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就是静静开出自己的花。在这本《教育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中,王蕾老师用她的教育故事记录下了她的成长经历,写下了她的成长经验,也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我”、“让学生喜欢我的课”、“让学生在我的教育教学中获得成功体验和进步”。所有这些,无疑是教师发展特别是青年教师发展的有益启示,值得广大青年教师借鉴。同时,也应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教育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蕾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成长,就是静静开出自己的花。在这本《教育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中,王蕾老师用她的教育故事记录下了她的成长经历,写下了她的成长经验,也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我”、“让学生喜欢我的课”、“让学生在我的教育教学中获得成功体验和进步”。所有这些,无疑是教师发展特别是青年教师发展的有益启示,值得广大青年教师借鉴。同时,也应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内容推荐 王蕾著的《教育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主要收录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份份浓浓的爱意,一盏盏点亮未来的灯,一束束温暖的光,都源于平日的记录。生动的故事,记录的是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那些时光,折射的是教师的责任与理想,蕴藏着教师的智慧与情怀。 目录 第一章 遇见,便注定一路同行 请不要拒绝我 如果能重来 让我悄悄地告诉你 做好自己,清风自来 一念之间 爱 迟到的“对不起” 不做旁观者 睁开双眼看到怎样的我 一个也不能少 遗憾,然后呢? 相约 许你一抹微笑 走近陌生 鸡蛋和围巾 “二”,挺好的 锅盖帮 偶遇 记住你,很重要 你能行 第二章 相伴,走过每一个四季 我看见你了 我们,有彼此真好 面对课堂的“跑调” 陪伴 今天,我们一起吃饭 奖状去哪里了? 冷处理 照顾我的包包 时光,可以如此美妙 福尔摩斯 10岁 保证书 午后,我们的世界 想妈妈了 老季 柳暗花明又一村 给小鹰洗澡 鸡蛋饼,特殊的奖品 回应 一起写作文 绽放 第三章 守望,期待彼时花成海 只愿随你而行 不要让抱怨填满我们的心 小草 箍紧必崩 生活 我的女儿是苹果变的 喷香水 看着你的背影离开 幸福的味道 明天,你好 我的三根半白发 如果一切成为自觉 和自己说说话 成长,从这一刻开始 历经,已然很美 真实,童年的应然状态 老师,我好羡慕你啊 体验:尊重生命的本性 最美的字 妈妈剥的柚子 无声胜有声 后记 试读章节 请不要拒绝我 期中考试,博文考砸了。 我知道,他很难过。 酷爱读书的他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度很高,可是,这一次,偏偏因为阅读题扣分较多,导致与他理想的成绩失之交臂。仔细分析试卷,阅读题中的两道选择题皆因粗心导致失分,因此,我并不着急。他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静心。 整节课,他都低垂着头,胖胖的他将厚实的身子深深地埋在了臂弯。快下课的时候,我预留了几分钟,想借此机会和孩子们谈谈我所理解的分数的意义。 从我上学开始,每次公布成绩的时候,几家欢喜几家愁。其实,我一直在想,有没有更为合适的考评办法?淡化分数,却始终无法无视它的存在。家长想通过分数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每次做完练习试卷后,总有家长向我询问孩子在班级大概处于多少名。面对这样的咨询,我虽理解却很无奈。我从来不会将孩子的名次作一排列,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家长的要求,我会以合适的方式去满足。怎样作一个适当的反馈?我会大致将测试的情况以分数段或等第的方式作一介绍,不涉及任何一个孩子的姓名,让家长大致知道孩子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状态即可。 每次练习测试,我们都不难发现,孩子们的收获是与他们平日的努力密不可分的。