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爱的人却不爱你?
为什么恋爱中的人像傻子?
为什么两情相悦的人最终不能在一起?
人们总是在理智与情感之间徘徊。因为有冲突,爱情才变得弥足珍贵;因为有挣扎,爱情才显得荡气回肠。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谈起爱情,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可它的发生和演化却存在一定的规律。
由理查德·罗宾逊编著《爱情中的墨菲定律:为什么付出总得不到回报》通过科学与心理学和进化论的碰撞,向我们阐述了这些疑问背后隐含着的科学事实与心理机制,告诉我们事情背后的真相。书中语言风趣幽默,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了然,原来越怕的事情越会发生是由我们生理和心理进化不协调造成的。
《爱情中的墨菲定律:为什么付出总得不到回报》的姊妹图书还包括《猩猩和蚂蚁,我们更像谁》、《无处不在的墨菲定律:为什么越担心的事越会发生》
爱情是什么?它为何时而让人痛苦、自卑、绝望;时而让人兴奋、甜蜜、坐立不安?为什么你爱的人却不爱你?与此同时,你不爱的人却对你死缠烂打?
从青春期的懵懂,到坠入爱河时的狂热,再到新婚燕尔的如胶似漆,以及婚后的平淡,这几乎是所有婚姻不可避免的过程。有不少婚姻,结婚刚过一星期,双方就已经有了离婚的理由,而维持的技巧就是不断去发现结婚的理由。由理查德·罗宾逊编著的《爱情中的墨菲定律(为什么付出总得不到回报)/心理学与生活》是一本讲爱的真谛的书,它适用于绝大多数人,尽管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爱情是特例。
无论你是否谈过恋爱,或者正在恋爱并准备结婚,抑或已经结婚,你都需要这本《爱情中的墨菲定律:为什么付出总得不到回报》。
人类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信息素相互影响
人们对信息素的唯一知识就是它怎么写、怎么读,除此之外一概不知。在野外,我们了解动物释放气味信号是为了吸引异性、传达警示、指示食物方向等。但科学家却很不愿意相信,我们人体的臭味除了不能除臭以外什么都可以。
不过已经有证据可以证明人类体味的作用了,例如,月经同步。研究表明,住在一起的女性的月经周期往往相同。有趣的是,这种同步可能仅仅是由于某位女性擦腋下的汗液时不小心甩到了“接受者”的嘴唇上,这说明人类的信息素可能存在于人体的汗液中并通过腋毛挥发出来。PET扫描表明,类似雌f生激素的味道会增加男性下丘脑某一部分的血液量,而女性则不会。相似的,雄性激素的味道则会增加女性下丘脑同一部分的血液量,男性则不会。
如果公司里某个喜欢你的人向你释放电流,你应该首先想到信息素。让我们面对现实吧:腋毛是一个特殊的器官,而不是什么令你难堪的东西。这些毛发加速了气味的挥发,剔除腋毛就相当于堵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
……
嗅觉是我们感官中最重要的一个。我们边缘系统的最前端(大脑嗅球)紧紧靠在鼻子的后面,确保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分析嗅到的气味,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更准确地说,在我们寻找伴侣时,嗅觉可以帮助说明,为什么最没有可能的两个人最终走到了一起,而最有希望的一对却各奔东西了。你应该明白,我所说的味道与香水或者除臭剂没有任何关系;它是一种微弱的信息素,你根本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是你免疫系统的味道。
是什么让她和他走到一起
很显然她喜欢你。几周以来,你们都很享受相互陪伴的时光。她说你是世界上最好的人……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错呢?
或许是你的气味不对。不是你的体臭,而是你免疫系统的味道,微弱得几乎无法察觉。在潜意识中嗅到他人免疫系统的气味是人类最原始的一种感知能力。在前寒武纪,动物就是靠这种方式把自己区分出来的,这对躲避寄生虫的侵袭至关重要。
你的免疫系统在抵御“外敌入侵”时发挥了作用。你的身体守卫怎么能够判定它们遇到的细胞是身体的一部分还是外来入侵者,是朋友还是敌人呢?你体内细胞的表面有识别分子,就像分子密码一样,它们是由你染色体中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那部分产生的。没有分子密码的外来细胞会受到攻击。但是,如果细菌破解了密码,将自己伪装成身体的一部分,它们就能够通过免疫系统的检测,大摇大摆、蹦蹦跳跳地在你的体内为所欲为。所以,它们会不断地变异。当编译后的细菌密码与身体自身的密码相符时,它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通过身体的防护线。你必须赶在“破译者”变异成功之前完成免疫系统细胞的变异。这是一场永恒的赛跑,就像路易斯·卡罗尔的小说《爱丽丝镜中奇遇》中的红皇后一样,她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始终疯狂地奔跑。
如果动物也有相似的MHC,它们生活在前寒武纪时不论是叫做“卡米拉”还是“鲍勃”,其基因重组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而其后代受到疾病感染的可能性则会大大提高。
P16-P19
墨菲定律适用于很多事情,尤其对人际关系而言,效果更好。这是由于该定律背后的驱动因素是热情,而人们的爱正是由热情催生的。即使怀着愤怒、带着叹息读完这些定律,你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若事情有可能出错,就一定会出错。
爱的墨菲定律全都是“消极”的,这一点无需怀疑。一切都会出错,没有什么顺心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完美的结局。不管你有多迷人、富有,你爱的人总是不爱你。但与此同时,你不爱的人却对你死缠烂打、穷追不舍。所以本书的徽标应该是一个恋爱三角:我爱你,你爱他,他爱她……
但不要闷闷不乐。还有一种幸福始终贯穿在墨菲定律中,它迷人而欢快,让人们不愿再争吵下去。“防空洞”的理念即在于此。就像这首歌唱的一样:
我们终会再见,不知地点,不明时间
但我确信我们终会再见,在阳光明媚的某天
或许我会发信息给你,在下周的某个时间
我们知道自己注定会失败,但出于某种原因,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扔给“敌人”。
那么本书讲了什么内容呢?
