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太年著的《中国画猴大家徐培晨》向读者介绍了徐培晨是如何从一个农家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画猴名家的。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徐培晨的人格魅力、个性特点、艺术风采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中,书中还收录了大量徐培晨的生活照片和艺术作品,还收录了书画友人对其作品的评论,能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徐培晨及其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画猴大家徐培晨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作者 | 纪太年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纪太年著的《中国画猴大家徐培晨》向读者介绍了徐培晨是如何从一个农家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画猴名家的。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徐培晨的人格魅力、个性特点、艺术风采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中,书中还收录了大量徐培晨的生活照片和艺术作品,还收录了书画友人对其作品的评论,能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徐培晨及其作品。 内容推荐 纪太年著的《中国画猴大家徐培晨》用优美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了徐培晨是如何从一个农家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画猴名家的,有些章节特别精彩,充满了诗情画意,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书中对猿猴生存的众多名山也有细腻的描绘,还对当前画坛上流行的一些文艺现象作了一定程度的剖析。 目录 书画界诸家评说徐培晨 序 上部 序章 第一章 乡里顽童 第二章 乡村生活 第三章 求学南师 第四章 初露锋芒 第五章 西南岁月 第六章 艰难跋涉 第七章 饮誉画坛 第八章 情系猿猴 第九章 东方猴王 下部 第一章 万里之行始于合肥 第二章 走马岭南 第三章 中原大地百猴腾跃 第四章 吴楚之旅 第五章 黑土地的情思 第六章 放歌大西北 第七章 走马边疆 第八章 大西南的金秋 第九章 大创举大展示太传播 新世纪 新打算 新辉煌 第一章 四次西方画展 第二章 花鸟画研究会新掌门 第三章 山情水意京城展 第四章 山海情怀慰戳 第五章 四家徐培晨艺术馆 艺术年表 后记之一 后记之二 徐培晨题猴画诗 试读章节 放牛是游泳的最佳借口,几个人牵着牛,在河边选一块青草茂盛的地方由牛自由吃草。他们自己呼啦一下扑进水里,你挠我一下,我挠你一把,偶尔也来个竞赛,看谁游得最快,胜者可以不用割猪草,由大家免费送给他,这类好事徐培晨常常独占风骚,他的狗爬式游泳速度极快,一游起来似乎浑身都运动着。 在水中最开心的事是捉鱼。找一条浅水小河,在两头取土堆成堰,然后开始放水,等水放得差不多了,几个人光着屁股,手一律朝后相互紧紧缠在一起,并排缓缓朝前走,一会儿便能捉到许多鱼。晚上提回家,餐桌上多道菜,听着父母亲一两句夸奖,心里自然是甜滋滋的。 有一次,几个人约定去微山湖边游泳,由于是瞒着家人偷偷溜出来的,大家显得极为开心,一路上相互聊着,跳着,不时引来过往行人的目光。 到了微山湖边,偏偏不凑巧,下了一场雷暴雨,几个顽童吓得赶紧躲到附近农家避雨。等雨停了,大家赶紧往湖边跑,争先恐后朝湖里跳,唯有徐培晨站在湖边呆呆地望着。 雨后的微山湖多美呀,湖水像是被洗涤过的,显得蓝幽幽的,牵引人的目光。一道彩虹不知什么时候升起的,此时正横跨在湖的两侧,仿佛是给微山湖架起一道彩桥。湖中大片大片的荷叶你挨着我我挤着你,如同穿着裙子的少女凑在一起呢喃私语,偶尔过来一阵微风,荷叶相互碰撞发出哗哗声,又像是少女们聊到开心处,情不自禁发出的窃笑声。就是湖边栽的柳树,也像刚梳理过似的,长发飘飘,慢悠悠摆动着…… 这景多美呀,我从来也没有见到过,徐培晨自言自语道,要是把这景色搬到家门口就好了。 “哎,你望什么呢,快下来呀!”湖中有人喊。 “我们还等着你比赛呢,你敢不敢来?”又有一个同伙开始挑衅着。 徐培晨仿佛没听见,仍在默默地想着心思:“这里的美景搬不回去,要是能画下来带回去也好呀。”