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桔所著的《语言自迩集的汉语语法研究/人文学术》采用了汉语语法、汉语史、中西语言接触、国际汉语教学史等多专业的研究成果及方法,针对现有研究版本调查不足、缺乏全面的语法本体研究的情况,以该书的版本文献整理为基础,编写者的语法研究理念与语法研究为主体。首次系统论述其三版文献版本特点,系统整理该书语法体系,全面论述该书的中西编写者团队在汉语语法论述上的继承性与前瞻性,揭示19世纪西人的汉语语法观,论证早期西人汉语研究的重要历史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语言自迩集的汉语语法研究/人文学术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宋桔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宋桔所著的《语言自迩集的汉语语法研究/人文学术》采用了汉语语法、汉语史、中西语言接触、国际汉语教学史等多专业的研究成果及方法,针对现有研究版本调查不足、缺乏全面的语法本体研究的情况,以该书的版本文献整理为基础,编写者的语法研究理念与语法研究为主体。首次系统论述其三版文献版本特点,系统整理该书语法体系,全面论述该书的中西编写者团队在汉语语法论述上的继承性与前瞻性,揭示19世纪西人的汉语语法观,论证早期西人汉语研究的重要历史价值。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定位与反思:西人语境中的“语法”与《自迩集》研究 第一节 整体与个案:早期西人语法研究与《自迩集》定位 一、早期西人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背景 二、三维分类与《自迩集》的坐标定位 第二节 洞见与未见:《自迩集》中外研究的综述与比较 一、洞见:《自迩集》百年的价值发掘与应用研究 二、未见:现有研究的倾向与价值评价的失衡 第三节 创见与结构:本书的观察视野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载体与观点:汉语教材《自迩集》及其语法观念 第一节 文献概述:三版、双语、多底本 一、近四十年三版修订 二、中西合璧的编写团队与多元编写模式 第二节 观念方式:汉语语法观与语法教学法 一、威氏的汉语语法观与西方话语体系 二、语法教学理念与教材实用导向 第三章 矛盾与化解:论述元语言与多元论注体系 第一节 “元语言”理论与本领域的应用 第二节 内在元语言冲突与西方语法教材底本 一、《自迩集》内在的元语言冲突 二、元元语言与作为底本的西方语法教材 第三节 论述元语言:中英的不完全对译 一、翻译中对象元语言信息的处理 二、注释中解释元语言的灵活运用 第四节 形式元语言:显性与隐性论述并举 一、显性与隐性语法论述的分布 二、隐性论述:本义核心解释法与多元视角 第四章 术语与框架:术语的窘境与语法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 术语:选择的窘境与沿袭、创制 一、问题:《自迩集》语法术语的困窘 二、解决:三类术语分类应对 第二节 框架概念:Grammar与“神气”、“层次”、“句法” 一、“神气”与普遍性的语言表达需要 二、“句法”、“文法”与作文的方法 第三节 词类系统:“虚实死活”的继承与革新 一、源起与发展:传统词源与清代的“虚实死活” 二、沿革与传承:西人的接受与《自迩集》的词类系统 第五章 共性与异性:《自迩集》汉语语法阐释与分析体系 第一节 汉语如何指称人和物:名词与对其的区分 一、名词:指称、结构分析与词缀 二、冠词:“已准未准”的功能与鉴别方式 三、如何区分名词的“性”与单复数 四、如何体现“格”差别 第二节 汉语如何指代事物:代词 一、指代人:人称代词 二、称代不确知:疑问代词与不定代词 三、表现小句与词汇关系:关系代词 四、指别:指示代词及其组合形式 第三节 汉语如何列举数目:数词 一、基数词的表示方法 二、序数与约数的表示方法 第四节 汉语如何描述动作:动词及其时体态 一、动词的构成及结构分析 二、表达五种语气与分词 三、三时观与时态标记的非必然性 四、时态标记词“着、来着、了”分析 第五节 汉语如何协助动词表意:助词 一、英文卷的“auxiliary”与助词词类自觉 二、结构助词“的”与“得”的关系 三、后助助词“来”、“去”、“上”及其复合式 第六节 汉语如何描述性质和程度:形容词及其比较级 一、形容词的功能与构成 二、表示比较级和最高级 第七节 汉语如何表达动作的时间、否定:副词 一、副词性的词尾与前缀 二、表示时间:“X天”系列与“就”的顺接义 三、表示否定:“不”、“没有”和“别” 第八节 汉语如何连接单位成分:连词与介词 一、连词结构的翻译与“却” 二、零形式与动词用作介词 三、“给”的给予义和受害义 第九节 汉语表达情绪的方式:语气副词与感叹词 一、界定语气:语气副词及其表达的强调与转折 二、描述语气:感叹词及其它标记词 第十节 《自迩集》的汉语量词研究 一、量词的实质、分类与功能 二、前人基础上的量词词表与论述特色 第十一节 汉语如何表示被动含义 一、被动的实质与两类实现方式 二、有标记被动式:动词与助动词 三、表被动的无标记结构 第十二节 特殊疑问句:反问句与正反问句 一、实现无疑而问:反问句 二、并列肯定与否定:正反问句 第六章 结语与拓展:《自迩集》的“致远由迩” 第一节 《自迩集》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 第二节 探索早期西人汉语研究文献之应用 附录:《自迩集》三版书影 基本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