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童话是科学和童话的结合,既有科学内容,以传播科学知识为目的,又具有童话幻想的艺术魅力。它借童话的表现手法,通过生动的形象、有趣的情节、幻想的境界,避开了某些知识的枯燥和概念的抽象,引导小读者兴味盎然地逐步认识一些自然现象、懂得一些有关自然的科学知识,从而有效地诱导他们研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激发他们努力学科学的精神和奋力攀登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
高帆编著的《孩子们喜欢的科学童话》向小读者介绍中外科学童话名篇佳作130篇。本书为《外国部分》收录《八音盒里的城市》、《一棵苹果树的来历》、《木工厂里的争吵》、《丑云杉》、《严寒哥哥和严寒弟弟》等故事。
《孩子们喜欢的科学童话》,向小读者介绍中外科学童话名篇佳作130篇。人选的作品,既重视其知识的准确可靠,合乎科学,又充分注意其作为童话的艺术品位,作品必须创造出充满幻想的诱人的童话境界和童话形象,具有给人以美感享受的艺术魅力。
《孩子们喜欢的科学童话(外国部分)》从19世纪奥陀耶夫斯基的《八音盒里的城市》、安徒生的《海蟒》、乔治.桑的《灰尘仙女》等历史上的名篇,到当代著名的科学童话佳作,如墨西哥古埃多米勒的《世界动物大会》、日本户川幸夫的《两爪鹰王》等,一些科学童话名家的代表作均包罗在内,如俄罗斯作家比安基的《小蚂蚁历险记》、《尾巴》、德国作家柏吉尔的《太阳请假的时候》、法国作家黎达的《海豹冒险记》、加拿大作家西顿的《狼王洛波》等等。
《孩子们喜欢的科学童话(外国部分)》由高帆编著。
八音盒里的城市
[俄罗斯]符·奥陀耶夫斯基
爸爸把一只八音盒放在桌上。
“来呀,米沙,快来看!”
米沙是一个听话的孩子,立刻放下了玩具跑到爸爸跟前。啊,他瞧见了什么!多美丽的八音盒啊!五彩的,用玳瑁镶嵌的。小盖上又是些什么!城门、小塔、小小的房子;一幢、两幢、三幢、四幢……简直数不清楚,愈远愈小,而且都是金色的;树林也是金色的,但树上的小叶子却是银色的;树林的后面,小小的太阳刚刚升起来,玫瑰色的红光染满了整个天空。
“这是个什么小城呀?”米沙问道。
“这个叫做叮叮城。”爸爸答道,一面触动了八音盒的发条……
啊,发生了什么事?突然,不知在什么地方,奏起了音乐。这音乐是从哪里传来的,米沙简直糊涂啦:他跑到房门旁——不是隔壁房里传来的吧?又跑到挂钟下面——莫非是从钟里传来的?又跑到写字机旁和碗橱边;他一会儿到那里一会儿到这里地倾听着;又望望桌子下面……最后米沙才相信:那音乐的确是从八音盒里奏出来的。
他跑近八音盒,瞧着。于是可爱的太阳从树后面升了起来,慢慢地在天空中移动。天空和小城就愈来愈明亮了;小小的窗子,都映着鲜明的红光,那些小塔,也似乎在闪耀发光啦。
那可爱的太阳在天空中移动着,转到另一边去,愈来愈低,终于被山冈完全遮没了;于是小小的城市发暗了,百叶窗关了起来,塔也发黑了。可是黑暗并不长久。天空里开始出现了颗小小的星,然后又出现了一颗,终于,一弯新月从树背后窥视出来,小小的城市又开始亮起来了。窗玻璃反射出银白色的光辉。小塔也发出淡青色的光芒来。
“爸爸!爸爸!我能走进那个小城去吗?我多希望能够这样啊!”
“难的很,我的宝贝;因为这个小城和你的身材不相称。”
“不要紧的,爸爸,我人小,只要你允许我进去,我多么想知道里面在做什么呵……”
“是的,我的宝贝,没有你;里面已经狭窄得很了。”
“谁住在小城里面呢?”
“谁住在小城里?那里住着许多小铃铛呢。”
爸爸说着就揭开了八音盒的盖子。你想米沙看到了什么?许多小铃铛,许多小锤子,圆轴,还有齿轮……米沙觉得奇怪极了。
“这些小铃铛有什么用处?小锤子又是做什么用的?还有那圆轴上面为什么生着许多小钩子呢?……”米沙问着爸爸。
但是爸爸答道: “我不告诉你,米沙,你自己去看得仔细些,再多想一想;也许就能猜出他们的用处来。可是你不能动那发条,要不,全会毁坏的。”
、
爸爸出去了,米沙留在八音盒旁边。他坐着坐着,向八音盒瞧着瞧着,又苦苦地想着想着:这些小铃铛怎么会敲响的?
