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灯火阑珊处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明忠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屠龙刀下

第一次接受国家级电视台采访,龙飞竟然像个初登戏台的青年学徒,看着那亮闪闪的摄像镜头,额前一阵阵眩晕,眉头发颤,语无伦次,一副听天由命的神情。记者笑笑,说:“龙老师,我们慢慢拍,不急。恭喜您哟,恭喜您迎来了艺术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叶姗笑龙飞,束上英雄结,很有李连杰的韵味,《少林小子》正在开演,你这专访一播就是大明星了。龙飞心里明白,这不是害怕采访,而是激动,爱的阳光突然笼罩而来,能不头晕目眩?演川戏最得意的就是在江津地区的戏台上走了几遭,舞龙是坐了直升机,直接从县城空投到了国家级的艺术殿堂啊!特别是媒体采访报道,让龙飞扬眉吐气,找回了被追捧的感觉,成功的鲜花、掌声的热浪让人心潮澎湃。名角的荣耀在沉睡着醒来,舒枝展叶,生长着一片青翠碧绿万紫千红。

雄浑的鼓乐像顷顷波涛澎湃而汹涌,袅袅云烟之中,龙飞鱼跃空翻飞身而起,接住“霍霍”旋转的龙珠,铜梁龙随即呼啸腾跃而来。舞龙人奔跑跳跃灵动矫健,身手不凡。龙身哗啦啦流淌,穿波戏浪,耀眼的金辉闪烁出一道道炫目的神光。啊,还有,还有!全场观众瞪大了眼睛。这龙长,真长,来来往往穿梭回环就要铺满舞台,龙尾依然没有出现。掌声经久不息一波接一波,不停地冲击评委意志的天平,就连贵宾席上的副总理和国家文化部部长也忍不住站了起来,欢呼叫好。得分远远高出第二名,铜梁龙夺冠已经没有悬念。

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吴成章耳热心跳。东部三省的艺术研究所都邀请龙飞去教龙舞。北京舞蹈专家龙心,推荐铜梁赴泰国扎制春节灯会的龙灯。经费算下来近二十万元,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他高兴地对龙飞说:“这就叫枯木逢春,梅开二度。你的舞台艺术真的迎来了第二个春天。铜梁龙舞场面宏大,气势雄壮,最能渲染佳节盛典的气氛,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肯定是包赚不赔的朝阳产业。”

事业前景金光灿烂,吴成章特别兴奋。这次,他带着儿子一道出行。十年前,儿子只有六岁,身高不到一米,现在,已经是翩翩少年,和父亲一般高了。以前,不敢和儿子相聚,担心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前途,现在,不幸都随烟雾散。几天相处,儿子不再怯生生地看着生父,毕竟血浓于水啊,父子俩感情一天天融洽。吴成章心花怒放,当着儿子的面,给王馨打电话,宣布马上复婚.

走上决赛的红地毯,铜梁人心情激越,把一条大龙舞得风生水起,精彩迭现。大家齐心奔向一个目标,捧过副总理手中金光灿烂的冠军杯。玩舞得心应手,人龙浑然一体,欢快流畅,炉火纯青。马上就下场了,观众的掌声越来越激烈,越来越火爆。“高盘龙”旋律缤纷摇曳,大龙回头张望恋恋不舍,龙尾遒劲一甩云烟袅袅。龙飞马步圆场,导引着大龙流水般退场了。掌声、欢呼声铺天盖地而来,像千万战车轰隆隆滚过茫茫大地。龙飞忍不住笑出了声,两眼充盈着感动的泪水,心里涌起一阵阵甜蜜的颤栗。生命在一瞬间灿烂辉煌起来了,龙飞就是那一飞冲天的巨龙,在茫茫云天逍遥遨游。

就在这节骨眼上,出事了:一通汗水打湿了木地板,舞龙人像喝醉了酒,脚步踉踉跄跄,溜来滑去东倒西歪踩不准节奏,龙身皱褶扭曲拉拉扯扯。不知是谁紧张得双腿抽搐痉挛,一脚踩在龙身上,“喀嚓”一声,龙衣扯烂,现出一圈圈竹篾,要不是几根鸡肠带连着,真正是碎尸万段了。

吴成章“呼”的一声站起身来,铁青着脸,不住地用拳头擂着掌心,一遍又一地叹息:“江春临,江春临!老顽固,老顽固!成也是你,败也是你!”

那天,灯光球场龙舞一结束,江春临气鼓鼓就走。吴成章连忙跑去拉住地:“江老师,走哟,去喝杯酒。”

“我不去!你喊欢喜去。”江春临头也不回,挣脱他的手,走得更快了。

“咦,江大师,你不得了哟?”

