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产后康复与婴儿培育--从心理角度审视孕产妇与宝宝的成长
分类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育儿百科
作者 戴燕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戴燕主编的这本《产后康复与婴儿培育--从心理角度审视孕产妇与宝宝的成长》是为新妈妈读懂宝宝的需求所撰写的一本操作性很强的读本。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孕产妇篇”重点阐述“加强产前检查、围产保健,提高产科质量”等内容,编写了孕、产妇生理及心理的变化过程,胎儿的形成、发育;并从中西医结合等不同角度进行拓展产后康复与健康保健工作。下篇“婴儿篇”则从新生儿期的脑功能开发、关键期教育以及各月龄中的婴儿心理特点的培育等方面进行阐述,目的是让妈妈和养育者懂得如何在婴儿的关键期对婴儿的智力进行开发培育,为其成长为儿童、少年以致成人后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思维敏捷的正常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内容推荐

戴燕主编的这本《产后康复与婴儿培育--从心理角度审视孕产妇与宝宝的成长》是作者李巍、张学平和苏博近50年来在妇产科临床实践和潜心研究成果的汇集。书中吸收了国内外对孕产妇生理与心理变化,加强产前检查、围产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和新生儿期脑功能开发、关键期培育以及各月龄中婴儿心理特点的培育等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对促进孕产妇康复与婴儿智力开发成长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堪称孕产妇必备的一本好书。

目录

上篇 孕产妇篇

第一章 妊娠生理与孕妇心理

 第一节 胎儿的早期形成

 第二节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第三节 妊娠期孕妇心理特点与保健

 第四节 分娩期生理与孕妇的心理状态

 第五节 住院分娩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章 产褥期与产妇心理

 第一节 常见产褥期母体的变化

 第二节 产褥期产妇的心理变化与保健

 第三节 母乳喂养

第三章 产后各阶段身体康复

 第一节 产褥期料理及保健

 第二节 产后身体局部变化与康复

第四章 产后乳腺常见疾病的防治与康复

 第一节 乳腺和乳腺周围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乳腺的发育和生理过程

 第三节 妊娠期乳腺常见疾病及处理

 第四节 哺乳期常见疾病的处理

第五章 产后中医调理与康复保健

 第一节 产后常见病症及辨证论治

 第二节 产后康复的常用中草药

 第三节 产后康复调养常用药膳

下篇 婴儿篇

第六章 婴儿脑功能的潜力开发

 第一节 人类的大脑

 第二节 宝宝的大脑

第七章 婴儿的感觉与心智的培育

 第一节 感觉统合概述

 第二节 感觉统合失调

 第三节 为婴儿创造良好的感觉统合环境

第八章 婴儿的关键期与感知觉的发展培育

 第一节 关键期

 第二节 婴儿期感知觉的发展与培育

第九章 快乐的婴儿世界与心理能力培育

 第一节 0~1个月的婴儿(新生儿)

 第二节 1~2个月的婴儿

 第三节 2~3个月的婴儿

 第四节 3~4个月的婴儿

 第五节 4~5个月的婴儿

 第六节 5~6个月的婴儿

 第七节 6~7个月的婴儿

 第八节 7—8个月的婴儿

 第九节 8~9个月的婴儿

 第十节 9~10个月的婴儿

 第十一节 10~11个月的婴儿

 第十二节 11~12个月的婴儿

第十章 婴儿的安全与托护

 第一节 培育婴儿的安全意识

 第二节 宝宝的活动范围与环境安全

 第三节 宝宝洗澡与安全

 第四节 婴儿的托护

 第五节 重视“大宝宝”的感受

 第六节 保姆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七、母乳喂养常见问题与处理

妈妈们对于纯母乳喂养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初为人母的新妈妈遇到的问题会更多些。常见问题有:乳房肿胀、乳头的疼痛、乳汁少、喂奶次数频繁、宝宝吸不到奶头、喂奶姿势等。但是,这些现象在住院期间,通过医务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以及母爱的力量都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消失,一般以上现象在产后l周表现明显,2周内都会消失。

(一)乳房肿胀

产妇的乳房肿胀多发生在新生儿哺乳的早期,经过处理肿胀症状可以缓解并消失。

1.乳汁分泌多。

(1)原因。因为新生儿刚出生需求乳汁量少,导致乳腺中的乳汁不能排净而储留,引起乳房肿胀、胀痛。

(2)处理。让新生儿多吸吮或用吸乳器吸引;新生儿在吸吮吞咽一侧乳汁时,对侧的乳房会有同时排乳汁现象,不要按摩局部,而是让乳汁流出,可以减轻胀痛。

2.已经上班或外出。

(1)原因。离开了宝宝时间较长,已经分泌、积存在乳腺管内的乳汁不能及时得到排出,导致乳房胀痛。

(2)处理。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或用手将乳汁挤出放到一个清洁的容器内,也可以按照储藏奶的标准将乳汁储存于冰箱内备用。