那时候,那一直在奏着敲着的音乐声渐渐地低下去、低下去了。
好像有什么东西把每个声音钩住了,又好像有什么东西把一个声音从另一个声音上面推了开去。于是米沙看见:盒子下面的两扇小城门打开了,而且从里面跑出一个小家伙来。他的头很小很小,而且是金色的。身上穿着一件钢制的裙子。他停在城门边在向米沙招手呢。
“咦,为什么?”米沙想道:“为什么爸爸说这城里没有我进去已经很挤了?不,看来里面住着许多和善的居民——瞧,他们请我去做客人呢。”
“能允许我进去,我真高兴极啦!”
米沙一面喊着一面向城门口跑去。他诧异地看到,那城门的高低恰巧跟他一样。米沙是一个很有教养的孩子,他认为首先应该向自己的向导人招呼一下。
“有幸和你交谈,”米沙问:“能否允许我请教尊姓大名?”
“叮,叮,叮”那个陌生人回答道:“我是一个铃铛孩子,是这城里的一个居民。我们知道你非常想到我们城里来做客人,因此我们决定请你光临到敝城访问。叮叮叮,叮叮叮。”P1-3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的要求,培养未来世界的主人——少年儿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突出而紧迫的任务。国家现代化,基础是科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需要大批的科学后备军。
但是,由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虽然有强烈的求知欲,却普遍缺乏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缺乏较强的接受能力,学习知识还常常受兴趣的驱使,而科学在一些人看来又很深奥,许多科学知识抽象而枯燥,所以一些孩子很可能在枯燥、抽象或深奥的科学知识面前望而生畏,止步不前。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生动形象的科学文艺作品,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融深奥为浅显,向少年儿童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教育,就成了为科学队伍“征集新兵”,培养科学后备军的十分必要、十分得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科学童话是科学文艺中极受小读者喜爱的重要形式。因为童话这种体裁和儿童心理十分切近,儿童的思维方式就带有童话的特点,而且他们又最富于幻想,特别喜好新奇,“他们固有的天性是追求光明的不平凡的事物。”(高尔基)富有浓厚幻想色彩的童话,能以其幻想的翅膀把小读者带进一个新鲜、神奇的境界,满足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童话是科学和童话的结合,既有科学内容,以传播科学知识为目的,又具有童话幻想的艺术魅力。它借童话的表现手法,通过生动的形象、有趣的情节、幻想的境界,避开了某些知识的枯燥和概念的抽象,引导小读者兴味盎然地逐步认识一些自然现象、懂得一些有关自然的科学知识,从而有效地诱导他们研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激发他们努力学科学的精神和奋力攀登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
为了充分展示科学童话这种文艺形式在引导少年儿童走向科学之路方面的独特魅力和作用,我们精心编选了这套《孩子们喜欢的科学童话》,向小读者介绍中外科学童话名篇佳作130篇。人选的作品,既重视其知识的准确可靠,合乎科学,又充分注意其作为童话的艺术品位,作品必须创造出充满幻想的诱人的童话境界和童话形象,具有给人以美感享受的艺术魅力。
外国部分,从19世纪奥陀耶夫斯基的《八音盒里的城市》、安徒生的《海蟒》、乔治.桑的《灰尘仙女》等历史上的名篇,到当代著名的科学童话佳作,如墨西哥古埃多米勒的《世界动物大会》、日本户川幸夫的《两爪鹰王》等,一些科学童话名家的代表作均包罗在内,如俄罗斯作家比安基的《小蚂蚁历险记》、《尾巴》、德国作家柏吉尔的《太阳请假的时候》、法国作家黎达的《海豹冒险记》、加拿大作家西顿的《狼王洛波》等等。
中国部分,从20年代初的《小雨点》、30年代的《狐狸夫妇历险记》、《凤蝶外传》,到40年代的《太阳请假了》、《不要脚的朋友》,建国后,从50年代的《非洲魔术师》、《小蝌蚪找妈妈》、60年代的《“小伞兵”和“小刺猬”》、《谁丢了尾巴》,到70年代的《圆圆和方方》、《“没兴趣”游“无算术国”》、80年代的《森林王国失踪之谜》、《胖子学校》等等,集中了我国科学童话发展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家和他们著名的代表性作品。
科学童话传播的主要是自然知识,所以也曾被称做自然童话,其中讲述动物知识的最为多见,因此,在中、外各上下两册中,分别各有一册为动物童话,而讲述动物之外各类知识的则另集一册。每一册里,同一作家的作品集中在一起。中国部分大体按作品发表时间排列,一位作者多篇的,按其发表最早的一篇排列。外国部分,基本按地区排列。
在编选过程中,我们和一些人选作品的作者、译者进行了联系,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但是,有些作者我们一时查不到他们的地址,有的按所知地址寄了信,却因地址变动,或退休,或出国,信被退回,实在联系不上,感到十分遗憾。在这里,我们除深表歉意外,也希望通过这套书的桥梁和这些同志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