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失落的帝国/人猿泰山/YOUTH经典译丛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美)埃德加·伯勒斯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泰山是人类所生,由于特殊原因,自婴儿时代,即生长在丛林兽群中,稍长,他既有人类智慧,又有率真直爽的野性。后来进入文明社会,接受了文化,又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他成了一位充满正义感、责任感,扶强惩恶的绅士,他一家人的道德取向,对青少年如何做个好人,大有裨益。埃德加·伯勒斯编著的《失落的帝国/人猿泰山/YOUTH经典译丛》这部有着异域丛林野趣,又有既奇异又入情入理的故事情节和丰满、栩栩如生人物性格的小说,能成为青少年爱读的精神食粮。

内容推荐

埃德加·伯勒斯编著的《失落的帝国/人猿泰山/YOUTH经典译丛》讲述了:冯·哈本博士的儿子埃里克失踪了!失踪地是相传有妖魔出没的威伦瓦兹山。博士找到泰山求他寻找儿子下落,泰山于是再次披挂出征!神秘的威伦瓦兹山谷中竟然驻扎着罗马帝国的遗民!熟读罗马史的埃里克被皇帝软禁,为自己著书立传;赶来相救的泰山却被囚为角斗士,与猛兽有一番殊死搏斗!两人能否各自脱困,一同逃出这被时光遗忘的山谷呢?

目录

一 博士的托付

二 埃里克的冒险

三 泰山遇险

四 深入谷底

五 巴格哥人

六 帝国的遗民

七 威伦瓦兹山的妖魔

八 法沃尼乌斯叔叔

九 逃出皇宫

十 山谷里的罗马史

十一 迪翁家的友谊

十二 出卖

十三 锒铛入狱

十四 初试身手

十五 再赴杀场

十六 喋血黄沙

十七 大猿倒戈

十八 狄莉克塔的婚礼

十九 泰山的反攻

二十 瓦齐里人

二十一 殒命角斗场

二十二 肮脏的阴谋

二十三 兵不血刃

家贫也读书(代后记)孙亚英

试读章节

但是尼可玛天生悲观,当来人越来越近,它也越来越焦躁不安,一会儿跳上泰山的肩膀,一会儿又从肩膀跳到地上,一会儿又抓住泰山的手想把他拉走,没一刻安生。

“快走,走!”小猴子用猿语叫道,“陌生的戈曼更(猿语,黑人)就要来了。他们会要小猴子的命。”

“别害怕,尼可玛。”泰山说,“泰山和伟万里不会让陌生人伤害你。”

“我闻到一股陌生人的气味。他们都带雷棒,他们随便就杀死尼可玛,他们用雷棒杀一切生命。尼可玛不喜欢他们,尼可玛害怕。”

对于尼可玛或者是别的丛林居民,泰山不再是白人,他属于丛林。他是它们中间的一个,他是一个大猿,它们就是这样把他归类的。

陌生人走近,营地的人现在已经可以清晰地听到了。瓦齐里武士们都开始走近他们的队长和泰山。但是看到他们都不在意的样子,于是又都回到他们原来的工作上去。不多一会儿他们就又都平静地忙起他们的晚餐来。

一个高大的黑人武士是这一队来人中头一个出现的。当他看到瓦齐里人时,他站住了。一小会儿,一个长着胡子的白人也站到他的身旁。

这会儿那个白人正打量着营地,然后他走上前来作出表示和平友好的手势。与此同时,丛林里又走出十来个武士,大部分只是挑夫。他们一共只有三四支来复枪。

泰山和瓦齐里人立刻明白了,这是一小队不会对他们造成任何伤害的人。就是尼可玛也觉得安全了,甚至还跳回了主人的肩上,以表示出它对来人的不在意。

“啊!冯.哈本博士!”有胡子的白人走近时,泰山不由得叫道,“我几乎没认出是你。”

“感谢上帝对我们的仁慈,人猿泰山!”冯.哈本说着向泰山伸出了他的手,“我是专程找你来的。想不到我比我原来的预期早了两天,在这里就见到了您。”

“我们在追猎一头‘偷牛贼’,”泰山解释说,“它窜进我们的牛栏,已经有好几个晚上了,杀死了几头我们最好的牛。但是它很狡猾,我想这大概是一头老狮子。不然怎么能这么长时间都逃过泰山的网罗。”

