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人言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老人言》一书是作者吴成康生活中的一角自留地,总结了生活中经验:人生有“三”境;成败观;最重的誓约;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成功没有固定的模式;人不可无志;身体是最终的依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事情是干出来的;记忆力是人脑最重要的能力;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珍惜时间;主意总是想出来的;发现并抓住赚钱的机会;灵感与成功相伴;会说话,事半功倍。

内容推荐

《老人言》一书是作者吴成康六十多年生活经验的总结,作者在人生的道路上播种心灵中的种子,用心耕耘,这一篇篇文字就如同作者在人生道路上收获的果实,能给作者收获和启迪。

目录

第一章 人生“三”境

 1 治学三境界

 2 做人三“常” 

 3 人生三情一

 4 做事的三“然” 

 5 做人三境——“净”、“静”、“竞”

 6 人生三乐

 7 人生三部曲——“少”、“中”、“老”

第二章 说成败

 1 什么叫成功

 2 怎样才能成功

 3 说失败

第三章 智慧做人,少留遗憾

 1 智慧做人,少留遗憾

 2 努力过才不遗憾

 3 选择了就必须承受结果

 4 小事中也有智慧

 5 知道不如做到

 6 再让三尺又何妨

第四章 最重的誓约

 1 一日夫妻百日恩

 2 出轨容易收场难

 3 过日子最重要的是责任心

 4 离婚不是儿戏

 5 老伴四“好”

第五章 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1 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2 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

 3 自尊+自立+自信+自强:成功

 4 多与成功者为伍

 5 砍一刀换来的高考成功

 6 每个小目标都达到了,则最终就会成功

 7 细节决定成败

第六章 成功没有固定的模式

 1 用心做事的曹德旺

 2 目标如一的蒙牛人

 3 一条道走到底的孟乔波

 4 退学的比尔·盖茨

 5 杀出绝地的史玉柱

 6 走好每一步的俞敏洪

 7 人生关键处只有几步——原创维集团董事长黄宏生北大演讲

第七章 人不可无志

 1 人不可无志

 2 有志者事竞成

 3 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4 立志赚钱的温州人

 5 敢立大志的“杉杉”

 6 立志也要有智慧

第八章 身体是最终的依靠

 1 活着,一切才有可能

 2 健康=幸福

 3 身强心也要强

 4 病从口人

 5 透支身体无异于自杀

第九章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1 有时间就要多读书

 2 和尚要撞好钟,学生要学好习

 3 自学是开启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

 4 知识全靠积累

第十章 事情是干出来的

 1 走出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

 2 经验有时大过学问

 3 只说不做,留下的一定是遗憾

 4 行动起来就有新思路

 5 不作为是最危险的

第十一章 记忆力是人脑最重要的能力

 1 人的记忆潜力是巨大的

 2 专心才能记住

 3 增强记忆能力的“妙”法

第十二章 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1 有德有才即德才兼备

 2 道德的修养

 3 有知识专长

 4 诚信明礼

 5 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6 吃苦耐劳,勤俭自强

第十三章 珍惜时间

 1 时间的内涵最丰富

 2 时间管理的十个关键

 3 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四个秘诀

 4 利用好有潜力的零碎时间

 5 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惜时的故事

第十四章 主意总是想出来的

 1 会想办法的犹太人

 2 想办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3 凡事要多想几步

 4 “馊”主意也不妨一试

 5 只要你想,办法总是有的

 6 想法要与时俱进

 7 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第十五章 发现并抓住赚钱的机会

 1 两个青年人开山挖石头的故事

 2 洗澡池里寻商机

 3 创造“吃苦”的机会来赚钱

第十六章 灵感与成功相伴

 1 灵感概述

 2 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

 3 苯环状结构的发现

 4 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5 门捷列夫梦里的元素周期律

 6 “人字桥”与灵感

 7 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灵感

 8 北京奥运会主体育馆鸟巢的设计灵感

 9 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的设计灵感

 10 国家大剧院的设计灵感

第十七章 会说话,事半功倍

 1 生活中离不开会说话、说好话

 2 话说好暖人心,话说坏惹祸端

 3 说话巧能生财

 4 好话说不好会适得其反

 5 说出口前先三思

 6 说话要注意场合

 7 说话要注意对象

 8 说话还要注意对方的心理需要

 9 说话交流以情动人

 10 多说宽容一些的话

 11 说话尽可能富有艺术性

 12 说话要尽可能避免误会

 13 问话有技巧

 14 答话的技巧

 15 听话的技巧

 16 良药不必苦口

 17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18 批评学生的原则

试读章节

人生三情

其实此三“常”之道亦可引出人生三“情”,即人生有三“情”——亲情、友情与民情,这是67岁时我从3首唐诗中悟道出的体会,已思之多日,挥之不去。

说实话,我原本是学理科的,对唐诗毫无钻研,不要说万首,即便目前广泛流传的数百首经典唐诗,读过、思过的也有限,能背下来的充其量十余首。下面的这3首唐诗,我尽管早已熟读能背,这次还是听我6岁的外孙女在朗读时,才又勾起了我的思绪,算是突来灵感,悟道出人生有三“情”。

其一是亲情。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此五言古诗的意思不必解释,说的是亲情。长辈、父母、子女等,亲人间有情义。其实今年我已进入67岁了,我的父母均已仙逝,他们二人1923年同年出生,爸爸活到84岁,妈妈活到90岁。今天我很想念二老。回忆往事,亲情历历在目,母子(女)情深,父爱如山,天底下没有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子女的。可我们作为小辈,孝敬父母的亲情与行动不如父母亲关爱我们小辈的百分之一。

