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同同志是右江革命根据地中后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老根据地人民称他是“右江革命不倒的旗帜”。百色起义纪念馆编的这本《赵世同画传》以文字辅助图片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赵世同同志一生的光辉历程,是不可多得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赵世同同志一生追求光明、敢于斗争、英勇善战的革命精神;看到他为革命鞠躬尽瘁、顽强不息的崇高品德;看到他坚持真理、无私无畏、廉洁奉公的高风亮节。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赵世同画传(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百色起义纪念馆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赵世同同志是右江革命根据地中后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老根据地人民称他是“右江革命不倒的旗帜”。百色起义纪念馆编的这本《赵世同画传》以文字辅助图片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赵世同同志一生的光辉历程,是不可多得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赵世同同志一生追求光明、敢于斗争、英勇善战的革命精神;看到他为革命鞠躬尽瘁、顽强不息的崇高品德;看到他坚持真理、无私无畏、廉洁奉公的高风亮节。 内容推荐 百色起义纪念馆编的这本《赵世同画传》由“生平篇”、“亲情篇”、“缅怀篇”三部分组成,以珍贵的历史图片,精当的文字,再现了赵世同崇高风范和光彩照人的一生。 目录 第一章 革命足迹 右江烽火 红旗不倒 第二章 草帽专员 发展农业生产 “两袖清风拂云天” 赈灾济民 为民伸冤 第三章 深切缅怀 “一叶一枝总关情” 共产党人的楷模赵世同 有幸跟随赵专员去工厂调查 父亲赵世同的百姓情缘 赵世同年谱 试读章节 1929年10月15日,邓小平等率警备第四大队、教导队和军械船离开南宁溯右江而上前往百色,18日下午经果德县果化区,登上果化正街码头,与在此等候多时的果德县县长黄书祥(共产党员)及县、区农协会、农民赤卫队领导人见面,黄书祥陪邓小平等视察了关岳庙、市场和正街(是当时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旧称果化为“小广州”)。黄书祥领着邓小平等进到正街48号两层楼的商铺休息喝茶水,邓小平就在这里开了一个简短的十多人碰头见面会,黄书祥向邓小平汇报了果德县及果化区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队的成立及农民运动的开展情况。邓小平听后给予赞扬和鼓励。黄书祥又说:“可惜我们武器弹药太少了,请求帮助解决。”邓小平马上说:“那我们发一些给你们。”但当日装运机械弹药的船先往上走了,邓小平只好说以后再补给你们。果然后来给了长、短枪330支及万发子弹,并于12月15日由黄书祥、黄永琪率人到平马领取后用船押运回来,在关帝庙发给农民赤卫队员。 1930年3月,邓小平从龙州经靖西、向都、果德前往东兰。邓小平一行经湖润、雷平(今大新县)与天宝(今德保县)两县交界,到达向都县北区巴麻屯。在巴麻停留3天,17日晚从巴麻出发,经思林县(今田东县思林镇)的颇烟渡口(离果化不远)渡过右江北岸,到古芬屯稍事休息。18日,由思林县赤卫军总指挥黄永达等人带路,从古芬屯出发,经果德县果化区的可恒、局良屯到三层岗。中共果德县委书记、县赤卫军总指挥黄书祥接到黄永达的通知后,立即带果德县赤卫军第三营第三连连长陈忠烈、李日初(赤卫军班长)、潘常荷(龙旧人,赵世同警卫员)等人到局良屯迎接邓小平上三层岗。 黄书祥等在局良屯迎来了邓小平。邓小平就沿着又窄又陡的石阶路登上山,一边走一边听黄书祥汇报果德县农民革命运动的情况,听三层岗赤卫军班长李日初作有关三层岗地形的介绍。走到半山腰路边的一棵大榕树下,有一口山泉水流出,李日初介绍说这口山泉叫布芒泉,就是大旱之年它也是流水不断。黄书祥说这泉水干净清甜,我每路过这里都要喝上几口过过瘾。邓小平听了很感兴趣,马上走到泉水边弯腰俯身合手捧起山泉水连喝几口,并称赞说很清甜。然后,他坐到泉边两米远的石墩上朝眼前的远山看去,感慨万分。登上狮子山,看了周边地形山貌,在山上朝果德、思林方向望去,两县半壁江山尽收眼前。西北部是思林县的林秀、真良、定广兰芳村,地形地貌和三层岗相仿连成一片,组成了一个横跨果德、思林两县的右江下游北部山区。周边的长沙、岸认、龙绕、布甘、那袍和感桑等是“二层岗”,东西长50多千米,南北宽达15多千米,是战略要地。邓小平边走边看,然后对黄书祥说:“怪不得你总指挥把县的赤卫军总部搬迁到这里来。” 视察三层岗后,邓小平一行人来到了琴鲁屯李日初班长的家。此时,赵世同在李日初家负责安排安全保卫后勤等工作。