3.哺乳方式不正确。

(1)初产妇没有喂奶经验和体会,在刚刚开始给新生儿哺乳时会出现喂奶姿势不正确,使得新生儿不能及时将乳头含入口中进行吸吮。

(2)处理。出院前认真听从医务人员的哺乳指导及哺乳方法,掌握正确的喂奶体位、姿势与让新生儿正确衔乳;在新生儿哺乳前可先挤出少量乳汁。

4.喂奶时间。

每天24小时应该进行纯母乳喂养8~12次。可根据宝宝的睡眠状况酌情增加或减少,民间有“吃寸奶”的说法,就是这个道理,即宝宝需要则给予喂养。

(二)乳头疼痛  1.原因。乳头末梢神经丰富、敏感度强。①喂养时的体位姿势、新生儿对乳头的衔接不正确,致使对乳头吸吮力不均匀。②乳头内陷,不能让新生儿准确地衔接到乳头。③乳母乳头炎症在新生儿吸吮过程中均可造成乳头疼痛和发生外力性损伤造成皲裂。导致初为妈妈的乳头疼痛及皲裂属常见正常现象,可以治愈。

2.处理。①孕中期以后可以在每次淋浴时,对乳头进行轻轻的刺激。②保持乳头清洁卫生。③新生儿哺乳后保持乳头自行干燥后再带上乳罩(文胸)。④避免用肥皂、香皂、洗发水直接擦洗乳头。⑤每次新生儿哺乳结束清洗干净乳头后可局部涂抹绵羊油。⑥乳头皲裂结痂后严禁用手揭掉血痂,应该待其自行脱落,以预防继发感染。

3.预防。①乳母在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时,首先要注意运用正确的喂奶体位、姿势。②宝宝含乳头时做到正确衔接乳头。③对于初次哺乳引起的乳头疼痛属于必须经过的过程、正常现象,在可以忍受疼痛的前提下,乳母要继续坚持让宝宝进行吸吮完成哺乳过程。④乳头疼痛严重时,暂停让宝宝直接吸吮乳头,可将乳汁吸出后再喂宝宝,当疼痛症状减轻后,即可恢复喂养,而不要停止母乳喂养。⑤因乳母身体不适需用抗生素期间,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

(三)乳汁不足

乳汁不足在绝大程度上是乳母的自我感觉,如乳房较软不充盈、不胀,这种感觉“乳汁不足”是不恰当的,因为绝大多数乳母感觉的乳汁都会随着产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的;只有少部分产妇因为身体疾病乳内分泌异常等,才会致使乳汁不足或乳汁过少。

1.乳汁充足的表现。

(1)新生儿哺乳后安静入睡且睡眠时间较长。

(2)较短时间内宝宝大便由黑褐色胎便变为黄色软便。

(3)小便较频繁,需随时更换尿布。

(4)宝宝睡醒哺乳后具有满足感,安静地躺在床上玩耍,不哭闹。

(5)体重增加,发育正常。

2.“母乳不足”的表现。

(1)宝宝衔接乳头后只有吸吮动作没有吞咽动作出现。  (2)宝宝哺乳后不能安静入睡,或睡眠时间极短(要先排除宝宝有其他身体不适的情况)。

(3)宝宝边哺乳,头部和四肢边晃动,有“急躁”现象。

(4)“惊奶”现象消失(“惊奶”是宝宝停止吸吮而等待乳汁自行喷出)。

(5)随着婴儿长大,需要的母乳量和哺乳频率减少。

3.“母乳不足”的原因。导致母乳真正不足的原因是:

(1)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的次数少、频率低,婴儿吸吮刺激乳头的时间短。

(2)喂养体位姿势不正确,致使乳头外伤,乳母心情紧张不能给予及时哺乳。

(3)奶瓶以及安抚奶嘴的使用应当注意。先天性乳房疾患、畸形、乳腺部分切除手术、不正规的丰乳术等,极易致使婴儿不习惯对乳头的吸吮。

4.处理方法。

在正常产后,乳汁均可以满足宝宝的喂养需求,如果出现乳汁不足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1)找出乳汁不足的直接、具体原因。

(2)调整心态、充足睡眠、改善饮食结构。

(3)看中医大夫,进行身体的调理及利用中药进行催乳。

P34-37

序言

学习科学育儿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期待和激动的交织中,一个新生命诞生了。新爸爸妈妈迎来了人生中最神圣的时刻,也就是说,你们将来伴随宝宝迈出人生的第一步,陪伴宝宝度过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

新生命的降生,不仅给家庭带来惊喜,也是社会所关注的一件事。宝宝是个能给整个社会带来新能量的人。生命的诞生也标志着父母责任的开始。要力能胜任这份责任,就必须有担当责任的本领;要成为一名健康的妈妈、阳光的妈妈、充满爱心的妈妈、负责的妈妈,就必须学习。