江春临停了脚步,转过身来,等吴成章走拢了,语重心长说道:“如果你相信我,就让我亲手制作比赛的龙。我在龙脊和龙腹上拴上鸡肠带,增加韧性,保证不会出意外。龙身着色,我亲自熬牛胶,配料,调色,保证不怕雨淋。扎龙的材料不能随便改,因为,手艺人靠的就是手上功夫。用编织带和铁丝,就不用篾条了,这是偷奸耍滑,投机取巧。欢喜为啥子喜欢新板眼?他想改变铜梁龙的血缘,想贴上他的招牌。篾条编扎,篾签彩绘,绵纸捆绑,这是铜梁龙的艺术个性,如果改了,传统工艺就失传了。”  

接下来的情形就有些人事全非了。商人们全都毁了约,说话似乎还统一了口径:你这龙漂亮精致却容易破碎,办喜事不吉利。吴成章无奈地笑着,一遍遍重复那句老话:“谢谢,以后合作,保持联系。” 

……

P188-190

后记

关于神龙文学的杂想

田珍颖

一场舞龙,是经历三年饥荒后的铜梁人,在得到些许救助后的大释放。舞龙人饥饿着躯体,踉跄着步履,却依然奋力旋转腾挪,与火纠缠,与龙俯仰,让一条没有情感、没有生命的龙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乡亲们与龙共舞,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期盼好光景明日即到,直到火龙涅槃,火阵烧红夜空。

这是长篇小说《灯火阑珊处》中的一个场面,读时令人感慨唏嘘,热泪横飞。

用场面结构故事,是小说的一大特点。一个场面就是一段历史叙事的高潮或终结:抗战胜利时那场惊动朝野的舞龙庆典,新政权曙光中共产党人的壮烈牺牲,大跃进中一名女干部带领最穷的农民们的凛然抗争, “文革”时喧闹的斗争会上各色人等的斗智斗勇,百龙盛会上,中华龙舞异彩纷呈的空前盛况……当这些场面连缀成铜梁人的漫长经历时,历史就从这些叙事中展现并演进它的全貌。历史叙事就这样毫无痕迹地提升了乡土叙事的重大性,给乡土叙事以深邃厚重和坚实支撑。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铜梁人李明忠笔下的铜梁龙,其翻云覆雨、飞腾沉浮,无不承载着铜梁的历史和文化。执著地坚守乡土文化,使这部三十余万字的小说,处处弥散着铜梁人的气息。

那民俗民风的一招一式,毫不走样地浸透着铜梁人自古以来的信仰和操守,那神秘文化的覆盖,连花草鸟虫、风雨雷电也都在作者笔端,随人物的命运自由挥洒,在诗歌的吟唱中,韵律自远古袅袅飘来,气息中都有祖先们的遗留。古调新弹,韵味深长而悠远。这一切都为曲折的故事和众多的人物,铺展了一个氛围,还原出一幅铜梁的乡土特色的风情画,使得作品如此的神奇浪漫、绚丽多彩,撩人兴味。

最令人心动的是语言。一种能读来上口的蜀地语言,飘逸潇洒,舒卷自如,当紧则紧,当缓则缓,紧缓交错中,或悲愤,或激越,或幽默,并时而笑中带泪,又时而泪中含笑。这语言,是乡土文学最得力的支撑点,但或许也会是乡土文学最后的支撑。  蜀人之语,自然在蜀地长成。试想,写山川均为蜀的铜梁,没有了这种蜀之语,将会是怎样的光景?作品中,江春临的从容、老到,欢喜的显摆、莽撞,吴成章的执著、坚毅,叶珊的文雅、细腻,龙飞的率真、豪爽,无不绘声绘色,区分明显,又都洋溢着独特的蜀地色彩和蜀地芬芳。当然,纯粹的蜀地土语,未必能让铜梁之事知晓于天下。于是,就有了一种古已有之的文化穿越——借鉴,互动。前面已经说到,《灯火阑珊处》的语言朗朗上口,这并非蜀语之独有,而是作者对古典文学和曲艺语言的“拿来主义”,显示出了深厚的学养和浓浓的书卷气。他的场面描写,汪洋恣肆,铺张扬厉,使我们追溯到汉赋的穷形尽相,波澜壮阔、雄厚充沛的气势扑面而来,和龙舞的排山倒海、恢宏壮丽交相辉映,和人物命运的花开花谢、跌宕起伏息息相关。他的故事叙述,可以追溯到唐宋之时的“说话”——即“说话”之始,是要面对观众的,因此,语言的精彩成为说话人的“绝技”。读《灯火阑珊处》,觉出作者深悟“说话人”之要领,虽全书为第三人称叙事,读者却时时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存在——他会招呼你走入某个境界,也会导引你品味一种精神,或是以他的爱憎影响你,说服你,感动你。明朗中有含蓄,叙事中有抒情,婉约中透出豪放,雄浑遒劲,豪放中见曲折,委婉动人。总之,在这三十余万字的宏大叙事之中,作者处处隐形却又无处不在的“形象”,总能近距离地贴近你,磁石般抓住你的心,让你欲罢不能,爱不释手,让你对他描绘的人物、事件游离不得,疏远不得。乡土语言在吸取各式语言之后,激荡交融,互相辉耀,缤纷多姿地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神韵,使得乡土叙事产生了巨大的表现力和承载力。

