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八大人觉经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释证严法师的著作问世后,在海内外均产生广泛且持久的影响。最近复旦大学出版社获得静思人文志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在中国大陆推出“证严上人著作·静思法脉丛书”的简体字版。《八大人觉经》属于佛教经典书系,释证严法师以深邃的智慧,讲述八种觉悟之道,帮助现代人舍欲、离苦、远离灾难,成就福慧圆满的人生。希望能给读者以启迪。

内容推荐

释证严法师以多种方法教育弟子,使弟子们能从迷惘是非的凡夫地,迈向清明康庄的圣域——觉悟之道。它能让我们认清天地宇宙的真理,更能反观自性,发掘良知,寻思分别世态事相——什么事我该尽力而为,什么事该尽力防止。

何谓觉悟之道?释证严法师在《八大人觉经》中开示八种觉悟之道,教育我们如何离欲、离苦、远离灾难。

《八大人觉经》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八大人觉经经文

第一觉悟

 世间无常

 国土危脆

 四大苦空

 五蕴无我

 生灭变异

 虚伪无主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

 多欲为苦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菩萨不尔,常念知足

 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第四觉知

 懈怠坠落

 常行精进

 破烦恼恶

 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

 愚痴生死

 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

 成就辩才

 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

 贫苦多怨,横结恶缘

 菩萨布施

 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

 五欲过患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

 常年三衣,瓦钵法器

 志愿出家

 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

 生死炽然,苦恼无量

 发大乘心,普济一切

 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结语

试读章节

人之所以有苦恼、有过失犯错,都由于“五欲过患”而造就。什么是五欲呢?就是五种欲念:一是财利物欲,二是男女色欲,三是名利权欲,四是美味食欲,五是懈怠睡欲——也就是财、色、名、食、睡等五种爱欲。

第一,财利物欲:这是世间人都特别偏爱的。人忙忙碌碌在世间究竟为何事而忙?很多人看到我时,就说:“师父啊!我最近有很大的困难,请您开示。”他们所谓的困难,总离不开最近事业不顺、最近被倒了一些钱……等等苦恼。

目前台湾赌风炽盛,人人热衷投机生意,甚至发生许多劫财害命的社会问题,其原因不外是大家一心谋求财利,所以说人生忙忙碌碌,大都只为了财利物欲而造成无穷苦患。

财利可造就世间的罪业,也可以造福人群。若不善于运用,财利是害人最深、恼人最多的东西;反过来说,如能把这些财利取诸社会,用诸社会,那就功德无量了!

在家人对于理财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如此财利便可造就功德;出家人亦然,能够充分运用财利在世间做福利人群的志业,这分财利就可化为不朽的精神。

记得在三十多年前,有一位出家的修行人,他表现得很好,佛学常识懂得很多,也很会说法,平时有许多人供养。后来生病往生了,众人在料理他的后事时,发现他的榻榻米下,铺着一束束的新台币。虽然他的形象是出世的,但仍无法放下财利物欲。

少数的出家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在家居士呢?一般人对佛法还不了解,对人生的真理还不能看透,难免财利物欲的心会更重。总之,人还未脱离习性之前,都会有财利物欲的贪念,舍不得用这些财物来造福人群。人生如能看得透彻,就该用行动表现出来;能时时造福人群,这分志节必能流传在人间。

社会上有很多大企业家,钱多、太太多、儿女多,以致死了之后,那些太太、儿女为了争夺遗产而对簿公堂,大起干戈,由此看来,他们所遗留下来的不是钱财,而是祸害。

第二,名利权欲:社会如果不是为了财利物欲的争夺而动乱,就是为了名利权欲;看看有多少叱咤商场、官场的知名人物,往往愿意倾尽全部家产,来成就他的名欲。以现实的例子而言,每次的选举季节一到,参选人就用尽心血,花费时间、金钱,为的就是想要获得名位。

记得在我的故乡丰原镇,有一位地方人士为了要竞选镇长,选举前,几乎每天都挨家挨户去拜访选民,晚上回家又要与智囊团研究策略,日夜不得休息,家中像是开流水席似的,进进出出的人川流不息,只能用车水马龙来形容当时他家的盛况。

投票结果他是当选了,可是就在当选的当天,突然中风、倒地而死!想想,他为了名位辛苦奔波,最后的下场竟是人死、钱尽、名空。这又有何用处呢?有些极具知名度的人士,他们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们争名利、权欲之心过强,所以说名利、权欲是众生的一种过患。

第三,男女色欲:如果不为财不为名,那就是为了情。社会上有很多惊人的血案,都是因情色所致;使家庭破裂,不能幸福,其原因也大部分源自色欲。在一个家庭中,如果夫妻其中一人的心另有所属,这个家庭就埋伏了破裂的危机,而家庭一破裂,子女的教育就成了问题;所以说男女的色欲,除了危害自己的身心之外,也会破坏家庭,进而造成社会问题。因此,男女色欲可说是五欲中最严重的一项。

现在的社会生活安定,人民生活富足,吃得饱、穿得好、住得豪华,也因此有人便产生了非分之想。古人云:“饱暖思淫欲。”人一旦吃饱穿暖,心就想向外寻乐,并且往往不去寻找正当的娱乐,而是寻求一些旁门左道的乐子。有很多人向我诉说苦恼时,往往离不开家庭问题,有时我会觉得:“问情何在?”很多人在结婚前总是山盟海誓、海枯石烂、永不变心,曾几何时,说变就变!因此为情牺牲的人实在太傻了,生来世间,难道就只为了情而活吗?为了感情而牺牲,等于抹煞了父母给我们的身体、生命,这是罪大恶极的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P114-119

