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你的时间
吃一顿阳光午餐
早春的一个午后,阿杜、卡眉和慧妮正在黄浦江边享受一顿阳光午餐——小型披萨、重乳酪蛋糕、花式咖啡。不远的黄浦江对岸,日光照耀下的外滩金融街更显历史厚重感,不时有货船轰隆隆地划过静静的江水,好生惬意的午后时光。
这时候,薇薇风风火火地闯进门来,刚一坐下就指挥慧妮帮她买咖啡:“亲爱的慧妮,帮我点个热摩卡,半糖,不加奶油。”薇薇的气流打破了这里的和谐,一下子将气氛搞得凌乱。
自从薇薇进入机关刊物担任法律顾问以来,虽然享受着公务员待遇,收入稳定薪酬不薄,可是沉闷的工作环境总是让薇薇感觉像是工作在上一个年代,“朝气蓬勃”的性格与“稳重”的同事圈子显得格格不入。工作至今,算算也有近两年了,可她仍然难以适应,每天数着时间等下班。不过,最近她可是在酝酿一个“大动作”——下海开茶馆,亲自做老板!
这自然也是“欲望都市四人组”近期头等的“大事件”。当时,谁能想到,商场的汪洋大海,竟也能被薇薇这个小女子自由驰骋。几年下来,“薇茶馆”逐渐在上海滩小有名气,薇薇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薇老板。
“薇老板,茶店赚了钱,我可不可以人股啊?”卡眉最有兴趣也最有“财力”,工作两年一跳,三年一跳,用她的话,在外企跳一次薪水涨一次,但时间久了,重复且缺乏新意的工作内容逐渐令卡眉失去了兴趣。一番职场摸索之后,卡眉终于找到了可以提升她管理才能的地方,这一站,她落脚在一家创投公司,不再做一个外企格子间里的“小人物”。身价稳步攀升的她也是一个财女,颇有理财天赋,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投资好机会。
“薇薇姐,半糖无奶热咖啡到!”慧妮还是四人组里的“小朋友”,自然格外勤快。 “等你的茶馆赚钱了,我就在旁边开个咖啡屋,中西客人一网打尽。”在几个闺蜜当中,阿杜的工作最是奔波,收人虽对得起每日辛劳,但仍属有限,总是月光。
“我坐个20分钟就要走了。”家一单位一茶市一茶店,薇薇“四点一线”了好几个月,事事亲为,虽然乐此不疲,但做老板还真没那么容易。
越忙越穷,越穷越忙,越来越没有竞争力
一杯咖啡的时间,还没来得及被这早春的阳光晒暖,薇薇又要闪人了。目送她又风风火火奔去的身影,几个闺蜜眯起眼睛,赶紧珍惜眼前的惬意时光。
“我什么时候才能不用那么忙呢?”阿杜也有点倦意地说。找选题、约采访、跑现场、写稿件,新闻工作的自由散漫慢慢失去了吸引力。不用打卡上下班,就意味着随时都在上班;不用在办公室坐班,就意味着工作地点可能是新闻会场、酒店大堂,也可能是咖啡屋、街边面馆。
“我得找个地方坐下来写稿。”这是阿杜每次接到编辑部指令后的标准回答。
“我也快成穷忙族了……”慧妮接着抱怨。
“小富婆,你可不是穷忙族。”卡眉插了一句。
“我已经自立门户了!”慧妮急着证明自己不是坐享荣华的“小富婆”,收支都是和爸妈独立核算的,与家族产业没什么紧密联系。
不过,慧妮真的算不上穷忙族。“workingpoor”,比月光族更穷,比劳模更忙,才是穷忙族的标准特征。
“不管再怎么工作,生活还是不见优渥。”日本作家门仓贵史在他的《穷忙族——新贫阶级时代的来临》里语重心长地说。在《新周刊》2008年7月15日的封面策划《穷忙族》中有这样的阐述:“穷是技术性的(技术分工),忙是社会性的(上行社会),穷忙是世界性的。”穷忙族在世界各国蔓延,美国有500万人过着“辛勤工作却朝不保夕”的生活;在德国,穷忙族人数超过100万;在日本,穷忙族人数超过1500万;在中国,《中国青年报》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同样令人吃惊——75%的人自认为是“穷忙族”。
“我总是努力工作,我总是得到很少。”穷忙族越忙越穷,越穷越忙。
每天朝九晚九,三餐都在公司盒饭解决,穷忙族沦丧了生活,却没换来等值的回报,物价在上涨,薪水在贬值,房价坐上了飞机,升职看不到机会,想跳槽门槛却很高,想创业又不是人人有这个本事,手上这份工作的性价比越来越低。
P3-5
你值更好的人生
终于到了收笔的时候,从踏出创作的第一步,到爬上一座称不上巅峰的山头,走过了一段奇妙的旅程。
在完成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总能感觉到压力,但却是愉悦的压力,它像是对我若干年职场和理财生涯的记录,又像是我和我的那些花儿的青春笔记。懵懵懂懂时是快乐的,各种记录都充满了阳光,我知道,即便是亏了股票、赔了基金、跌了房子,但也一定不能输掉健康、透支朋友、荒废人脉、浪掷感情。
收获感情,才能成就一生最重要的投资。
从小到大,爸妈在我们身上“重金”投资,但物质上的“资本投入”远远不及他们的时间、心血和感情投入。成人之前,我们只负责学习知识,提高自身修养;长大之后,我们在人生的路线中摸索道路、调整方向、寻找人生目标;踏入职场,我们努力站稳脚跟,打拼自己的事业天地。作为现代职场女性,我们保持美貌与活力,享受生活,保持高水准的消费力,提升品位,还保持着新鲜的恋情,这样算不算是精彩的人生?
