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书五经”的乐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孔子与子贡》、《读书中寻找快乐》、《我爱听前苏联歌曲》、《伫立在王昭君墓前》、《庄子的思想》、《坦然人生》、《沧桑岁月》、《望夜空》、《伟大的母爱》、《父爱如山》、《汶川地震带来的震撼》、《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海的那一边》系三明市台联会长叶劲光的散文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的那一边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叶劲光 |
出版社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读“四书五经”的乐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孔子与子贡》、《读书中寻找快乐》、《我爱听前苏联歌曲》、《伫立在王昭君墓前》、《庄子的思想》、《坦然人生》、《沧桑岁月》、《望夜空》、《伟大的母爱》、《父爱如山》、《汶川地震带来的震撼》、《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海的那一边》系三明市台联会长叶劲光的散文集。 内容推荐 《海的那一边》系三明市台联会长叶劲光的散文集,收录了很多台湾同胞在大陆奋斗的历程和作者自己的旅游感想及对历史的感悟。 《海的那一边》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发行。 目录 第一辑 我的父老乡亲 商海搏击显风流 ——记福建永加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诚怀 传递海峡两岸同胞的心愿 ——记三明奥运火炬手杨慧莲 挚爱这片沃土 ——记永安佶鼎精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博仁先生 岁月悠悠情深深 情系故土谒祖圆梦 ——台湾大学教授汤耀中回乡记 赤子心两岸情 ——记尤溪籍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陈大络 激情燃烧的钢铁人生 ——记三钢烧结厂机修车间综合工段工段长李巍 身在台北梦绕明溪 跨越时空的追忆 我种树感到快乐 ——记沙县八晁林业科技公司经理刘金城先生 明月何时照我还 从台湾来的女孩 香鱼,香飘北京奥运 ——记清流嘉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承哲 礼品,写出灿烂的人生 ——台籍同胞盘政平的故事 抓住永安腾飞的契机 ——记永安夜蓝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庄罗仁 台湾糕饼三明情 ——记莲生台湾糕饼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大业 未来市场在大陆 ——记三明英韵茶庄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金英 往事如烟 洒下希望的种子 ——记明溪嘉城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嘉城 台兰花开两岸香 ——记清流森源兰蕙园艺公司董事长吴森源先生 客家妹子三明情深 ——记台湾中华生产党主席卢月香 我愿在三明扎下根 ——记尤溪清境农场有限公司董事长邱耀镇先生 第二辑 明台情深 再访故乡——宝岛台湾 张克辉先生的三明情 ——张克辉先生出席第三届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记 发挥三明优势拓展两岸合作 ——记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先生参加三明林博会活动 连战与大田县魁城村连氏宗亲 两岸三通梦想成真 马英九的祖先与清流 让山区孩子背上名牌书包 ——台胞庄绍生、陈德龙助学捐赠仪式侧记 一块闪光的金牌 三明台商投资区——即将展现的瑰宝 ——写在三明市台商投资区成立之际 萧万长先生的宗亲情 三明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前国民党副主席林澄枝夫妇访问三明记 两岸同根同祖巫氏血脉相连 ——宁化巫氏宗亲组团赴台访问记 三明市经贸文化交流团赴台交流 沙县小吃名扬四海 家乡来人格外亲 台商吴亦荟向三明灾区捐赠T恤衫纪实 宋楚瑜妙语新解“三明” 三明林博会——展示海峡两岸林业的舞台 第三辑 三明,人才辈出的热土 凝视三明 苏作华——从少林僧人到知名校长 谢鹭——三明走出的军旅歌手 在化学领域星光闪耀的池汝安 陈景润在三明的日子 三明邓龙扬名美国 在对台战线上叱咤风云的张铭清 爱心使者——林瑞班 三钢闽光擎天一方 