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是我国最高军事学府和战略智库,担负着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军事人才,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党中央、中央军委提供决策咨询等任务。近年来,学校党委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指示,着眼建设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我军特色的综合性联合指挥大学,积极创新发展军事训练方式手段,转变人才生成模式,全面提升教研队伍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逐步形成了以杰出教授为代表、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骨干、以优秀中青年教研干部为基础的高素质教研人员群体,涌现出金一南、徐焰、张彬等近百位名师名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转型发展起到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金一南编著的《金一南讲稿自选集》是《国防大学名师论坛丛书》之一。
金一南编著的《金一南讲稿自选集》紧扣时代主题,涉及内容丰富,论述精辟精彩,立意高远宏阔,风格各具特色,凸显使命担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位名师名家深厚的学术功底、深邃的学术思想以及犀利的学术眼光。
苦难辉煌: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索
我为什么要写《苦难辉煌》
不仅站在前人创造的物质财富肩膀之上,更要站在前人创造的精神财富肩膀之上
真实历史也许永远无法全部再现,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无限趋近
中国革命胜利不是来自神的轻松赋予,而是来自人的艰辛奋斗
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壮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
没有品尝过胜利美酒的民族,精神永远苦涩萎靡
我们的激情,因为我们的时代人们说:大时代催生大作品
古田会议精神与新型人民军队
一、古田会议召开的背景问题
二、古田会议的重大意义问题
经营琉球问题:把握东海战略博弈主导权
一、中日两国交恶自琉球始
二、中国对琉球处置有所失当
三、经营琉球问题,从更大范围开展东海战略博弈
四、总结
现代国际冲突与21世纪初危机处理
一、危机处理已经成为普遍性的国际课题
二、中国研究危机处理的现实紧迫性
三、新世纪中国特色的危机处理
科索沃战争后国际形势变化对我解决台湾问题的影响
一、科索沃战争后国际形势的变化
一、形势变化对我解决台湾问题的影响
三、正确估价形势
迈入21世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第一个问题,比较一下中美这两支互相以为对方在雾中的军队
第二个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
第三个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在面临的挑战
第四个问题,中关不应再战
外军院校教育的几个特点
一、外军院校的几个直观特点
一、进一步的启示
外军建设与改革
一、以作战为核心的建军方针
一、注重制度,以法治军;注重质量,以质取胜
三、改革创新——战斗力的不竭源泉
四、几点启示
伊拉克战争及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
一、冷战后两大根本性的变化,成为美国频繁采取战争行动的基点
一、伊拉克战争的特点
三、对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启示
为国家利益拓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一、国家利益与国家利益拓展
一、新世纪中国的国家利益拓展
三、军队如何为国家利益拓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准确把握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一、为什么要分析研究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二、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三、适应阶段性特征要求,加快推进我军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国家安全筹划中的危机处理
一、危机与危机处理理论
一、当前国际危机处理的特点
三、中国特色危机处理机制探讨
关于军事创新思维的几个问题
一、创新是一种富含时代特征的战略能力
二、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
一、军事创新思维的特点
四、创新必须要把握的几个关系
国外军民融合发展情况及启示
一、痛定思痛:苏联—俄罗斯国防经济的艰难转轨
一、市场、技术双重驱动:美式军民融合的深入发展
一、区域整合:英、法、德的一体化尝试
四、艰难前行:巴西、印度军民融合的探索
五、夹缝求生:日本、以色列军民融合的特色
六、国外军民融合发展的几个特点
苦难辉煌: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索
金一雨:
赵书记的介绍从这本书开始,我讲座的主题也是围绕这本书。实际上,这本书出版之初并不被看好。我也给大家讲个小插曲。当初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出版社考虑到经济效益,请了出版界的“大鳄”来看看这本书到底怎么样。这些“大鳄”策划过王朔的书,策划过白岩松的书,策划过倪萍的书,按照出版界人说,他们策划一本火一本。他们看完我这本书以后,说不太卖得出去,顶多7000册。现在大家这么忙,谁看党史、军史这么沉重的东西。第一,这本书太厚了,52万字;第二,出版社考虑到成本,字很小,翻看很费劲;第三,今天是个连环画的时代,而这本书一页插图都没有。所以听到卖’7000册这话,出版社很失望,几乎都想不出了,完全没想到今天的销量突破100万册。
他们的预测发生这么大的失误,我们也没有多想。我这本书不是专为领导干部写的,也不是专门为年轻人写的,而是为自己内心写的一本书。我也没有想过销量会这么大。我们后来反复想了想,出版界的这些“大鳄”低估了今天的作者,低估了今天的读者,他们以为今天的读者崇尚快餐文化,就是肯德基、麦当劳,吃完以后说是垃圾食品。今天这本书证明我们的读者不是这样的,读者的追求和视野跟出版界很多人的预测,即今天是一个消费的时代,是一个根本不需要思索的时代,是一个大家极力地发家致富的时代,还是不太一样的。
我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想探索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来源。我自己非常好奇,一个党1921年成立,50多个人,28年以后竟然能夺取全国政权;一支军队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建军,最后剩800人,22年之后又能百万雄师过大江,尤其到了今天的规模。我们经常讲,发改委的同志了解得更清楚,今天中国国力的迅速增长,从2004年、2005年、2008年到2010年,经济总量连续跃升,由世纪之初的世界第七位,到今天的世界第二位。当初建党的那些领导同志绝对想不到中国共产党今天能搞成这么大的局面。
