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瑞莲的《今天我最美(最励志校园成长小说)》是一个关于美丽外表与善良内心的故事。主人公婷婷是个不自信的女孩,为了跟漂亮同学在一起,总是委曲求全却得不到真正的友谊,最终她明白不应过分注重外表而失去自己的特色,内心的善良更重要。
婷婷是个独生女,虽然长相普通但也不算丑,可是只要跟她漂亮的表姐站在一起,她就觉得自己像一只丑小鸭一样。
在学校里,婷婷特別偏爱交往那些长得漂亮的同学,为了追求那些漂亮同学的友谊,反倒让她迷失了自己。渐渐地,原本的好朋友与她渐行渐远,她和父母之间也因为婷婷的行为偏差而不停产生摩擦。一连串的挫折,让婷婷几乎有家归不得,好友也对她不谅解,她到底该怎么办……
徐瑞莲的《今天我最美(最励志校园成长小说)》的主角婷婷虽然长相普通但也不算丑,可是只要她跟漂亮的表姐站在一起,就觉得自己像只丑小鸭。舅舅是做生意的,表姐总是有很多漂亮的衣服和饰品……
在学校,婷婷也总想跟长得漂亮的同学一起玩,为了跟她们在一起,反而跟真正的好朋友和自己的亲人越来越疏远……最终,她并没有获得那些漂亮同学的友谊,却认清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第一章 讨厌过年
在热闹的客厅里,传来女孩阵阵哭泣的声音。
婷婷躲在阴暗的房间里,用棉被盖住头假装在睡觉。但是妈妈的声音很清楚地从门外传来,即使捂住了耳朵,也掩盖不住那声音。
“婷婷!婷婷,你在里头吗?”
脚步声在房门口停了下来。婷婷还来不及反应,棉被就被掀开了。
“什么时候了?怎么还在睡?还跑到爸妈的房间。”
“干什么啦!”婷婷没好气地回道。
妈妈双手叉腰,皱起眉头看着她说:“你表姐的手提包不见了,你有没有看到?”
“我怎么知道,我刚刚都在睡觉呀!真烦人!”
婷婷说完,拉回了棉被捂住头。
“唉!你这孩子,才几点钟,你大白天的睡什么觉?今天是过年你知不知道!”
“知道又怎样?谁规定过年就不能睡觉的。”婷婷还是把自己闷在棉被里。
“你舅妈、舅舅他们好不容易来家里拜年,表哥表姐们也来了,你也不去陪陪他们,却躲在这里,真是越来越不懂礼貌了。”
看妈妈唠叨个没完,婷婷只好掀开棉被坐了起来,满脸的不耐烦。
“他们哪需要我陪,有漂亮的表姐在。他们才懒得理我呢!”婷婷提高了声调说。
“你说什么?”妈妈愣了一下,接着火气就上来了。
“你给我起来!”
说着便掀开棉被,硬是把婷婷从床上拉起来。
“干吗呀!”婷婷挣扎着。
“你给我起来!好不容易过个年,别给我整天窝在床上,出来陪舅舅他们聊天!”
“哎哟!妈!你很暴力耶!”
“什么暴不暴力!一年就能见到舅舅他们一次,你稍微有点样子行不行?”
“哼!我又不喜欢表哥他们,谁想跟他们玩……”婷婷嘴里嘟囔着。
“少哕唆!待会儿先帮忙找一下你表姐的包包,她在客厅哭呢。”
听到这,婷婷吐了吐舌头,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但是当妈妈一回头,她连忙又恢复了表情,低下头希望没被妈妈发现。
妈妈好奇地看了她一眼,幸好没多说什么,便转身走了出去。婷婷跟在后面,心里没有任何的罪恶感,却有着小小“痛快”的感觉。
表姐的包包掉到哪里去了?
她当然知道,因为就是她丢的呀!
