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材、吴调侯编著的《古文观止/线装经典》所选文章代表了中国古典散文的最高成就,是品味古文精品和了解古文发展轮廓的最佳读本。正因为《古文观止》所具有的鲜明特点,使其在问世后的三百多年里,成为最流行、最有影响力的初学古文选本,常作为私塾及学堂的启蒙读本,几乎家家必备,海内风行。时至今日,其通俗性、权威性仍难以动摇,依旧是首选的普及性古丈选本,更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学习古文的必备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古文观止/线装经典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吴楚材//吴调侯 |
出版社 | 晨光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吴楚材、吴调侯编著的《古文观止/线装经典》所选文章代表了中国古典散文的最高成就,是品味古文精品和了解古文发展轮廓的最佳读本。正因为《古文观止》所具有的鲜明特点,使其在问世后的三百多年里,成为最流行、最有影响力的初学古文选本,常作为私塾及学堂的启蒙读本,几乎家家必备,海内风行。时至今日,其通俗性、权威性仍难以动摇,依旧是首选的普及性古丈选本,更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学习古文的必备书。 内容推荐 吴楚材、吴调侯编著的《古文观止/线装经典》选入二百二十二篇。宋代十三家,王禹傅两篇,李格非一篇,范仲淹两篇,司马光一篇,钱公辅一篇,李觏一篇,欧阳修十三篇,苏洵四篇,苏轼十七篇,苏辙三篇,曾巩两篇,王安石四篇。重点突出了欧阳修、苏轼,其次为苏洵、苏辙、王安石,这大体是符合各家成就高低的。按年代为经,作家为纬,从古到今按时间顺序排列,不仅令人读来能感到散文的发展变化,而且便于查找。此外,编选者还对这些散文作了评注。 目录 先秦文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石碏谏宠州吁 臧僖伯谏观鱼 曹刿论战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宫之奇谏假道 子鱼论战 寺人披见文公 展喜犒师 烛之武退秦师 蹇叔哭师 齐国佐不辱命 楚归晋知罄 吕相绝秦 祁奚请免叔向 季札观周乐 子革对灵王 吴许越成 祭公谏征犬戎 召公谏厉王止谤 展禽论祀爰居 叔向贺贫 王孙圉论楚宝 春王正月 宋人及楚人平 虞师晋师灭夏阳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晋献文子成室 苏秦以连横说秦 司马错论伐蜀 邹忌讽齐王纳谏 颜镯说齐王 冯谖客孟尝君 触龙说赵太后 乐毅报燕王书 卜居 宋玉对楚王问 秦汉文 谏逐客书 过秦论 文帝议佐百姓诏 论贵粟疏 狱中上梁王书 五帝本纪赞 项羽本纪赞 秦楚之际月表 伯夷列传 屈原列传 游侠列传序 太史公自序 报任安书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 李陵答苏武书 诫兄子严敦书 前出师表 六朝文 陈情表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北山移文 唐文 谏太宗十思疏 为徐敬业讨武曌傲 滕王阁序 春夜宴桃李园序 吊古战场文 陋室铭 阿房官赋 原毁 杂说四 师说 进学解 圬者王承福传 讳辩 争臣论 与于襄阳书 送孟东野序 送李愿归盘谷序 送董邵南序 祭十二郎文 柳子厚墓志铭 驳复仇议 箕子碑 捕蛇者说 种树郭橐驼传 梓人传 钴铒潭西小丘记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宋文 待漏院记 岳阳楼记 谏院题名记 义田记 朋党论 纵囚论 梅圣俞诗集序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秋声赋 泷冈阡表 管仲论 辨奸论 刑赏忠厚之至论 范增论 贾谊论 晁错论 喜雨亭记 凌虚台记 放鹤亭记 石钟山记 前赤壁赋 方山子传 六国论 上枢密韩太尉书 寄欧阳舍人书 游褒禅山记 明文 送天台陈庭学序 阅江楼记 卖柑者言 深虑论 豫让论 象祠记 报刘一丈书 吴山图记 沧浪亭记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徐文长传 试读章节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隐公元年》 【题解】 《左传》一般认为是由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这部史书系统而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左传》不仅具有史料价值,文学价值也很高,尤其是书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引人入胜。 《郑伯克段于鄢》讲述的是发生在春秋初期,郑国统治集团内部争斗的一个历史事件,反映了统治阶层钩心斗角、互相打击的矛盾冲突。 【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①,惊姜氏,故名日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日:“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日:“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日:“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日:“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日:‘凭庸,将自及②。”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日:“可矣,厚将得众。”公日:“不义不呢,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日:“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人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日:“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日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日:“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⑧之!”公日:“尔有母遗,紧我独无!”颍考叔日:“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日:“君何患焉!若阙④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公从之。