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多少文人骚客,对于人生有各种高深与奥妙的理论思考,也有大量消极面的思考。人的一生总要生活在一种特定的境遇中,无数的不同特定境遇连续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线段。《人生随笔(上下)》遴选了关于人生经典的中外名篇,讴歌了一切值得赞美的人生片段,字里行间闪现着人类对于幸福和公正的渴求,对于忠实、光明、真诚和尊严的向往,对于充实、价值、进取和积极有为的人生的期待。许多名篇不仅凝聚着深刻的哲理和时代的锋芒,同时也是文采斑斓的美文,是文学大师们在实践中对于人生的思考、判断、总结、分析、探索和综合。本书由文昊著。
《人生随笔(上下)》遴选了关于人生经典的中外名篇,讴歌了一切值得赞美的人生片段,字里行间闪现着人类对于幸福和公正的渴求,对于忠实、光明、真诚和尊严的向往,对于充实、价值、进取和积极有为的人生的期待。许多名篇不仅凝聚着深刻的哲理和时代的锋芒,同时也是文采斑斓的美文,是文学大师们在实践中对于人生的思考、判断、总结、分析、探索和综合。
阅读《人生随笔(上下)》中文化大师们这些对人生真知灼见的精致美文,不仅可以从中领略人生的真谛、体悟人生的理性,还是一种精神的享受,精神的净化和升华。
让我们永远与智慧和光明为伍,永远与愚昧和阴暗脱离,彻底获得精神的解放,精神的自由舒卷,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本书由文昊著。
感受,在事物时间的当前引起心情的抖动,不算生活的奢靡,也不算精神上的浪费。不见?小姑娘在高坡上撷得一枝山花便欣然地忘了疲苦,汗流浃背的劳人有时还得哼几句不成腔调的皮黄——他们绝不会因一枝山花、几句剧词,便容易忘怀了世间的痛苦,得到这一瞬间的享受也麻醉不了他们的灵魂,除非环境能给他们安排下只有快乐,没有悲苦刺激的人生。“夫有劝,有诅,有喜,有怒,然后有间而可入。”悲欢忧喜的交织,正是人间竞争奋进的机键,盈于此则缺于彼;有得承受便有得进展。是人生谁也逃不出自然的圈套,当然,其间有高下、好坏的分别相。
说过去的一切不值得追忆和怀想,像是勇者?当前!当前!再来一个当前!“逝者如斯”,在当前的催逼急迫之下你还有余暇,还有丢不掉的闲情向过去凝思?这是懦弱心理的表现。为未来,我们都为未来努力,冲上前去(或者换四个更动人的字是“迎头赶上”)!向回头看,对已往的足迹还在联想上留一点点迟回的念头,那,你便是勇气不够,是落伍者。……对于这样“气盛言宜”的责备与鼓励,分辩不得,解脱不了,除却低首无语外能有什么答复?不过“逝者如斯”,因有已逝的“过去”,才分外对正在逝的“现在”加意珍惜;加意整顿全神对它生发出甚深的感动;同时也加意倾向于不免终为逝者的“未来”。这正是一条韧力的链环,无此环彼环何能套定,只有一个环根本上成不了有力的链子。打断“过去”,说现在只是现在,那么,这两个字便有疑义,对未来的信念亦易动摇。我们不能轻视了名词;有此名词它必有所附丽,无其事,无其意义,完全泯没了痕迹,以为一切都像美猴王从石头缝里进出来的,那么迅速,神奇,不可思议;以为我们凭空能创造出世间的奇迹?现在,现在,以为唯此二字是推动文化的法宝,这未免看得太容易了?
