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明所著的《班级激励》与大家分享的是有关初中阶段“班级激励”的思考与实践。本书的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 班级激励:含义与原则
第二章 班级激励资源:利用与开发
第三章 班级激励方式:选择与适用
第四章 班级激励环境:优化与浸润
第五章 班级激励机制:保障与运行
每一章 分3—5个小节,每一个小节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实践困惑”,聚焦实践中大家普遍遭遇的问题;第二部分是“概念辨析”,对于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是“理性思考”,围绕困惑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观点;第四部分是“操作策略”,分享实践的经验,并附有具体的操作案例。
班级激励,基于初中生的成长需求和班级的发展现状,善于利用和开发班级激励资源,主要包括来自于青春期、班级岗位、网络、个性优势和教育问题中的资源等。选择适用的班级激励方式,积极评价处于成长中的学生,选择优势视角面对学生的发展问题,促进学生的微小改变,对特殊学生进行特别辅导。重视优化班级激励环境,增进与学科教师的互动,改进与学生的交往,促进学生之间的融合,从而主动建设育人环境。班主任要积极构建班级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全员参与,更好地与家长合作,设计激励活动并有机整合,整体规划班级激励方案,全面渗透,分层递进,促进学生成长。
王卫明所著的《班级激励》的特色:
1.从破解班主任工作中遭遇的普遍性问题出发,与大家分享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操作策略,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2.每一种激励策略都附有代表性的案例,强调从具体的教育情景出发来思考和解决实践问题,重视激励的情景性;
3.重视班主任工作感性经验积累基础上的理性思考,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信奉拿来主义,强调经验的借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