第一章,哪些因素塑造了你。这一章针对的是“你”,因为如果要研究“你和他们”的关系,就必须在了解他们之前先认清你自己。而要认清你自己也没那么容易。事实上,我们必须承认,我们都对自己的身份糊里糊涂,对自己是谁并没有完全的把握。其中一个原因我在第一章做了论述,而这个原因也是本书的中心内容——我们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可以反映外部世界,而我们建立自我形象正是基于这些反映。在这些反映中,有一些是别人的观点,我们反馈给他们,他们再返送给我们,来来回回,循环往复,最后把自己搞得糊里糊涂。影响你的三大因素或者三面镜子是:你的家庭、你的朋友和你的基因。我们要看看他们是如何联手把你打造成“你”的。
第二章,男人和女人:“海湾战争”。本章的对象是‘‘他们”,哪些特征造就了异性。我们假设男人和女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且所有的墨菲定律都是建立在他们之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争吵之上的。此处列举的定律都是最温和的,尽管你可能并不认同,但是它们确实反映出我们评价世界的方式很有趣。我们都是“差异引擎”,虽然我们不具备准确衡量的能力,却热衷于把世间万物逐一对比。为了让对比更容易,我们将差别放大。我们区分颜色、种族或是性别时,哪怕是最细微的差别我们也会把它在自己的头脑中无限放大,这能使对比更容易进行。这既不是政治偏激,也不是病态心理,只是一种出于实际的考虑。我们的“差异引擎”不断演进,让生活越来越简单。一件事对我们越重要,我们能够发现的差别就越多。举个非常著名的例子,我们称之为“雪”的东西,爱斯基摩人却有32个词来称呼它。我们有32000个词来称呼异性,很多都只存在于口语之中。 第三章,求爱之灾。这是让你去追寻爱情。本章我们会讨论求爱过程中上演的所有行为。本章的导游是动物界最伟大的演员——园丁鸟。它会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复制时尚和偷取别人的点子来让未来的伴侣对自己产生最佳印象。我们还会停下来看看孔雀,看看它那美丽的衣装如何成为了自己的绊脚石。我们能比这两种鸟好到哪里去吗?
第四章,什么样的人才是完美伴侣。这是写给那些还在追求完美伴侣的人。我们评价伴侣的标准都有哪些?那些标准看上去似乎都不理智。在此我们发现,人的大脑和一串香肠的相似性并不仅限于表面。我们的逻辑思维也是香肠式的。据说,大多数女人选择丈夫时考虑的是他们的车怎么样。而史蒂芬·里柯克曾说过:“很多男人跟女孩子结婚,仅仅是因为他们爱上了女孩的酒窝。”我们都会不时地因为受到不良欲望的影响而犯错,因而我们都是罪人。
有时我们择偶的标准也很理性。我们切合实际、心智健全,尽管我们有时也愿意碰碰运气、有怪念头。例如,研究表明,女性择偶时认为第二重要的是对方要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因为这对他们未来的孩子很关键。非常明智,不是吗?那么,如果这是她们认为第二重要的事隋,最重要的又是什么呢?性感!而这一点,正如下一章讲的那样,让所有的理智都石沉大海了。
第五章,在爱情里沦陷。这与荷尔蒙相关,它是整个系统的统领。我们直到现在才讲荷尔蒙是因为,一旦它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其他一切曾经重要的事情都会变得无关紧要。情感演化论部分(第170一175页)解释了从35亿年前人类还未出现时到现在,为什么荷尔蒙一直都是最高统领。尽管如此,我们对它的运作方式仍然不甚了解。虽然人们知道它是一种复杂的分子,这也无法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其实,我们对它知之甚少的主要原因是极其平’常的:大多数科学研究都受工业驱使,而工业发展对通过投资去探寻真爱的意义丝毫不感兴趣,所以对人类情绪的研究就要从可以获利的工作中去寻求。这就简单了,我们可以在娱乐时间调查娱乐活动。
第六章,婚姻预言。它能把你从卧室拖到圣坛前并进入婚姻殿堂。尽管各地关于婚姻的典礼仪式、法律义务各有不同,但婚姻归根结底是人类特有的。因此,本章的焦点是人类,尽管他们偶尔表现得像只动物。
第七章,人为何会移情别恋。在那些再平常不过的流言蜚语、受辱失落、痛苦懊悔中,你被丢到了婚姻的另一头。严谨的数据统计证明婚后不忠确实存在,这些数据往往令人震惊不已。结婚前,所有人都会送上最美好的祝愿,如果我们认真考虑这些数据的话,我们或许会在祝愿的同时,送上一份婚前协议书,来规定两人离婚后的财产分配问题。目前在西方国家,每三对夫妻中就有一对选择离婚,那么结婚时订立婚前协议书是不是应该强制执行呢?当然了,这根本不可能!那会使关于婚姻的所有美好幻想与欣然沉醉烟消云散,就像你激动地坐上了过山车,却死死地扳住刹车闸一样。
第八章,深陷爱的怪圈。一切重新上演。一段破裂的婚姻结束以后,你就迫不及待地再次坐上爱的过山车。墨菲定律全力支持再婚。若事情有可能出错,就一定会出错;若你给它机会,还会一错再错。
假如你问我该不该结婚,我会回答你“无论如何,你都会后悔。”
——苏格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