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奚如谷(Stephen H.West),1944年出生。美国汉学家。密歇根大学东亚语言文学博士,曾游学澳大利亚、德国、荷兰、中国、日本等地。曾任加州伯克利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阿加西(LouisAgassiz)东方语言文学讲座教授,还曾在华盛顿大学及苏黎世大学等校担任访问教授。现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中文讲座教授及博士生导师。荣获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研究院洪堡研究奖(Humboldt Research Award)。 早年师从美国元杂剧研究鼻祖柯润璞(James I.Crump)研究宋、金、元文学,研究领域具体涉及宋元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学、宋元诗词散文及元明戏曲等。 目录 奚如谷与中国戏曲研究(代序) 《东京梦华录》与北宋市民文学研究 皇后、葬礼、油饼与猪——《东京梦华录》和都市文学的兴起 释“梦”——《东京梦华录》的来源、评价与影响 一、文本的缘起和作者 二、对《东京梦华录》的传统评价 三、《东京梦华录》的影响 四、结论 思乡情怀——北宋开封的年节 奇观、仪式、社会关系:北宋御苑中的天子、子民和空间建构 食之戏:宋元演剧与食物的“假扮”美学 元杂剧及南戏研究 蒙古人对北杂剧发展的影响 楔子 辩解 第一折 合理化 第二折 反证 第三折 重估 第四折 回顾 王实甫的《西厢记》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论《才子牡丹亭》之《西厢记》评注 北杂剧《虎头牌》中的女真元素 一、关于作者 二、关于该剧 三、关于第二折 《蓝采和》年代考及史料价值 一、《蓝采和》年代考 二、《蓝采和》的史料价值 法律和道德,表象与事实:《包待制三勘蝴蝶梦》 移动的空间:《宦门子弟错立身》中的方言研究 文本、意识形态与元杂剧改编研究 文本与意识形态——明代编订者与北杂剧 早期戏剧文本简论 《赵氏孤儿》等元刊杂剧研究 一、引言 二、《元刊杂剧三十种》及其流传 三、元本杂剧的多样性 四、剧作家、演员、抄本及刊本 五、刊印惯例和格式规范 六、后世对元杂剧剧本的改编 七、现代学术和批评视野中的元刊杂剧 《窦娥冤》之冤:臧懋循改编元杂剧研究 疲病缺银:臧懋循在1616 附录 中国和美国:文化、仪式、书写与都市空间
导语 《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奚如谷卷)(精)》收集了海外汉学家奚如谷先生多年来对中国戏剧研究的优秀成果。 这些优秀论文集中反映了奚如谷先生作为一个汉学家研究中国经典文化的独特视角:他不仅擅长运用“他者”的眼光观察中国古典戏曲,捕捉和审视中国学者习焉不察或置之不顾的学术话题,而且往往沉潜于“中国趣味”,力求设身处地地探求这些学术话题的文化内涵。因此他能够对中国古典戏曲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与剖析,得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结论,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价值。在研究方法上,奚如谷先生十分重视版本的比较和原文献的解读,对于“文本细读”在研究中所起的作用也推崇备至。在许多文章中,他将文化政治和意识形态作为切入点,细致比较经改编后的剧本和早期元杂剧版本的差别,进而指出明代宫廷和主流意识形态对元杂剧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影响。 内容推荐 本丛书由活跃在中国戏剧史、中国古代戏剧研究领域第一线的海内外优秀学者遘选其代表性论文结集而成,涵盖从诸官调、院本,到金元杂剧、宋元南戏、明清传奇、花部戏曲、民间小戏、祭祀戏剧等多种戏剧文体,涉及戏剧理论、戏剧史实、表演理论、作品评述与考证、中国戏剧发展流变及海外传播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代表了新时期该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 本书是丛书之一,由奚如谷所著的《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奚如谷卷)(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