序言

《八大人觉经》最初由台湾慈济文化出版社在台湾出版发行。

证严上人,台湾著名宗教家、慈善家,一九三七年出生于台湾台中的清水镇。一九六三年,依印顺导师为亲教师出家,师训“为佛教,为众生”。是全球志工人数最多的慈善组织——慈济基金会的创始人与领导人,开创慈济世界“慈善”、“医疗”、“教育”、“人文”四大志业。二〇一〇年,被台湾民众推选为“最受信赖的人”。如今遍布全球的慈济人,出现在全世界许许多多有灾难与苦痛的地方,通过亲手拔除人们的苦与痛,实践上人三愿:人心净化,社会祥和,天下无灾。

证严上人及慈济基金会的各种义举,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肯定。二〇〇六年,慈济基金会获得“中华慈善奖”。二〇〇八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访台期间,特意前去拜访证严上人,并对慈济基金会在大陆的各项慈善行为,做出了高度的评价。二〇一〇年八月,经国务院批准,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在江苏省苏州市挂牌成立,成为大陆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由境外非营利组织成立的全国性基金会。

一九八九年,证严上人发表了第一本著作《静思语》(第一集);此后的数十年来,证严上人的著作,涵盖讲说佛陀教育的佛典系列,以及引导人生方向与实践经验的结集;这些坚定与柔美的智慧话语,解除了众多烦恼心灵的苦痛与焦躁。在台湾的民众中有这样的说法——

无数的失望生命,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回头;

无数的禁锢心灵,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开放;

许多的破碎家庭,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和乐;

许多的美善因缘,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具足。

证严上人的著作问世后,在海内外均产生广泛且持久的影响。最近复旦大学出版社获得静思人文志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在中国大陆推出“证严上人著作·静思法脉丛书”的简体字版。《八大人觉经》属于佛教经典书系,证严上人以深邃的智慧,讲述八种觉悟之道,帮助现代人舍欲、离苦、远离灾难,成就福慧圆满的人生。希望能给读者以启迪。

复旦大学出版社

二〇一二年五月

后记

佛陀讲《八大人觉经》时,一再叮咛,希望大家好好发大乘心,期使众生能得毕竟安乐。最后,佛陀做了以下的结语: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榘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以上八种觉悟,是诸佛菩萨所觉悟的道理,也是诸佛菩萨自行化他的德业妙行。

菩萨也叫做“觉有情”,就是已经觉悟的有情。凡夫的情是受污染具有色彩的,菩萨的情是清净的,没有色彩也没有界限,不但自无始以来至现在,还可以延续于无终无尽的未来。菩萨与众生有一分不解之情,跟着众生在六道中生生灭灭、去去来来,为的是什么呢?只是为了救济众生。

菩萨与众生之间,早已结下不解之缘,无论众生到哪里,佛菩萨也跟着到哪里,这是由于菩萨能彻底觉悟而发大乘心的缘故。一般人即使能够觉悟,也只是少分觉悟,无法真正体会到人、我、众生佛性平等的道理。既已透彻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就应“精进行道”,好好把握时间,在菩萨道上勇猛精进修行,永不休止,不要沉浸在那些人我是非中。

我们所要修的是慈悲与智慧,用这分慈悲修智慧行;有透彻的慈悲,就有具足的智慧,这就是“慈悲修慧”。

人间就像是茫茫的大海,凡夫在大海中浮沉,生死不休地轮回在六道中,时而升为人天,又时而下堕地狱,沉浮不停。而学佛就像是坐上般若船一样,在茫茫大海中,救度沉浮的众生。所以说:“乘法身船,至涅榘岸。”我们不但自己乘这艘船自度,而且能救度众生,同达涅粲彼岸。“至涅榘岸”,就是到达没有生死轮回的地方。

菩萨虽然已到彼岸,能断生死,但还是要把这艘船划回来广度众生,永无休止地在茫茫大海中做救度众生的工作,所以说“复还生死,度脱众生”,希望众生人人得以觉悟,个个成为菩萨。

“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前面所说的八种修行觉悟的事项,无非是要开导一切众生,让大家知道生死的无常,觉悟生死的痛苦,知道学佛就在了脱生死。佛陀是见道者、开道者、说道者,能引我们入康庄大道,“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身为佛弟子要常常心念着这八件事,念念不断,就可消灭无量罪,当然只要不离开这八种修心觉悟的方法,就绝对不会去犯错造罪,绝对不会走错路。如此便可“进趣菩提”——走进菩萨道中,“速登正觉”——很快地就可与佛的智慧平齐。

如果我们有佛陀的智慧与菩萨的慈悲,就能“永断生死,常住快乐”,不会再有生死的苦受。菩萨永远在人间,但他一直不觉得苦,因为菩萨是自愿欢喜来做救度众生的工作;虽然在人间无休止地来回,却很快乐,所以有“菩萨游戏人间”之说。

希望人人都能依止佛陀在《八大人觉经》中所开示的八种觉悟之道,精进力行,那么所走的道路决不会有所偏差,祝福大家智慧如日、慈悲如月,永远光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1: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