为主
地影响读者的阅读。
四、选入的散文,内容上可能涉及一些至今尚
无定论的思想学术、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有的
尚在研究、探讨之中;有的虽有了比较统一的看法
,但也不一定就是最终的结论;有的观点虽然在现
实中影响比较广泛,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分
歧,等等。编
精彩页
资产者和无产者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
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以前那种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加的需求了。工场手工业代替了这种经营方式。行会师傅被工业的中间等级排挤掉了;各种行业组织之间的分工随着各个作坊内部的分工的出现而消失了。
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一支一支产业大军的首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
由此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
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在公社里是武装的和自治的团体,在一些地方组成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在另一些地方组成君主国中的纳税的第三等级;后来,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是等级君主国或专制君主国中同贵族抗衡的势力,而且是大君主国的主要基础;最后,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P8-1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6: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