三明,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基地 三明走出的外交家——宋涛 张静初——永安升起的电影明星 三明,特色农业在崛起 第四辑 旅游畅想曲 长安随想 悠悠古镇话峡阳 啊,呼伦贝尔大草原 满洲里,奇特的边境小镇 激情延安 大西北情怀 向往大海 走进传奇名镇——赖坊 北大荒——让人震撼的土地 牧童的歌声在荡漾 第五辑 谈古论今 东施效颦有何错 读名著《飘》有感 读“四书五经”的乐趣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孔子与子贡 读书中寻找快乐 我爱听前苏联歌曲 伫立在王昭君墓前 庄子的思想 第六辑 心灵感悟 坦然人生 沧桑岁月 望夜空 伟大的母爱 父爱如山 汶川地震带来的震撼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我的未来不是梦 从胖子包子店想起 静坐常思己过 学会感恩 让生活浪漫而又现实 让时间抚平心灵创伤 做一个有品位的人 后记 试读章节 出生于1975年的台商高诚怀今年仅34岁,他的籍贯是台湾台南人,从小在福清长大,1992年,他随父亲到台湾定居,三年后回到大陆投资办企业。仅仅十多年时间,他不仅把企业办得红红火火,在商海中崭露头角,学业上也有所成就,先后取得了本科、硕士文凭,并即将成为博士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997年,高诚怀从厦门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后,先到上海证券公司工作,但不满一年就辞去这份工作,来到沙县创业。年轻气盛的他凭经营理念从家族中融到了来自台湾的人生第一笔资金1000万元,踌躇满志地展开了首次创业:250万元投资沙县和他人合作经营生猪养殖,250万元投资汽车维修业,200万元投资食品业。阅历尚浅的高诚怀很快受到重创,汽车维修业没有起色,食品业失败,生猪养殖不理想,严酷的事实给了他当头一棒,融来的资金几乎如泡沫般消失。商海漂流,也让他深深体味着“海水”的汹涌。高诚怀深深感悟到:自己的文化积淀亦有些贫乏,需要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1999年,他参加统考,顺利进入福州大学攻读企管硕士。他想在大学殿堂内,一方面,完善自己已经与时代脱节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借此机会,静心思考,寻找人生的另一扇门。 高诚怀把自己调整到积极的状态上,除了博览群书,更多的是反思。反思自己过去的成功与失败,静静的调整自己的每一根神经。当把自己的心态完全调整到积极的状态上时,他突然发现,空气是清新的、天空是蔚蓝的。两年半的硕士生活,教会了他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看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高诚怀又以饱满的热情重新投入商海。这次,他总结了经验,抓住了很好的机遇,从医疗设备和健康体检这一行业着手,采用快进快出的策略,迅速见成效,取得了成功,收到很高的效益,不仅积累了资金,而且再次顺利融资,成立了福建永加实业有限公司,自己担任总经理。 2003年,高诚怀获知沙县高砂茶果场1500亩欲转让,激发了他发展农业事业的信心,立即出资购买了高砂茶果场。他瞄准了高效农业这大有可为的崭新舞台,农场定名为“三高有机农场”,就是要高起点、高规格、高效益,总投资930万元。农场建设伊始,他就把环保列为重点建设,投入六十余万元建设沼气处理系统工程等环保设施,又每年投入10万元,成立由浙江农科院专家、沙县农校、农科所农业专家,法律顾问、会计师组成的专家组,各负其责,解决农场发展中的各种难越。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茶果场变成了现代生态农场,500亩外山场种上了杉树、桉树,内山场成了花果山,有全省最具规模的东魁梅优质果园,有6000株脐橙、早温蜜橘,有3000株花柰、蜜桃、黄花梨。300亩的笋竹园里,除了雷竹、高节竹,还种植了七十余种黄金碧竹、紫色竹等珍稀名贵竹子。山上种果,山腰养猪,山下种菜植树,水面养鱼,“猪一沼一果(树)一鱼”模式,池塘波光粼粼,竹林郁郁葱葱,柳树随风轻摆,梨花赛霜胜雪。在曲折的山间小道兜兜转转,赫然看见山谷中藏着如此美景,不禁让人赞叹“好一处世外桃源”,“这里真是一座绿色银行,生态农业既富了百姓,又美了环境。”参观过的客人不禁赞叹道。 走近在半山腰的两万平方米猪舍里,一群群优质种猪悠闲地听着音乐。作为年可出栏生猪18000头以上的大型养殖场,居然没有猪粪成山,污水四溢,蚊蝇飞舞,臭气熏天的场景。原来冲洗猪栏的水都在地下,为了杜绝污染,公司在地下建设了1500立方米的密封型沼气池。在这个密封的沼气池中,经过人工分拣和化学分解后,沼气用于日常做饭,沼液污泥用于施肥,处理后的清水就顺山势流到山下的35亩池塘中,用于鱼塘增氧。 