公人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日:“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⑨及庄公。《诗》日:‘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注释】 ①寤生:指胎儿出生时脚先出来,即逆产。 ②自及:自己赶上(将要发生的灾祸),即自取灭亡的意思。 ③遗:赠与,赠给。这里是带给的意思。 ④阙:通“掘”,挖。 ⑤施:延伸。这里有“影响”的意思。 ⑥锡:通“赐”。 【译文】 当初,郑武公娶申国之女武姜为妻,武姜为郑武公生庄公和共叔段。因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故而使武姜受惊,所以武姜为庄公取名寤生,也因此对他十分厌恶。相反,武姜十分喜爱小儿子共叔段,想要立共叔段为太子,且多次请求郑武公,却均遭拒绝。 待庄公即位后,武姜又请求庄公封制邑给共叔段。庄公回答说:“制邑地势十分险要,之前虢叔曾在那里丧命。倘若您选择其他地方,我一定答应。”于是武姜就请庄公把京邑封给共叔段,庄公应允,使共叔段居于京邑,国人因此称共叔段为“京城太叔”。 、 大夫祭仲进言道:“假若分封的都城城墙超过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隐患。先王例法:大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小都邑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有违先王例法,如不更正,就会置您于不堪的境地。”庄公答道:“武姜想要如此,我如何才能避祸呢?”祭仲回答道:“武姜的欲望哪里有满足的时候!不如早做打算,以防止事态恶化。假若事态蔓延下去,到时就难以控制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难以根除,何况您的爱弟?”庄公说:“不公正不合理的事情干多了,必然自取灭亡,故且静待事情发展吧。” 不久之后,太叔将郑国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暗中归于自己管辖区内。公子吕对庄公进谏说:“国家无法容忍一地二主情况的存在,您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假如您想让位于太叔,那么请允许我去侍奉他;假如您不打算让位,那么就请您想办法除掉他,以防止百姓心生二意。”庄公却说:“用不着,他会自取灭亡的。” P10-11 序言 诗文同源。古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绚丽奇葩,与诗歌一样出类拔萃,风姿绰约。古文是古代散文的通称,为我国古代的主要文体之一。从先秦至唐宋,再至明清,古文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选本可谓浩如烟海。 先秦时期的《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散文集。春秋战国时代,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精彩纷呈的诸子散文随之出现,《左传》与《战国策》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秦汉时代,出现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等人一同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宋时,由于欧阳修力倡古文,再加上苏氏父子相应和,古文日渐占领文坛。元明清时期的古文继承并发展了唐宋古文运动的精神,其中明代出现了以“前七子”和“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主张“性灵说”的公安派等,清代影响最大的古文派别则是桐城派。 在众多的古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最有影响的一部。它最初由清人吴楚材、吴调候选定,人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包括《左传》34篇、《国语》11篇、《公羊传》3篇、《礼记》6篇、《战国策》14篇、韩愈文24篇、柳宗元文11篇、欧阳修文13篇、苏轼文17篇、苏辙文3篇、王安石文4篇……共222篇。 《古文观止》中的“观止”二字,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国的公子季札在鲁国赏周乐,至《韶》舞,赞叹道“德至矣哉!大矣”,认为无美不具,遂言“观止矣”。书名为“观止”,意为尽善尽美,无以超越。其所录文章大都是各个时代的名作选段,通常出于名家之手,多为语言精练、脍炙人口的佳作,既有长篇大论,又有精美短文。体裁以散文为主,兼顾骈韵二体,囊括史传、策论、赠序、游记、诏书、奏章、檄文、墓志、祭文、论辩、书信等,全面反映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概貌和辉煌成就,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其中,汉代以前的文章占《古文观止》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二吴有意加重它们的分量,是为了使读者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散文的源本,以便打好根基。对于汉代及以后的文章,二吴则集中选择汉文及唐宋八大家文。当然,本书亦有一些文学价值不高、八股气息浓重的文章入选,这主要是为了适应科举考试时做策论的需要。 《古文观止》之前的古文选本,大多受昭明太子萧统《文选》的影响,以条目为主线,分类繁琐,不便于阅读和使用。而《古文观止》以时代为纲,以作者为目,将同一作者的各类文体的作品集萃于一处,方便查阅。因此,自问世以来的三百多年间,《古文观止》一直被作为私塾、学堂的古文启蒙读本,风行海内,有时甚至到了家家一本的程度。时至今日,《古文观止》的影响仍然很大,仍被视为普及性古文选本的首选。 为了帮助广大古文爱好者更好地理解《古文观止》一书,编者特意在原著基础上,精心选文一百余篇,辑成此书。本书将原文、注释、译文融为一体,附以简明扼要的题解和评析,并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以及写作特点进行了精辟透彻的分析,以期读者能更好地感受古文的典雅风采。此外,编者不但删去了原书中晦涩、腐旧之作,还将选文按时代发展顺序进行了重新编排,使读者可以条理分明地欣赏美文。 最后,编者衷心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书,理解古文的内涵和精义,领略古代文人超凡的才华和深邃的思想,继而为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喝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