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至今对人们的思维仍有影响。避讳无疑是一个极富民族特色的中国古代文化现象。其使用之普遍、时间之持久、对社会文化影响之大,都是异域文化所没有的,也是现代人所难以想象的。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字替换删改游戏,在中国古代社会,避讳通常具有极强的政治、文化意味,曾经有不少文人学士为此付出过鲜血与生命的沉重代价。它是封建专制制度下的一种文化标识与陋习,但也不可否认,在其背后有着十分丰富复杂的文化蕴涵。对这一现象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其内在发展规律,揭示其隐藏的文化奥秘,是一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工作。王建所著的《中国古代避讳小史》详细叙述了避讳在中国的起源、演变和各朝代避讳的特点,穿插了大量的安全,不仅有丰富的学术含量,而且行文流畅,可读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