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山有木兮木有枝(生活志)》是丛桦近年来创作的以家乡为背景的作品集,收录了散文作品数十篇。这些文章或说乡里邻人、街角店铺,或讲山川河流、时节风物,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描绘大时代里小世界中的人情冷暖、喜怒爱恨,读来或妙趣横生,或缠绵柔婉,格外动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山有木兮木有枝(生活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丛桦 |
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本《山有木兮木有枝(生活志)》是丛桦近年来创作的以家乡为背景的作品集,收录了散文作品数十篇。这些文章或说乡里邻人、街角店铺,或讲山川河流、时节风物,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描绘大时代里小世界中的人情冷暖、喜怒爱恨,读来或妙趣横生,或缠绵柔婉,格外动人。 内容推荐 《生活志》选取《散文》作家群中优秀中坚力量近年创作的散文作品,均体现出了作家对生活观察思考之深广、个人体验切合历史与文明变迁之深入其所。结集成册,汇而为丛,是文学爱好者的一次盛宴。这本由丛桦著的《山有木兮木有枝(生活志)》为其中一册。 目录 我的乡下春节 牙医的女人 这个冬天有点冷 风扫落叶的声音 我有村庄,在水一方 天若有情天亦老 彼岸花 乡村墓地 秋收的大幕拉开: 如果城市中流行一种痛 坐在秋天之上 脱粒 推粪 俺村的男人和女人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少尉 药 冬残 早春 回家 面对 我让我妈来疼你 乡间的露天晚饭 摘桃 乡村发廊 威海日记 鸡犬之死 剧毒 麦收 我的故乡并不美 在世间追索寻觅 大自然的日历 鹊踏枝 围拢村庄的河流 严冬 枕霞旧友 大悲咒 一年中最长的一夜 沉睡者 步行街 职工街 到超市走走吧 十八摸 飞镖 我对从前只有嘲笑 俺是草莽 一个人的食谱 比瞬间更短 此身虽在堪惊 静音 我们的肉 暴食时代 我痛恨一切叫卖 夏天的强悍的胃 白刃在喉,可以不迟暮 只是他的痛,他说不出 在穿越中,有一个沦陷的世界 它们真切地出现在一个雨后黄昏 春风如剪 爱你以性 悲剧 卖花记 你的生命像颗泪水 熬鹰 他们的青春期 我以为不露痕迹 星语心愿 我的梦想【代后记】 试读章节 我的乡下春节 每个春节,我都在乡下过。 总是从腊月开始,我就列出一串年货采购单,等到购齐后,总是除夕。除夕这天,我就在乡下了。 乡下的年味儿是幽微的火药香气,家家户户的锅里都煮着年货,女人们洗、切、蒸、焖,村庄的上空从早到晚炊烟不断。 大年初一照例在黎明时分被鞭炮炸醒,上厕所、洗脸都要排队,家里到处人挤人碰。大年初一早晨是吃饺子,有的饺子里包着钱,第一个吃到钱的人总是大声报告喜讯。众人就都恭喜他发财。 早饭后,全家人换上新年装。炕沿一溜摆上水果、糖块、瓜子、香烟,爹和妈穿得新崭崭,盘腿坐在炕头上,等着拜年。印花的席子底下压着钱,等着分。窗上是大红剪纸,门上是大红春联。这一切风俗、这一切装饰、这一切仪式在我看来,是吉祥和喜悦,是安宁和富足。 大年初一的村路上,走着一队一队拜年的人群,“过年好”的问候声此起彼伏。拜年的队伍大抵是一个家族一个家族的,小辈给长辈拜年,长辈坐在炕头上,都是慈眉善目的笑模样。平日里赤脚穿拖鞋的、穿秋衣上街的、裤腿子上糊着泥的、头上顶着草屑的人们,这一天都衣帽周全,须发整齐,言谈彬彬有礼,见面客客气气的。有不少人的家中一年只去这一次,但这一次的意义是重大的,它告诉拜年和受拜的人,我们流着相同的血,接续着相同的香火。 乡村的同义词是“亲情”,几十年前乃至数百年前,一个村庄的人曾经是一家人、一个姓氏,在一个大院、一方水土生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没有村庄故土的人,不知道血浓于水是什么意思。 