今天我很后悔孝敬我的父母做得很不够,尤其孝敬爸爸很不足。爸爸拿工资,他在世时,总说自己的钱够花,不要我给他买东西,他有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自由自在。爸爸爱吃花生米,一次请客吃饭,作为主宾的他突然拉开椅子,弯腰躬身在桌下寻找东西,大家不知何事,也都往桌下看,后来他捡起了自己掉下的一粒五香花生米,说“我爱吃花生米”,把大伙笑得喷饭。爸爸去世后,妈妈比爸爸多活6年,由于没有爸爸陪伴妈妈,我们3个子女照顾妈妈超过对待爸爸,尤其饮食上吃得花色更为丰富。这让我留下的遗憾更少一些。现如今,让我们再孝敬爸妈已经无法弥补了,他们二老已经去世。只是每次去爸妈墓地扫墓,我都不会忘记给爸妈贡上一袋花生米和一瓶高粱酒。这里我要将这个道理写出来,告诉身边的朋友们,以免今后别像我一样后悔。

大概这就是此诗深人人心,留在后人心中的亲情精神所在。

其二是友情。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的意思大家也都懂,诗意描述的是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朋友之情之深,言简意赅。诗句读后,谁人能不动情?古往今来,生活里人们离不开友情,一个孤家寡人,没有朋友的人是很难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而每一个人一生中也一定得到过朋友的帮助。

回忆我自己,一生中有很多好朋友,我是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上学时同学间有许多好友,工作后同事之间有好友,学习与工作互相帮助;当老师时有师生情,教书育人,结下友情;当管理者后与下属齐心合力完成工作任务,关心下属,尤其对于青年人不忘帮助他们,提携后人……这里要说的是,朋友之间的友情往往是不需要回报的,常见的情形是毫无及时回报。但是退休后,我却得到了许多朋友和同事的帮助,收到了很多回报。我退休后回到上海生活,而原工作的大学,每年总有一些事情要办,随着年龄增大,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诸如报销药费、填写表格、看守房子、修理妈妈家漏水的管道等都是由我的学生、朋友、同事帮助办理。若干年后,我收到的回报真的是很多很多,应验了那句名言——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其三是民情。

悯农(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诗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背读,它的意思同样是人人皆知。此诗说的是民情。农民种粮食很辛苦,同样劳动者创造财富要付出辛劳,老百姓也好,当官的也好,都要体恤民情,不忘民情。我们在餐饮时,当节约食物,不浪费一粒饮食。如今国富民强,国泰民安,老百姓丰衣足食。但今天,也有一些人大吃二喝,饭店里请客时,点菜总是佳肴过度丰盛,以致吃不完造成浪费,很是可惜。浪费食物不应该,如今政府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老百姓中浪费现象已大为好转。

悯农(二),说种粮食辛苦,粮食来之不易,这是诗人的原意,这里我也把它用到了我的身上。退休后为了充实我的生活,我参加了社区老年学校的书法班,开始练习写毛笔字。如今毛笔字写得有长进,其中更有心得体会。练好、写好毛笔字如同种粮食,同样是很辛苦的。因此我大胆和唐·李绅诗人的悯农(二)诗,改写如下:“握笔日当午,汗滴桌上纸。谁知砚中墨,字字皆心力。”我知道,改此原诗,大不敬,敬请诗人先辈不计小我之无礼。

P6-8

序言

我原本是高校教师,后来成为大学的一名中层管理工作者。退休前曾想过,自己退休后干点什么事情呢?我是一个动脑筋的人,晚年尤其喜欢悟道哲理,喜欢看励志成功学方面的书籍和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平时我想到什么,亦爱写出感悟,每年都会有短文在报刊发表,于是决定将自己人生的经验和感兴趣的事情,包括自己喜欢的故事写出来。充实生活,这就是书稿的初衷,直到67岁时成就本书。

我们说人生有道,不用心者看热闹,有智者思门道。你的智慧除了在生活中获得经验、积累知识以外,通过阅读图书是获取知识、增加智慧最有效的方法了。对于好书,开卷有益,尤其对于看纸质图书,它能带给人们更大的思考空间。

说实话,一本书稿,断断续续几年时光,好事多磨,要做到内容上乘是很不容易的。退休后,我的生活充实,这本书就是我生活中的一角自留地,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播种心灵中的种子,用心耕耘它,那一篇篇倾注心血、文笔令我感到满意的篇章,如同收获的果实,总让人有一种幸福的成就感,仿佛又回到上班那努力工作、取得进步与成绩的时光。真是有所乐,有所为,甚至享受其中,让人陶醉。

期间让我感觉到,如今人们物质生活富裕,文化娱乐生活多彩,尤其信息通畅,但现实表明,生活中游移有浮躁之气,本来打拼事业是要靠自己的智慧,不能仅仅靠出卖体力和随波逐流,可是有人常常忽视这点。

随着计算机网络便捷、手机畅通,电视、电影随处可视……纸质图书被人冷落了,什么中外名著、科技图书,不想再去读它。书店、书城去得少了,许多人数年中几乎不买图书了。尤其便捷的网络搜索与浏览,极大地冲击了人们对纸质图书的阅读需求。

关于本书,其实,在我刚退休时,骨架基本成型。那年刚巧女儿生宝宝,于是作为外公的我来到上海,带外孙女,直到她上幼儿园,我才有时间钻研它,丰富它的内涵。好在书稿关于才智的内容不过时,如铜镜越磨越亮,包括爱情主题,都是生活中永恒的内容。

好事多磨,几年的努力,今天全书终于完稿了,收获多多,还是那句话——人生有道,生活中充满智慧!

作者

2014年10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6: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