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分类
作者 萨础日娜
出版社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提出“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可能会引起一些学者的争论。或许有人会说,目前,我国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也只是探索和基础性阶段,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此情况下何谈地处边疆、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生态补偿呢?然而,确定本题目是基于如下考虑的:一是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成为我国资源环境破坏最为严重、问题最为突出、矛盾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提出在民族地区率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广泛的现实依据。二是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都有明显的特殊性。建立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其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远远胜于其经济意义。三是从研究内容上来说,我国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森林、草原、荒漠地区,生态系统脆弱,且人为破坏严重,亟须建立适宜于民族地区实际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机制。萨础日娜编著的《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建立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内容推荐

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这里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民族地区是我国资源富集地区,森林、草原、水、矿产等资源十分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响应国家发展经济的号召,也为了满足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民族地区加大了资源开发力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增长。但是,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愈加凸显,民族地区各类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接踵而至,从而又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萨础日娜编著的《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在介绍生态补偿理论和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对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思路。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工作刚刚起步,成绩和问题兼而有之。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民族地区作为主要项目地区.也从中吸取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生态补偿的管理体制不合理,部门色彩较重;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缺乏责任追究机制;生态补偿的政策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生态补偿的监督机制欠缺,干部评价体系不合理;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少,缺乏良性的投融资机制;生态补偿的意识淡薄,公众参与度不够等。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着全国的生态安全。提出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旨在缓解民族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总体框架主要包括生态补偿的基本要素、管理机制和保障措施三部分。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的基本要素有补偿主体、客体、标准、方式和途径等,它们是整个补偿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是生态补偿方案能否达到生态有效、经济有利目标的前提。为了使生态补偿制度得到良好的实施和预期的效果,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分工合理、决策科学、运转高效、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生态补偿管理机制,其中包含了生态补偿的科学决策机制、综合协调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绩效评估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生态补偿管理机制的作用,有必要为其提供充足的体制、政策、法制、财政以及意识等方面的保障措施,这些将为建立健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方法

1.4.2 规范分析方法

1.4.3 系统分析方法

1.4.4 实证研究方法

第2章 生态补偿的理论与方法

 2.1 生态补偿的内涵

2.1.1 生态补偿

2.1.2 生态补偿机制

 2.2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学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2.4 资源产权理论

2.2.5 生态价值理论

 2.3 生态补偿的方法体系

2.3.1 生态补偿的性质

2.3.2 生态补偿的依据

2.3.3 生态补偿的目的

2. 3.4.生态补偿的方法

第3章 生态补偿的国内外经验

 3.1 生态补偿的国际经验

3.1.1 耕地生态补偿

3.1.2 流域生态补偿

3.1.3 矿山开发生态补偿

3.1.4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

3.1.5 碳汇交易生态补偿

3.1.6 农业生态补偿

3.1.7 国际经验总结

 3.2 生态补偿的国内实践

3.2.1 森林生态补偿

3.2.2 草原生态补偿

3.2.3 流域生态补偿

3.2.4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

3.2.5 区域生态补偿

3.2.6 地方生态补偿实践

3.2.7 国内经验总结

第4章 建立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4.1 建立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4.1.1 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资源储备库

4.1.2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影响国家的生态安全

4.1.3 民族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放弃了很多发展机会

4.1.4 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4.1.5 为建设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4.2 建立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意义

4.2.1 建立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要形式

4.2.2 建立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提升环境保护能力,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

4.2.3 建立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坚持科学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4.2.4 建立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4.2.5 建立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我国积极承担环境责任,提升国际形象的有效方法

第5章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实践

 5.1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与生态补偿简述

5.1.1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特点

5.1.2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的实施条件

5.1.3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

 5.2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与生态补偿

5.2.1 内蒙古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5.2.2 内蒙古生态补偿政策

 5.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与生态补偿

5.3.1 新疆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5.3.2 新疆生态补偿政策

 5.4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与生态补偿

5.4.1 广西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5.4.2 广西生态补偿政策

 5.5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与生态补偿

5.5.1 宁夏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5.5.2 宁夏生态补偿政策

 5.6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与生态补偿

5.6.1 西藏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5.6.2 西藏生态补偿政策

 5.7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的经验总结

5.7.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生态补偿工作

5.7.2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主要由政府来推动,资金来源以中央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为主

5.7.3 民族地区政府出台一系列生态补偿政策,积极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5.7.4 民族地区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的市场化模式,初步取得成效

第6章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1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6.1.1 生态补偿的管理体制不合理,部门色彩较重

6.1.2 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缺乏责任追究机制

6.1.3 生态补偿的政策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

6.1.4 生态补偿的监督机制欠缺,干部评价体系不合理

6.1.5 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少,缺乏良性的投融资机制

6.1.6 生态补偿的意识淡薄,公众参与度不够

 6.2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6.2.1 政治体制不够健全

6.2.2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6.2.3 公民社会有待发育

6.2.4 法制建设长期滞后

6.2.5 思想观念普遍落后

第7章 建立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思路

 7.1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7.1.1 指导思想

7.1.2 基本原则

7.1.3 总体框架

 7.2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的基本要素

7.2.1 生态补偿的主体

7.2.2 生态补偿的客体

7.2.3 生态补偿的标准

7.2.4 生态补偿的方式

7.2.5 生态补偿的途径

 7.3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的管理机制

7.3.1 科学决策机制

7.3.2 综合协调机制

7.3.3 责任追究机制

7.3.4 绩效评估机制

7.3.5 社会参与机制

 7.4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的保障措施

7.4.1 体制保障

7.4.2 政策保障

7.4.3 法制保障

7.4.4 财政保障

7.4.5 意识保障

第8章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实证研究

 8.1 宁蒙水权转让的生态补偿实践

8.1.1 宁蒙水权转让的背景

8.1.2 宁蒙水权转让的实践探索

8.1.3 宁蒙水权转让的实施效果分析

 8.2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探索

8.2.1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概况

8.2.2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补偿政策

8.2.3 锡林郭勒盟禁牧舍饲项目实施情况及效果分析

8.2.4 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及效益分析

 8.3 典型案例——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8.3.1 三江源地区概况

8.3.2 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的实施背景

8.3.3 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现状及成效

8.3.4 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8.3.5 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的启示及建议

 结语

附录

 附录1 国家及部分省市生态补偿相关文件

 附录2 民族地区开展生态补偿的相关文件(摘要)

 附录3 海南省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补偿法》的议案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0: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