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奖的童话作品,一部畅销百年的鸿篇巨制,与《王尔德童话》和《安徒生童话》齐名的儿童文学作品。瑞典皇家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拉格洛芙创作,全球经典的文学名著,世界童话史上难以逾越的伟大作品,被译成50余种文字,并被拍成电影和动画,深受全世界读者喜爱。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讲述了家住瑞典南部的小男孩尼尔斯被小精灵变成了拇指般大小。从此,他骑在鹅背上走南闯北,漫游了瑞典各地。他骑在鹅背上看到了自己祖国的奇峰异川、旖旎风光,学习了很多地理历史知识,听说了许多故事和传说。同时,他还从旅伴和其他动物身上学到了不少优点。重返家乡后,他变成了一个善良、乐于助人、勤劳的好孩子。
一个叫尼尔斯的小男孩十分调皮。有一天他得罪了一位小狐仙,被变成了一个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小人儿。他骑着家鹅,随着大雁开始了漫长而有意义的旅程。在旅行中,尼尔斯学到了很多东西,渐渐懂得了什么是善恶,也学会了同情和爱。最后尼尔斯终于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有两个可爱的主人公,一个是被小精灵变成了拇指大小的小不点的尼尔斯,一个是马丁,一只会飞的鹅。令人没想到的是,家鹅竟神奇地飞上天和大雁们一起旅行。于是尼尔斯开始了漫长而又危险的骑鹅旅行。一路上,他们破坏了狐狸斯密尔的许多诡计,从强盗山逃出来,尼尔斯差点被国王铜像踩扁,幸亏木偶帮助了他,他们打败了灰田鼠兵团,救了小松鼠……他们经历了很多事情,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到了拉普兰。后来,尼尔斯知道了变回人的方法,那就是只要能把雄鹅马丁照顾好就可以了。过了夏季,他们往回飞,飞到家里的时候,尼尔斯变大了,回到爸爸妈妈身边。
尼尔斯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个勇敢、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他明白了帮助别人是最快乐的,自己要做这样的孩子。在这次长途旅行中,尼尔斯看到了祖国的美丽风光。他增长了许多新知识,结识了许多好朋友,听了许多传奇故事,同时也经历了许多许多的困难与危险,并从各种动物那学到了不少的优点,逐渐改正了自己以前的缺点,还培养了勇于舍己、助人为乐的优秀品德。由于尼尔斯变善良了,当他重返家园时,不仅变回了人,而且成了一个勇敢、善良、乐于助人、富有责任感而又勤劳的男孩。
尼尔斯虽然身处逆境,但最终能克服恐惧的心理,并在一次次的“磨练”中变得勇敢起来。最终,尼尔斯从一个淘气、贪玩、喜欢恶作剧的小男孩变成一个懂事,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因为他懂得了给予别人帮助是快乐的!
这是唯一一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儿童小说,也是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最有名的作品,更是一部著名的集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的教育性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作为一部畅销百年的鸿篇巨制,本书将北欧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对人物心灵的陶冶巧妙地熔于一炉,成为童话史上一部难以逾越的罕世经典,是一本对孩子有深远意义的书。
【第一章】 男孩尼尔斯
名师导读
14岁的男孩尼尔斯一觉醒来,惊讶地发现自己变成了小精灵。尼尔斯变成小精灵后,为什么觉得大白鹅是他唯一的依靠?
以前,有一个大约14岁、身体单薄、个子瘦高、披着一头淡黄色头发的男孩儿。男孩儿叫尼尔斯,他平时很坏,不听爸爸妈妈的话,对牲畜、家禽等都不好。
初春的一天早上,爸爸妈妈去教堂了,男孩儿就在家里看书,看着看着,他就睡着了。等到他醒来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拇指大小的小人儿。
他想起了妈妈讲过的关于小精灵的故事,说他们会用魔法将人变小。他觉得这就是小精灵干的事儿,于是决定去找精灵谈判,想变回原来的样子。
他还听妈妈说过,小精灵常住在牛棚里,于是他就朝牛棚走去。
他来到牛棚的时候,里面的奶牛们都嘲笑他,还责骂他以前用鞭子打他们。男孩儿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状态)地爬上了厚厚的石头围墙,思索着,如果变不回去该怎么办呀?他伤心地哭了起来。
他看着成群结队的候鸟从远方飞回来。他看到大雁们互相鼓励着:“加油,让我们飞过高山!”
