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华上下五干年》浓缩了华夏五干年的风雨历程,以历史发展的脉络为序,遴选对中国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编排了从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到五四运动之间的近五干年的历史,真实再现历史人物和事件,诠释中国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 目录 史前——女娲炼石补天处 盘古开天地 黄帝战蚩尤 神农尝百草 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 先秦——万物萌芽尽发生 少康中兴 夏朝灭亡 盘庚迁都 渭水访贤 纣王暴政 周公辅政 共和行政 骊山烽火 管鲍之交 春秋首霸 重耳流亡 退避三舍 穆公任贤 一鸣惊人 晏子使楚 三家分晋 孙膑装疯 邹忌纳谏 商鞅变法 屈原投江 田单复国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远交近攻 秦汉——秦楼鸾瓦汉宫盘 中国统一 修建长城 揭竿而起 破釜沉舟 楚汉相争 吕后夺权 苏武牧羊 光武中兴 一代枭雄 青梅煮酒 官渡之战 称霸江东 三顾茅庐 魏晋南北朝——水村山郭酒旗风 赤壁鏖兵 街亭失守 三国归晋 八王之乱 淝水之战 北魏迁都 南陈亡国 隋唐——开皇贞观传佳话 杨坚建隋 李渊起兵 同室操戈 魏征直谏 文成公主进藏 女皇武则天 黄巢起义 五代宋元——厉兵秣马为权变 陈桥兵变 杯酒释兵权 寇准抗辽 元昊称帝 方腊起义 李纲抗金 靖康之变 精忠报国 一代天骄 崛起江淮 永乐大帝 明清——一失一得总关情 七下西洋 闯王进京 清军入关 郑成功收复台湾 平定三藩 尼布楚条约 近现代——敢让江山换新颜 林则徐广东禁烟 太平天国 垂帘听政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七一建党 开国大典 序言 读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代序) 天下的书籍确实是谁也 无法读完的,我准备充分 利用自己的余生,再读一 些能够启迪思想和陶冶情 操的书。 这几年出版的书实在太 多了,用迅速浏览的速度 都看不过来,某些书籍受 到了人们的冷落,某些书 籍赢得了人们的喝彩,似 乎都显得有些偶然。不过 在这种偶然性的背后,最 终都表现出了时代思潮的 复杂趋向,而并不完全由 这些书籍本身的质量和写 作技巧所决定。 近几年来,我围绕启蒙 主义和现代观念的问题写 了一些论文,目的是想引 起共鸣或争论,以后还愿 意在思想和文化这方面继 续做些研究,因此想围绕 这样的研究和写作任务, 读一些过去没有很好注意 的书,以便增加新的知识 ,更好地开阔视野,从纵 横这两个方面,认认真真 地去思考一些问题。譬如 像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我曾读过多遍,向来 都是惊讶和叹服于他的平 等观念与民主思想。为什 么300多年前的明清之际, 在古老的专制王朝统治的 躯壳中间,会萌生出如此 符合于现代生活秩序的思 想见解来呢?这是一个孤 立和偶然的思想高峰,还 是从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和 不断滋长的土壤中间,必 然会产生出来的呢? 如果想一想徐渭、李贽 、袁宏道、汤显祖和徐光 启这些杰出的名字,又应 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而他们与莎士比亚、塞万 提斯和伽利略,又几乎是 在同一个时代出现的,这 里究竟有多少属于历史与 未来的必然性呢?我想再 好好地研究一番,力图做 出比较满意的回答来。 如果生活在今天的人们 ,都能够达到300多年前黄 宗羲那样伟大思想家的境 界,中国这一片辽阔的土 地上,将会出现多少光辉 灿烂的奇迹啊!可是为什 么经过了300多年的漫长岁 月,在今天生活里的绝大 多数人,还远远没有达到 他那样的思想境界呢?这 难道不让人感到十分地丧 气吗? 郁达夫说过:“没有伟大 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 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 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 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 ,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怀鲁迅》)这是说 得很沉痛和感人的。 思考民族的前程、人类 的未来,这很像听贝多芬 的《第九交响曲》那样, 常常会使自己激动不已, 然而这就得广泛和深入地 读书,否则是无法使自己 的思考向前迈步,变得十 分丰满和明朗起来的。我 读了丘吉尔、戴高乐、阿 登纳和赫鲁晓夫这些外国 政治家写的回忆录,读了 德热拉斯的《与斯大林的 谈话》和《新阶级》,对 于自己认识整个的当今世 界,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我还想继续读一些这方面 的书籍。 陶冶情操的音乐和美术 论著,我已经读了不少, 自然也得继续看下去。 我想读的书是无穷无尽 的,只要还活着,我就会 高高兴兴地读下去,自然 在翻阅有些悲悼人类不幸 命运的著作时,也会变得 异常忧伤和痛苦,不过这 是毫不可怕的,克服忧伤 和痛苦的过程,不就是人 生最大的欢乐吗?要想在 社会中坚强地奋斗下去, 就应该有这种心理上的充 分准备。我会这样读下去 的,读到生命的最后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