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董鸣亭,女,1959年5月生。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原《新闻报》记者,上海市宁波旅沪同乡会会员,会刊特约记者。上海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微校教育资源专家。专栏作家。 曾旅居日本多年,著有散文集《国立的雨》、报告文学《挑战无极限》、电影故事《霍生桑》、短篇小说《屋檐下的风铃》等。曾用草千里的笔名撰写了近二十年的专栏,积累了数百篇文学作品。系列作品入编文汇出版社《我的初恋》一书,散文《国立的雨》被收进《中外经典抒情散文集》,《冰心的美》被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进《世纪之爱》,叙事散文《河边人家》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及主要新闻单位联合举办的“情系民居”征文此赛中获得一等奖,电影故事《霍生桑》在上海文联和上海电影制片厂联合举办的“建国五十周年电影剧本和电影故事征稿”中获得优秀电影故事奖。 后记 在完成了前三本的“十八”系列后,作为一个上 海女儿,我已经完成了一个心愿,就是对得起生我养 我的亲人,我的祖母、父亲、母亲及看着我长大的弄 堂里的阿姨爷叔们,我的书全部是献给他们的。 但有读者对我说:我们喜欢读你写的书,你要写 下去。 想想也是,我是一个喜欢写作的人,也喜欢和朋 友聊天,他们信任我,讲给我听很多故事,这些故事 加上我自己的经历,足可以编很多故事,尤其是爱情 故事,可以挽回那些不相信爱情的人的信心。 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她包容性很强,也 包容着各式各样的爱情。在我们以及我们父母的年代 ,人们对爱情没有什么复杂的想法,只知道我爱你就 要无悔地付出,我爱你就是要让你过得幸福,只要你 幸福,在不在一起也不那么重要。 那时候,这种情是多么纯洁,多么伟大。我们没 有丰厚的物质条件,但我们有浪漫的情怀。我们没有 山盟海誓,但我们有同甘共苦的决心。就是因为这种 信念,即便在追求物质的年代里,上海人的离婚率在 全国也是偏低的。 所以,在读者的要求下,我写出了《上海十八恋 》,以发生在上海的十八个爱情故事为主线,写出了 男女主人公的生与死、聚与散。写作过程中,我多少 次被这些人物的命运所左右,多少次因这些特殊年代 下的人物命运和阴错阳差而哭泣。我仿佛也回到了自 己的青春年代,重温了自己的初恋和深深爱过的人以 及被别人爱过的往事,我相信读者也会回忆起自己那 美好的青春岁月。人的一生什么都可以忘,但永远不 会忘记自己青春时代的美好爱情。 每一本书都有一个要献礼的对象。《上海十八相 》是献给祖母的,《上海十八样》是献给母亲的,《 上海十八行》是献给父亲的。那么,这本《上海十八 恋》就献给我自己吧,也是纪念自己的青春和曾经的 爱恋。 在完成了这四本“十八”系到之后,也许我会继 续写,但会换个题材,因为上海的故事很多很多,每 天都有新的故事在发生。我们除了怀念过去,更应该 敞开胸怀拥抱更灿烂的明天,也相信明天所发生的故 事是未来值得一写的最精彩的故事。 在此,谨向我的合作伙伴施振华先生表示诚挚的 问候。另外,也向读者致歉,此书因为施先生的身体 原因,没有插画,这也许是本书的一个遗憾。 让我们共同期待后续更好的作品,共同弘扬上海 文化。
目录 妈妈的爱情 永远的二小姐 同学的妹妹 亭子间的背影 梧桐树下的围巾 天边有朵火烧的云 有个姑娘叫小翠 佩佩和伟伟 那时的爱恋 有情人终成眷属 心中的蒙娜丽莎 十二年后,她仍孑然一身 想在上海有个家 我们结婚吧 鸟语传爱 除夕夜,烟花在窗前绽放 再续情缘 相信爱情 后记
