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永久珍藏的大型图文二战史诗经典——让真实的历史说话!
以第三帝国的视野,从内部解剖纳粹德国的冷酷与血腥,全方位还原那个时代的痛苦与绝望。
《第三帝国》系列是由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出版公司(时代生活编辑部)主持编辑的大型图文性史诗作品。全系列共有21集。每一集都向您展示了第一手的私人记录,从未发表过的照片,亲历者的回忆录和新解密的官方档案。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中心主题,整个系列连起来则构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第三帝国史”。《征服巴尔干(修订本)》是其中分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征服巴尔干(修订本)/第三帝国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美)时代生活编辑部 |
出版社 | 海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值得永久珍藏的大型图文二战史诗经典——让真实的历史说话! 以第三帝国的视野,从内部解剖纳粹德国的冷酷与血腥,全方位还原那个时代的痛苦与绝望。 《第三帝国》系列是由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出版公司(时代生活编辑部)主持编辑的大型图文性史诗作品。全系列共有21集。每一集都向您展示了第一手的私人记录,从未发表过的照片,亲历者的回忆录和新解密的官方档案。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中心主题,整个系列连起来则构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第三帝国史”。《征服巴尔干(修订本)》是其中分册。 内容推荐 《第三帝国》系列是由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出版公司(时代生活编辑部)主持编辑的大型图文性史诗作品。全系列共有21集。每一集都向您展示了第一手的私人记录,从未发表过的照片,亲历者的回忆录和新解密的官方档案。它们恰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型画卷,将读者带回那腥风血雨的黑暗时代,让人仿佛置身于喧嚣狂热的柏林,遍地瓦砾的华沙,燃烧的斯大林格勒,沙尘滚滚的北非,令人不寒而栗的集中营,还有党卫队的秘密会议,希特勒的办公室,他的书房、卧室,甚至把握到他的思想动态。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中心主题,整个系列连起来则构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第三帝国史”。 《征服巴尔干(修订本)》是其中分册:巴尔干半岛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二战中也不例外。希特勒从1939年开始,以闪电战的方式,迅速占领了东欧、西欧以及北欧的许多国家。在对英国进行狂轰乱炸的同时,希特勒打算继续扩张第三帝国的领土,实现他称霸欧洲的梦想。在这个时侯,苏联成了他称霸路上的最大敌人。在进攻苏联之前,希特勒必须保证巴尔干半岛成为他入侵苏联的能源基地及军队集结地。在对巴尔干国家采取拉拢、利诱及威胁的同时,希特勒不惜对不肯屈服的南斯拉夫和希腊进行武装入侵。 目录 1.战前部署 2.以惩罚为目的 3.闪电入侵一个爱琴海上的岛屿 4.付出重大代价的胜利 附文 第三帝国忠诚的新盟友 袭击山地要塞 军队调动中的奇迹 被孤立在伊拉克利翁 试读章节 希特勒曾希望在法国于1940年6月有条件的投降之后迅速入侵英国本土。事实上,他曾签署了一个代号为“海狮行动”的入侵英国的命令。但左右权衡之后,他很快又发布了第二个命令,即暂时不派军队进攻英国本土,而是先让德国空军频繁轰炸英国,先取得制空权上的胜利,然后再采取第二步行动。同时,希特勒的一些高级顾问建议采用另一计划来代替“海狮行动”,即发起一场从地中海、北非的邻近地区及中东包围英国的战役。在这个所谓的“外围战役”中,第一步是意大利军队先要控制苏伊士运河,第二步是德国军队要占领直布罗陀海峡。 希特勒似乎对此感兴趣,但他下一个真正的战略目标是苏联。1940年7月31日,他对他的将军们说:“我们必须一举击溃苏联。”在1940年已经不能对苏联采取军事行动了,因为在冬天到来之前,不可能集结起足够的军队进攻苏联。希特勒将这次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行动定在1941年春天。他就自己的决定向将军们做了一些解释,但真正的原因是他惧怕苏联日益壮大。他早就认为德国与苏联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希特勒在自己早年所著的((我的奋斗))一书中,就试图唤起人们古代德意志帝国征服东方的梦想。