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的房地产规则》一书倾注了斯特凡诺·伊那马20年来对原产地规则学术研究与实践和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的热情和心血。该书通过多学科视角,抽丝剥茧式地对原产地规则与贸易政策、经济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深入浅出地对原产地规则的各个方面,包括多边原产地规则的发展历程和方向、世界上主流原产地规则体系、原产地规则的经济原理和效应及原产地规则的制定与管理实践进行了探讨,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原产地规则及其影响提供了指南,是国际原产地规则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在海关总署的精心组织下,各位专家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深耕勤耘,力求在译文中最大限度地忠实展现作者论述的原意,把作者的研究成果奉献给读者。
斯特凡诺·伊那马所著的《国际贸易中的房地产规则》在多学科视野下对原产地规则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本书首次对已经持续10余年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原产地规则协定》下非优惠原产地规则谈判的状况及其对WTO其他协定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评述。《国际贸易中的房地产规则》论述的范围广泛,不仅涉及诸如普惠制(GSP)、《除武器以外的产品倡议》(EBA)、《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GOA)等单边贸易工具下的优惠原产地规则,而且涉及自由贸易区的优惠原产地规则。伊那马(Inama)对美国和欧共体(EC)在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泛欧原产地规则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分析。他还对南半球的主要区域贸易协议进行了比较和探讨,其中包括南锥体共同市场(Mercosur)、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以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与欧盟所进行的伙伴关系协议谈判等。本书对不同体系的原产地规则的演变、原产地规则经济学,以及拟订原产地规则(包括拟订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的方法)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探讨。
图例
表格
缩略语
前言
第一章 构建多边规则的努力
第一节 “实质性改变”的概念和在多边层面对其进行界定的首次尝试:
1973年和2000年《京都公约》
第二节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原产地规则工作组
第二章 乌拉圭回合《原产地规则协定》:非优惠原产地规则协调工作计划
第一节 《原产地规则协定》
第二节 协调工作计划及原产地规则技术委员会制定协调原产地规则
所采用的工作方法
第三节 改编《协调制度》使之适应原产地的需要:一些决定性的技术问题
及其蕴涵的影响
第四节 次要原产地规则及补遗原产地规则
第五节 协调非优惠原产地规则的现状
第六节 悬而未决的产品特定规则问题
第七节 关于机电产品的主席建议
第八节 协调工作计划对原产地规则及其他WTO协定的贸易政策影响:
“同等用于所有目的”的问题
第九节 实施问题
第十节 结论
第三章 优惠原产地规则
第一节 普惠制项下的现行原产地规则
第二节 自由贸易区的契约性原产地规则
第四章 原产地规则经济学
第一节 原产地规则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评估原产地规则的影响:普惠制中贸易优惠利用率的实证
第五章 拟订优惠原产地规则
第一节 借鉴以往经验,拟订原产地规则:从普惠制原产地规则中
获得的经验
第二节 拟订和实施普惠制项下的原产地规则的具体经验教训
第三节 从现在起学习拟订原产地规则
第四节 拟订原产地规则:应吸取的教训与建议
第六章 原产地规则的管理
第一节 普惠制项下原产地规则的管理
第二节 美国原产地管理的经验
第三节 欧盟管理原产地规则的经验
译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