当年,邓小平提出翻两番,提出人均1000美元,人们都觉得非常困难,后来调整为人均800美元。而我们今天已经达到了人均4200美元,“十二五”规划结束之后,要达到人均7000美元,中国建设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讲到苦难、讲到辉煌,中国共产党的资格从哪里来的?中华民族2000年以来历史的命运,我们把近200年归纳为百年救亡、百年复兴。从1839年林则徐禁烟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整整110年时间,先进的中国人,不管是什么主义、什么方法、什么道路,就是为了完成这三个字——救中国,挽救民族命运于危亡。虽然我们党1921年成立,但最后给救亡的命题打了一个结,做了一个了断,是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发出的那一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从1840年到2050年,前100年是为了救亡,历尽坎坷,各种探索;后100年的任务是发展中国,也是历尽坎坷,不断探索。核心的一条就是怎么把中华民族的命运于过去那种“东亚病夫”、任人宰割、任人欺凌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其实我们离过去那个时代并不很远,对于怎么让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一个富强的国家,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对“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都进行过探索,而在中国都没有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成功,这是中国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中华民族的选择。近代中国就像一个病人膏肓的病人,为了治好这个病,我们有点病急乱投医,什么都试过,什么药方都吃过,都没有搞成。像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开出的救中国的药方是基督教教义的中国化,即把上帝耶稣变成了天父天兄,而用这套东西改造中国是不可能的。所以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最有利的旗帜,不是湘军的战斗力,而是曾国藩高举的那个大旗——保卫中国的名教,呼吁中国不能让太平天国搞乱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镇压了太平天国,他们不是不知道中国存在的问题,他们开出的药方是洋务自强。他们认为,中国是制器不如人,机器制造、科学技术出问题了,“赛先生”可以救中国,要首先从“赛先生”人手,搞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历时30年,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也没法救国。洋务运动之后,康有为、梁启超搞了戊戌维新,提出中国不是器不如人,而是制不如人,是制度层面出问题了,所以要走君主立宪的道路,但是君主立宪也没有弄成。之后,孙中山的建立共和也是改制,就不是从器物制造改造中国了,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都是从制度层面改造中国。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但成果被人篡夺了。有个片子叫《走向共和》,充满了遗憾。这个片子揭示的还是不够的,把没有走向共和的罪责都推到袁世凯头上,说他篡夺了共和的成果,但问题是袁世凯在1916年就死掉了,他死后12年我们实验共和,北京9易政府,24次内阁改组,换了26届总理,军阀混战,生灵涂炭,最终没有搞成。
近代中国为了救国,什么激烈的药方全都吃过。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已经不仅是改制了,要从思想文化层面改变中国。五四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与今天遍布全世界的孔子学院形成多么大的反差。五四运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导致中国走向现代化失败,一切罪责都是它,还提出新文化运动,提出汉字的罗马字母化,认为汉字是导致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障碍,导致中国积贫积弱的障碍,运动非常激烈,你看找替罪羊都找到汉字身上去了。郭沫若当时为新文化运动写的白话诗,就是一定要打破唐诗宋词严格的格律,那种把中国人思想给框死的诸如七律、五律、七绝、五绝的严格对仗。记得郭沫若写的白话诗其中有一首是歌颂水的:“伟大的水呀,氢二氧一”。化学分子式都直接进到诗里去了,这就是当时的白话诗,一定要抛弃老一套。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大家为了寻找一个现代化路径用药之猛。大家都上来把把脉,中国这个“肌体”到底出什么问题了,各种主义都来了,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权威主义、法西斯主义、三民主义,各种主义全部齐上,都在中国进行实验。P2-4
国防大学是我国最高军事学府和战略智库,担负着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军事人才,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党中央、中央军委提供决策咨询等任务。近年来,学校党委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指示,着眼建设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我军特色的综合性联合指挥大学,积极创新发展军事训练方式手段,转变人才生成模式,全面提升教研队伍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逐步形成了以杰出教授为代表、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骨干、以优秀中青年教研干部为基础的高素质教研人员群体,涌现出金一南、徐焰、张彬等近百位名师名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转型发展起到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
为发挥国防大学教学资源优势和名师讲坛辐射效应,推动名师资源共享,我们精心策划了《国防大学名师论坛丛书》。丛书所选内容以作者在校内高中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以及应邀在国家部委、总部机关授课和学术报告的讲稿为主,大多是首次公开发表。本批推出《金一南讲稿自选集》《徐焰讲稿自选集》《张彬讲稿自选集》《王宝付讲稿自选集》《孟祥青讲稿自选集》《姜鲁鸣讲稿自选集》,今后还将陆续结集出版其他名师讲稿自选集。这些作品紧扣时代主题,涉及内容丰富,论述精辟精彩,立意高远宏阔,风格各具特色,凸显使命担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位名师名家深厚的学术功底、深邃的学术思想以及犀利的学术眼光。
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为广大读者学习研究重大战略问题、前沿军事理论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达到资源共享、名师同教、思想快递、精品速读的良好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