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村因村旁的龙山而得名。龙山位于村庄的东南面,山体呈弧形,绵延数里,峰峦叠嶂,山上长满了松树、樟树和凤尾竹。山下有一条小溪,弯弯曲曲流向村旁的大水塘,溪水清澈,终年不断。山水交相辉映,十分秀美。生活在这山水秀美的地方,又有女婿、女儿照料起居,外孙、外孙女承欢膝下,吴申感到很舒适,很开心。他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由于性格开朗,又精通医道,身体非常健康。他九十多岁的老父亲吴厥由和女儿都劝他纳个年轻女子为妾,生个男孩,也好延续香火。在父亲和女儿的再三劝导下,七十四岁那年,他纳了邻村一位三十几岁的寡妇梅氏为继室。吴申纳妾后不久,女婿一家就搬至附近新盖的房子居住。
梅氏的祖上曾是吴国武将,她从小喜读史书、兵法,再婚后常陪伴吴申谈古论今,感情自是十分融洽。一天晚上,梅氏做了一个噩梦:她正在龙山采药,忽见一条飞龙白天而降,她急忙往山下跑,而飞龙却紧追不舍,吓得她大声惊叫。吴申被她的惊叫声给吵醒,她便把做梦的情景如实相告。吴申兴奋地说:“飞龙人梦,是个吉兆!”一个月后,梅氏悄悄告诉吴申:她怀孕了。吴申半信半疑,就叫来女婿陈康为梅氏号脉。陈康号脉后,说梅氏是怀孕了,但怀的胎非同寻常。吴申夫妇听了又喜又愁,喜的是梅氏真的怀孕了,愁的是担心梅氏怀怪胎。陈康尽力安慰岳父和梅氏,并与岳父商量着为梅氏开了一副有利于胎儿健康发育的药方。
说来也巧,陈康走后不久,一个白发披肩的老头来到吴家讨水喝。见吴申夫妇紧锁愁眉,就问吴申有什么难事。吴申见老头仙风道骨,气宇非凡,就把梅氏怀孕、号脉的情况如实告诉了老头。老头便从衣袋里掏出一块写有字的白绫交给吴申,说:“我送给你两句话十个字,你把它贴在床头上,贵夫人就不会有事了。”说完,老头就离开了吴家。吴申掀开白绫一看,上面写着“十五十三五,金木水火土”,他百思不解其意,但还是把它贴到了床头上。
晚上,梅氏喝了一剂陈康送来的汤药。第二天,陈康为梅氏号脉后,惊诧而高兴地告诉吴申夫妇:梅氏怀胎的情况比昨天大有好转。吴申夫妇听了如饮下一杯美酒,担心怪胎的愁绪一下子就消散了许多。
时间一天天过去,梅氏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倒也平安无事。可按推算到了临产的时间,梅氏却没有什么动静,吴申夫妇难免有点着急,不时到床头看看那老头送的白绫。
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五月十三日,是梅氏怀孕十个月的最后一天。这天凌晨,老头突然带着五个年轻人来到吴申家。一进门,老头便向吴申介绍说:“这是我的五个弟子,分别姓金、木、水、火、土。”话音刚落,卧室里传出了梅氏的呻吟声,吴申的女儿等人赶忙进入卧室。此时,天气骤变,电闪雷鸣,风狂雨暴。就在风息雨停之际,卧室里传出了婴儿的呱呱啼哭声。老头笑着把吴申推向卧室,说:“恭喜你老年得子!’’待吴申回到厅堂欲向老头表示感谢时,老头和五个弟子都不见了。他追出大门,只见雨过天晴,霞光满天,异彩纷呈,龙山被五彩祥云笼罩得如同仙境。这时,空中响起了老头的声音:“十五十三五,金木水火土。”吴申若有所悟,兴奋不已。他对满脸笑容的老父亲说:“这老头该是帮助我们的神仙。他写的‘十五十三五,金木水火土’是向我们暗示,我妻子怀胎十个月,我儿五月十三日出生,而他今天带来的五个弟子金、木、水、火、土,不就是五彩祥云吗!”