他边想边随手捡起一根小枯树枝,以地作纸,对着微山湖的景色开始一笔一画地画起来: 先画两道平行的弧线作为彩虹,然后又画了一个一个的圆圈算是荷叶,又画波浪纹当着湖水,最后还把正在游泳的小伙伴也画进画中。 游了一会儿,大家都累了,一起围在徐培晨身边,细细瞧着他的“大作”。还相互分辨着自己是画中的哪一位。 徐培晨平时很喜欢游泳,这一次虽然没游成,但他发现了一件比游泳更快乐的事,那便是画画。画画可以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全都画下来,贴到墙上,那自然是件开心的事,比游泳更能吸引入。 一路上回去,大家像来时一样依然谈笑风生,唯有徐培晨一直默默无语,想着他的画画心事。 人们常说,做一个艺术家是需要天赋的,不知徐培晨在这小小的年纪便萌发画画的愿望算不算是灵性,倘若是,那他在湖边用枯树枝画下的作品该是处女作了,只可惜,这种大作不能保存。 说起爬树,徐培晨身上的故事还真不少。抓蝉猴是他的拿手好戏,每次太阳落山后徐培展便摇树抓蝉猴,然后将蝉猴放锅里放些盐,用油炸,味道非常鲜美,特别是蝉猴胸部那块瘦肉口感异常丰富,大家都抢着吃。 每次爬树如果能抓到好看的幼鸟那是件极高兴的事。徐培晨曾到树顶部抓回一只斑鸠雏鸟,那雏鸟太小,饮食困难,他便把小米、谷子、黍子含到嘴里嚼碎呈糊状,然后自己嘴对着雏鸟嘴一点一点喂,直至雏鸟吃饱。还特地找来一堆高粱秸秆,给小斑鸠鸟编一个漂亮的笼子,把它挂在自己的床头,早晨一起来便能看到。 在离村口不远的一棵大树上,结着一个鸟窝,徐培晨经常看到一只黄鹂鸟围着它绕来飞去。那黄鹂鸟涂着红嘴唇,除了枕羽有些黑而外,浑身是嫩黄色的,展翅飞在空中,格外漂亮。 徐培晨想眼前这只黄鹂鸟如此好看,那么树上的雏鸟将来肯定也漂亮。于是他赤足,像小猴子一般,一步一步沿着树干往上爬,哪知那鸟窝筑得太高,而且越往上爬,树枝越小也越软,但徐培晨没考虑到这些,他一心只想抓到雏鸟。 “三弟,快下来,危险。”大哥不知什么时候来了。在他的周围围了一圈人,大家都朝树上望着,议论纷纷。 父亲也急匆匆赶来了,站树下大声吆喝着。 徐培晨眼朝下一望,吓了一跳,他爬得太高了,下面大人如同小孩儿似的一点点儿,他禁不住心中一阵乱跳,但只要再爬两三步,小黄鹂鸟便到手了,他不愿意放过这次机会,因为那鸟诱惑性太大了。 徐培晨依然往前爬。树下的徐训行吓得脸色煞白,他连忙脱下身上穿的夹袄,与大儿子拉开,呈兜状,在树下等着,担心徐培晨万一不小心掉下来。围观的人也纷纷过来帮忙,大家都捏着一把汗。 当徐培晨抓到雏鸟时,下面喊声更大了,他便小心翼翼溜下了树。 此时,父亲已失去了往日的慈祥,铁青着脸,额头上由于焦急沁出大滴大滴汗珠。看见徐培晨,甩手就是一巴掌,打得儿子眼冒金星,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手中的雏鸟也丢了,落在地上活蹦乱跳的。 “你想找死啊,找死也要找个好地方。没看看树有多高,掉下来怎么办?”父亲依旧怒气冲冲大声吼着,“回家好好跪着,没有我的话不准起来。整天就知道爬树爬树,你迟早有一天要从树上掉下来摔死。” 父亲说过这话不久,徐培晨还真的从树上摔了下来。那次他和另外一个小伙伴上树摘杨树花,由于树高,自己只想着摘树花,一不留心,只听“喀吱”一声,脚下的树枝断了,徐培晨重重摔在地上,鼻孔出血,当场休克。等他醒过来时,已经躺在妈妈怀里,望着大家焦急的样子,他觉得有点难为情,赶紧溜了。 P007-008 序言 我久居津门,近些日子身体欠佳,所以很少出门。月初,有位青年携书稿自南京来我家中,说是给画家徐培晨写的传。 望着三十万字的一摞厚厚书稿,我有些感动,甚至是惊讶。据我所知,目前活着的书画家当中除吴冠中之外,还没听说过谁有这样大的传记,何况徐培晨还不到五十岁。 对于徐培晨,我是很熟悉的,他是画猴名家,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观察、写生、创作、办展、出集、著书立说。他的猿猴作品,不蹈袭古代画家之老套,也不与并世画家苟同。在漫长岁月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建构了他自己特立独行的、个性鲜明的艺术语言。那些生动传神的猿猴,虽众相万千,皆能跃然纸上,妙趣横生,呼之欲出。他最近出版两本大型画册,均有我写的序言。 打开《东方猴王徐培晨传》,有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了徐培晨是如何从一个农家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画猴名家的,有些章节特别精彩,充满了诗情画意,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书中对猿猴生存的众多名山也有细腻的描绘,还对当前画坛上流行的一些文艺现象作了一定程度的剖析,更加难能可贵。 酷暑难耐,只能粗粗浏览,匆匆之际,写下这些文字,权且为序。 