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部分,是陈丹编著的《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运行实效研究》的背景、铺垫和简介,主要阐述本文研究的问题,详细扫描现有文献,进而确定本文视角、方法、框架,同时详细界定相关概念,确定本文研讨范围。
第一章理论基础,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揭示出自治仅是国家选择的治理术,确定业主自治所在时空和展开范围;并引入集体行动理论框架,作为考察制度现状背后所蕴含的微观理性与“是如何”问题的分析工具。
主体部分包括二、三、四、五、六、七章,其中中间四章是本文关键内容所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运行实效研究--基于个体决策的视角/光华法学文丛 |
分类 | |
作者 | 陈丹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引言部分,是陈丹编著的《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运行实效研究》的背景、铺垫和简介,主要阐述本文研究的问题,详细扫描现有文献,进而确定本文视角、方法、框架,同时详细界定相关概念,确定本文研讨范围。 第一章理论基础,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揭示出自治仅是国家选择的治理术,确定业主自治所在时空和展开范围;并引入集体行动理论框架,作为考察制度现状背后所蕴含的微观理性与“是如何”问题的分析工具。 主体部分包括二、三、四、五、六、七章,其中中间四章是本文关键内容所在。 内容推荐 当下中国业主自治制度的困境在于:现实中拥有业主身份的公民,且被预期会参与居住区自治的业主却并未参与,即集体无行动;在有限的参与场景中还展现出令人担忧的象征性参与(通知、咨询、列席)局面,这些事实其实说明了一个我们一直在回避的问题:为什么在经验层面(业主)自治没有沿着法律规定的路径展开? 既有研究更多从内在视角、单极思维来分析此现象,把问题归结于文化意识、民众素质、制度缺陷,无法揭示真实世界中复杂冲突、个体认知与信息约束,以及规则系统对个体偏好和行为的塑造等,而要透彻回答——“在怎样的情况下,理性的业主才会一起行动起来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这一问题,就不得不从业主理性决策中去考察更为真实和更丰富的细节,以提高现实解释力。 陈丹编著的《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运行实效研究》试图在集体行动理论框架内探索我国业主自治实践与制度预期相背离的现象,以及这种背离现象背后的机制。正是在这种思路下,本书在研究业主自主运行的具体问题时将以对个体行为决策的研究为主,而在进行跨学科的理论性探索时也将更依赖经验性的证据。 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问题提出 0.2 文献综述 O.2.1 国内研究 0.2.2 国外研究 O.2.3 内外评述:对研究范式的反思 0.3 研究视角 O.3.1 研究的视角 0.3.2 分析单元 0.3.3 问题的具体界定 0.4 研究方法 0.5 结构框架 O.5.1 结构安排 0.5.2 技术图 O.6 概念使用 O.6.1 集体行动 0.6.2 业主自治 1 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理论基础 1.1 引言 1.2 分析对象本质 1.2.1 新时期的治理方略——权力的隐蔽与柔性治理 1.2.2 我国业主自治演进的实证分析——经验考察抑或历史检验 1.3 分析工具选择 1.3.1 基本假设 1.3.2 基础理论 1.3.3 历史脉络 1.4 小结 2 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运行的实效 2.1 引言 2.2 业主自治运行的实证调查 2.2.1 实证调查的内容 2.2.2 实证调查的实施 2.3 业主权利实现现状 2.3.1 现行制度的实证分析 2.3.2 分析结论的推进与拓展 2.4 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运行现状 2.4.1 实证调查结果描述性统计分析 2.4.2 分析结论的推进与拓展 2.5 小结 3 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运行的机制:从房地产分利集团角度分析 3.1 引言 3.2 房地产分利集团垄断小区 3.3 房地产分利集团影响立法 3.3.1 分利集团游说立法 3.3.2 实证分析:对《物业管理条例》解读 3.3.3 进一步分析:法律市场巩固立法 3.4 房地产分利集团消弱司法 3.5 小结 4 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运行的机制:从个体参与角度分析 4.1 引言 4.2 业主为什么不参与?——贪婪激励对参与的消减 4.3 部分参与是否可行?——门槛对参与的抑制 4.4 小结 5 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运行的机制:从自治组织角度分析 5.1 引言 5.2 基本规则解析:多数决vs效率 5.3 进一步拓展:包容性vS深思性 5.4 小结 6 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运行的机制:从执行组织角度分析 6.1 引言 6.2 基本规则解析:理想人VS理性人 6.2.1 运作机制 6.2.2 监管机制 6.3 进一步拓展:业委会异化 6.4 小结 7 城市住宅区业主自治的展望:自治框架搭建 7.1 引言 7.2 立法机关的制度选择:结构与运行 7.2.1 权利配置模式的优化——业主权利倾斜性配置 7.2.2 结构模式的优化——认可性守法模式 7.3 行政机关的制度选择:治理与辅助 7.3.1 内部权力资源的配置 7.3.2 外部互动网络的构建 7.4 自治组织的制度选择:系统与层次 7.4.1 运行模式优化——畏惧性守法模式 7.4.2 业委会规则:激励与约束 7.5 小结 8 结语:现实、构想与展望 8.1 本书研究发现 8.2 本书策略建议 8.3 未来研究方向 附件 1994 年以来有关业主自治的各地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 参考文献 致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