龙山村的村民听说吴申生了儿子,都结伴到吴家道喜,并观看龙山上空的五彩祥云。此后,人们便称龙山为五彩山。
几天来,老年得子的吴申和老父亲厥由公一直沉浸在无比的喜悦和兴奋之中。
P2-3
吴芮出生于江西省余干县,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位有文献记载的杰出人物。在素有“西江第一楼”之誉的滕王阁四楼,有一幅巨大的江西十大历史名人壁画,吴芮位居其中,且列首位。据史料记载,吴芮是秦末汉初一位忠义贤德、文武超群、甚得民心的英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出于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吴芮的敬重与钦佩,我们退休后开始研究吴芮。
据《余干县志》和余干《吴氏宗谱》记载:吴王夫差六世孙吴申,在楚国为官。楚考烈王十四年(公元前248年),时任楚国大司马的吴申谪居番邑。当时有入劝其入齐为官,吴申不从,遂迁居余干县西南的善乡(今余干县社庚乡)龙山村定居。吴申老年得子,取名吴芮。据传吴芮出生时,村旁的龙山上空出现五彩祥云,乡人遂改称龙山为五彩山。吴申为余干吴氏始迁祖,其后裔繁衍,子孙遍布华南各郡县,因此华南吴氏皆尊其为始祖,称五彩山为发祥之地。这些在东乡、进贤、南昌、临川、金溪等地县志及吴氏宗谱中均有同样记述。南宋学者王十朋曾到余干县社庚乡五彩山吴芮故居凭吊,写了一首《游五彩山》的诗,诗云:“吴芮当年生此山,此山彩色锦官城。如今不爱繁华地,松桂森森一一青。”
吴芮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被封王的人杰。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反秦,各地纷纷响应。时任番阳县令的吴芮也组织武装起义响应,配合项羽、刘邦反秦,功绩卓著。项羽入成阳,封吴芮为衡山王。汉朝建立,刘邦又封吴芮为长沙王。大汉江山稳固后,在刘邦与吕后剪除异姓王的过程中,唯有吴芮得免。这和吴芮功高不骄、体恤百姓、关注民生、仁爱施政是很有关系的。所以,班固在《汉书》中称赞:“唯吴芮之起,不失正道。”清代文学家蒋士铨则用诗的语言描述吴芮:“汉定天下封功臣,异姓而王者八国。称忠只一长沙王,生都临湘死庙食。暴虐当时苦秦政,独有番君重民命。抚字能仁杀贱勇,汉家名将秦时令。” 由于种种尚不可知的原因,长期以来,对于这样一位在文人墨客及普通百姓中拥有良好口碑的历史名人,我们并没有看到一部有历史深度、有人物个性的传记式作品来给予记述,这不能不说也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考古学方面的某些工作进展,有关吴芮的生平也成了一个颇为引入瞩目的热点话题。我们深感有必要将这样一位曾经叱咤风云、泽被百越的历史巨星从深空中挖掘出来,依据基本的史实,用文学的手法还其灿烂的光辉。为此,我们在认真研读《史记》、《汉书》、《三国志》、《世说新语》、《搜神记》、《水经注》等历史典籍的同时,还多次赴吴芮曾经涉足的地区采访、考证,广泛查阅诸如《余干县志》、《长沙市志》、《江西通志》、《上饶地区志》、《波阳县志》、《浮梁县志》、《安仁县志》、《婺源县志》、《德兴县志》等地方史志,广泛涉猎相关文献资料。
中华五千年的煌煌历史,成就了数不胜数的历史学家,也伴生了如山如海的史学著作。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被历史学家们不止一次地探究、诠释、评点、放大,从而使人们耳熟能详。但,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种现象,那就是有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似乎被忽略了、淡忘了,就好像光芒四射的星辰隐藏在历史的深空,少有人能感知它耀眼的光辉。长沙王吴芮就属于这种情况。生于江西余干的吴芮,位列西汉初年异姓之王,名列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之中。而当时和吴芮同时代的诸王若韩信、英布等莫不有众多的史家研究、众多的书籍记述,相比之下,对吴芮却是研究者甚少,知之者不众。究其原因,一者可能是史料记述失于简略,二者则可能秦汉之际乃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时期,星汉灿烂,有些星辰的光辉被掩映在星河之中。这无疑是历史的缺憾。