女人,你值得拥有更好的人生。
而且,这一切,一定要可持续。
看来,理财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虽然“不理不行”,但它绝不应成为你的负担,如果你感觉到压力,那一定是方法不对。有没有人和你说过,越简单的理财方法越有效?三脚猫的技术分析靠不住,可能K线也会害人,太复杂的投资逻辑和理财方法并不适合普通人,太多的投资指导和建议,不仅无益甚至可能有害。其实,一个正确的理财观念,一个简单的投资法则,就可以让你轻松地出发了。
理财是一件奇妙的事,你会爱上它,它不仅仅会给你带来一定的收益,它还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的积极选择。理财也会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因为理财,你就不得不保持开放、上进的人生态度,平日里就要尽可能多地涉猎知识、搜集资料、获取信息,拓宽视野,时刻关注与投资理财相关的各种资讯,并学会去芜存菁。
理财可以成为人生另一种磨砺。要知道,投资有赚有赔。虽然一开始就设定了自己的止损线,但能不能乐观地接受可能出现的损失,又是另一回事。投资理财的波动性,需要你练就强大的内心和敢于接受失败的勇气。以平常心看待市场起伏,不要因为担心赔钱而总是改变投资策略,不要因为投资领域动荡而让正常生活、工作表现、人际交往起伏动荡。涨跌都应以平常心看待,要有勇气接受投资失败,也必须准备好从失败中学习、累积经验。
只十艮时间太少。这绝对不是借口,我的时间真的不够用,曾经幻想,如果一天有72个小时,那样我会过得比较悠然。事实是,事情永远做不完,欲望一直在生长,在繁忙的都市里,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像是被架在一架高速运转的庞大机器上,停不下来。而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要学会上进、学着成熟、教会自己出色地完成工作,还要让自己学着给生活做减法。
享受简单的快乐,就需要整理你的欲望,做好人生的投资组合。很多时候,我们焦虑,是因为自己对身边的事物缺乏控制权。当你把决策权交到了别人手里,希望别人能为你塑造适合你的人生,更多时候感到的只会是无助。想要更主动地生活,就要选择积极灵活地管理自己的人生。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投资界的金科玉律,同样也适用于人生的投资组合。工作干得再好,也是一项集中投资,风险不够分散,主动性有余,效益却打了折扣,人生的资产负债表虽然可能漂亮,但单一总是伴随着风险。人生的投资组合,不能只重仓一只股票,及时调仓,才能在动荡的人生股市中获取正收益。
感谢机遇,让我能将工作和兴趣配置在一起,财经新闻与个人理财,理财与写作,人生的投资组合中,最初的意外可能成就一路走来的资产积累,数字白痴也可能峰回路转。我真的懂吗?我只是想要弄懂,所以我努力弄懂,只要你发现了理财的妙不可言,你就可能是个理财天才——菜鸟股神也是股神!
