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无障碍学生读本》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本书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唐代,三国故事已广为流传,连儿童都很熟悉。随着市民文艺的发展,宋代的“说话”艺人,已有专门说三国故事的,当时称为“说三分”。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实际上是从说书人使用的本子,虽较简略粗糙,但已初肯本书的规模。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资料(还包括《世说新语》及注中的资料),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在了规模宏伟的巨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无障碍学生读本》是我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艺术地再现了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近百年的历史风云画卷。作者通过集中描写三国时代各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与黑暗,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要求安定的强烈愿望。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无障碍学生读本》的人物形象,如义薄云天的关羽、胆量非凡的赵云、刚真勇猛的张飞、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等等4,栩栩如生,性格鲜明,表现了作者较高的艺术才化,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脍灸人口,三英战吕布、连环计、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其场面历历在目。
当日见了公告,感慨长叹。随后有一个人厉声说:“男子汉不为国家出力,为什么长叹?”刘备回头看那人:身高八尺,豹头环眼,燕颔(下巴)虎须,声音如雷,姿势如奔马。刘备见他相貌异常,问他姓名。那人说:“我姓张名飞,字翼德。世代居住在涿县,有很多田地房屋,卖酒杀猪,专好与天下豪杰交朋友。刚才看见你看公告而长叹,所以问你。”刘备说:“我是汉朝宗族,姓刘名备。今听说黄巾军造反,我立志破贼安民,只恨没有能力,所以长叹。”张飞说:“我有很多钱财物资,应当招收乡间勇士,与你共同为国家干一番大事,行不行?”
刘备高兴地与张飞同进村中酒店。正饮间,见一位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酒店门口歇了,进店坐下,便唤服务员:“快拿酒来喝,我准备进城去当兵。”刘备看那个人:身长九尺,胡子长二尺,脸面黑红,唇红,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刘备请他一块儿喝,问他姓名。那人说:“我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是河南解良(山西临猗西)人。因本地一个有钱有势的人欺负人,被我杀了,所以逃难江湖五六年了。今听此处招兵破贼,特来应征。”于是刘备把自己的雄心壮志告诉了他,关羽特别高兴。同到张飞庄上,共同商议大事。张飞说:“我家后边有一个桃园,花开正盛。明天应当在园中祭告天地,我们三人结为兄弟,同心协力,然后可以干一番大事。”刘备、关羽齐声答应说:“如此最好。”
第二天,在桃园里,备下一头黑牛、一匹白马及各项祭告天地的礼物。
三人烧香再拜,发誓言:“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效国家,下安抚百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就是见证我们心的。违背情义忘恩情,天和人都杀!”宣誓完了,拜刘备为兄,关羽第二,张飞为弟。拜完天地又杀牛喝酒,又聚集三百多乡中勇士,都在桃园中痛饮一醉。来日收拾军器,但恨没有马可骑。正思虑时,有人来报告有两个客人,有一帮伙伴赶一群马,奔庄上来了。刘备说:“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三人出庄迎接,原来二位客人是中山(今河南定县一带)大商人,一名张世平,一名苏双,每年往北贩马,近因贼寇大乱而回。刘备请二人到庄,拿酒款待,诉说欲讨贼安民之意。二位客人高兴,愿将五十匹好马相送,又赠送金银五百两,好铁一千斤,准备做武器用,刘备谢别二位客人,便命令好铁匠打造双股剑。关羽打造青龙偃(y6n)月刀,另一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张飞打造丈八点钢矛。又都置备全身铠甲(打仗时穿的衣服),一共聚集有五百名乡村勇士,来见邹靖。邹靖引见太守(管理政事)刘焉,三人参见完了,各通姓名,刘备说起宗派,刘焉大喜,就认刘备为侄。
不几日,有人报告黄巾贼将程远志领五万兵来打涿县(今河北)。刘焉令邹靖领引刘备弟兄三人,领兵五百,前去破敌。刘备等领兵前进,一直来到大兴山下,与黄巾军相见。黄巾军都披头散发,用黄巾扎裹头额。当下两军相对,刘备出马,左有关羽,右有张飞,扬鞭大骂:“反国逆贼,为什么不早投降!”程远志大怒,派副将邓茂出战。张飞挺起丈八蛇矛直出,手起处,刺中邓茂心窝,翻身落马。程远志看见邓茂死了,便拿刀打着马,直奔张飞而来,关羽舞动大刀飞马来迎战。程远志见了,大吃一惊,措手不及,被关羽砍为两段。后来有人写诗赞颂二人:
英雄显露聪明在今天,一个是试用长矛,一个是试用大刀。第一次出
战,展示了他俩威风,三国鼎立之时标明了他俩有功的姓名。
