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委员意识的强化》、《我们的好榜样——上海市收藏协会》、《打造“浙东新商都”拟建大型艺术品市场》、《这个提议好》、《盛世收藏乃从容》、《品味收藏增进健康》、《书法养生杂谈》、《在美国古玩市场淘宝——陈剑桥捡回徐三庚印章》、《繁荣文化功不可灭——悼念石元诗同志》、《常忆茶人刘祖香》……曹松境编写的《岁月履印》采用多角度的形式,反映了作者对自己的人生经历的回顾和对生活的感悟,是一本融自传性与纪念为一体的文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岁月履印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曹松境 |
出版社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浅谈委员意识的强化》、《我们的好榜样——上海市收藏协会》、《打造“浙东新商都”拟建大型艺术品市场》、《这个提议好》、《盛世收藏乃从容》、《品味收藏增进健康》、《书法养生杂谈》、《在美国古玩市场淘宝——陈剑桥捡回徐三庚印章》、《繁荣文化功不可灭——悼念石元诗同志》、《常忆茶人刘祖香》……曹松境编写的《岁月履印》采用多角度的形式,反映了作者对自己的人生经历的回顾和对生活的感悟,是一本融自传性与纪念为一体的文集。 内容推荐 曹松境编写的《岁月履印》采用多角度的形式,反映了作者对自己的人生经历的回顾和对生活的感悟,是一本融自传性与纪念为一体的文集。本书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一、回眸人生数十年。二、感悟生活抒胸臆。三、同仁学子情谊深。四、书信贺卡传真情。五、钟情收藏颐身心。 目录 序 前言 一、回眸人生数十年 我的读书生活 当代课教师 我的成长“三步曲” 选择了旅行结婚 我爱骑自行车 参加围涂受益多 姐弟情深 赶上第一个教师节 不能忘却的张杰精神 一次意外事件 参加胡愈之追悼会 相濡以沫夫妻情 首次参与考察干部 难忘党校情 抓培训尝到甜头 难忘的聚会 助人为乐 两次遇险 我的春晖情结 谢导的春晖情、家乡情 在旅日画家卓民画展上的讲话 创办虞舜书画院 我和项先生的书画缘一 他真是好样的——悼念学子宋兴尧 住房改善暖心窝 参加北戴河培训 我钟情的收藏家协会 做证婚人 同学会感慨多 人生在世精神第一 从细节看精神——悼念德华姐 我在收藏家协会收获了“七乐” 参加婚宴有感 开洋荤 弥足珍贵的师生情 意外的收获 《养生月刊》让我受益匪浅 二、感悟生活抒胸臆 胡愈之与教育 胡愈之与上虞 追忆胡老二三事 收藏大师罗振玉 收藏大家陈梦家 园林之父陈从周 关于青少年教育的良眭组合 浅谈优化对青少年教育的视听效应 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浅谈“换脑筋” 浅谈领导者的“治心”术 提炼精神繁荣文化——浅谈上虞建筑 教师队伍的“四个越”——教师节廿周年抒怀 浅谈委员意识的强化 我们的好榜样——上海市收藏协会 打造“浙东新商都”拟建大型艺术品市场 这个提议好 盛世收藏乃从容 品味收藏增进健康 书法养生杂谈 读《天星阁珍藏》 在美国古玩市场淘宝——陈剑桥捡回徐三庚印章 繁荣文化功不可灭——悼念石元诗同志 常忆茶人刘祖香 追思“四王”的收藏精神 饮水思源学前辈——颂钱钟岳、丁天波、陈水泉、赵尚奇书画遗作展 贺卡情 胡愈之与春晖中学 老王和小王——记协会会员父子俩 从孩子跌倒谈起 三、同仁学子情谊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矢志文化的践行者 我没齿不忘的曹松境老师 大爱无疆回忆中学时代的点滴 感动和感恩 每从朴实见风华 说说曹松境老师 恩师教诲伴我行 老归江上寺不忘旧师恩 琐忆小越 您的芬芳让我茁壮成长 永远的曹校长 联贺曹松境先生 诗赠曹松境老校长 曹校长、曹秘书长、曹会长 善做思想工作的好书记 工作有劲待人有情——我心目中的曹松境先生 甘为绿叶扶红花——记上虞收藏家协会主席曹松境 最浓最纯同窗睛 让收藏文化焕发光彩——记市收藏家协会主席曹松境 举杯邀孤人孤人暖融融——曹松境夫妇十年如一日关心孤独教工 收藏一份真心真情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那一年我考上了清华——致曹松境校长与小越中学 难忘高考经历感谢人生导师 老友松境印象记 做一个幸福和快乐的人 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曹老师 有一种师恩叫“志存高远” 一生都难忘的老师 曹校长印象 师生情 四、书信贺卡传真情 五、钟情收藏颐身心 试读章节 在上虞的当代发展史上,大围涂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上虞近几十年乃至二十一世纪的持续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围涂已由“人海战术”变成了机械操作。