可是,我们不得不考虑考试过程中的偶发因素。博文就是这样,他完全有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却因为粗心大意多扣了6分。但是,粗心不能成为理由,深刻地引以为戒,才能与之挥别。看到博文伤心的样子,我特别想给予他一份温暖的安慰,一份遗憾中的认可。我想让孩子们明白的是,要有面对挫折的勇气与能力,更要有反思挫折的睿智与责任。而我,自然不会因为考试成绩的好坏去考究孩子们在我心中的位置。 于是,面对一蹶不振的博文,我张开手臂说:“来,王老师抱抱你!”孩子们羡慕不已,因为他们都知道,我的怀抱永远向美好张开。孩子们喜欢我的拥抱,我也喜欢拥抱他们。当他们小小的身体贴着我的时候,作为老师的那份满足感瞬间升腾膨胀。可是,博文流着眼泪坚决地摇摇头。孩子们惊呆了,诧异亦如我。 身旁的孩子说:“你疯啦!王老师的拥抱哎!快去快去!”任身边的同学怎么推搡,博文只是流泪,依旧没有迈步。于是,我走向他身边,再次敞开怀抱,他依然摇头拒绝。 那一刻,我很纳闷,甚至有点儿恼火。并不是因为自己被拒绝面子挂不住,而是因为博文不懂得我的那份良苦用心。 “博文,你干嘛啊!” “你别哭了!王老师过来拥抱你,你多幸福啊!” “你傻啊!快给老师一个拥抱!” 孩子们七嘴八舌,可是博文纹丝不动,就是低着头不看我。 这不像他的风格,这不是平日的博文。 于是,我问他:“能给王老师一个拒绝的理由吗?” 博文抬起头,眼泪挂满了整个脸庞。“因为我让王老师失望了,我要等自己足够优秀的时候,再给王老师一个满意的拥抱!”孩子抽泣着说完这番话,瞬间,我就哭了。博文的眼泪顺着他的话语流淌进我的心,我的心一阵阵地疼。这孩子,拒绝拥抱是因为让我失望了,拒绝拥抱是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拒绝拥抱是因为他如此在乎我的拥抱。我紧紧地将他拥在怀里,他并没有反抗,胖嘟嘟的身体在我的怀抱里抽泣着,我知道,那一刻,我一定要给他一个大大的、紧紧的拥抱,因为他值得拥有。 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将掌声送给了我们,好多孩子都流泪了。我知道,孩子们都不容易,付出了都想收获,可是,偶然性总是存在的。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博文的“拒绝拥抱”让我再次相信,即使没有取得好成绩又何妨?他们收获的是对其一生来讲比成绩更重要的情感,而一个孩子拥有美好的情感,拥有自我的价值,他的未来会逊色吗? 未来的路很长,长得我们无法想象;未来的路上布满荆棘,却也充满无限的美好。让自己更强大一些,你拥有的不仅仅是我的拥抱,还有全世界的拥抱。 所以,孩子们,不要拒绝我,因为我深爱着每一位优秀的或即将优秀的你们! P3-5 序言 教育在我 我一向喜欢看“我”的文章。我以为,把“我”放进文章中,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我”必须真实——自我掩饰、标榜,那是自欺欺人。把自己真实地置身于教育之中,是教育者的本分。但是,虚我、假我比比皆是,可怕至极。把真实示人,在今天已经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所以,但凡看到“我”,我总是充满欣喜和期待。 我看到“我”了。 这个“我”,是王蕾老师。 王蕾老师的“我”,是小我。这和她的职业、年龄有关。她很年轻,走上教师岗位的时间不长;她走上教师岗位,工作在第一线,涉及其他还不多。简单美好,单纯如初,她是小我。 王蕾老师的这个小我,散布于学校、教室、班组、放学途中、家庭,甚至是餐桌上、作业本上、试卷上、分数上、发型上,甚至是一个念头、一丝情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这些点,每一点都有真实的故事支撑;这些点连成一线,每一根线都有真实的情感轨迹;这些线铺成一面,这一面就是一个真实的年轻教师——亲切,生动,娇憨,灵气,喜乐,无序。因为真实,这个“我”就是可爱的,“我”的故事就是有趣的,“我”的情感就是动人的。 王蕾老师的“我”,又是大我。这也和她的职业、年龄有关。因为“我”的叙述,背景是教师,是教室,是教育。 没有比教育更大的事情了。 王蕾老师,就是在做这个最大的事情。她很年轻,在教育第一线,每天遇到的人事,都是新鲜的。这是地道的新鲜,没有被城府过滤,没有被利益熏染。因而,这个“我”是真实的。因真实而可贵,因真实而合适。- 王蕾老师的大我,同样散布于学校、教室、班组、放学途中、家庭,甚至是餐桌上、作业本上、试卷上、分数上、发型上,甚至是一个念头、一丝情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些都是“切入口”,切入进去,每一点都是教育叙事,每一线都是教育情感,每一面都是教育发展。 我愿意看到王蕾老师这样的“我”——有迷茫,有波动,有慌乱,却依然有着坚守美好的力量与勇气,有着乘风破浪的追逐与努力。