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都有信奉权威的心理倾向和需求,精明人亦然。而在生活中,“总统”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权威、声望和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善于借助总统或其他权威人士强大的名望,则能迅速打动精明人的心。因为精明人也信赖、爱慕和追捧权威人士的名望。如果能巧妙借势,那么你的生意将事半功倍、一路畅通,从而赚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20世纪50年代,法国干邑白兰地厂商为了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份额,把目光瞄准了潜力很大的美国市场。这时,美国市场上的意大利葡萄酒已经拥有了一定的优势,如何才能既不显山露水地宣传自己,又可以产生像广告那样的轰动效应呢?法国厂商为此颇费脑筋。他们特地聘请了一家著名的法国公关公司进行策划和研究。
公关公司的专家们经过大量的信息收集工作,以及对美国市场的情况进行多次实地调查之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实施方案。
利用不久即将到来的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的67岁生日,在征得本国政府的同意和支持下,向美国公开赠送两桶白兰地酒为总统贺寿,并且以此事为引子开展宣传活动。宣传的内容和基调集中在法美人民的友谊上,但一定要突出“礼轻情义重,酒少情意浓”这个主题。方案把开始宣传活动的时机定在了总统寿辰的前一个月,而且就如何广泛利用法美两国的新闻媒介,如何具体进行连续热情的宣传等细节问题,也拟订了详尽的执行计划。
白兰地厂商对这一套严密周详、构想巧妙的广告计划非常满意,并立即付诸施行。很快,法国政府方面答应予以全力支持,并马上就此事向美国外交部门通报,很快,也获得美国方面的同意。白兰地是法国的国宝,酒厂与法国政府其实想到一块去了。
总统寿辰前一个月,一家美国报纸似乎不经意地披露了一个从美国驻法国大使馆得到的消息,称法国方面将派专人向美国总统祝寿,并将随行带上一份堪称国宝的礼物。报纸的消息很简短,却马上引起了轰动,公众注目的焦点集中在这份礼物到底是什么上面。随着各家大报社的记者专程赴法国采访,这一谜底很快揭晓,原来是法国干邑白兰地。
法国白兰地很快成了这个月的明星,它的诞生地、它的历史、它的制作工艺和它那独特神奇的香味,都一一在各种媒介上介绍给了精明的美国酒商和公众,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这立即在美国掀起了一个“干邑白兰地”的热潮。充满了友谊情调的法国白兰地简直在美国家喻户晓,几乎所有的美国消费者都把它当做正宗和极品的标志。
宣传活动在艾森豪威尔总统的生日那天达到高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主要街道上竖立着巨大的彩色标语牌:“欢迎您!尊贵的法国客人”“美法友谊令人心醉!”各个售报亭也整饰一新,摆放着美法两国的精致玲珑的小国旗。报亭主人精心制作的“今日各报”的广告牌上,一只美国鹰和法国鸡在干杯,造型奇异而可爱。醒目的标题提示着过往的人们:“总统华诞日,贵宾驾临时”“美国人的心醉了”。浓浓的友谊之情感染着人们。
在美国总统府白宫周围,早已是人山人海,世界各国的游客们云集在这里。人们面带笑容,挥动着法兰西的小国旗,翘首盼望尊贵的法国国宝白兰地的到来。
上午10时,赠酒仪式正式开始,来自各国的宾客垂手分列在白宫的南草坪广场上,67岁的艾森豪威尔总统面带笑容,准时出现在前簇后拥的人群之中。
由专机送抵美国的两桶窖藏达67年的白兰地酒,特邀了法国著名艺术家精心设计了酒桶造型,而“67”这个数字,正好象征着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寿龄。四名身着红、白、蓝三色法兰西传统宫廷侍卫服装的英俊法国青年作为护送特使,正步将美酒抬入了白宫。 艾森豪威尔总统在交接仪式后发表了简短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盛赞美法人民的传统友谊,祝愿这友谊就像白兰地一样美味醇香!
此时的人群中立即欢声四起,群情沸腾,人们似乎闻到了清醇芬芳的白兰地酒香,品尝到了法美友谊佳酿的美味。
从此,法国白兰地酒畅销于美国市场,精明的法国和美国酒商们大受其益,而意大利葡萄酒从此一蹶不振。于是,在美国从国家宴会到家庭餐桌几乎都少不了法国白兰地,人们品味它时,总会回忆起它不同凡响地来到美国的故事。
要给总统送礼,首先就要了解总统的重要需求,然后大胆地创造机会,并以自己经营的商品作为礼物合理合情且体面地送给他,这对于我们借助总统或其他名人的威望和实力来打动精明人,意义非同寻常!
有一位书商积压了一批书卖不出去,眼看就要亏本了。情急之下,出版商想了一个点子:给总统送去一本,并频频联系征求意见。忙得不可开交的总统随便回了一句:这书不错。这一下出版商如获至宝,大做宣传: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还把“这书不错”四个字印在封面上。于是,手头的书很快被抢购一空。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一批书,便照方抓药,给总统送去一本,总统有了上次的教训,想借机奚落一番,就在送来的书上写道:这书糟透了。总统还是上了套儿,书商又大肆做宣传: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人们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很快便全部被卖掉。第三次,出版商再次把书送给总统,总统有了前两次被利用的教训,干脆紧闭金口不理不睬。然而出版商还有话说,这次他的宣传词是:现有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结果,书还是被抢购一空。
在这个故事里,这位出版商就成功地运用了别人的“势”,在这里“势”就是总统,借着有巨大影响力的总统的评价,书商成功地把书都卖出去了。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