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广采博收的民间故事珍藏县卷本!
王咚涞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承德兴隆卷)》收录了河北承德兴隆地区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笑话等在内的民间故事。这些神话、故事、传说、笑话,从政治、文化、人物、民俗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地记录下这片土地丰富的根脉和浓郁的文化风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承德兴隆卷) |
分类 | |
作者 | 王咚涞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最广采博收的民间故事珍藏县卷本! 王咚涞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承德兴隆卷)》收录了河北承德兴隆地区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笑话等在内的民间故事。这些神话、故事、传说、笑话,从政治、文化、人物、民俗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地记录下这片土地丰富的根脉和浓郁的文化风情。 内容推荐 于山河岁月沉淀千载的民间故事,流淌着中华民族最朴素的文化血液,她们如此古朴而生动,并将经久不息!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承德卷》(8卷本)除了为我们保存了历史、文化、民俗、名胜古迹、地理风貌等多方面的地方知识外,卷本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把人民群众千百年历代传承的口头文学用科学的方法固定于书面,为永久保存民间文化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岁久弥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愈发显示出其深远的历史价值。 王咚涞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承德兴隆卷)》收录了河北承德兴隆地区的民间故事,这些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劳动人民生活画卷。 目录 神话 二郎神扁 传说 人物传说 苏东坡审扇 苏东坡盛暑借物 苏小妹寺院题诗 解缙联句 一锭金 秦始皇的传说 千斤鼠与秦始皇 戴眼镜 麻姑 秦鳇鱼 回战表 刘伯温成仙 刘伯温与雾灵山八卦石 崇祯为啥上吊自缢 李自成的传说 李自成为啥率众造反 闯王称帝十八天 窦尔墩的传说 连环套 盗御马 金头坟 挖地穴 乾隆与樵夫对吟 袁世凯的传说 张作霖的传说 张作霖当兽医 提倡办学堂 冯玉祥的传说 埋铜钱 爱树木 拜缎鞋 抢馍头 少林女杰 风物传说 兴隆的来历 雾灵山的传说 清凉界 仙人塔 无头石人 七眼井 字石 江米峪沟 老虎头 佛爷来 驴叫 达子沟 白马川 大好地 八仙沟的来历 南天门 冷嘴头 寿王坟 思家岭 安营寨 八品叶 小子庄 “黄酒馆”是怎么来的 “夹马石”是怎么来的 “挂兰峪”是怎么来的 雾灵山与清东陵渊源的传说 安营寨与官楼 黄花坟和鸡冠砬子 龙潭的传说 为啥没有头道河 王八房子与龙门山的传说 妙水回春金石潭 钟馗与蝙蝠山 “九缸十八锅”的传说 燕山主峰为啥两个名 “气不忿儿”山的传说 尸骨的忏悔 定海神针与镇海神龟 鸡冠砬子与刚烈女 寺庙传说 红梅寺耙和尚的传说 迷子地的由来 舍身台的传说 白云寺与莲花洞 八仙庙 洞庙河 石佛寺 王小庙 长城传说 烽火怨 神鞭 雁门关与凤凰楼 凤凰楼 将军帽山 修长城的山头为啥向南倾 将军关 蜘蛛挂线 五虎水门的传说 黑虎关 动物传说 贞洁鸟的传说 糊馍鸟的传说 蛇为什么用肚子走路 小麻雀为什么只会跳不会走 鸭子的嘴为什么是扁的 癞蛤蟆的传说 王刚哥 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 赶考人投店出丑 秀才抓药 考媳妇 我婆母使什么呢 放猪娃巧治狠财主 金丝猫与龙凤瓢 农夫巧难狂秀才 巧巧嫂 聪明的伙计 抽烟 大盗与小偷 农夫讲故事 姑娘看瓜 聊天架 鬼狐精怪故事 蛇女献宝 苦根的故事 一件皮袄 老耗子精 贪心不足人变狐 藏金洞的故事 三败俱亡 癞蛤蟆告状 谭香女哭瓜 狼心狗肺 容忍变成金 讽刺故事 翻跟头 吝啬鬼充阔气 抹嘴肉 肥腿裤 下饭馆 买酸醋 懒人的故事 懒人田 懒人饼 懒人床 两个懒汉 管“闲事” 吝啬鬼的故事 生活故事 单柳叶儿的故事 仨姑爷作诗 一堆金子 一饭之恩 蟒宝之劫 断舌奇案 笑话 打喷嚏 干哥仨 铁公鸡 挂牌牌 傻姑爷 附录 后记 试读章节 麻姑 讲述:陈永发65岁初中 记录:陈平29岁中专 采录于兴隆县石庙子乡郭家庄 秦始皇为稳坐天下,每天晚上,他都要亲自登上“天梯”到月亮爷那里讨教治国良方,天天如此。