当很多人虚张声势地“亮剑”,王蕾老师却自然天成地“露怯”,这好像如同她所说的有些“二”,但她似乎甘愿是一个“二”。让人高兴的是,在她每一次“露怯”之后,都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收获。而在每一次收获之后,都是一个扑面而来的新怯。 周而复始,拾级而上。 这已经是王蕾老师的日常生活。 我鼓吹“教育在我”。 在我,是责任,是权利,是担当,义不容辞,舍我其谁; 在我,是真我,理所当然,不可或缺; 在我,我必受真教育,才能施真教育,诚惶诚恐,一往无前。 真我,何为小,何为大? 从这个角度说,以“我”示人,多么值得珍爱。这也是我一向喜欢看“我”的文章的理由。经历和宝贵的经验,这是他们的优势。 祁智 (祁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编审) 2014年6月6日 后记 似乎在童年,也只有在童年,我们会怀揣着无数个梦想憧憬着未知的未来,且在我们那小小的心里坚定不移地相信:岁月远了,日子久了,我们大了,梦想便来了。 我的梦想很多,却从未想过要成为老师。我的外婆生了十一个孩子,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有七八位老师,小时候的我总觉得做老师很辛苦—— 批完作业上课,上完课备课,备完课再上课,上完课再批改作业,有时还将没有做完的工作带回家去做。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白了双鬓黄了面颊。 我不喜欢这样,我总觉得我的人生应该有那么一点儿不一样,比如:做一个记者,可以满世界地跑;做一名翻译,自如穿梭于曼妙的言语文化世界;做一名军人,英姿飒爽,雷厉风行;做一名商入,叱咤商海,春风得意。总之,梦想很多,却与教师无关。可是,阴差阳错,我成了我未曾想成为的那个人,我从事了我未曾想从事的那份职业——教师。我是做了老师之后,才喜欢上做老师的那份感觉,才迷恋上做老师独有的那份幸福。回想那年高考,我未能如愿进入心中的理想高校,只能服从调剂至师范院校,为此,心中懊丧良久。而如今,我庆幸那样的失利只是短暂的遗憾。错过做教师,会是我终生的遗憾。 2005年8月,当我从象牙之塔走出,当我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当我第一次见到那一张张鲜活生动的脸庞,我的心里由衷地升腾起一份责任与自豪。在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将他们托付于我的瞬间,我懂得,我的肩头从此负有多少生命的重托。当孩子们在我身边欢呼跳跃的时候,我品尝到了爱的味道。我不是最好的,但是,能和孩子们一起长大,能在他们的心田里播撒一些小小的种子,能尽己所能陪伴着他们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是我认为最美好的事情。 于是,我庆幸,我遇见了他们。遇见,便注定一路同行。 同行的路上,我们有欢乐,自然也会有悲伤;我们有收获,自然也会有失去。可是,我们始终相信,成长是一种姿态。当我们不拒绝成长,当我们不惧怕成长,当我们期待成长,当我们相信成长的快乐与痛苦都是我们的财富时,阳光便会映入心田。而我,能做的是什么?我能做的就是让我的孩子们懂得:我,一直都在。我可以分享他们的快乐,也可以分担他们的忧伤;我可以原谅他们犯的错误,也愿意相信成长中的无限可能。我要让他们始终明媚地相信:冬天的时候,别忘记还有春天;叶子黄的时候,该记得还有绿。 于是,我满足,我能陪伴他们。相伴,走过每一个四季。 同行的日子里,我喜欢用文字的方式记录和孩子们在一起的那些事儿。每每读起来,总觉得日子过得这样多姿多彩,老师做得那样富有意义与成就。2012年,我的电脑染上病毒,我一时慌张,竟然将记录的近20万字的教育随笔全都删除。那是工作的第7个年头,我瞬间有种被掏空的感觉。为此,我哭了好久好久。从未想过要给这些文字做个备份,只是记录着;从未想过这些文字会在一瞬间离我而去,只是觉得它已然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无奈,痛惜,唯有在心中宽慰自己:就让最美好的东西存在心里吧。文字消逝,可是和孩子们在一起的那些春暖花开那些秋叶静安的日子是存在的,是刻在心里的。因此,我重新开始记录。孩子们的步伐未止,我必当笔耕不辍。 于是,我幸福,我能守望。守望,期待彼时花成海。 我始终相信,我的孩子们会拥有无限精彩的未来。我深知,在小学的奠基阶段,孩子们需要拥有的是能够伴其终生成长的品质与能力,如:认识自我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对自我的成长作业规划的能力、在集体中拥有归属感与幸福感的能力、勇敢地面对挫折的能力,以及懂得尊重、友善、明纪、守礼等品质。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是他们生命成长的时间。