1998年7月20日于寓所 后记 我与徐培晨教授已相识十七个年头。在这十余年中间,目睹了他走过的艺术道路,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影响日隆。如果用一个词简单概括,那就是:敬佩! 在这本书稿排版接近尾声时,安徽美术出版社传来消息,由我主编的大四开画集《当代经典徐培晨卷》已销售一空,可见徐培晨作品拥有广泛的读者群。早在十四年前,我们策划“万水干山总是情·徐培晨国画猿猴全国巡回展”期间,所到之处,他所受到的拥戴,让我深受感染。不仅仅国内如此,2009年,我们再次策划徐培晨首次赴美国展览,盛况亦是如此。在全球提倡环保,爱护动物的今天,天性顽皮的猿猴自然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以画猿猴享有盛誉的徐培晨教授受到追捧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前不久,徐培晨第三座艺术馆在溧阳举行开馆仪式,当地群众上千人争相目睹艺术之盛况。那种热情,那种崇敬,让我们不得不深受感染。我和纪增龙先生在现场窃窃私语,谈到他的为人,他的从艺,他的善良,竟然喋喋不休相互聊了近两小时,还有意犹未尽之意。 我和徐培晨教授相处的十余年中间,为其主编过七本画集、文集,撰写过近百篇短文。这本《中国画猴大家徐培晨传》主要是我先前的两本专著《东方猴王徐培晨传》和《万水干山总是情·徐培晨国画猿猴全国巡回展纪实》合并而成。部分章节我专门作了修改、压缩,又重新编写了第三部分:新世纪新打算新辉煌。1999年出版的传记序言为王学仲先生撰文,如今王先生已驾鹤仙逝,我们仍然用他的文章作序,表示对这位老艺术家的敬意。保留了原先的后记。 感谢莫言先生、喻继高先生百忙之中为这本书题笺。感谢王金城、应稼昌先生提供部分图片。感谢高则宏先生提供徐教授近几年的相关资料。感谢纪增龙、智百鸣、殷英、倪洁、翟优、柳笛、王学升、肖立刚等朋友提供的无私帮助,让本书顺利问世! 再次祝愿徐培晨教授创作丰收! 纪太年 2014年5月1日于南京诗画堂 书评(媒体评论) 笔墨多趣味,群猴赋天真。培晨先生以画猴名世,人皆赞之。 ——廖静文(徐悲鸿纪念馆馆长) 培晨的猴画可以超越时代。 ——刘开渠(曾任中国美术馆馆长) 培晨君是位工写兼擅的画家。其工笔矩度备至、丝丝入扣,清秀中蕴藏着劲健的阳刚之美;其写意笔洁苍厚,墨色绚烂,独树一格,有别于历史,也有别于当代,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从他作品中所展现的神采来看,他不是为了画猴而画猴,而是注入了人的情感,人的追求,人的理想和对大自然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意,情感的笔墨在颂赞着大自然无比的美妙和永恒的魅力。 ——王学仲(天津大学教授) 徐培晨先生画猕猴,生聚于山石林泉之间,形态生动,令人如入山林深处,画笔神奇,令人钦佩不止,此为佳构,藏者宝之。 ——程十发(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 徐弟画灵物,真心真意,真情真趣,作品为上乘之作也。 ——亚明(曾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 千姿百态写猿猴,宇宙无限任遨游,有幸生化精妙笔,招回识者老来愁。壬午仲夏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画猴专家于盛京举办全国巡回展,辱承枉顾,赠予画集,有感撰此为贺,愧不工耳。 ——杨仁恺(书画鉴定大师) 当今画坛,徐培晨可以称得上画猴大家,他笔下的猴子,千姿百态,神情各异,妙趣横生,画风灵动洒脱,融汇中西画法,纵l青挥洒与恣肆澎湃的激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邵大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 徐培晨的画猴是从传统中寻求突破与创新的艺术。他立足于选择古代和近现代的优良传统,借国画在发展中积淀的意象之理,探讨笔墨当随时代之法,师法造化,贴近生活,借鉴外国营养,吸取现代审美经验,在画猴即画人的自觉意识下,开拓了画猴题材,深化了画猴立意,形成了个人画风,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 ——薛永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徐培晨先生是一专多能的大画家,我说一句不客气的话,现在全国美术界只要谈到三个大画家,必有徐培晨。 ——刘勃舒(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 徐君培晨从艺多年,人物、山水、花鸟功底深厚称能,而近年独于画猿情有所钟,可称精擅。