月亮爷为其所感,遂赐“南修五岭挡海水,北修边关抵鞑兵”之策,秦始皇如获至宝。下梯返回,他怕把月亮爷赐给他的话忘掉,便边走边念叨:“南修五岭挡海水,北修边关抵鞑兵。”这句话恰巧被在院里墙根下乘凉的麻姑姐听见了。 秦始皇回到宫中,遍传文武,叫百官各献治国之策。献不出来的,杀!献出与他从月亮爷那儿听来不一致的也照样推上断头台。 朝中文武百官被秦始皇斩多了,眼看就要轮到麻五了。麻五还未上朝,便吓得魂不附体,面如死灰,饭吃不下,觉睡不着。麻五的媳妇嘴都劝烂了,也无济于事。这件事让麻五的妹妹麻姑知道了。麻姑对麻五说:“哥哥,不用着急,急死也没有用处,想想办法也许能躲过灾星。”麻五说:“妹妹有啥法子?”于是麻姑便把在院内乘凉听到的话跟他哥哥说了。 麻五听了之后,脸上那层死灰像被风吹跑了似的,立刻恢复了元气,精神劲也上来了,赶紧吃了两碗饭,便急忙入朝。 见到秦始皇,麻五上前禀道:“圣上寻求治国之道,我有一言,不知……”秦始皇想:明日才轮到他呢,今天他倒先上断头台报到来了。于是便说:“汝既知道,何不讲来?”麻五便把麻姑对他说的“南修五岭挡海水,北修边关抵鞑兵”的话向秦始皇说了。秦始皇听了很是高兴,当即封麻五为修长城的总督。麻五得封之后,立时由癞皮狗变成了一只凶猛的狮子,舞爪张牙,逢人便抓,见物便抢,好不霸道。麻五为得赏赐、晋官爵,天不亮便逼着民夫们上工,天不黑不归。后来麻五又下令每天鸡不叫不得下工。他说:“天不亮便是今天。”劳动繁重,供给不足,饥馑遍地,白骨累累,遍及长城左右。未死者,奄奄一息,有气无力,惨状目不忍睹。麻姑对麻五的暴虐行为很是不满,她心疼黎民百姓,多次要他哥哥体贴百姓,安抚黎民。这麻五一心想加官晋爵,哪管百姓的死活,对妹妹的忠言相劝,根本不予理睬,麻姑为此伤透了心。 一天,有个老婆婆爬着来找儿子。等她爬到后,鲜血淋淋,膝盖都露出了骨头,手掌上的肉也爬飞了。来到之后还不能同儿子相见,因为还不到下工时间,鸡没有叫。麻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更加激起她对哥哥的不满。 等老大一会儿,公鸡“喔——喔”地打鸣了,民工也都随之下工了。麻姑想:我能不能让鸡早会儿打鸣呢?于是,她拿根棍子上鸡窝,捅鸡,用手掐鸡,但鸡只是咯咯地叫唤,就是不打鸣。这怎么办呢?办法终于被她想出来了。她开始每天背着家里到野外学鸡打鸣。她觉得学得差不多了,就每天在鸡打鸣之前,钻到鸡窝里,学鸡打鸣。工地上的民工听到鸡叫后,就下工了。麻姑看到提前下工的人,她从心里感到高兴。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麻姑天天在鸡打鸣之前,钻进鸡窝,学鸡叫。民工们纳闷,麻五感到蹊跷:这鸡八成是该死了,以前每天都是三星大偏西才叫呢,可现在三星还三四杆子高呢,鸡就叫了。麻五一气之下,进窝抓出了鸡,一刀抹了,他美美地下了一顿酒。这里的公鸡被他派人全部杀了。第二天,可别处的公鸡又照常打鸣了,麻五觉得很是奇怪。后来,他朝着鸡叫的方向,寻声而去,看到底什么在作怪。 一天,麻姑早时又到一家鸡窝里学鸡叫。刚一张嘴,就被一只大手掐住了。二话未说,便把她拖到一间屋里。麻姑睁眼一看,见哥哥立于身旁,二目圆睁。还是麻姑先开了口,她说:“你挨家杀鸡,是冤枉了鸡,那些鸡做了我的替死鬼了。”麻五不听,就已怒火满腔,闻听此言,更是火冒三丈了。麻五说:“我念你我一母所生,我不动手杀你,我让你自己选择怎么死。”麻五说完,就找来了刀和绳子。麻姑望着绳子和刀潸然泪下:“哥哥呀,房有千间,你也只能住一间,银有百斗,你也只能用一斗,我还是劝你,不要只为自己着想,不顾他人死活!” 麻五根本听不进麻姑的话。麻姑想:哥哥已是下狠心的了,想活也不可能了。她又一想,我今天虽然自己死,但我是为了修长城的民工,为了天下受苦的人啊,想到这里,她坦然地拿起绳子。麻姑死这天是七月十五日。后来修长城的人知道麻姑为他们才被麻五逼死的,都十分痛恨麻五,感激怀念麻姑。 人们为了纪念麻姑,每年的七月十五日,长城附近的百姓,都要到十字路口烧纸,来悼念麻姑。 P15-16 序言 人类不能没有故事 罗杨 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记忆行为,它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产,故事中充满了民族智慧、生命记忆和文化血脉,它营造了民族精神的美好家园,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提升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日后上学读书所带来的爆发力还要绵久和强大。 