众贼见程远志被杀,都拖着武器逃跑。刘备领兵追杀,投降的很多,大胜而回。刘焉亲自迎接,赏劳官兵。次日,接到青州(今山东益都)太守龚景牒文(文书),说黄巾贼兵围打青州城,要守不住了,希望援救。刘焉与刘备商议,刘备说:“我愿前往援救。”刘焉命令邹靖领兵五千,同刘备、关羽、张飞奔青州而来,众多贼兵看见救兵来了,分兵混战。刘备兵少没胜,后退三十里扎营下寨。刘备告诉关羽、张飞:“贼兵多我兵少,必须出其不意才能战胜他们。”于是,命关羽领一千兵埋伏在山左,命张飞领一千兵埋伏在山右,敲击锣为信号,一齐出动。次日,刘备与邹靖领兵打鼓喊叫而进。众多贼兵来迎战,刘备领兵便退。众贼乘势追赶,刚过山岭,刘备军中一齐敲锣,左右两军一齐出来攻打,刘备指挥士兵回头再打,三路夹攻,贼兵大败。一直追赶至青州城下,太守龚景也领兵与百姓出城助战。贼势大败,被杀者很多,青州解围。后来有人写诗称赞刘备:
谋略计划有神功,关羽、张飞虽勇猛,比刘备还逊色些.初次涉世便留
下伟大业绩,自应在孤立穷困中分得能鼎立的蜀国。
龚景慰劳军兵完了,邹靖想要回走。刘备说:“最近听说中郎将卢植与贼的头领张角,在广宗(今河北威县)打起来了,卢植过去帮助过我,我想去帮他打张角。”于是,邹靖领兵回去了,刘备与关羽、张飞领自己的五百兵马奔广宗而来。到卢植军中,进帐行礼,说明来意,卢植大喜,留在营中调用。
此时张角领十五万兵马,卢植领五万兵马,在广宗战斗,没见胜败。卢植告诉刘备:“我今天与张角在这儿打,其弟张宝、张梁在颍川(今河南省中南部)与皇甫嵩、朱偏对抗。你可领你的人马,我再助你一千官兵,去颍川看看,打听消息,约定时间剿捕。”刘备领命,领兵星夜奔颍川来。此时,皇甫嵩、朱□领兵抵抗贼兵,贼兵战斗不利,退入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境),依草结营。皇甫嵩与朱侑商议说:“贼依草结营,应当用火烧他们。”就命令军兵每人拿一束草把,暗地埋伏。 那天夜晚,大风忽起。二更以后,一齐放火,皇甫嵩与朱□各领兵攻击贼的营寨,满天大火,贼兵惊慌,没时间备马,也没时间穿打仗的衣服,四散奔走。杀到天明,张梁、张宝领着残兵败将,夺路而逃。忽见一队雄猛的军马,都打着红旗,来到近前,截住去路。头前闪出一将,身高七尺,细眼长髯(胡子),官位是骑都尉(武官官名),沛国谯郡(东汉末分沛国,推进,置谯郡,今安徽河南间蒙城、亳县、鹿邑)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曹操父亲曹嵩(s6ng),本姓夏侯氏,因为他是皇帝身边一个太监官曹腾的养子。所以假充姓曹。曹嵩生曹操,小名阿瞒,还有一名吉利。
P4-P5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为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因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以史为据,以儒家思想为本,强调“忠义”,着重描写战争,讲述汉末黄巾之乱至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国归晋近百年的历史。该书叙事“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虚实结合,曲尽其妙。李渔有言日:“演义一书之奇,足以使学士读之而快,委巷不学之人读之而亦快;英雄豪杰读之而快,凡夫俗子读之而亦快。”
作者罗贯中在一百二十回文中表现出明显的褒刘贬曹之倾向,赞颂刘、关、张桃园结义,暂同生死,鞭挞曹操杀义叔。成功地塑造了宅心仁厚、爱民如子、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刘备,既招贤纳士又嫉贤妒能,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既是治世之能臣,又是乱世之奸雄的曹操,能呼风唤风雨、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相诸葛亮,忠肝义胆、视死如归、千里寻义兄的关羽,鲁莽暴躁的张飞,气量狭小的周瑜,刚愎自用的吕布等近四百个人物,他们的个性鲜明,闪耀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
《三国演义》是一部气势磅礴的战争长卷。狼烟烽火,战争迭起,运筹帷幄,绞尽脑汁。官渡之战、赤壁鏖兵,让我们在刀光剑影中感受到作者的军事智慧;诸葛亮舌战群儒、张松辱曹,让我们看到妙笔的语言精练。
《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较量的奇伟兵书。尔虞我诈、虚虚实实,你争我夺,逐鹿中原。空城计、美人计、苦肉计,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极尽三十六妙计。
本书以尊重原著作者的创作思想感情、无增无删为准则,是白话文校对版本,通俗易懂,适宜各层次文化的读者。
为了便于读者记忆,书中人物的名字,采取删字改名。如诸葛亮,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书中时用诸葛亮,时用孔明;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亦时用曹操,时用孟德……初阅读者易名与字混淆不清,误读为二人,故删去字孔明、孟德,用名诸葛亮、曹操,易读易懂易记。本书附载人物表,按照出现的回目顺序列示,便于查阅。同时,尚有朝代时间表、地名古今对照表,有利于读者思考。
《三国演义》这部书的编写,主要面向的对象是中学生。《新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了中学生的阅读总量并推荐了名著阅读篇目,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能力、认知水平和课外阅读的时问量,为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使学生阅读无障碍,避免阅读中频繁翻阅工具书之苦,避免一知半解、错认别字的尴尬,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中学三国、品三国,体会文字的魅力,感受三国风云榜中鲜明的人物形象,编者对名著中的生僻、疑难的字、词、句进行了细致的注音、解词、释典、注释,使读者从标注中释疑解惑,学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