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代企业成为社会事业(代序)
导论
第一章 企业的社会角色与价值追求
第一节 企业角色的“经济人”假设/33
第二节 “企业公民”的理论反思/38
一、“企业公民”概念的提出/38
二、“企业公民”的理论内涵/40
第三节和谐社会视野中的企业角色/43
第二章 道德资本与企业良序
第一节走出企业非道德神话/49
一、“资本逻辑”的道德困境/49
二、道德资本的“经济效益” /53
三、走向“二元对立”的和解/58
第二节 道德资本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60
一、“核心价值”塑造企业精神/63
二、“人本”理念降低经营成本/65
三、“双赢”逻辑激发创新能力/68
四、文化“加魅”提升企业形象./70
第三节 企业道德资本的经营/73
一、道德资本的物态化/73
二、道德资本的人格化/75
三、道德资本的制度化/78
第三章 企业责任与社会和谐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分析/83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84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88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92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向度./99
一、以人为本/99
二、正谊谋利/102
三、追求共善./104
四、可持续发展/105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功能/107
一、价值导向/107
二、社会整合/109
三、公民塑造/111
第四章 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实践/114
一、美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115
二、日本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129
三、欧盟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134
第二节 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启示/139
一、完善的法律保障/139
二、有力的政府推动/140
三、企业的文化自觉/141
四、科学的评价标准和监督体系/142
第五章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中国问题”
第一节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特殊性/143
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历时性”问题/144
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共时性”问题/162
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复杂性/168
第二节 “中国模式”的伦理诘难及其回应/176
一、GDP思维模式导向误区/178
二、企业与政府责任界限不清/180
三、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合理性/182
四、公平对待农民工的问题/184
第三节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原因/186
一、经营者社会责任意识淡薄/186
二、政府部门缺乏科学政绩观/188
三、社会责任管理体制不完善/189
四、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不健全/190
第六章 当代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指导思想/194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194
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范式”转换/197
三、科学发展观“内化”于企业价值观/199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国际视野/201
一、积极学习,熟悉“游戏规则” /203
二、主动参与,增强“话语权” /205
三、立足国情,制定实施标准/206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内生资源/208
一、在企业、学术互动中挖掘传统资源/209
二、在对话交流中激活传统资源/211
三、在经营管理中导入传统资源/213
第四节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推动力量/214
一、政府的引导和监管/214
二、培育行业社会组织/217
三、加强社会舆论监督/218
四、国有企业的示范作用/220
结语/222
附录/225
参考文献/236
索引/244
后记/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