也许正是因为这一份期待,也许正是因为这一份守望,我才越发懂得教育的意义。教育,是为了引领,是为了寻觅,是为了营造,是为了润泽,是为了和孩子们在思辨笃行中遇见那个更好的世界。 于是,我记录着。我的孩子们在文字中读着我,读着自己,读着成长的时光,读着岁月中的故事。他们总说,王老师笑起来的时候比花儿还美;王老师生气的时候,他们不害怕,却心疼。他们总说,希望日子过得慢点儿,再慢点儿,王老师可以陪伴他们久一些,再久一些。他们读着我的文字,会哭,会笑;我读着他们,会笑,也会哭。 行文至此,内心涌动着一份浓浓的感激与爱意。我是幸福的,因为我深爱的孩子们也深爱着我,而我身边的领导、同事又如同爱孩子一般宠爱着我。正如我未曾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教师一般,我也未曾想过我随意敲击的文字能够得到那么多的关注与认可。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李泽转学离开了我们,我流着泪在夕阳西下的那个傍晚敲击了《如果能重来》。我把它放在了校园博客上,是希望有那么一天,李泽能够看到能够知道,这里,有一份牵挂永远属于他。我一直觉得我的随笔只是一种记录的方式,不登大雅之堂,孰料,无数的跟帖、无数的祝福与鼓励让我一下子觉得,原来,自己的记录是如此富有意义。 那一天,朱局长发来短信,说我写的《保证书》情真意切,鼓励我坚持写下去。我受宠若惊,未曾想过自己的小随笔能够引起朱局长的关注。朱局长是一位怀揣教育梦想、践行教育情怀的我敬仰已久的长辈。在他的敦促下,我将自己写的一个又一个小故事发到校长发展班的博客上,慢慢地,我懂得了,之所以得到认可,并不是因为我的文笔好,也不是因为我的思想深刻,而是因为我笔端流淌的那份真,我心中渴望的那份教育理想。 出版这本书,也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一直认为这样的文字略显随性、浅显、稚嫩。我最初的想法只是记录着,等孩子们毕业的时候,将成长过程中那些鲜活生动的故事整理成一本册子作为毕业礼物送给他们。可是,李校长读了我的文字之后,鼓励我将记录的随笔整理出版。他一直觉得,因为我相信教育,因为我坚信教育的力量,因为我对教育恭敬,因为我对学生深爱,所以,文字流淌的声音理应让大家听见。于是,在李校长的激励之下,我宽慰自己:迈开这一步吧,纵然浅显,亦可作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第一步,抑或是成长与成熟的基础。因此,诚惶诚恐,感激不尽。 真幸福!这是我的第一本书,总觉得再多的纸张都无法倾注自己的幸运与感激。何尝不是呢?幸福的我要感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钱光明老师总是会给我推荐一些好书,如:《教育其实很美》、《一盏一盏的灯》。他总说:真实的文字才能叩击读者的心。他是我2005年8月来到江宁认识的第一位导师。这些年,感谢他的关注与爱护,感激他的敦促与引领。 我最深爱的周爱华老师,她对我严慈并济,她让我无比相信美好的事物总是存在的,她让我懂得教育的责任与意义。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让我坚信:一个有教育梦想的人,是不应该心存懈怠与畏惧的。她是我工作中的引路人,亦是我生活中的知心姐姐。我庆幸,我遇见了她。 我的师傅丁雪飞老师和蒋崇勇老师,他们总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陪伴在我的身边,陪伴我去历经,去尝试,去挑战。我亲爱的同事们,和他们相伴的每一个朝夕,都是温暖的…… 突然有一种参加CCTV颁奖的感觉,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站在那样的领奖台上会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如同此刻的我,内心溢满感激之情珍存之意,想将其付诸笔端。我还想谢谢我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将如此可爱的孩子们带到我的身边,谢谢你们的信任与认可。谢谢我可爱的孩子们,遇见你们,是我认为最美好的事情。谢谢你们,让我成为你们的老师,你们的朋友,你们深爱的人。一份无言的凝眸,一个温暖的拥抱,一阵爽朗的笑,都会贮存心田。是你们,让我如此忙碌,又如此丰盈充实。正是这些有记忆的日子,让我喜欢做老师,让我觉得做老师真美。我是老师,我是你们的老师,因此,快乐与满足牢牢地系在我的心头。 最后,真诚地谢谢教育,谢谢你让我遇见了你。 你让我坚信——因为你,我们可以遇见更好的未来,在行走于未来的路上,寻觅梦想。 王蕾 2014年5月16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