“可是什么风把您吹到泰山的领地上来,博士?”泰山继续说道,“我希望这只是一次友好的访问,您别遇到什么麻烦。”

“我也愿意这只是一次友好的访问。”冯.哈本说,“但事实上,我确实是遇到了麻烦,很大的麻烦。”

“我希望不是阿拉伯人到你的领地上来捉黑人当奴隶或偷象牙吧?”  “不!都不是。是一件更重要的私事,是关于我儿子埃里克的。您没有见过他。”

“是的,”泰山说,“但是您现在恐怕是又累又饿了吧?就让你的人在这扎营吧!我们的晚餐也好了。我们边吃边谈吧,看泰山究竟能帮上什么忙。”

P2-3

后记

中国自古以来,家贫而能读书,且有成就者,并不乏人。我何以要写这样一个题目呢?因为我心里憋着一口气。“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作为中央下放干部,到了四川一个小县份上,也正因此,在那里,我这个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大学毕业生,要算文化冒尖的了,于是有幸成了被整的重点人头。今天我再来猜想当时整我的那些人的想法,大概是认为既云文化革命,理应从有文化的人身上开刀吧?不然,当时我只是一般干部,不在领导岗位上,我又是个不事张扬的人,平时并不引入注意,应该不会成为被整的对象。可是从“文革”一开始,第一批就成了重点,于是整人的那些非常手法我都领教了一个遍。一位经常找我谈话的姓潘的人,多次问我一个问题:“你总说小时候家里贫苦,家里贫苦怎么能读完大学呢?光从这点看,你就不老实。”当时是非常讲家庭成分的,仅此一点,似乎我就是隐瞒自己的剥削阶级家庭成分,向党撒谎。其实,这是个多么想当然的概念化的推理。生活中的现实,有着多种多样的机遇,况且,解放前的教育制度,说这种话的人也并不了解。就这样理直气壮地把这个当作打人的砖头,似乎凭此就可以给人定一条罪。潘某这种观点,似乎不仅他一个人有,还颇代表一部分人的想法。为此,我想说一说处在一个寡母带孤女的家庭里,我究竟是怎样读出书来的。

一、榜上有名喜变忧

我与一般的孩子不同,有一个清贫而孤寂的童年。我是母亲的独生女,父亲又较早地病故了,很长时间家里只有我和母亲两个人。母亲是粗识字的家庭妇女。外祖父母是旗人,辛亥革命以后,他们也断了生活来源,而且在我小学时也双双病故了。所以,我的父亲一死。家里就没有可靠的经济收入了。幸亏母亲的针线活儿很好,有人喜欢找她剪裁缝制衣服。这样,总算有些不固定的收入。我和母亲就这样生活在古都北京。

我小学毕业是一九四一年,母亲为我四处打听考哪个中学好。当时北京的中学分三种:一种是国立的,一种是市立的,一种是私立的。据说国立的最好。私立的学校虽好,学费最高,这当然不在我家的考虑之列。最后,母亲为我选了两所学校,即市立女一中和国立师大女附中。若论离家较近,是南长街的女一中,若论师资阵容强、牌子硬,当然是师大女附中。我当时虽然不太懂事,但小小的好胜心,已使我把重点放在了师大女附中上了。

考试那天是母亲送我去的,我当时浑浑沌沌,并不懂得害怕,每一门课就那么答下来了。考完之后,母亲在路上告诉我:“我几次隔着玻璃窗看看你,你都在低头写,看样子没有慌,也没见你东张西望。”我只听着,没说什么。过了一会儿,母亲又说:“我看你这次很难考上,跟你一起考试的都是些大姑娘,哪个不比你大呀?光自行车就摆了那么一大片。你跟人家比,简直是个小豆子。”我还是听着,仍旧没有说话。

以后就是一串等待的日子,等着发榜。女一中先发的榜,我考上了。母亲问我:“你是就上女一中呢。还是等女附中发榜?”我毫不犹豫地回答:“等女附中发榜。”