不惟形肖传神,生动有趣,且经营画面,林泉幽深,意境邃密,笔墨闲雅流畅,允称大家。其画精品甚多,徐君近作《临泉高致》图更见其寄意深远,堪称独步一时之精品也。 ——孙克(中国画学会秘书长) 为百猴传神,不让前贤。 ——程大利(人民美术出版社原总编辑) 前人画猴,以宋代易元吉为最。大鉴赏家米芾在《画史》中推崇道:“易元吉,徐熙后一人而已。”当今画猴,徐培晨独标一格,堪称大家,不妨说:“徐培晨,易元吉后一人而已。” ——马鸿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原副主任) 徐培晨教授是位中国画全才,所涉足的题材很广,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皆能,工写皆善,又画了那么多的画,展遍全国。这种业精于勤的精神很值得大家学习。 ——夏硕琦(中国美术家协会编审) 徐培晨的画说是田园的画是不够准确的,应该不是田园,他比田园要走得远。他走进了山野之中,他的作品有一种山野之气,这种气是纯天然的,好像回归一种纯天然的境界。 ——赵力忠(中国国家画院编审) 徐培晨教授为当今画坛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皆擅的画家,尤其是继宋代画猿猴大家易元吉之后又一位画猴大家。就他的猿猴画题材及主题的开拓和深化而论,他开创了猿猴画的新领域,将成为中国猿猴画大师无疑无争。 ——左庄伟(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徐君画猴之不凡之处,还在于其章法之妙。其作品一图一意,变化无尽,实境、虚境,自然天成,无一雷同。若“胸无成猴”,缺少坚实的造型手段、丰富的生活积累、天才的想象力,是达不到此境的。他重视画外功夫,善诗文、书法,以草书入画,诗画结合,大大发扬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特色,倒可以称得上“新文人画”矣。 ——周积寅(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培晨在中国画领域能力很强,山水、花鸟、人物皆精,有积累,不像有些画家只会画一种动物。他把猴子放在大自然的背景里,好像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猴子与自然的关系很密切。人、猴、自然三者密切相关,作品中的猴子拟人化了,看后觉得亲切,人文气息浓厚。他用笔潇洒、道劲、泼辣,给读者的冲击力很强。 ——王仲(曾任《美术》杂志主编) 徐培晨的画摆脱了旧习,在画猴题材的扩展上、笔墨的丰富上,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超越了古人,而且创造了个性化的一种新的画猴模式,我称其“徐家样”。 ——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徐培晨的画风、诗风、书风和刘邦不一样,刘邦追求那种奔放的,徐先生追求的是飘逸的。 ——李一(《美术观察》主编) 培晨教授数十年画猴,得其神韵,富于生机。作品有神性、有人性。画出了精灵与自然融于一体的美,也抒发了画家内心的纯净与真意。 ——吴为山(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徐先生的画赋予猴子以人文的精神,把猴子画在风花雪月的自然环境中,有着中国文人画的意境,这是我们当代画走兽中比较少见的。 ——尚辉(《美术》杂志主编) 徐先生笔下的猿猴,有着他自己的艺术手法和语言形式,富有突出的灵性和人文精神,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臻境,赏心悦目。 ——彭利铭(北京市文联副主席) 徐培晨以水墨写意法画猿猴,生动逼真,呼之欲出,于解剖比例合乎法度中见文人画笔墨情趣,既存形,又写意,殊为难得。先生所画猿猴,已创自己面目,可谓当世名手。 ——王平(中国画创作院研究员) 徐老师将活泼好动、聪明调皮的精灵——猿猴捕捉于静止的画面之上,实属不易。在中国古代,敢于尝试的画家不多,唯宋代易元吉能得其妙处,而在当代,徐培晨先生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笔下猿猴只只俱能“通神”,有“当代易元吉”之称。 ——王菡薇(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培晨教授的猿猴中国画作品如今已成为中国画坛的一道风景,其推陈出新的创作性表现,使得中国画动物题材在当下又实现了一个突破。其猿猴画深入人心,脍炙人口,并跨出了中国画的圈子,进入了中国文化的领域。 ——邵晓峰(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