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无法感受当年千军万马在茫茫海涂顶风冒雪、安营扎寨;脚淌刺骨冷水、肩挑百斤重担、坐在地上就餐、千菜萝卜下饭;晚上草包当床、简易工棚当房的情景了。但对于那时的机关干部、事业职工,尤其是农民弟兄,每年参加大围涂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岁月苒苒,这种艰苦的大围涂,就像当年的知青下乡,已经成了历史的记忆和一些当事人的回忆了。 二十一世纪七十年代,组织上把我从教育系统调到小越区委工作,使我有机会接触社会,参加更多社会活动。特别是1974年和1976年,有幸参加了74丘、76丘的大围涂,不仅使我经受了艰苦的锻炼,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也使我在许多方面增长了见识,真是受益多多,胜读十年书。 一是见到了大场面。因为我从师范毕业后一直在学校工作,见到的是校园小天地,接触的是青少年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就比较窄。调到区委后,跑乡到村,接触了方方面面的千部群众,特别是参加大围涂,看到了人山人海的围涂场面:到处是红旗招展、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拼搏场景,特别壮观,特别鼓舞人心。如果将每一天围涂比喻成一场战斗,那么每一次围涂便是一场战役。从运筹帷幄到组织发动,从靠前指挥到身先士卒,各级领导围涂中完全没有了平时的“官气”,大家都必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而在堵漏洞、抢救塌方有危险的时候,干部、党员都要冲锋在前。凡是到过现场的人,亲眼目睹后无不为之感动。尤其是红旗竞赛活动的展开,工地上那种你追我赶的氛围,再加上文艺宣传队现编现唱的宣传鼓动,那场景真像是打一场淮海战役。大围涂确实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围涂一开始,除了出工家庭的大力支持,附近农户纷纷提供住舍和方便;全县各条战线、各行备业都要调集精兵强将,通力协作为大围涂提供必要保障。曹娥江是上虞的母亲河,北面与杭州湾相连;曹娥江养育了两岸的儿女,但历史上也水患不断,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围涂治江,上虞人民别无选择。大围涂是上虞人民为自己的命运与大自然展开的斗争,这场斗争不仅壮观,还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它为上虞的历史增添了十分重要的一页。 二是经受到了艰苦的磨练。我们小越区的围涂任务分在三汇至沥海段。在围涂工地,我们住的是临时草棚,睡的是地上垫着草包的大通铺,吃的是咸菜咸萝卜、干菜霉豆腐。当时没有自来水,喝水用水也相当困难。为了抓紧完成任务夺红旗。我们每天起早摸黑拼命千。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条件,对初次经历围涂的我确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加上我脚上生了冻疮,每天一早在蟹壳冰上行走已经是又冷又痛,但还是要坚持和大家一起挑着沉重的担子来回奔走运土。特别是参加74丘堵“通”的战斗,更是不畏艰险,日夜拼搏。至今我依然清晰记得1974年10月那次74丘堵“通”的经历。围过涂的人都知道,所谓堵“通”,其实就是堵住尚未淤土的海水通道,是围涂过程中最艰巨的任务。1974年的围涂,是一场有13万民工参与、一举鏖战37‘亩围田的大战役。当时盖北地段有一条204米的大“通”考验着盖东和小越的民工。海水怒吼长啸,湍急的水流肆无忌惮地涌入缺口,盖东公社民工六次围堵六次失败,眼看着无数的草包、大量石块掉入了无底洞。沈家湾小缺口从最初冲开40米,一下子被撕开200多米大口子,情况十分危急。县、区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我也跟着区委书记严伯良、人武部长钟才根赶到现场。县委副书记董士元同志面对险情当机立断,为了免除十来万民工无谓的牺牲和无效劳动,调整了战略方针,作出了“集中精力保住西丘”的决定。这样,既保证了民工的人身安全,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P34-36 序言 曹松境先生撰写的个人传记《岁月履印》即将付梓。