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刘锟主编的《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奠基(创新教育研究10年)》共分五章分别是:建构创新课程、开展新道德教育、实话创新教学、营造创新文化、培育创新教育等内容。对于“创新教育”的概念,当年理论界是有不同意见的,认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造教育等概念太多了,界限不清。山东省创新教育课题组之所以用“创新教育”这个概念是与他们对创新教育概念的独特认识和定位分不开的。他们认为:“创新教育是由接受教育发展而来的,以继承为基础、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这里,所谓“以继承为基础”,就是以掌握知识为基础;“发展为目的”,就是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就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进而培养创造性人才。
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教育研究课题(代序)
总论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奠基--山东省创新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建构创新课程
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搭建平台
创新课例:区域推进课程创新的行动研究
课程设计:给课堂一个创新支点
智慧型作业:提升学生的生命智慧
人生设计:为学生多彩人生导航
读书成长:给生命的成长涂抹书香底色
感悟自然:实现生命的超越
生活科技:感悟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
走向社会:了解本土文化
实施“五大行动”实践课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农村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成功之路
第二章 开展新道德教育
反思与重构:新道德教育的“四个回归”
活动道德教育:内化道德认知的有效途径
让每一位学生成为道德体验的生命主体
为了每位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
活动中体验亲历中内化
明德厚本课程:奠基学生发展基础
第三章 实话创新教学
实现课堂教学范式转型
创新教育的教学革新:活动建构教学论的基本主张
生命课堂论纲:课堂教学范式研究的新视角
因材施教:关于差异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从“目标课堂”走向“自主课堂”
分层次区域创新教育初中教学改革设计
第四章 营造创新文化
建设以“超越”为核心价值追求的创新文化
解放学生与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素质教育新探索:中小学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
学校发展价值观的新追求:创新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拒绝“精神荒芜”:创新学校发展愿景构建的实践与探索
第五章 培育创新教育
变革教师的职业生存方式
以校为本: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途径研究
博客为教师自主成长搭建支持平台
我的教育十年:一位创新型教师的自述
附录
从边缘到主题--创新教育研究10年记事
没有知识经济,就没有创新教育研究
从“科教兴国”到“创新立国”
中国教育的“世纪之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从边缘到主题
“逃跑”--在一刹那闪现
我们给自己和他人留下了什么
“金牌团队”
一个“金牌团队”的创新之旅--《人民教育》创新教育报道创作纪实
对山东省八年创新教育研究成果的全面梳理
山东省创新教育:认识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创新是最大的幸福”
建设性批判、敬业与宽容
呼唤教育研究科学精神的觉醒
遵循科研规范很难
面向实践的教育科学是朴素而可行的
要明确每个课题的具体操作定义
专业教育科学研究与群众性教学改革是不同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
重新认识教育科研的“专业性”与“群众性”
突破:呼唤教育研究科学精神的再造
创新教育实验研究单位
创新教育研究大事记
创新教育研究主要著述
专家学者谈山东省的创新教育探索
后记 没有终点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