精彩页 妈妈的爱情 一 妈妈八十岁了,孩子们都要给她做八十岁大寿,问她最想要什么礼物时,她说:“我想找一个人,只想在有生之年见到他。” 孩子们一听,顿时都傻了眼。在他们的心目中,妈妈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这个家里,爸爸活着时,他们相敬如宾,从来不会为一件小事争得面红耳赤。如今,在妈妈步入八十岁时,她却想见一个男人,一个她年轻时曾经爱过的男人。孩子们被妈妈的话惊呆了,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妈妈会在年轻的时候深爱过一个除了他们父亲以外的男人。 可妈妈告诉他们这是真的,如果不是他发生意外的事情,她不会和他们的父亲结婚,那也就没有他们了。 孩子们非常理解她,并商量决定,由妈妈最小的女儿陪她去北京找他。 他叫杰豪,是妈妈高中时的学长,也是学校里的文艺积极分子。 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每年国庆节都要举行盛大的游行活动,杰豪的个子比较高大,所以他是游行队伍中的旗手,扛着五星红旗威武雄壮地走在队伍前面。妈妈也是文艺骨干,经常跟在那些学哥学姐后面唱歌跳舞,杰豪就十分喜欢这个学妹,并亲热地叫着她的小名——芬芳。 啊,妈妈年轻的时候有过这样好听的名字,但这只有杰豪叫,爸爸从来不知道妈妈有过这样一个名字。但没关系,每个女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秘密,也许就是这些秘密才形成了妈妈强大的内心,她内心藏着一份青春时的爱情,为了这个家,她一直深藏着。 那时候,杰豪的家离妈妈家有一站路的距离,有时候,杰豪就会走上一站路来芬芳家玩。 二 那是一个夏天,杰豪穿着短袖汗衫,摇着一把破的蒲扇走到了芬芳的家。芬芳父亲一见杰豪这个模样,就对他说:“你穿得这样不整齐,是不能走女孩子家的。” 杰豪一听就笑了,他对芬芳的父亲说:“伯父,我只是路过此地,顺便来看看同学。” 后来,父亲就严厉地对芬芳说:“你是个女孩子,不能随便和男同学来往。” 其实,芬芳那时对男女同学之间的事情根本没放在心上,听父亲这样一说,也就笑着说:“我才不会和他有什么故事呢。” 可也怪了,就从那次开始后,芬芳就对杰豪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一天不见他就觉得心里少了点什么。只是到了杰豪高中毕业考上北京邮电大学之后,芬芳才知道他真的要离开她,离开上海了,于是,芬芳就送给他一本日记本。 这次是轮到芬芳去杰豪家找他了。杰豪住在城隍庙附近的一条老街上,此时正值傍晚,一条街上坐满了男女老少乘风凉的人。街上很乱,好不容易找到了杰豪的家,却看见门口一个光着上身的男人正在一个水龙头前洗着澡。那个人身材魁伟,浑身肌肉发达,那光滑的肌肉在夏日的夕阳照耀下闪闪发光。芬芳一见此人正是杰豪,不由得心乱跳起来,也被他的魅力吸引了。 杰豪的邻居是几个老太太,她们见有个小姑娘来找杰豪,就一起过来看热闹,并窃窃私语议论起来。芬芳也听到了她们在说她是杰豪的女朋友,说她长得真漂亮。杰豪发现了芬芳,忙用一条干毛巾把自己的身体擦干,热情地把她引进了自己的家,为她递上一杯自制的酸梅汤。 芬芳捧着杰豪递给她的杯子,心里就如一股酸梅汤一样,酸酸的,甜甜的,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但她坐在杰豪家里不想动,直到浑身出汗了,她才知道天很热。 杰豪递给芬芳一把蒲扇,她一看这把蒲扇,就想起是杰豪来她家时摇着的那把,就抿着嘴笑了起来,对他说:“你家就这一把扇子?” 杰豪马上翻箱倒柜找出来一把,塞进了芬芳的手里。她的手碰到了他的手,就觉得浑身触了电一样,马上把手移开了。可杰豪却抓住了她的手,她听到了他心跳的声音。杰豪对芬芳说:“你会等我吗?” P3-5 导语 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她包容性很强,也包容着各式各样的爱情。在我们以及我们父母的年代,人们对爱情没有什么复杂的想法,只知道我爱你就要无悔地付出,我爱你就是要让你过得幸福,只要你幸福,在不在一起也不那么重要。 那时候,这种情是多么纯洁,多么伟大。我们没有丰厚的物质条件,但我们有浪漫的情怀。我们没有山盟海誓,但我们有同甘共苦的决心。就是因为这种信念,即便在追求物质的年代里,上海人的离婚率在全国也是偏低的。 董鸣亭著的《上海十八恋》以发生在上海的十八个爱情故事为主线,写出了男女主人公的生与死、聚与散。 内容推荐 《上海十八恋》是作者董鸣亭继前面三本“十八”系列之后的第四本。以发生在上海的十八个人物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写出了男女主人公的生与死、聚与散,篇幅不长,却写尽了这些人物的命运、爱恨悲欢、有情无缘。此书能将读者带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年代,重温了自己的初恋和深深爱过的人以及被别人爱过的往事,回忆那美好的青春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