女附中发榜的那天,还是母亲和我一起去看的。毛笔写在大红纸上的榜文,就贴在校门内的墙上,不少人都在看榜。我似乎比母亲眼尖,先从榜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马上嚷了起来:“妈!有我,在那儿!”母亲顺着我的手看过去,把我的名字端详了半天,喃喃地说:“真考上了,还不错呢,一百多人里,你在十多名上。”我抬头看看妈妈,她脸上浮现出一种不常见到的微笑。

我带着一种喜悅的心情陪妈妈步行往回走。这一段路很长,从西城的西单商场,穿过东西长安街,走到东单的裱褙胡同。等于走了一个穿城。奇怪的是,这一路上,母亲竟一直沉默着,一句话也没说,几次我抬头望望她,母亲总是一脸严肃,似乎找不到一丝高兴的神情。我心里非常纳闷,妈妈不是说过,小豆子可能考不上吗?现在小豆子考上了,妈为什么连笑容都没有呢?真不明白!妈妈一向很严厉,她脸色不好时,我是不敢多嘴的。

好容易走到家,我和妈妈都累了。进屋,妈妈一下子坐在一个凳子上再没动,我赶快给倒了一碗水,妈妈还是没说话,她呆呆地似乎在望着什么地方,又似乎什么都没看。我不知道妈妈怎追李商隐。黄仲则的“事有难言天似海,魂应尽化月如烟”的诗句,高中时已通过马先生的教诲,深印在了我的心里。此外,马先生还给我讲了纳兰性德的《饮水词》《侧帽词》,他的几首悼念亡妻的词,深深地感动了我。

马先生在课外教我,足足有四年半时间,尽心尽意,一直送我到高中毕业,从没收过我任何一点点报酬。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师恩,是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我一生中,无论在专业队伍里任语文教学工作时,在科研单位任编辑时,或下放到基层,写我不熟悉的工作总结、商业单位的工作报告,甚至越俎代庖写领导的发言稿时,都没有难住我,而令领导满意地胜任下来,这不能不说是马先生给我打下的坚实基础。在很多次工作后,我都以感戴的心情思念着马先生。马先生在做人上也影响了我。往往在政治运动风口浪尖上的时候,看一个人的为人是看得最清楚的。当“文革”中我遭到泰山压顶般的政治冤枉时, 曾有人向我诱供:“你揭发别人可以减轻你的罪责。现在要看你的立功表现了。”这时。我想起了马先生,她教我君子慎独,暗室不欺心。我拿定主意,没有说过任何人的一句不实之词,宁可自己背负莫须有的罪名。硬着头皮顶着。几十年我坦荡而问心无愧。这个道德基准,是马先生给我的。马先生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也影响着我。我从四川那个小县城调走时,单位同志给我作鉴定,一位领导说:“什么工作交给孙亚英,放心。”回归专业队伍后任编辑,今年我退休已经十八年了,我当年的同事和给我撰稿者,至今仍认为我是个认真负责、不徇私情的编辑。很多当年曾给我投稿的学者, 明知如今我无权再给他们发稿了,却仍和我保持着朋友关系。有一次我去某地开会,在报到处遇到一个人,他看我签名时竟说:“哦!你就是孙亚英呀!你退了我的稿子。”我听后吓了一跳,心想这一下可遇见冤家对头了。岂知他后来的话却让我大出意外。他说:“你的退稿信竟写了四大张。对我以后的改稿、写作帮助很大。我还从没有遇见像你这样的编辑。”原来他还是当地一位宣传部门的领导干部。这种对待工作、与人相处以真心换真心的精神,是马先生铸就在我身上的。马先生奠定了我一生的人生道路、事业道路,马先生的师恩,我终此一生都报答不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说子女对母亲的。马先生虽不是我的母亲,但这两句诗用来形容我对马先生,应该说一点也不过分。

真个是师恩如海!

六、尾声

师大女附中毕业后,我被免考保送入北师大国文系。那时的北京师范大学是全部公费,学费、杂费、食宿费一概不交。只要能考进去,用我们当时同学的话说,就是白吃白住白念书。平心而论,当时的政府对教育事业,育人的百年大计,培养师资,还是十分重视的。我就是凭着这一点,沾了当时制度的光,才得以读完大学。

大学毕业时是1951年,已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组织分配我到中央党校(当时叫马列学院)语文教研室工作。

上述这些就是我怎样读完中学和大学的实际情况。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1: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