要想将梦想变为现实,就要迅速击败苏联,否则苏联将会反击。 作为一个狡猾的赌博家,希特勒通过继续进行它的其他战略计划来掩盖他将进攻苏联的真实目的。在9月中旬,他终止了“海狮行动”计划,因为纳粹空军在摧毁英国皇家空军力量的行动中已经失败了。但希特勒不排除将来还要进攻英国的可能性,至少这可以掩盖“巴巴罗萨”行动。于是,希特勒命令继续轰炸英国城市,并着手为进攻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做准备。然而,他对巴尔干地区更加关注。毕竟,一旦他发动对苏联的战争,这个地区将成为进攻苏联的侧翼基地。这个地区将为德国的入侵行动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和材料。希特勒还没有打算立刻侵占巴尔干地区,但是这一地区必须为第三帝国提供稳妥的保证与响应。 希特勒在其执政初期,就已着手加强与巴尔干国家的联系,他一直致力于对这个他称之为“欧洲的东部防线”的地区的经济控制。这样做,符合德国长期以来把巴尔干地区作为其领土扩张的原材料和能源基地的政策。如果说希特勒比他的前任更加看重这一点的话,那是因为他决心让德国即使在战时封锁的时候也能够拥有自己的海外能源基地。 希特勒让他狡黠的帝国经济部长沙赫特来帮助他实现这一目的。沙赫特所面临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德国的快速军备扩充几乎没有给他留下什么硬通货来购买帝国垂涎的原材料。沙赫特依靠暗示性的恫吓、空头的允诺及足智多谋的诡计,从1934年就开始通过对巴尔干地区国家的出口产品提供高于世界市场价格的方法来拉拢他们。但是德国的付款时间经常拖得很长,而且巴尔干国家经常被要求必须用这些钱来购买德国的产品。这样,大量德国过时的武器就流向巴尔干地区,而第三帝国的战争制造者得到了装备其国防军急需的原材料。另外,沙赫特通过向巴尔干国家提供长期的投资以促进其工业发展的方法来消除德国的债务。但是他坚持这些工厂的产品必须卖给德国。巴尔干地区的工人们发现自己在辛勤地为第三帝国工作着,巴尔干地区经济日益成为德国的附庸。巴尔干地区国家的领导人有时会对德国的经济压迫感到愤怒,但他们无处寻求帮助,因为他们对同苏联的关系都持谨慎态度。法国和英国也没有提供什么有益的建议。因此,最终德国牢牢掌握了巴尔干地区的经济命脉。 由于普洛耶什蒂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罗马尼亚成了帝国在巴尔干地区最急于控制的国家。虽然德国从煤当中合成的石油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已达每年300万吨,但在战争时期,帝国每年大约需要4倍于此的石油。如果帝国能够控制年产量为700万吨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将大大弥补帝国石油需求的空缺。1939年,罗马尼亚同意将大部分的石油出口给德国,这令英国大失所望。因为英国也垂涎罗马尼亚的石油,但他们却让德国捷足先登了。1940年7月,在德国的操纵下,罗马尼亚将英国在普洛耶什蒂油田的技术人员驱逐出来,这一行动似乎证实了同盟国的观点,即希特勒已把罗马尼亚变成了他的一个诸侯国。P10-13 序言 首先应当承认,本书的策划并非出自我本人的想法。 事实上,当一小批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的编辑和作者开始极力主张推出这样一个系列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有关第三帝国的话题难道还能有什么新意吗?” 可是,当前往柏林、华盛顿和莫斯科的采访人员逐步发回他们的稿件——私人珍藏的回忆录和相册堆满了我的办公桌——目击者的记录和官方秘藏的文件被一一发掘出来之后,我觉得我的疑问已经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我们正在接近一项重大的成果:对纳粹统治下的德国的一个全新的认识——从第三帝国的内部来解剖它。 本系列共有21集。每一集都向您展示了第一手的私人记录,从未发表过的照片,亲历者的回忆录和新解密的官方档案。它们恰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型画卷,将读者带回那腥风血雨的黑暗时代,让人仿佛置身于喧嚣狂热的柏林,遍地瓦砾的华沙,燃烧的斯大林格勒,沙尘滚滚的北非,令人不寒而栗的集中营,还有党卫队的秘密会议,希特勒的办公室,他的书房、卧室,甚至把握到他的思想动态。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中心主题,整个系列连起来则构成了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第三帝国史”。 这就是我们所做的工作,让真实的历史说话。 时代生活编辑部主编:乔·沃尔 书评(媒体评论)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让过去的永远不会成为过去,是《第三帝国》!!! ——唐德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