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高尚情操是与民族民间的文化传承分不开的。民间故事中蕴含着历史、幻想、理想、感情、道德、智慧和生活知识,具有娱乐、传播知识和教化的三重作用。故事,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曾经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着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充满故事的人生必定是辉煌的人生,一个充满故事的民族必定是充满希望的民族。可以说,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一个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并融入中华儿女的品格。然而,在当代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还能有哪个国家有如此丰富的故事,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可能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群众的血液里,它的根是不会断的。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人类社会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2014年4月 后记 兴隆县处在北纬40°11’~40°42’,东经117°12’~118°15’之间,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燕山山脉主峰,海拔2118米的雾灵山脚下。185公里长的古长城环抱,柳河缠绕,西与首都北京相接,南与天津毗邻,东与唐山相连,北依历史文化名城承德。 全县总面积3123平方公里,人口31万。境内90%面积是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石质山区。 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银、铜、铁、钼等多种矿藏。年平均气温6.5℃~10.3℃。森林覆盖占62%。风景独好,是旅游消夏之地。山楂、板栗驰名中外。兴隆目前正实施“林果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城镇化带县”的发展战略,兴隆正在腾飞。 县境内多奇山异石,秀水草木,名胜古迹,风景独特。清朝时兴隆山一带被列入清东陵后龙风水禁地,封禁254年,更是古木参天,山水风景秀丽。历史上有刘伯温、戚继光、李自成、乾隆、窦尔墩等许多人物在兴隆驻足,人杰地灵,是人文兴旺之地,风物隆盛之区。在县域内广大地区,承传着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流传着许多优美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 为给国家、人民及后人保存一份精彩而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在承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指导下,在兴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兴隆县文联从20世纪80年代起对境内的口头民间文学这一瑰宝进行了挖掘和抢救,并编集了县卷本。为使这份珍贵的遗产发挥更大作用,永远传承下去,县文联对1987年版《兴隆县民间故事集》进行了重新筛选、加工、整理并增新,同时收入朱呈云同志1988年收集整理出版的《雾灵山的传说》中的大部分作品编纂了这本《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承德·兴隆卷》,共计138篇,近30万字。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历史,尽量保持民间口头文学的原汁原味,以便使这支文艺百花园中别样的艳葩闪烁出它自身奇特的艳丽和光彩。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讹疏漏在所难免,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王咚涞 二〇一四年三月六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