有一段时间,我闭关写作。“你会出人意料的,突然有一天,就把书给完成了。”感谢这期间很多人的关心、鼓励,并陪我一起承受这压力。
压力虽然时刻存在,但相伴的愉悦也是我在没有写作和理财时,所不可能体会的。甚至在我寄出最后一部分文字之后的几天,还很恋恋不舍,还想一头再扎回去。
理财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它让你经历紧张却又简单快乐的享受。而令我惊讶的是,写书的过程竟然也充满了这样的感受。在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的团队中,前前后后有三位编辑对接过这本“巨著”,感谢他们在此期间对这本书的全程照料,自始至终对这本书的不离不弃,让我感动。更要感谢《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先生、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女士。感谢他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书稿,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与支持、珍贵的指导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虽然,由于工作繁忙,我拖延了时间,但最终顺利并且愉快地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各种压力之下能够产生的愉悦是有分量的愉悦,我很珍惜,也很感激这段经历。
收工了,我还很怀念写作的日子。其实,只要理财不停,我还可以继续整理,继续写作,继续更好的人生。
也希望看到这本书的职场小女子,能够尽早踏出第一步,和我一样享受理财简单的快乐和满足。
做个有价值的女子
两年前,看到报纸上登过一则新闻,说是美国有一项研究发现,在限定的时间内,女性的投资回报率较男性高出3.5%~4%,原因在于男性过分频繁地进行买卖(trade too much),往往得不偿失。而女性“风险规避”的倾向更高,不轻易出手。因此,男性更倾向于做短期投资,而女性则倾向于做长期投资。
我不知道这个研究的具体出处,但探讨男性和女性在理财上的差别,确实是个有趣的话题。
“男人善于挣钱,女人精于持家。”这是长久以来中国社会广泛认同的观点。通常,男性在投资过程中敢于承担更多的风险,这也使得他们更有可能获得超额回报;而绝大多数女性则更擅长精打细算,严格地控制现金流。在很多中国家庭里,女管家常常掌握着财政大权,缜密地记录着账目上每一笔收入与支出。
然而在今天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社会中,许多职业女性已经拥有了不亚于男性的工作职位和经济收入。她们积极自信,认真勤奋,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同时保持经济的独立。
对她们而言,理财已不再局限于细水长流式的储蓄和省吃俭用的积累,股票、基金、银行理财等投资工具同样可以在她们手中成为保障和增加财富的强大助力。越来越多拥有固定收入的职场女性开始尝试购置属于自己的房子,并考虑为数十年后的岁月缴纳保险。在努力于本职工作之外,这些职场女性正用各种与财务工具相关的方式,不断提升着自己的价值和地位,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身价”。
本书设计了四个典型的职场女性形象,有独立创业的商界女强人,有事业与爱情双丰收的外企女白领,有大胆投资房产和黄金的媒体女记者,也有在理财方面尚不成熟的富家千金。在她们身上,你或许可以看到身边很多人的影子;而从她们有趣的故事里,则切切实实地折射出现实中存在的理财问题;故事之后的分析与建议,更能为读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财经报道的资深编辑,本书作者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视角,通过生动新颖的写作方式,向职场女性传达了自己的财富观——把理财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而保障独立自主又富有品质的生活,提升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获取财富、管理财富、使用财富的能力,虽然不足以衡量人生价值的全部,但其重要性无疑正与日俱增。作者在本书中对投资理财的诠释,其实已经超出了纯粹追求财富的范畴,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与金钱,还包括了许多无形的、容易被我们所忽略的东西——人脉、健康、友情,乃至爱情,最终体现为自我价值的飞跃。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现代职业女性不得不关注的“财富”。只有将理财作为基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合理配置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资产,充分地经营自己的人生,才能真正获得一个女人所需要的自由与幸福。
有一位年轻人曾经在股东大会上问巴菲特,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投资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巴菲特说,是阅读,他19岁时读了一本书,好像见到了光明,由此形成了基本的投资思维方式。那本书的名字叫《聪明的投资者》,格雷厄姆所著。
希望有缘读到本书的朋友,都能成为聪明的投资者。
秦朔
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工作忙碌,你是不是总感觉没有时间打理自己的账户?
刷卡凶猛,你是不是常常诧异信用卡账单的还款金额?
利率微薄,你是不是收入月光且银行账户总没有存款?
房价奇高,你是不是还在出租房里哀叹承受不了首付?
快来看看四位不同职业、生活状态迥异的职场姐妹是怎样自我修炼、成为令人羡慕的财女的吧!
《职场忙身家理财飙身价(职场财女进化论)》——一本书演绎一幕幕妙趣横生的理财小故事,在逗趣打闹之中穿插实实在在的理财知识。让你投资工具样样精通,感情人脉绝不偏废,成为璀璨耀眼的财女!
《职场忙身家理财飙身价(职场财女进化论)》由林洁琛所著。
靠工资?靠父母?靠男人?都比不上靠理财!
男人不能不懂投资创业,女人不能不懂理财致富。
既会赚钱又会花钱,在不知不觉间身价倍增,你也可以做到!
林洁琛所著的《职场忙身家理财飙身价(职场财女进化论)》设计了四个典型的职场女性形象,有独立创业的商界女强人,有事业与爱情双丰收的外企女白领,有大胆投资房产和黄金的媒体女记者,也有在理财方面尚不成熟的富家千金。在她们身上,你或许可以看到身边很多人的影子;而从她们有趣的故事里,则切切实实地折射出现实中存在的理财问题;故事之后的分析与建议,更能为读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