赵世同安排琴鲁、巴丁的赤卫军到各路口及山口要道站岗放哨,并在李日初家安排午饭。邓小平伸出手与赵世同等亲切握手。赵世同说:“从第一次见您到现在已经六个月了,我们难得见您呀,邓政委。”黄书祥招呼邓小平等就坐在一张四方木桌边吃饭。只见桌上摆有一大碗南瓜,一大碗饭豆,一碗野菜。在晒场也摆了几桌,其他同志就在晒场那里吃。邓小平边吃饭边问李日初及其父亲,屯里有多少户多少人,有多少赤卫军战士,有没有妇女参加。邓小平鼓励大家一定要和反动派斗争到底,才能获得人身解放。午饭后,黄书祥、赵世同、陈忠烈、谭晋等又陪同邓小平视察了巴丁、巴独、那荣、那罗、圹帅。下午五点钟左右,邓小平要回思林,黄书祥、赵世同等十几个人护送他到两县边界的平牛屯。 P10-14 序言 赵世同同志是右江革命根据地中后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老根据地人民称他是“右江革命不倒的旗帜”。右江革命老根据地在战争年代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正如人们所说的,它坚持的时间最长,作出牺牲最大,为革命培养和输送了许多英勇善战的指挥员和大批有丰富经验的干部。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英烈们,在20多年的艰苦斗争环境中前仆后继,革命红旗一直不倒。右江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够坚持得那么久,正是因为这里有像赵世同同志这样一批忠于革命、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坚强革命者。 红七军主力北上后,桂系军阀一万多正规军和各地民团武装,向右江革命根据地大举进攻,他们采取“分进合击,长驱直入”的战术,对各个革命据点进行疯狂残酷的“围剿”,叫嚷“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妄图把刚刚组建起来的红七军二十一师扼杀于摇篮之中,一举扑灭革命根据地的烈火。右江革命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韦拔群、陈洪涛牺牲后,右江根据地党组织仍坚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正如老同志所说的:韦拔群虽然牺牲了,但许许多多的韦拔群又站起来了。为了右江人民的解放、全国的解放,坚持斗争到最后胜利的中后期领导人有黄松坚、赵世同、黄举平、黄唤民等等。他们肩负起历史使命,肩负起领导整个右江地区革命斗争的重任。在他们的组织、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得到恢复和发展,直至革命胜利。先烈们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悲壮、惨烈的故事,涌现了许许多多英雄人物。 赵世同同志是一位红七军老战士,是1926年参加革命,1929年入党的老党员,他几十年如一日,出生入死,为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艰难的斗争岁月里,他胸怀远大的革命理想,坚定必胜信心,凭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在右江地区和桂黔边区长期坚持革命斗争。他的足迹踏遍了右江河谷、东巴凤的高山峻岭、黔桂边区的壮族、布依族、苗族、瑶族山寨。为了宣传革命、组织武装斗争,他舍生忘死、奋斗不息、战斗不止。他不愧是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有江革命根据地的优秀领导人之一。 这本书,生动地再现了赵世同同志一生的光辉历程,是不可多得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在书中我们看到赵世同同志一生追求光明、敢于斗争、英勇善战的革命精神;看到了他为革命鞠躬尽瘁、顽强不息的崇高品德;看到了他坚持真理、无私无畏、廉洁奉公的高风亮节。 20世纪是中国伟大的历史变革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丰功伟绩。正是伟大的时代,造就了灿若繁星的英雄。这本书,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了解右江、了解社会、激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和统一,弘扬民族精神的一份珍贵材料。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对激励当代人的斗志、促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会产生积极影响。 本书的作者、编者们的一番苦心和辛勤劳动,是难能可贵的、值得称道的。愿以为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