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欧民族主义思想史中,向来就有“政治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的分野,而厄内斯特·勒南则被许多研究欧洲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西方学者视为“典型的政治民族主义者”。黎英亮编著的这本《何谓民族(普法战争与厄内斯特·勒南的民族主义思想)》立足于勒南以及相关人物的著作、通信以及档案,对勒南的民族主义思想进行梳理和诠释。同时,通过将勒南的思想置于思想史的纵横谱系与特定语境中进行讨论,也有助于克服个人思想研究中经常出现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取向,突显思想史研究的历史感。
黎英亮编著的这本《何谓民族(普法战争与厄内斯特·勒南的民族主义思想)》排除勒南思想研究中的道德判断色彩和意识形态色彩,摆脱源自英美学术界的“民族主义类型学”对勒南思想研究的干扰,更深入地了解勒南及其代表作《何谓民族?》的历史语境,更真实地还原勒南民族主义思想的本来面目。
绪论 厄内斯特·勒南:思想者的平面肖像
勒南前半生
第一章 法国民族主义传统与勒南民族主义思想
第一节 政治与文化:法德两国的民族主义传统
第二节 在政治民族主义传统中解读《何谓民族?》
第二章 普法战争前勒南的文化民族主义底蕴
第一节 最不人道的一面:勒南与戈比诺的种族主义
第二节 秉持中道的一面:勒南和泰纳的文化民族主义
第三节 最为人道的一面:勒南与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
第三章 普法战争与勒南的民族主义思想变异
第一节 勒南、泰纳与戈比诺等人的战争经历
第二节 勒南、泰纳与戈比诺等人的战后反思
第三节 守旧的革新:“精神改革与道德改革”
第四章 在普法战争的历史背景中重读《何谓民族?》
第一节 普法战争中库朗日与蒙森的阿尔萨斯论战
第二节 蒙森与勒南:“擦肩而过”的论战对手
第三节 普法战争中勒南与施特劳斯的阿尔萨斯论战
第四节 勒南在《何谓民族?》中对阿尔萨斯论战的回应
第五章 勒南思想之后续影响:殊途难归的后继者们
第一节 勒南思想的间接继承者:戈比诺的追随者
第二节 勒南思想的直接继承者:勒南和泰纳的追随者
结语 厄内斯特·勒南:思想者的立体肖像
附录一 厄内斯特·勒南生平年表
附录二 厄内斯特·勒南著作与职务年表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