颇具规模的特色农场,社会各界高度评价,福建省环保局将农场列为有机食品生产试点基地,三明市农办将农场列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永加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社会养殖发展模式,引导和吸收周边农户饲养优质瘦肉猪。公司通过产业化经营成功带动农户六百二十多户,为农民增加收入近千万。P2-4 序言 读三明作家叶劲光的散文集《海的那一边》,犹如饮品潺潺而来的山泉,给燥热的身心赢得晶莹透彻般的绿波荡涤。叶劲光的第一本散文集《凝望海峡》,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本书由我编审,我对他朴实而具质感的行文颇为推崇,同时被他笔下人物的奋斗轨迹和富有哲理性的思考深深感染。这些年间他又不停地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散文、通讯、随笔等文学作品,是一个在文坛辛勤耕作、颇有收获的作家。 《海的那一边》收集叶劲光近年创作的散文八十余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读后感受很深。他在不同的时问、情境中观察和感受人生,情感皆倾注于文。我在读过这些散文以后,印象最深、感受最多的是作家对台湾同胞的深厚感情,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深切关注,面对大自然时的人生感悟,那种试图在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之间找到一种相通,一种互为对象内容,彼此认识理解的努力。正是因为这些努力及其所达到的深刻程度,叶劲光的散文才具备了个性的特征,具有了既有丰富内容,又可资读者咀嚼的内涵。 读叶劲光的散文,境界阔大,笔力雄健,别具一种壮美。他以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撷取日常生活的细节,自然凝练,不矫揉造作,叙述近于原汁原味,想象独特,见解精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在平和中有一种内在的质感和力度,使人品出了意境韵味;而某些显然是记述经历的文字,就明显表现出写作的痕迹来了。苏轼在论及文章时,曾经说:文章,就应当像山涧的溪水,要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形式若是脱离了有价值的内容,就没有多少意义了。当然,瑕不掩瑜,叶劲光的散文,整体而言,是虔诚而认真的,在面对大自然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社会文化精神和世事人生取向,颇特别,有价值。 路枫 2010年12月18日 后记 散文,言近旨远,感情真挚,意境隽永,形式活泼,是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文字体裁。每读一篇精美的散文,我面前就仿佛展现一个神奇的世界,不仅可以增知益智、陶冶情操,而且可以丰富生活、愉悦身心,不啻是一种精神享受。 俗话说,只要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多年撰写散文,虽然没有取得什么突出的成绩,但也能聊以自慰了。我所以选择散文作为创作的主要方式,是因为散文能适应我的情感要求,在海峡两岸交往越来越频繁的今天,我需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而散文这一开放的、飘动的、放松的文体,能帮我的忙,能帮我在八方游思中尽兴地独语与诉说。长期从事对台工作,常常遇见父子、母女、夫妻、兄弟、姐妹祈望早日亲人团-聚的情景,我从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恻隐之情,祈祷台湾早日回归,让亲人早日团聚,也因此坚定了我撰写对台散文的决心。 这本文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是我学识上日益增厚的濡养品行见照,是我文化远行的修行结果。多年来,我生命的流程与文化的步履,始终让我既舒展又沉重,舒展与沉重驾驭着我的思考,促成我生命的参悟与心灵的涤荡,化成一行行文字——记录了我对两岸故事、生命审视、情感缅怀、历史文化、山川古迹的深切体悟,体现了我对生命与世界的终极思考。我想到了岳飞的《满江红》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撰写对台散文三十年已过去了,祖国尚未统一,我已白了少年头,任重道远,莫等闲,我将痴心不改,依然提笔撰写对台散文。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一定还有许多的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10年12月3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