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栋所著的《章太炎后期哲学思想研究》通过分析现代性观念谱系与真如哲学之间的内在关系,展示了章太炎如何既建构又批判、既证成又消解现代性的基本原则,一方面给我们显示了在章太炎眼中现代性是如何充满着矛盾而自我反驳,另一方面也在建设体系的“未济”中揭示了章太炎的诸多洞见和慧识。这样来解释章太炎哲学,在学术细节上的正误如何,应该由读者来评论,但是他在总体上的创新性是肯定的。由于这种总体的论断与视角的新颖,他对关于章太炎思想的若干争论,譬如章晚年是否真是“儒宗”、他对进步观念的批评,以及章太炎哲学的归属等,也有了自己的论断;由此使得其学位论文没有流于枯涩与板滞。
《章太炎后期哲学思想研究》简介: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哲学进入了现代体系性创造之前,章太炎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最有深度的哲学家。1906年之后,章氏掀起了一场旨在确立现代主体性的哲学革命,但最终却归于失败。
蔡志栋所著的《章太炎后期哲学思想研究》着重研究章太炎后期(1906年以后)的哲学思想,探讨章氏如何从其所构建的真如哲学思想出发,通过对中国现代主体性内在包含的诸环节的建构、批判和反省,如何证成、消解以及某种形式地超越了现代主体性原则。既以此为个案,一定程度上展示中国现代性的复杂面相;又阐释中国现代哲学是如何步履蹒跚地走出它韵早先步伐的。
真如哲学最终难以成为现代主体性原财的有效辩护,一方面似乎透露出现代性的悖论,另一方面又表明,中国现代哲学需要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