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啊,北京。这是咱们中国的古城啊。从元明建都到现在差不多已经七百多年了。紫禁城(今故宫)位于北京的正中央,是明清两朝的皇宫。紫禁城中有太和、中和、保和殿三大殿,红墙琉璃瓦,气派非常。在太和殿中“正大光明”匾的下面就是皇帝的宝座。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上,大清朝就得了天下。
西太后慈禧把编练海军的钱挪过来盖了颐和园。万寿山上的大牌楼和大狮子,非常雄伟。排云殿,这是给慈禧太后过生日的时候用的。昆明湖中景色迷人。其中,有十七孔桥,由17个孔券组成,长有150m,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像是一条长虹卧在湖中,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五百多只。有从云南运来的大理石汉白玉石舫,长36m,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有360万斤铜造的铜亭,建在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院中。铜亭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铜亭四面有菱花扇,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啊。位于万寿山南面山坡上有一座长廊。它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m,共276间。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多幅,画的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这也不知道得花多少钱建造。
天坛是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在正阳门外东侧。天坛可能比紫禁城还大些,里面主要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就拿祈年殿来说,它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m,镶嵌蓝色琉璃瓦顶,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这是多大的工程啊。
北海在景山西侧,在紫禁城的西北面,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花木芬芳,亭台楼阁,叠石岩洞,绚丽多姿,优如仙境。在琼华岛上有座白塔,塔高约36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这座塔矗立于琼华岛顶峰,绿荫拥簇,巍峨壮美,引人瞩目。
北京城的美景很多,“燕京八景”——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就是其中最有名气的。
北京城好啊!可是当时北京城里的老百姓怎么样呢?穷啊!苦啊!可是真安分啊!在那几十年里,我们的老百姓可受苦了。不公平、叫人伤心的事情也太多了。天黑了,一个穿着破旧的老头子一个人在马路上溜达。他的名字叫福海。福海不想回家,他怕回家也怕见人。他卖了一天的力气了,可连一顿饱饭也吃不上啊。福海老人来到了达志桥,心中充满了无奈。
福海老人今年60多岁了。他已经饿了好几天了,饿得眼前直发黑。他心想,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就完了。想到这里,他“哎呦”一声,坐了下来。 福海想,先在这里坐一会儿,歇一歇吧。在这儿一坐,他的眼前又出现了四十年前的那一幕,当时他也是坐在这里。
那时候,他才22岁。那还是前清的末年。福海在一家裱糊店里学手艺。铺子关了门,他一时又找不到事情做。当时,跟他同院的赵大爷刚下了差,看见了坐在胡同口发愣的福海。
赵大爷是一个老巡警,见福海坐在那儿,就问:“爷们,怎么的了你,在这儿坐着干什么呢?”福海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赵大爷啊,我找了好几天的事了,一点头绪都没有啊。”“哎,你起来,起来……”赵大爷把他从地上拉起来,“这蹲在这儿也不像话啊。走走,我们回家再想主意去。”
P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