当大雁们看到在院子里慢慢吞吞的家鹅时,它们飞过来齐声呼唤道:“跟我们一起走,一起飞过高山。”
鹅群中有一只年轻的大白鹅禁不住诱惑(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决定跟大雁们一起飞走。伤心的男孩儿从墙头上跳了下来,紧紧抱住大白鹅的脖子,大白鹅扑腾着离开了地面。
小男孩儿一阵晕眩,为了坐得舒适一些,他不得不费了好大的力气,爬到鹅的背上去。就这样,男孩儿骑着大白鹅,随一群大雁飞走了。
飞翔了一天,大家都疲倦了,晚上他们就在一个湖边降落下来。
“今晚就要在这个地方过夜啦!”男孩心想。
来到冰天雪地的荒原,又冷又饿,男孩儿真想号啕大哭一场。
这时候,大白鹅啄住一条小鱼送到了男孩儿面前说:“这是送给你的。”
听到这么温暖的话,小男孩感动极了,他高兴地搂住了白鹅的脖子。虽然他平时对待动物们都不好,但此刻,他觉得只有大白鹅是他唯一的依靠。
此时领头的大雁阿卡走过来问大白鹅说:“你是谁?怎么会在这里?”
“我是一只家鹅,来这里是想向你们证明,家鹅也能做出一番大事。”
“好吧,那我倒要看看你究竟有什么本事。”阿卡用嘴指着旁边的小男孩儿问,“他又是谁?”
“他是我的旅伴。他·他有个好名字,叫‘大拇指’。”白鹅不愿意让大雁知道小男孩儿有个人的名字,所以临时取了一个。
“他是小精灵吗?”领头雁问。
小男孩儿站了出来,刚才大白鹅谈到他的时候吞吞吐吐(形容有顾虑,有话不敢直接说或说话合混不清)的样子让他很难受。他说:“我不想隐瞒身份,我叫尼尔斯·豪格尔森,是个佃农(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的儿子。在今天上午之前,我一直是一个人……”
他还没说完,所有的大雁急忙退后,一个个伸长脖子愤怒地朝他呜叫。
阿卡说:“请离开我们的队伍。”
白鹅赶紧劝道:“这个人可以在黑夜中对付鼬鼠和狐狸,你们谁行?”
领头雁走近了些,压住恐惧说:“如果你能担保他不会伤害我们的话,就让他今晚和大家待在一起。”
说完,大雁们就到浮冰上睡觉去了。小男孩儿和大白鹅也只好找个地方休息去了。
P1-4
经典名著读什么丛书让学生受益的四个关键词
名著,一个既古老又流行的字眼,里面既有精彩绝伦的故事和知识,又散发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感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当今青少年学生更需要名著去引导和滋养。那么,如何既让这些名著启迪学生智慧、激励学生成长,又能让学生汲取知识、兼顾学习呢?
关键词一——励志
一本书中散发着的精神力量足以影响人的一生。编委会精编了这套启迪学生心性、激励学生成长的经典名著,传递宝贵的生活阅历和成长智慧。每一章节后的“阅读鉴赏”即是教育专家对书中精神内涵的总结,全书末尾的读后感更是表达了学生读后的切身感悟。
关键词二——内涵
每一本经典名著都散发着她特有的文化内涵。如《老人与海》传达着一种不可打败的硬汉精神,《鲁滨孙漂流记》宣扬着一种奋斗不息、永不放弃的进取精神……书中的“名师导航”,即对全书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概述。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名著精髓。
关键词三——知识
学生时代是大量吸取知识、提升自我的黄金年龄段,因此,本书通过“知识拓展”让学生很容易地了解各类百科知识,拓展知识面。书末的“考点直击”收集实用性更强的考点知识,让学生为考试做好充足的准备。
关键词四——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每一章节的“名师导读”巧妙提示章节精彩内容,提出一些疑问,引发学生往下阅读、一探究竞的欲望。书中的插图更是将丰富的情节转化为可感的彩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既是对自身精神品质的滋养,又是对人文素养的提升。本套书紧密结合青少年学生的认知心理,从各个关键点引导学生,让他们快速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自己,健全自我,充实自我。
年轻的同学们,打开书,去吸收这丰富的文化营养吧!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