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编著的《文心雕龙研究(第8辑)》主要选录南京2007年《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九届年会的会议论文,这次会议共提交论文近60篇,其中尽管有部分论文已由作者在其他刊物上发表不再采录外,仍然因篇幅原因只能选录部分论文,同时为了提高刊物质量,还选录几篇自由来稿。本书包括《《刘子》作者问题辨》、《风格与人——《文心雕龙·体性》析论》、《经典视域的龙学思考》、《论《文心雕龙》的人文精神与当代意义》等文集。
《文心雕龙讲疏》对《文心雕龙创作论》所作减法之启示
《刘子》作者问题辨
《文心雕龙》文本校正举隅
试论《荀子》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魏晋玄学与刘勰思想——兼论《文心雕龙》与《刘子》的体用观
《周易》哲学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建构
从《山海经》到《文心雕龙》
南朝学术思潮与刘勰思想的时代特征
刘勰《文心雕龙》写作缘起与六朝梦文化
手中“雕龙”,心驰“军国”——南朝世情与《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文体论的渊源与发展创新
“调远”——《文心雕龙》中一个用而未释的范畴概念
风格与人——《文心雕龙·体性》析论
《文心雕龙》的“为情造文’,说
玉润双流,如彼珩骊:《文心雕龙》对偶句法研究
刘勰对于“锦绣”审美模子的具体运用
重读《辨骚》、《通变》与《定势》,再议《文心雕龙》的宗旨
《文心雕龙·原道》的精义与内在逻辑
《辨骚篇》“博徒”、“四异”终究是“褒词”——李定广先生《求新须先求真》商榷文之商榷
重读《文心雕龙·通变》篇——论“文学传统”与创作的关系
最早的中国文学史:《文心雕龙·时序》
论《文心雕龙》对古代文学接受范式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经典视域的龙学思考
论《文心雕龙》的人文精神与当代意义
王更生先生《文心雕龙》研究二题
弥纶群言研精一理——《刘勰与(文心雕龙)考论》读后记
秉承学会优良学风,不断追求学术创新——南京2007年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九届年会综述
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