宝宝第一年的生长发育,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宝宝每天都会给家庭带来新的惊喜,但也会给新妈妈带来新的困惑。宝宝不是只会吃好、睡觉、弄脏尿片,宝宝也有丰富的感情生活和认知能力。第一年是新手父母最劳累的一年。要让宝宝健康成长,父母必须了解婴儿不同阶段生理发育的特点和生理需要,必须掌握基本的养育常识。例如,新生儿具备与生俱来的交流和沟通能力,父母要读懂宝宝传达的表情、动作等信息。哭是宝宝最早用的交流手段,宝宝地不同的哭声表示不同的需求。一般来说,饥饿的哭声有节奏,伴有闭眼、嚎叫,双脚乱蹬;疼痛的哭为突然地高声大哭,事先没有呜咽;不舒服(冷热、噪音等)的哭,开始有两三声缓慢拖长的哭声,接着是不断地悲悲泣泣;招引人的啼哭在出生后第三周才开始,先是低沉单调,没人理睬就大哭起来。又如,新生儿生来爱看人脸,但有些近视,看的距离在20厘米处最清楚,妈妈就要用充满爱心的语言边说边转动头部来吸引宝宝的注视。0~1岁也是感官发展最佳期,要根据婴儿生理发育程度进行小肌肉、大肌肉等动作训练。0~1岁也是密切亲子关系的重要时期,父母要注意在抚触、洗澡中加强和孩子的情感交流,注重护理过程中的亲子沟通。父母要培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必须读懂宝宝。由戴燕主编的《产后康复与婴儿培育——从心理角度审视孕产妇与宝宝的成长》一书,正是为新妈妈读懂宝宝的需求所撰写的一本操作性很强的读本。这部书分为两篇:上篇为孕产妇篇,下篇为婴儿篇,内容极为丰富。编者从心理角度来陈述孕产妇健康与宝宝的生长过程,这也可以说,是本书的一大特点。例如,婴儿篇第九章“快乐的婴儿世界与其心理能力培育”,每月一节,均有婴儿心理的培育方法和建议。

戴燕具有50年的妇产科临床实践经验。她母亲也为中国妇女和儿童事业贡献一生。我认识戴燕是在2012年的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心理发展硕士课程班上。她是班里的班长,也是班上年岁最大的学生。她学习十分认真,每次上课都是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课、记录。在上课期间。她就告诉我她想把自己50年在妇产科的实践经验和这次的学习体会编写出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书。我作为老师,从内心为如此执着的学生所感动,并为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高兴。2014年春节前,她和她的同事已经写完了书稿,并要我为其即将付梓的书作序。得知此信,我作为戴燕的老师和朋友深感欣慰。希望此书成为产后妈妈之必读。

张梅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2014年2月10日于北京

后记

想写点什么,是在N久远以前想做的事情,如果说有托词的话,那就是在职期间除了业务工作,还承担着科室领导、党务等一些事情;即使是退休下来也在临床第一线忙碌着,未能安下心来梳理思绪与提笔落实文字。

然而,在困知勉行中,深深感到提高母婴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提高母婴自身人格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成为我动笔书写本书的重要动力之一。

母爱博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有一位慈祥、伟大的母亲。妈妈——马玉清在世时,为了中国妇女的解放,为了妇儿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她老人家的一生。正像周恩来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和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给妈妈的书面祝福中写道:“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里,妇女是站起来了;努力吧!学习吧!”妈妈当时的一些同学、同事,给妈妈分别时的寄语是:“临事以慎、待人以诚、一切出之以光明磊落、之此立身处事之道也。”“我们同学已有5个月之久,不久就要分别了,希你将你那母爱的精神永远的发扬下去,为保育事业奋斗到底、努力前进!”等等。

即使是对子女的教育,妈妈也是本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美德的做人原则,谆谆教导我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为了国家,为了众生久远的生存空间,遵妈妈遗嘱,在妈妈过世后,加入由民政厅在怀仁堂举办的我国第一场回归大自然的海葬仪式。继承、发扬妈妈伟大的妇儿事业精神,作为女儿的我,义不容辞!这也是我完成本书写作的重要动力。

亲情无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的先生是一位政治经济学资深教授,可谓桃李满天下。虽然,仅仅三个字的“我爱你,,他吝啬的从未施舍过我。但是,他给了我一个安全、幸福,既简单又平凡的家。

执手因为爱。为了我的工作他默默地奉献,为了撰写此书他陪我几次到书店收集相关资料,翻阅报纸,寻找参考信息;做我的聆听者,对书中的体例语言文字都认真地检查,是否适合读者的口味、是否有错别字,都建议我反复修改;见我伏案太久,为我按摩肩背,端上适口的茶水……

在这里我要由衷地对我先生说一句:亲爱的,谢谢你!

莫逆之交。“挥人之才,尽人之智”,友谊是一种温静的情感,为理智所引导。我与撰写本书的三位编者有缘相聚:撰写中医章节和乳腺章节的两位主任是我们在进行产科临床查房时让彼此更加了解并合作出书愉快,为撰写本书进行梳理思路、配图设计、表格制作者,是位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师姐。谢谢你们为本书增光添彩,谢谢你们的通力合作。

还有,对与我一起工作的护士天使们和网络管理朋友们的协助,在此表示真挚的谢意。

戴燕

2014年元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