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然主编的这本《论语(白金典藏版)》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语录,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该书虽然篇幅不大,但内容却十分广泛,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的言论,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国文化不可不读的作品。它不仅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很早就传到海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论语(白金典藏版)/语文新课标必读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卓然 |
出版社 | 吉林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卓然主编的这本《论语(白金典藏版)》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语录,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该书虽然篇幅不大,但内容却十分广泛,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的言论,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国文化不可不读的作品。它不仅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很早就传到海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被称为东方的“圣经”。 内容推荐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提倡“仁”“义”、“礼”、“智”、“信”。《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汉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作。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孔丘编著的《论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 卓然主编的这本《论语(白金典藏版)》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而且论语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 目录 修身之道 吾日三省吾身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德不孤,必有邻 当仁,不让于师 知之为知之 朝闻道,夕死可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朽木不可雕也 动容貌,斯远暴慢矣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人生节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见义不为,无勇也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知其不可而为之 言必信,行必果 道不同,不相为谋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识人法门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友直,友谅,友多闻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巧言令色,鲜矣仁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以文会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处世哲学 克己复礼为仁 过犹不及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未知生,焉知死 邦有道,危言危行 不迁怒,不贰过 学习之方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生而知之者,上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成事攻略 子不语怪、力、乱、神 欲速则不达 三思而后行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小不忍则乱大谋 后生可畏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名不正,则言不顺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君子有三戒 领导要略 一言而可以兴邦 其身正,不令而行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伤人乎?不问马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近者说,远者来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试读章节 论语纵横谈 这段话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省”字。省,即反省。 孔子教育他的学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并且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曾子对老师的教诲加以发挥,自觉地每日“三省吾身”,这是曾子追求理想人格的方式。 曾子提出了三个字“忠”“信”“习”。这里需要格外强调的是“忠”字。在古代提到这个字,一般都会让人想起“忠君”,事实上,先秦时期“忠”属于一般的道德范畴,适用于所有人,不只用于君臣关系。汉代之后,才逐渐衍化成君臣关系的。所以,这里面“忠”的对象可以是所有人。“信”比较容易理解,主要分信任他人和对人讲信用这两个方面。“习”主要针对学习而讲。《论语·述而》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忠”“信”前面已经讲过了,“文”是文献,“行”是生活实践。当时孔门弟子每天要学习的内容,道德修养几乎占了一多半。从这个角度看,学习的过程也是对道德修养的反省和加深的过程。 曾子根据老师的要求严于律己,为人忠信。宋代学者谢显道因此认为曾子是孔学的正宗传人。他说:“诸子之学,皆出于圣人,其后愈远而愈失其真。独曾子之学,专用心于内,故传之无弊,观于子思孟子可见矣。”此说有一定道理。 反省自我是人不断完善、提高素质的好方法。世界是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而人的主观认识是有限的,所以为人处世犯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犯了错误,是文过饰非、推脱责任,还是实事求是,找到错误的症结,总结经验教训,以防类似错误重复发生,这不仅是个人素质、品德的问题,也是思想方法的问题。前者不能从错误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也就不会接受教训。重复犯错是理所当然的。而后者犯了错误,接受了教训,就可以避免重犯错误。像曾子那样每日都反省自己就更好了:有了错误,通过反省,认识了错误,想办法改正;没有错误,在反省中可能发现隐患,采取措施,预防犯错误。而且在反省的过程中,对事物可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那样,做人做事就更自觉了。 办事出了错,首先作自我反省,无疑是正确的。但只作自我检讨是不够的,因为办错事的原因往往很复杂,有自己的问题,可能也有客观或他人的问题。如果只“求诸己”,其他原因可能就会被忽视,不能找到犯错误的真正症结,这对改正错误是不利的。正确的态度,应是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全面地分析,找到问题的实质所在,从而改正错误。这样对自我反省、找到正确答案也是有帮助的。 活学活用 青少年朋友们可以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下:“吾日三省吾身。”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同时,每天抽出20分钟时间和自己对话,进行反思自省,假以时日,会有大收获。 故事品读 自学与自处 费利斯的父亲出生在贫苦农家,只读到5年级,家里就要他退学到工厂做工去了。从此,世界便成了他的学校。 他对什么都有兴趣,他阅读一切能够得到的书籍、杂志和报纸。他爱听镇上乡亲们的谈话,以了解人们世世代代居住的这个偏僻小村以外的世界。他非常好学,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不但随同他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后来还传给了他的家人。他决心要让他的每一个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费利斯的父亲认为,最不可宽恕的是我们晚上上床时还像早上醒来时一样无知。 他常说:“该学的东西太多了,虽然我们出世时愚昧无知,但只要不断学习就能不断成长。而且必须每天反省,自己有哪些知识没有学透,哪些知识需要立刻知晓。” 为了防止孩子们坠入自满的陷阱,父亲要他们每天必须学一样新的东西,而晚餐时间似乎是他们交换新知识、反省自我的最佳场合。 他们每人有一项“新知”,作一次反省之后,便可以去吃饭了。适时,父亲的目光会停在他们当中一人身上。 “费利斯,告诉我你今天学到些什么?” “我今天学到的是尼泊尔的人口……” 餐桌上顿时鸦雀无声。 费利斯一向都觉得奇怪,不论他所说的是什么东西,父亲都不会认为琐碎。 “尼泊尔的人口。嗯。好!” 接着,他父亲看看坐在桌子的另一端的母亲,对母亲说:“亲爱的,这个答案你知道吗?” 母亲的回答总是会使严肃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尼泊尔?我不但不知道尼泊尔的人口有多少,我连它在世界上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呢!”P3-5 序言 法国十七世纪的天才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帕斯卡尔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他在文章中指出,人有一种希望,就是填充空间和时间,即希望自己占有更大的空间和时间。但与浩瀚的宇宙相比,生命如此脆弱,人生如此短暂,所以妄想占有多少空间和时间都是徒劳的。人的尊严不在于填充空间和时间,而在于思想,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思想有深浅高下之分,高明的、有深度的思想才能使人获得力量,体现出人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努力,显示出人的独特魅力和高贵尊严。因此我们要想不断地增加生命的重量,就要不断吸收有深度、有价值的思想,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途径,就是阅读经典。 世界上的经典作品,都是经过岁月磨砺而沉淀下来的,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更是书中的精品。它们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精神的力量、语言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阅读这些作品,如同与大师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孩子要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离不开阅读活动。为了让广大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国家教育部几次修改了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对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做了较大的调整,并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要求中小学生加强阅读。为此,我们特邀国内中小学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携手打造了这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旨在帮助青少年朋友在阅读经典作品中提高能力,汲取智慧。 本套丛书在编写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几项原则: 经典性 精品的价值在于传世久远,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入选本丛书的中外名作,都是经过时间检验而存留下来的经典作品,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和穿越时空的精神生命力。 权威性本丛书所选篇目,全部来自“新课标”指定必读书目和教育专家课外推荐书目,这些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朋友的人生之路,能为青少年成长打好精神基础,为他们的成长提供精神营养,使他们终生受益。 可读性 为了帮助青少年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我们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注释和导读等助读资料,这些引导性的内容,一方面能为广大青少年打开一扇认识和了解经典名著的大门,激起他们热爱经典,阅读经典的兴趣,另一方面,能为他们欣赏和阅读经典作品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的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希望这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能够成为青少年朋友的良师益友,陪伴他们在思想长河中与大师们相遇,在相遇时倾听,在倾听后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