她就是看不惯表姐小蔓每次都提个漂亮的包包来,好像在跟她炫耀什么。偏偏她真的很喜欢表姐的小包包,有时是上头嵌着漂亮花朵的塑料小提箱,有时是贴满七彩珠珠的包包……
她实在爱极了!她也很想要有跟表姐一样的包包。但是每次跟妈妈提起,妈妈总是说:
“表姐的包包都是你舅舅从国外买回来的,你要我去哪里弄个一模一样的给你?况且,我买给你的小包包不是也很多?你还嫌不够呀?”
妈妈明明就只买过两个给她,一个是拼布的、另一个上头则有只大灰熊……
大灰熊!妈妈难道不知道她是女生吗?她为什么要有大灰熊的包包,为什么不是漫画少女或是有彩色珠珠那种……
婷婷觉得妈妈的眼光很糟糕,一点都不了解她,她其实一点都不喜欢妈妈买的包包,甚至还很讨厌,巴不得在里头装泥巴!
为什么他们总是不了解,不懂她也想像表姐一样,很想拥有跟她一样的小包包。
婷婷心不甘情不愿地跟在妈妈后面来到客厅,客厅里坐着一堆客人,那些表哥们都围着表姐不断安慰着她,表姐的泪水还是像关不住的水龙头一样掉个不停。
妈妈先是跟客人寒暄了一下。阿姨一看到婷婷,立刻露出笑脸,“啊!婷婷,怎么都没看到你?还以为你跑出去玩了呢!”
婷婷默默地点点头,心里却想着:好个奸诈的阿姨,难不成已经识破她的小伎俩了?
不过婷婷嘴上还是应付说:“我刚才在睡觉。”
婷婷的反应让现场的大人都显得有些尴尬,妈妈也觉得好没面子,连忙用力拍了婷婷一下,“你这孩子,不要这样没大没小的,阿姨只是跟你打个招呼。”
婷婷偷瞄了一下阿姨的表情,则是满脸的尴尬。
“好啦!好啦!大过年的,干吗骂孩子呢?”
……
P1-5
推荐序 儿童阅读的根基在于“乐趣”
王国维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可知文学具有时代性。因此所谓“文学”的概念,也是随时代而有所变动。
在当下这个信息社会、消费社会、游戏化社会,文学就是时代的商品。而这种商品,是产业,也是创意,亦即是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经济的时代,生活与艺术彼此跨越与渗透,所谓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而其关键在于游戏性与乐趣。
虽然李利安·H·史密斯在《欢欣岁月》一书中,极力强调为孩子选择经典、有真实价值的书的重要性,但她仍然告诫我们,孩子阅读的根基在于“乐趣”。而佩里·诺德曼与梅维丝·雷默则在《儿童文学的乐趣》中,质疑英语教授们常有一套他们深信不疑且视为理所当然的假设,他列举了12种假设,其中之一:
文学作品的好坏可以分辨,它们本质有好坏之分,而且固定不变。
诺德曼的质疑是:如果文学作品的好坏如此分明,那为何许 多人,甚至包括文学专家,都在这些问题上意见不一?
壮哉斯言也,典范不再,于是乎有了“多元共生”T“众声喧哗”的并存与共荣,这正是儿童成长历程中必需的环境氛围。
徐瑞莲,是中国台湾的童书作家,曾任杂志采访编辑、主编、动画公司编辑、演艺公司企编,等等,目前是专职作家,作品有七十余部。她能在时下流行的魔幻、推理、探险、悬疑、科幻、穿越时空的书写中,直取有感的现实生活,这是~种书写的
徐瑞莲的作品内容生动有趣,读起来引人入胜。其实,写给孩子看的书,不是为了教育儿童,而是为了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过度彰扬文学性与经典,是忽视了儿童的起点行为,亦是不尊重儿童的主体性。
寄望徐瑞莲的系列作品,能引起中国大陆小读者的注意与好奇,进而为你们开启阅读的另一扇窗。
(林文宝:台湾台东大学荣誉教授,台湾首位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担任台东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儿童文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