《灯火阑珊处》所涉,远至古代,近至改革开放,尤以后半部令人眼花缭乱。因为,都市文化随改革之风,吹拂乡土大地,都市的许多符号,也标立于农村广漠的土壤上。霓虹灯的闪闪烁烁,歌舞厅的灯红酒绿,乡土上年轻一代对新信息、新生活不可遏止的向往,都使乡土文化依赖的农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颠覆状。

那么,现实中都市文化对乡土文化的浸漫,是否意味着“乡土中国”这类文学的终结?当铜梁舞龙人的后代,也开了歌厅,也跃入了商品经济大潮之中时,铜梁人对文化的向往,其趋势,是否就是都市化?

《灯火阑珊处》对这种时代转折中的文学衍化,似也在探索之中。当铜梁龙冲破阻遏,走进省城、舞向国家大典、舞向世界大舞台的时候,是否就是这部乡土小说向读者诉说的乡土文学的归宿?

至此,忽然又想起鲁迅。这位在文学史上被称作乡土文学创始人的巨匠,他并没有太多的乡土文化的经历和积累;而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鲁迅被称之为“乡土文学”的作品,其读者大多数是都市人。这些所感,倘列为课题,都深而又广,非微小之本文所能承载的。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由非巨匠者所思考的,即:乡土文学也非壁垒森严,不可穿越。如今的世界上,还有什么不能交叠、不能相融乃至不能变异的呢?

目录

二月二,龙抬头

血泪悲歌

龙灯盛会

灵蛇起舞

鹞子翻身

受降

暴风雨

龙虎斗

斩龙垭

端甑子

隧道里

鱼趣

双龙出海

篾匠

火龙涅榘

电灯亮了

龙飞

宰杀证

雪飘除夕

口碑流传

脱白

春雷

破壁腾飞

故事新编

屠龙刀下

在生活的焊接处

昨夜星辰

新闻

近龙得福

龙之吻

赶龙下海

阵痛

悲喜鹅岭

散伙

百龙汇

龙之悔

起舞塞纳河

跋一:神龙舞翩跹玲珑闪异彩

跋二:关于神龙文学的杂想

作者后记:我写《灯火阑珊处》

内容推荐

李明忠的《灯火阑珊处》是一部独具特色的优秀小说。

小说以工艺大师江春临的人生经历贯穿整部作品,串起优美动人的场面、风俗描写和一大批人物,概括了半个世纪以来铜梁的历史、龙的腾飞和社会的变革。从抗日战争胜利时在陪都重庆的庆典上,铜梁龙轰动朝野,到新世纪初全世界华人圈的百龙盛会,并走出国门,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做精彩表演,时间跨度达半个多世纪。书中既描述了铜梁龙的兴衰,又写了江春临等老艺人的传承与固守,还写了吴成章、叶姗、龙飞等新一代传人的革新与创造。作品最重要的特色与价值,在于对铜梁龙制作与表演具有独特民俗意义的描述与开掘。铜梁龙舞已列入国务院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江春临和龙飞的原型,分别是龙灯制作工艺和龙舞艺术代表性的传承人,在题材上,抢占了中华龙文化的高地,表现了拼搏进取的龙的精神,也即是民族的精神。

编辑推荐

李明忠的《灯火阑珊处》所涉,远至古代,近至改革开放,尤以后半部令人眼花缭乱。因为,都市文化随改革之风,吹拂乡土大地,都市的许多符号,也标立于农村广漠的土壤上。霓虹灯的闪闪烁烁,歌舞厅的灯红酒绿,乡土上年轻一代对新信息、新生活不可遏止的向往,都使乡土文化依赖的农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颠覆状。那么,现实中都市文化对乡土文化的浸漫,是否意味着“乡土中国”,这类文学的终结?当铜梁舞龙人的后代,也开了歌厅,也跃入了商品经济大潮之中时,铜梁人对文化的向往,其趋势,是否就是都市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