我们族内的亲友分布在村中不同的位置,每年拜年一次,基本把全村就走遍了。其中三婶住在村中一个年代最为久远的胡同,每年我都会细细地看看这个老胡同。胡同的房子很矮,我进去得龟腰。这些房子快有一百年了。我爹说。 这些老胡同是俺村草创时期的遗址。 这些老胡同、老房子如今全是空的。俺村破败的景象主要是由它们构成的,它们使俺村在每一个新春正月里,荒野与人烟同在,沧桑与乡愁并存。 俺村鼎盛时期有八百户,人口四五千,现在是五百户、一千人,成为一个典型的空心村,失去了繁衍能力。仿佛一株大树,神经末梢还在,树干的内部却朽无了。 目前来看,相当数量的村庄都会以这样的方式消亡。 拜年结束后回家,总是已近正午,家中总是坐了一炕妇女。她们嗓门洪亮,笑声具有轰炸效果。我坐在其中,听她们笑谈街坊,数落子女,痛骂自家男人。 牙医的女人 每个大年初一,我们家都坐了一炕妇女。 她们有磨坊主的女人、果园主的女人,牙医的女人等,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她们都是我妈的女友,每年这天凑来拉呱。 她们总是从评价彼此的新年装开始,谈论命运、生死、贫富,每年的话题都不一样,我称之为“炕头论坛”。有一年的话题是:男人在外面打工,妇女在家干什么;有一年的话题是:过年回家,应该是媳妇下厨,还是小姑下厨;去年的话题是:孩子出国打工,爹妈想念怎么办? 她们说话很用力,常常说得一脑门汗。去年大年初一,就在众人高声亮嗓地大说大笑时,牙医的女人忽然缓缓地说:“活着有什么意思……”听到这句话时,我看着她。 牙医的女人五十岁,她健硕、红润,头发粗而黑,在脑后束成短短一扎。穿着枣红织黑花的毛衣,戴着白金耳环。按辈分,我叫她“婶”。我之所以受惊,是因为我记得,前年也是在众人说得最热闹的时候,她忽然慢慢地问:“你们不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吗?” 这虽是个疑问句,但意思却是肯定的。那天,她又把“活着”这件事拎出来,摆在众人面前,使喧哗的空气一下子静止了。 说话之前,牙医的女人刚把牙医痛骂数次,而牙医不幸被骂的原因是腊月的一天,他去丈母娘家没买礼物。 “活着有什么意思。”她再次说。 她的悲观和无聊使我觉得有必要给她上一堂心理卫生课。于是大年初一的炕头论坛就有了这样一个主题:感受幸福。 我说:“你怎么有这种想法?你那日子,我们羡慕都来不及。儿女双全,闺女成家立业,儿子学业优秀,我叔老实、听话、能挣钱,又有私家车,是咱村的上等人,你还有哪些不足?” “我就为多生了一个!你们都一个孩子,我比你们多一个,我得比人家多洗多少衣裳!多买多少洗衣粉!” 我说:“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你什么时候最有幸福感?” “幸福感?什么是幸福感?从没想这些事。” “你把你的孩子抚养成人,长成大闺女、小伙子,你有没有一种做母亲的幸福感?” “那还不是应该的?” “你做了一桌饭菜,看他们吃得那么香,你不觉得幸福吗?” “吃完了我还得刷锅。” 我无语了。突然她问:“你有幸福感吗?” P1-5 序言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身体 ——序“生活志”文丛 从出发点到归宿,陪伴我们一路的,是我们自己的身体。 生活记录在我们的身体里。 世界记录在我们的身体里。 生活与世界被我们怎样记录,我们就怎样被生活与世界记录。 我们要记录的也许太多,我们也许会抱怨笔墨不够;我们也许会担心,世界只记录了我们卑微的一面。 但始终只有一种身体是没有抱怨没有担心的:它看见了繁华,也目睹了凋零;它看见了洪流,也采撷了浪花;它无视成见,勇敢地踏入观念的“野外”…… ——这样的身体,它无须抱怨,无须担心;笔墨也许会遗漏,世界也许首先记录的是你卑微的一面;但这样的身体,是敞开的身体,是生长的身体,是可以反观的身体,是可以由是反观“身体”的身体,是值得信赖的可以作为“生活志”的身体。 文字的身体固然不能全然跳出权力的叙述,但它可以努力展示自己与生活是怎样被权力叙述的。 后记 我的梦想 ——【代后记】 我从小就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第一个梦想是离家出走,因为我老挨打。 