作者年逾七旬,老而弥坚,撰写了这部三十多万字的著作,用朴素、生动的语言,回眸人生旅途,抒发人生感悟,总结人生经验,书写了一幅真实、丰富、绚丽、灿烂的人生画卷,难能可贵,可喜可贺。 曹松境先生是一位受人尊敬,有着很好口碑的老干部、老领导。他的人生旅途,丰富、充实、平安、幸福,他的岁月履印,正直、坚实、真诚、坦荡。虽然他撰写《岁月履印》的初衷只是为了回忆往事,盘点人生,叙述的只是个人的人生轨迹、生活感悟,却分明让我们感受到曹松境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不断进取、严格律己、热诚待人的品质与风范,并从中得到深深的启迪和教育。因此,这本《岁月履印》的出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本值得向读者推介的书籍。 我和曹松境先生有着相似的工作经历,曾在几个部门共事(在县教委工作时,他还是我的领导)多年,彼此相识相知。他曾先后在教育单位和政府部门的领导岗位上孜孜不倦地工作了四十多个春秋,每个单位都留下了他辛勤耕耘、硕果丰盈的印记。退休后他依然干劲十足,热心于上虞收藏家协会的公益工作,并把这个群众团体搞得红红火火,从而也令他的晚年生活过得充实、快乐而富有意义。 曹松境先生是个很有人缘的同志。就我对他的了解,他的人生最大亮点,是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同志的热心,其实这也是他良好人缘的源泉。他已退休多年,但依然有许多以前的同事、学子和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深厚的情谊。这固然和他在教坛工作时“桃李满天下”,在不少部门担任过领导有关,但也不尽然。这种保持几十年的深情厚谊,更是他人格魅力的显现,是他几十年来播下的友谊种子结出的丰硕成果。《岁月履印》中叙述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生故事,特别是许多同仁、学子在回忆和他相处的日子里发生的一件件工作和生活往事,无不印证了曹松境先生坦诚做人、热心待人的人格风范。 《岁月履印》是一部颇具特色的书籍。该书没有按照严格的时间脉络谋篇布局,也不是单纯的回忆往事,叙述人生,而是用“回眸人生数十年”、“感悟生活抒胸臆”、“同仁学子情谊深”、“书信贺卡传真情”、“钟情收藏颐身心”五个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篇章,把曹松境先生的“岁月履印”有机地串连在一起,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了作者的人生道路。其中“回眸人生数+年”,是《岁月履印》中的核心部分。作者通过四十篇人生自述,回忆了数+年人生旅途。这四十篇文章,虽然只是作者的四十个人生故事,却像一部电视连续剧,真实、系统、完整地勾勒出曹松境先生的人生轨迹、人生感悟、人生理念、人生收获。“感悟生活抒胸臆”,是作者陆续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部分文章,是作者努力笔耕的收获,也是曹松境先生几十年来关心社会、勤于思考的见证。“同仁学子情谊深”,虽不是作者亲自撰写,但通过作者的许多同事、学子回忆和曹松境先生一起相处、奋斗的岁月,从而使曹松境先生的 “岁月履印”显得更加丰满、真实、生动。一些对曹松境先生来说业已淡忘的往事,但在几十年前得到过曹松境先生关爱、帮助的学子心底里,在曾经心心相印、一起奋斗过的同事脑海中,却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这种“间接”的人生叙述,其实也是《岁月履印》的一个特色。“贺卡书信传真情”,虽和作者的“岁月履印”没有直接关系,却是作者的挚友和曹松境先生传递友谊的实物见证。“钟情收藏颐身心”,则用照片的形式,展现了曹松境先生对收藏的热爱和收藏的成果。由这五个篇章有机组合而成的《岁月履印》,犹如一组叙述曹松境先生人生旅途的交响曲,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本别具一格的个人传记,将会让人耳目一新,并能吸引很多的读者。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当《岁月履印》即将与读者见面的时候,作者曹松境先生依然老当益壮,夕阳正红,继续书写着他那平凡却富有意义的人生篇章。我们由衷地祝福他的晚年生活更加平安、幸福,他的人生旅途更加轻松、愉悦。 是为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