据说生活力基于从理化学原则的原子运动,而为运动主因的则在原子中“牵引”“反拨”两种力量的起伏。一方显露出成为现势力,一方隐藏着成为潜势力,而势力的总量始终不变。两者共同存在,共同作力之运动,方能形成生活现象。时间,在一切生活现象中谁能否认它那伟大的力量。“一弹指顷去来今”,先有所承,后有所启,不必讲什么演化的史迹,人类的精神作用,如果抹去了时间,那有作用的领域便有限得很;人类的思与感如果没有相当的刺激与反应,思与感是否还能存在?有欲望、兴趣的探索,推动,方能有努力的获得。他的“嗜好的灵魂”绝不是无因而至,要把这些欲望、兴趣,引动起来,向“现在”深深投入,把握得住,对“未来”映现出一条光亮道路。我们无论怎样武断,哪能把隐藏的潜势力看做无足轻重,亚里士多德主张“宇宙的历程是一种实现的历程,Process of Realization”历程须有所经,讲实现岂能蔑视了已成“过去”的却仍在隐藏着的潜力。不过,这并非只主张保守一切与完全作骸骨迷恋的——只知过去不问现在者所可借口。
在明丽的光景中,“过去”曾给我的是一片生机,是欣欣向荣,奋发活动的兴趣。那刚从碧海里出浴的阳光;那四周都像忻忻微笑的面容;那在氛围中遏抑不住,掩藏不了的青春生活力的蹦跃,过去吗?年光不能倒流,无尽的时间中几个年头又是若何的迅速,短促!但轻烟柳影,啼鸟,绿林,海潮的壮歌,苍天的明洁,自然界与生物的黏着,密接,酝酿,融和,过去吗?触于目,动于心,激奋在“嗜好的灵魂”中……一样把生力的跃动包住我的全身,挑起我的应感。
虽然,世局的变迁,人间的纠纷,几个年头要拢总来做一个总和,难道连一点“感慨山河艰难戎马”的真感都没有,只会发幻念里呆子的“妄想”?是的,朋友!只要我们不缺少生力的活跃,不处处时时只作徒然的“溅泪惊心”的空梦,在悲苦失望间把生力渐渐消沉,渐渐淡化了去——只凭焦灼,悲愁,未必便能增加多少向前冲去的力量吧?——对“过去”的印证还存有信心;“现在”的感受更提高了气力,“将来”,我们应分毫不迟疑、毫不犹豫地相信抓在我们的手中!何以故?因为还有我们生命力的存在;何以故?因为不曾丧失了我们的潜力;何以故?我们不消极地只是悲苦凄叹把日子空空度去!
在行道时,一样的残春风物却一样把过去的生命力在我的思念与感受中重交与我,他们正像是Raised new mounrains and spread delicious valleys for me(G.Eli ot的话),虽然说是“新的”,因为“过去”的印证却分外增强了我的认识与奋发。朋友,我希望不要用生活的奢靡与精神上的浪费两句话来责备我。
我永远相信“去,来,今”三者是人世间一串有力的链环。P7-9
我们崇拜生命的降生、成长、挣扎,拼搏时溅出的钢花与焰火,生命也由于它的短暂和不可逆性、一次性而弥足珍贵而神奇而美丽。
古今中外,多少文人骚客,对于人生有各种高深与奥妙的理论思考,也有大量消极面的思考。人的一生总要生活在一种特定的境遇中,无数的不同特定境遇连续起来,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线段。这个人生线段既不可能是圆的,也不可能是直的,你会遇到逆境、顺境和无奈的俗境,你也会因此而产生种种不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人会在同类的境遇中持有不同的人生态度。这正是许多人境遇相同而命运不同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面对一个充满喧嚣和巨大变革的时代。各种信息争相占据现代人的灵魂,道德的滑坡和信仰的危机,使人们对人生意义的理解越来越茫然。甚至有些人认定人生是无意义的,是荒谬的,是孤独的,是痛苦的,是虚无的。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它的丰富多彩,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痛,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好好品味。
本书遴选了关于人生经典的中外名篇,讴歌了一切值得赞美的人生片段,字里行间闪现着人类对于幸福和公正的渴求,对于忠实、光明、真诚和尊严的向往,对于充实、价值、进取和积极有为的人生的期待。许多名篇不仅凝聚着深刻的哲理和时代的锋芒,同时也是文采斑斓的美文,是文学大师们在实践中对于人生的思考、判断、总结、分析、探索和综合。
阅读文化大师们这些对人生真知灼见的精致美文,不仅可以从中领略人生的真谛、体悟人生的理性,还是一种精神的享受,精神的净化和升华。
让我们永远与智慧和光明为伍,永远与愚昧和阴暗脱离,彻底获得精神的解放,精神的自由舒卷,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