想想小时候,好像都是挨打的事。贪玩挨打;偷吃挨打;衣服弄脏了挨打;东西弄坏了挨打;得瑟挨打;淘气挨打;妹妹犯了错,也是我挨打。总之但凡行动都有个错处,就要挨打。都是我妈打,吃饭时用筷子从头顶扎下去;梳头时用梳敲头,烧火棍、笤帚、板子、擀面杖,总之我妈手里有什么我就挨什么,都是生活生产工具。别看我妈现在连个苍蝇打不死,那时她可厉害了。 有次我妈正切菜,我惹事了,正思忖不知这回我妈怎样打我,只见她掣刀在手,向我扑来。我骨惊肉颤,寸步难移,被我妈摁在墙角,心想完了完了我要死了,只觉得脑后一股凉气,菜刀已在脖子上了,我的哭声戛然而止,满脸挂泪地笑了——我的皮肤告诉我,放在脖子上的是刀背。 走。有多远走多远,就这样成为我的第一个梦想。十七岁那年,我实现了这个梦想,考上离家三百里的一所学校,拿到通知书那天,我真是后脑勺都在微笑…… 我第二个梦想是在《诗刊》发表诗歌。边写边投,屡投屡退,屡退屡投,如此百折不挠数年之后,我的梦想实现了,我真的在《诗刊》发表诗歌了。我现在还记得我在《诗刊》发表的第一首诗《与羊有关》:“它们一生走走停停/没有想过草以外的事情/一辈子赶羊的人/热爱黄昏……”诗歌梦想实现后,我又有了新的梦想——在《散文》发表散文,我就是要用我心目中最好、最高的标尺来检验和证明自己。又经历了多年泥牛入海的投稿之后,梦想实现了,我真的在《散文》发表散文了。接到用稿通知那天,我高举两臂展成一个飞翔的姿势。夙愿得偿,我诞生了第四个梦想——出书,出版一本散文集,我自己的书,摆在书店里接受读者检阅的书。七年后,这个梦想实现了!我真的有一本自己的书了! 从在报纸副刊发表第一篇散文《等你开花》到第一本散文集,我写了二十多年,等了二十多年。现在,网络和自媒体的发达,使人们分享文字、获得读者乃至粉丝变得轻而易举,谁能体会上个世纪,一个文学青年在纸质报刊上发表一篇文章所能带给他的惊喜和成就感有多么强烈,那种喜悦是有重量的,让人感到从此走路有了清晰的脚印,生命以攀登的姿态升起。 我曾写过多种文体,在尝试这些文体的过程中,小说给了我很大的挫败感。我不会虚构,不会编故事,我写小说,必定集影视俗套情节大全,比如听到噩耗,手中的碗一定掉到地上摔碎;心情不好一定去喝酒;结尾总是主角死了。我曾以俺村的人为原型写过一个短篇,不会结尾,只好写他死了。发表了。被俺村另一个人看到,他说我:“你怎么把人家写死了,人家活着,看我不给你嚷嚷出去……”于是我再也不写小说了,专心致志写自己,写我的工作和生活,我的县城、我的村庄,爹妈、邻居、土地,我只写我看到的东西。我发现非虚构比虚构更有故事,有细节,而且出奇。我写过一只蚂蚁爬上我的腿,我决定看看它去哪儿,它朝膝盖的方向行走,六条小腿秩序井然,像走在大街中央;写俺村的玉米站成方阵,用大刀一样的叶片把秋天砍倒在地;写锻工们光明的脊背,火焰的青春,那子弹般排列的腹肌;写生活一开始不是这样的,生活开始是一只鹅黄色的芒果,月儿像柠檬,淡淡地挂天空,欢乐的潮水动不动就拍击心房。这些爱情片、喜剧片、家庭片、文艺片甚至悬疑片、狗血片,都是我的亲历,我的生活苟日新,又日新,从不落俗套,这样写,我就很快活,像冯骥才说的,“好比卫星进入轨道,在无边无际银灰色的太空里无阻力地滑行。无数奇景幻象迎面飞来”。是这样的,人情必有所寄,然后能乐。故有以弈为寄,有以文为寄。二十年中,我先是手写,后来打字,再后来有互联网,从钢笔到鼠标,从稿纸到键盘,论坛、博客、微信,这一代人的写作方式和发表方式经历了电光巨变,但文字给我的释放感是不变的。写到快活处,如入无人之境,手指简直摁不住,痛快、酣畅,像一场沛雨,野溪奔流,乱花纷飞,落下最后一个雨点,心中一片天高云淡。 本书所收作品皆创作于2003年至2013年之间,大部分作品公开发表过。一位男性读者曾经说我:“只有在你的文章里,我才感觉到你的女性魅力,你的女性魅力来自于你笔下的生活,这种生活超过了女人能够给男人带来的美好,比温暖还温暖。” 一位看我稿子的编辑曾对我说:“看你的文字,以为是个男的,没想到是个女的。”我觉得这是迄今为止,我听到的对我的最高评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