然,星光不会永远黯淡,英雄不会永远寂寞。这本《长沙王吴芮》如一双大手,拨开云雾,拂去尘埃,将吴芮这颗巨星从历史的深空牵引到世人面前,这在很大意义上可补历史的缺憾。本书以大量的史料和中肯的评议再现了这位历史人物叱咤风云的生平,在人们面前树立起一个丰满的西汉时代的王者形象。所以从这一点上说,这本著作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
在对历史的深空作探索的时候,发现闪亮的星星是重要的,对星星的形状、亮度、轨道等等进行科学的描摹、评判则更为重要。这需要有学识学养,需要有真知灼见。作者不因为星光的暗弱而将对它的深入探究视为畏途,也不因为少有人研究而恣意为之。而是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尊重历史,还原史实,作艰辛的探索和精细的辨析。吴芮虽英年早逝,却有着波澜壮阔的一生。其足迹及于江西、安徽、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广西等地。他曾为鄱阳湖畔的一县之长,亦曾任地域跨今湘鄂桂的衡山之王、长沙之王;他曾理政于庙堂,也曾搏杀于疆场;他曾苦读经书、钻研兵法,也曾与刘邦、张良等人纵论用兵之术、治国之道……如何剪裁他的行止、写出他的风采是颇费思量的。作者在研析所得资料的基础上,反复斟酌,披沙沥金,选定以“报国安民”这条主线进行开掘、展示,可谓深得其要。吴芮生活在秦汉之交,正是神州板荡、人民陷于水火之时,也是天下由列国变统一、由动乱至治理之际。吴芮以报国家、安天下、福黎民为己任,纵横千里,攻坚克难,遂成大业。作者正是以此为全书的主轴,在读者面前树立了一个求国之统一安定、为民之福祉安宁的古代伟人的形象。这不仅符合历史的真实,也对今天我们研究历史、以史为鉴、以史资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索历史的深空不仅需要勇气、眼力和学识,也还需要真情和激情。本书的作者张炜和吴超来二位先生均系余干乡贤,与吴芮是同乡,可谓以乡情写乡人。这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的方便,但要完成这样一部著作决非易事。
吴超来编著的《长沙王吴芮》讲述了:吴芮虽英年早逝,却有着波澜壮阔的一生。其足迹及于江西、安徽、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广西等地。他曾为鄱阳湖畔的一县之长,亦曾任地域跨今湘鄂桂的衡山之王、长沙之王;他曾理政于庙堂,也曾搏杀于疆场;他曾苦读经书、钻研兵法,也曾与刘邦、张良等人纵论用兵之术、治国之道……如何剪裁他的行止、写出他的风采是颇费思量的。《长沙王吴芮》作者在研析所得资料的基础上,反复斟酌,披沙沥金,选定以“报国安民”这条主线进行开掘、展示,可谓深得其要。吴芮生活在秦汉之交,正是神州板荡、人民陷于水火之时,也是天下由列国变统一、由动乱至治理之际。吴芮以报国家、安天下、福黎民为己任,纵横千里,攻坚克难,遂成大业。作者正是以此为全书的主轴,在读者面前树立了一个求国之统一安定、为民之福祉安宁的古代伟人的形象。这不仅符合历史的真实,也对今天我们研究历史、以史为鉴、以史资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吴芮出生于江西省余干县,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位有文献记载的杰出人物。在素有“西江第一楼”之誉的滕王阁四楼,有一幅巨大的江西十大历史名人壁画,吴芮位居其中,且列首位。据史料记载,吴芮是秦末汉初一位忠义贤德、文武超群、甚得民心的英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吴超来编著的《长沙王吴芮》讲述了长沙王吴芮的传奇经历。